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汉雄 >

第414部分

汉雄-第414部分

小说: 汉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彻咆哮的声音在宣室里面回荡着。(未完待续。。)

第二十八章 威胁
    宣室里鸦雀无声,都是油锅里面泡透了的人物。谁也不会这个时候出头,刘彻的愤怒好像一拳击打在水里。让这帮老油条,润物细无声般的化解于无形之中。
    刘彻被这帮家伙搞得内伤,这帮家伙以无限真诚的态度忽悠着这位年轻的皇帝陛下。
    其实刘彻也知道,提出所谓的三年后再封的说法其实是太皇太后的主意。可这背后挑唆之人,恐怕就是自己的那个姑母兼丈母娘。自己的表姐兼老婆,她根本就没那个智商想出这样的主意来。
    “退朝。”无奈的刘彻扔下这两个字,便悻悻然的宣布了退朝。
    “启奏陛下!”谁料想自己要退朝也退不得,庄青翟抱着朝笏跳了出来。对着刘彻深施一礼,拦住了要下班的刘彻。
    “丞相终于说话了,朕还以为你们都哑巴了呢。”刘彻揶揄道,对自己的这个丞相刘彻现在恨到了骨头里。真恨不得杀之而后快。
    “陛下,临潼侯留在长安的下人最近正将大批的耕牛想山东运送。两千头耕牛,前些时已经出了潼关。臣启陛下,这耕牛乃是春耕的关键。若是关中少了这么多耕牛,恐怕对于即将到来的春播不利。
    臣以为,陛下应当下旨。禁止大批的耕牛迁出关中,以利关中的生产。还请陛下俯允。”
    云侯要运走大批的耕牛?难道他真的打到了海外,还在海外站住了脚跟?不然不会迁走大批的耕牛。海外真的还有土地没有被开发不成?
    刘彻的脑袋里瞬间冒出了一连串的问号,不过当初云啸教授他们课业时只教授了算学。其他的天文地理知识,只有卫青知道一些。看来应该回去问问卫青才行。
    “这事儿想起让朕拿主意了,刚才你们还不是都装哑巴么?朕这个皇帝窝囊,当得了这个家可是做不了这个主。丞相大人,谁能做得主你就去找谁。朕要回宫看孩子去,没时间跟你墨迹。退朝!”
    刘彻冷着脸喝了一声,身后推开庄青翟便大踏步的走出了宣室。满朝的文武群臣都愣在了当场,大汉立朝近八十年。这样退朝的情况还真是尚属首次。
    庄青翟被刘彻晒在了宣室当中,虽然表面还保持镇定。但内心之中已然惴惴。完了小皇帝是恨上自己了。太皇太后您可千万要长命百岁啊!不然一旦您有个三长两短。小皇帝会立刻弄死自己。庄青翟似乎预见了不遥远的未来,自己会死在阴暗的监牢里一般。
    刘彻出了宣室,感觉心中烦闷。也不愿意回后宫,现在他只要一回后宫。不管到哪个妃子的宫里。皇后都会如影随形一般的跟着到来。然后要死要活的将自己拉走去她那里过夜。
    惹不起。躲得起。刘彻一跺脚便吩咐御撵去了承明殿,承明殿是皇帝办公兼休息的地方。按祖制后宫人等不得宣召不可来这里,现在的承明殿对于刘彻来说就好像是一块避风港。如果可能。刘彻宁愿每天躲在承明殿不回那个疯女人把持的后宫。
    “把卫青叫到承明殿见架。”刘彻吩咐道。他的心里有很多的疑问需要询问卫青。
    承明殿比他父亲刘彻在位时亮堂了许多,这要归功于云啸那里要来的玻璃。刘彻正要更衣,千度却急急忙忙的跑了进来。他的手中拿着一份八百里的加急文书,上面盖着火漆。一看便是紧要的公文。
    “哪里来的加急公文?”刘彻的眉头一皱,难道匈奴人去而复返?
    “回陛下,是九江王来的。八百里加急,鸿翎急使刚刚送到。”千度捧着文书送到了刘彻的眼前,让刘彻眼看过了火漆便用裁纸刀小心的裁开。他的心里也纳闷,这北边刚刚消停。这南边怎么又出状况了,九江到底出了什么事居然动用了鸿翎急使。
    刘彻顾不得换衣服,抓过千度裁开的公文便看了起来。看过之后,刘彻便眉头紧锁。
    这是九江王来的急件,五日前云侯的手下用非刑砍掉了九江王税吏的手脚。甚至还公然威胁九江王的税兵,其行为已经形同造反。九江王请旨,朝廷应派出兵马前往剿灭。
    “陛下,陛下。卫青来了!”千度小心的提醒刘彻,皇帝陛下看过这封公文已经呆立了半晌。
    “哦,传。”刘彻愣了一下,很快回过神来。
    卫青大踏步的走进了承明殿中,对着刘彻深施一礼。
    “免了吧。你看看这个。”刘彻将手中的公文递给了卫青。
    “苍澜你熟悉些,难道云侯是真的要反么?居然非刑处置九江王的税吏,唆使游侠围困税兵。谁给他这么大的胆子。”
    刘彻坐在宝座上一连串的问出了几个问题。
    “苍澜这人还算是稳重,平日里也沉默寡言的。不想是主动挑事的人,而且臣还记得有一年九江王来到云侯的府邸。不知为何,云侯居然勃然大怒。集合了云家所有的退役侍卫,要将他们派往岳阳。
    九江王当时很愤怒的样子,恐怕梁子就是那时结下的。臣以为,还是岳阳的利益分配问题。一直以来,九江王就想在岳阳征收重税。可云侯力主与民休息的策略,不让九江王加重赋税。
    陛下也知道,当初岳阳的湖匪石虎的手中。是云侯夺了回来,所以云侯的部属大多定居在那里。云侯此举也不能说没有私心。”
    “你的意思是说,云侯此举是为了警戒九江王?”
    “陛下明鉴,云家骑兵的威名早已传遍大汉每个角落。其实云家的水军也十分的厉害,听说当年云侯在江南平定项三秋的时候。便发明了一种龟船,这种龟船据说是水战的无双利器。
    湖匪石虎的水军在洞庭湖也可称霸一方,对上九江王与长沙王的战舰尚可一战。可是对上云侯的龟船却连作战的勇气都没有。
    如果朝廷真要派兵去岳阳围剿苍澜,恐怕朝廷会得不偿失。一是没有合适的水军将领,二是朝廷没有能够匹敌云家龟船的战船。所以朝廷不能,也无力派兵围剿苍澜。”
    “哦,照你说的就让那个苍澜在岳阳为所欲为喽。”刘彻不满的看着卫青道。
    “陛下为何不想想,苍澜在江南多年。一向无事,为什么这次忽然闹事。排出九江王的税吏逼迫过甚之外,是不是还有别的原因呢?”
    “别的原因,你跟朕说得清楚些。”刘彻有些迷茫的问道。
    “陛下,臣得知苍虎正在组织耕牛送往即墨。然后准备由即墨装船运送到海外去,此事是不是云侯的已经警告。”
    “你的意思是云侯这是在警告朕,要朕不要阻拦他运送耕牛。如果朕阻止耕牛运往海外,那么他便会让苍澜在江南大闹一番。九江长沙两国便会乱成一锅粥?”
    “恐怕不止如此,东瓯国一直蠢蠢欲动。而且东瓯王与当年的吴王刘濞还是换帖的兄弟,大侠剧孟虽然在东瓯刺杀了吴王父子。但是吴王的许多旧部可都在东瓯。
    陛下可知戴宇的出身,当年的吴王可是视戴宇为亲生的子侄一般。被云侯俘虏后方才收服,如果戴宇去东瓯一串联,恐怕乱的就不止是长沙与九江两国。整个江南都会糜烂,与整个江南相比几千头牛算得了什么呢!”
    卫青的话说得刘彻一阵的窝心,大汉的皇帝居然还要受人要挟。而这个人看着自己长大,交给自己知识在自己做太子乃至登上皇位都立下莫大的功劳。(未完待续。。)

