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汉雄 >

第146部分

汉雄-第146部分

小说: 汉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乎所有的适龄未嫁公主都在着急忙慌的找婆家,就差去大街上抢人了,只要差不多男方不缺胳膊少腿能将就就将就了。
    长安的廷议好像开了锅,大臣们整天在宣室中吵闹不休。惹得刘舍烦不胜烦,终于刘启降下圣旨。周亚夫、刘舍、窦婴汤泉宫觐见。
    汤泉宫承光殿。
    刘启斜倚在地塌上,眼睛瞄着下面跪坐的三个大臣。
    “说说吧,廷议议出来个什么结果。不必有顾虑,朕要听听朝臣们的意见。”
    刘启的嗓音略带沙哑,很显然最近他也在为这件事情烦心。
    “启奏陛下,朝臣们议论纷纷。都在指责匈奴人不识好歹。贪婪成性。若我大汉真的以汉家公主和亲,那么朝廷的颜面何存。不过也有朝臣说,朝廷应该考虑一下匈奴使节的建议。匈奴骑兵来去如风,边塞各县郡防守困难。若是匈奴长期扰边,那么损失将十分的巨大。”
    刘舍小心翼翼的说着,不时还偷眼看一下刘启的表情。生怕再惹得这位皇帝陛下呕血三升,若是那样自己的罪过可就大了。
    明灭的烛火摇曳着身姿,惹得刘启的脸上也是光影明灭不定。看上去十分的诡异。
    “哦,朝臣们是这个意见。那你们呢?都说说”
    三个老狐狸谁也不首先插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鼻观口口观心。一副老僧入定的架势。
    “丞相是百官之首。丞相你先说。”
    刘启等了半天见三个老家伙都没有说话的意思,只好一一点名。
    “老臣以为,我汉家公主出嫁匈奴是前所未有的事情。若是就这样妥协匈奴,今后说不定匈奴人得寸进尺。说不准会提出什么样的要求。若是下次匈奴人提出割让土地又当如何?
    想当年战国时七国争雄。秦国兵甲强盛。经常以武力逼迫其他各国割让城邑。其结果就是强秦愈加的强盛。各国愈加的衰弱,这才有了秦皇一统天下的局面。
    所以,强秦之所以灭六国皆因为六国以地求和平。若是六国当能能联手制敌。强秦也只有固守函谷一条路走,想想当年合纵之时强秦的惨败就知道了。
    所以臣以为,应当拒绝匈奴使节的建议。仍然以宫女封为公主远嫁匈奴为宜。”
    刘舍搬出了战国时的典故,说的头头是道。但刘启还是一副面无表情的样子,这让窦婴与周亚夫压力很大。
    “哦,宰相说不宜将公主远嫁。那么太尉说说,今天言者无罪。你们可以畅所欲言,将自己心里的想法说出来。朕要听真话实话,不要听空话套话。”
    周亚夫见刘启点到了自己的名字,只得施礼答道。
    “陛下,臣是军人不知道什么政治只知道打仗。说的不对,请陛下不要动怒。”
    “朕说了言者无罪,你就照直了说。”
    “诺,陛下。臣调取了最近十年的边患记录,前元二年匈奴单于率精骑十万扣边。杀伤我大汉军民三十余万,掠走人口二十万牛马无数。
    前元八年,匈奴左大都尉率五万骑扣边。杀伤我大汉军民十余万,掠夺人口数万粮草牛马无数。
    中元二年,匈奴左大都尉率军袭扰马邑,屠马邑城。掠人口二十余万财货无数。
    中元四年,匈奴大单于本部袭扰朔方云中。屠朔方城,掠人口十余万,财货无数。
    后元元年,匈奴左大都尉部袭扰云中。抢掠牛马无数,掠人口数万。
    最近一次便是今年,左贤王部袭扰云中代郡。杀伤我大汉军民数万,劫掠人口十余万后经轻车将军公孙贺截杀,抢回人口辎重数万。但仍然有数万大汉子民被掠走。
    臣粗略统计一下,只计算近十几年。我大汉子民被匈奴抢掠近百万人口,边塞城镇许多都成为了鬼城。
    被匈奴抢掠去的大汉子民境况悲惨,身带枷锁皆为奴隶。动辄鞭挞杀戮,臣闻匈奴人时常以我大汉子民喂食犬类。祭祀之时更是大批杀戮我大汉子民,间或有逃出者身上多带有鞭挞之痕。我大汉子民被草原野狼吞噬者不知凡几,临潼侯当初从草原逃回来。陛下若要知详情,可宣临潼侯上殿。
    我汉军多是步卒,而匈奴多是骑兵。机动力与作战能力都不是我汉军可以比拟的,我军只能被动的守卫在城池之中,任凭匈奴人抢掠乡间而毫无办法。臣以为,若是不改革军制发展骑兵。迟早我北方各各县郡皆为鬼蜮,再也无人敢去居住。
    臣以为,就目前的情形看。恐怕陛下还是要答应让我大汉的公主前去和亲,否则今冬匈奴卷土重来恐怕我北方各县郡又是一次生灵涂炭。”
    刘启自打听过周亚夫上报的损失时已经坐直了身子,眼中流露出复杂的神色。有惭愧,有自责,也有痛心。痒痒华夏,堂堂大汉。
    身为一代君王,却不能保护治下的子民。这是一个君王的耻辱,史笔如刀后代子孙会怎样说自己这个皇帝。懦弱,无能还是昏庸无道。
    刘启闭上了眼睛,眼角流下了浑浊的泪水。
    “咳咳咳”
    胸中憋闷,一阵剧烈的咳嗦。千度赶忙过来舒拢后背,却被刘启一把推开。
    “陛下息怒,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周亚夫见状连忙伏地请罪。
    经过了一段剧烈的咳喘,刘启的脸色有些不自然的潮红。
    “起来吧,朕说过今天言者无罪。你说的很忠恳,也很实在。不是朕的股肱之臣,断不会说这样的话。朕不怪你。”
    刘启抬了抬手示意周亚夫起来。
    “窦婴,该你说了。你也给朕说说,这件事情你是什么看法。”
    “陛下,太尉所说的就是臣想说的。以我汉军现在的实力,根本无法与匈奴对抗。臣在剿灭七国之乱时观我汉军军伍,北军之强悍实为我汉军楷模。经常硬悍两倍甚至三倍吴楚联军而面无惧色。
    不过即便是这样的强兵,仍然在匈奴的骑兵面前讨不到好处。所以臣认为,还是答应匈奴使节的条件为好。抗击匈奴需要徐徐图之,先要建立一批养马场。有了马匹才能训练出一支有战力的骑兵,有了骑兵才可以对抗匈奴人的袭扰。而这都需要时间,我们大汉最缺少的就是时间。”
    窦婴说到这里抬头看了看刘启。
    “朕都说了,今天言者无罪。你尽可以说。”
    “诺,陛下。臣认为此事还可以问另外一个人的意见。”
    “谁?”
    刘启坐直了身子,能让窦婴看重的人可不多。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否可以给这件事情带来转机。
    “临潼侯云啸。”
    “是他?”
    刘启万万没有想到,窦婴居然提起了云啸的名字。
    “是的陛下。临潼侯曾经深入大漠,对匈奴人的情况应该很熟悉。再者,若是说我大汉谁的部曲马匹最多,骑兵最强悍应该就是临潼侯无疑了。他的一百匈奴铁骑曾经在黄河岸边斩杀近五千叛军,想必陛下还记得吧。
    臣认为,即便是发展军马也要从云家庄子这样的富庶地区开始。所以,臣认为,陛下应该将临潼侯召来。与他商量一下。”
    若是云啸在这里一定会将窦婴八代祖宗问候一遍。这就是一个巨大的坑,支持公主出塞远嫁,不管选定哪家的公主最后都会与那位娘娘,以及那位娘娘的家族成为生死仇敌。同时也会被朝臣们唾骂成软骨头,卖国贼。主和派什么时候都会面临汉奸的指控。
    若是不支持公主出塞,那更好。今年冬天就麻烦您带着部属边境一冬游好了,问题是漫漫汉匈边境。你知道匈奴人会冲什么地方打过来,只要一点被匈奴人突破。造成了数十万人的伤亡,这个口结结实实的大黑锅你就算是背定了。
    老而不死是为贼,窦婴这老家伙的这一条毒计的确毒辣。不管云啸如何的应对,最终云啸都将不容于皇家,不容于朝廷。最终,也将不容于天下。总之一句话,云啸死定了。
    能想出这么个几头堵的毒计,真他娘的老狐狸。
    刘启想了一会儿,转身对千度说道:“宣临潼侯云啸,汤泉宫见架。”
    “诺”
    千度领了圣旨一溜小跑的出去了。
    九月二十八号到十月一号双倍月票,如果各位书友喜欢汉雄,请在双倍月票期间投汉雄一票。谢谢啦。(未完待续。。)

第三十四章 再施毒计
    云啸正在家里逗弄小闺女玩乐,这丫头现在努力的学习爬行。这个人类最原始的技能锻炼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小云幂已经从小白的身上掉下来三回了。这一次,她抓住了小白的耳朵。吭哧吭哧的好不容易拽着豹耳朵,骑到了这只猛兽的头上,正在偶啊偶啊的叫着欢呼胜利。
    小白一低头,小家伙便从小白的头上掉了下来。被云啸一把接住,顺手弹了小白一个脑崩,居然敢摔老子的宝贝闺女。小白不满的晃了晃头,决定去蛮牛身边睡觉。这日子没法过了,爬都爬不好的小家伙居然敢骑到老子头上。骑不爽了还挨打,小白决定去找蛮牛安慰一下自己受伤的心灵。
    “都说了,不要让你带着孩子跟小白玩。到底是猛兽,哪下伤着孩子怎么办。”
    栾玲从云啸手里接过闺女,老爷们带孩子就是不踏实。没见过带孩子跟豹子一起玩儿的,说出去会吓死人。
    “没事儿,小白知道这是咱的孩子。疼着呢,别人揪一下耳朵试试即便是家里人也一巴掌扇过去。若是外人,早就被咬死n次了。它咬人的样子你又不是没看到。”
    云啸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想将闺女接过来。
    “侯爷,苍公公来了是传旨的。您赶快出去接旨。”
    门外传来了戴宇的声音。
    苍景空,他来做什么。难道刘启又要找自己?不会吧,自己正在蛰伏。离这个肺结核患者越远越好。可不敢接近了万一传染了怎么办。
    “苍老,陛下找我什么事情。”
    只要是苍景空来云家宣旨,云啸就没有正经接旨的习惯。
    “这个老奴也不知道,只知道陛下召集了丞相、周太尉、还有窦太傅在承光殿会议。结果不知道为何,千度公公就急急忙忙的出来,让我来传您去汤泉宫见驾。”
    汤泉宫见驾,难道是和他们的会议有关?
    “他们会议什么事情?”
    “哎呀,还能是什么事情。自然是匈奴大单于求娶大汉公主的事情了,承光殿里面侍候的宫人都被赶了出来。只有千度一个人在里面侍候,所以里面到底说了什么。老奴也不知道。赶紧上车吧。别叫陛下等。最近陛下的脾气可不好,你别乱说话。”
    云啸赶忙换上了一身朝服,艰难的爬上了马车。向着汤泉宫驰去。
    “臣云啸拜见陛下。”
    云啸对着高高在上的刘启附身施礼。
    “免了,起来吧。”
    云啸直起身子。见两边分别跪坐着刘舍、窦婴、周亚夫。三个人无一不是朝廷中的大佬。云啸有些纳闷不知道公主远嫁匈奴的事情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云啸。你在匈奴待过一段时间。想必知道匈奴那里的情况,你来说说有何方法可以击退匈奴的犯边。”
    刘启勉力坐在软榻上,两边与身后都垫着厚厚的靠枕。
    原来是问这个。云啸暗自送了一口气,这个问题不但是自己,后世的贴吧吧友也多有讨论,应该不是什么难题。
    “若想解决匈奴扰边,便要彻底的改变现在被动防御的状况。大规模的培养骑兵部队,进入草原荒漠作战。因为汉匈边界十分漫长,以匈奴骑兵的机动性来说,他们可以很快的集中力量在一点进行突破。一队训练有素的骑兵往往可以以昼夜行军百里,甚至更远。
    高邮之战时,臣的骑兵就曾经一夜行军一百二十里。
    而我汉军步卒移动缓慢,往往等我军到达被劫掠的地方已经是一片焦土。我军成了收尸队与跟屁虫,只有骑兵才能以机动对机动。对匈奴单于进行对等的作战。
    草原大漠作战必须有骑兵,因为草原广袤地广人稀。不比中原城邑云集人口稠密,骑兵的机动性可以在草原上淋漓尽致的发挥。若是用步卒深入草原,恐怕凶多吉少。”
    “哦,那你说说。培养一支骑兵需要多长时间。”
    “这个臣很难说,培养骑兵先要有马。这马还不能是普通的马,而是战马。要做到冲锋陷阵而不畏危,刀山火海勇往直前。这样的马才可以在战场上使用,若是被战场上的鼓声一震就惊了的马。那只有多伤人命而已。
    第二就是培养骑士。据臣所知,匈奴人通常五六岁便开始骑马。可以说他们都是在马背上长起来的。而我汉家子大多都是拿着锄头的庄稼汉,若是让他们骑着马上战场,结果可想而知。
    若是集中我大汉之力,大概六七年才能培养出大概一万名合格的骑兵。”
    刘启闻听云啸的答话皱了皱眉头,看来这次真的要牺牲自己的一个女儿了。
    “你的意思是,大汉最快也得六七年之后才能有初步的抵抗匈奴的能力?”
    “陛下误会了,臣说的是六七年可以培养出一万名合格的骑士。而战胜匈奴需要二十万骑士,人的训练还在其次主要是马匹极其难弄,想要弄到二十万匹马现在的情形下,几乎是不可能的。”
    “哼,你的意思是我大汉永远不可能战胜匈奴了”
    刘启的语气里已经流露出了明显的不满。
    “臣有个折中的法子,能暂时的缓解一下汉军机动的问题。那就是建立车兵,当然不是战国时的那种战车。臣所说的车兵是用云家的这种四轮马车,军士在车上备有强弓劲弩。
    一可以阻挡敌军的冲锋,不至于被敌军一个冲锋便击垮。
    二可以居高临下使用弓弩对敌人进行杀伤,臣认为远距离杀伤敌人才是取胜之道。近身肉搏太过惨烈,即便是杀敌一千也得自损八百。这样的胜利只能叫惨胜。”
    “哦车兵,你说的那四轮马车你可驾来。朕要观看。”
    “陛下,臣的马车停在宫门口……”
    “来人命人将临潼侯的马车驶进宫内。”
    “诺”千度应了一声便赶忙出去吩咐。
    不多时,外面响起马蹄声。刘启在千度的搀扶下步出承光殿,仔细的观看云家的四轮马车。原先只以为云家的马车宽大一些,如今仔细观瞧这才发现。这些马车有四个轮子,不用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