第二十九章 祖孙议政
    尽管充满了无奈,但刘彻还有要去给自己的奶奶请安。每次看到那高大的神仙殿,刘彻就感觉有一座山压过来一般。让他有些窒息的感觉。
    硬着头皮拾阶而上,瑛姑永远带着笑眯眯的神情在那里恭迎着他。无论他走的多快,甚至比报信的内侍还要快。瑛姑总会提前在这里等侯,好像自己一出承明殿她就知道了一般。
    “老祖宗在等候陛下,武强侯刚刚来过。老祖宗有些不高兴,陛下说话不要触怒了老祖宗。”
    瑛姑比庄青翟要会做人,此时的善意或许可以换来一次活命的机会。其实一直以来,刘彻都对这位太皇太后身边第一红人都没有任何恶感。相反,因为瑛姑时常给他一些提点。刘彻对她还有那么一丝好感。
    “赏”刘彻没有多余的废话,主子对奴仆是不需要有废话的。千度熟稔的从袖子里掏出了一枚铜锭子,递给了瑛姑。
    “谢陛下赏赐,陛下请随奴婢来。”瑛姑谢了赏在前边引路,刘彻跟着瑛姑踏进了让他压抑无比的神仙殿。
    “孙儿给皇祖母请安,祖母您的身子可好?”自从刘彻做了皇帝之后,便从来没有唤过太皇太后奶奶。
    “好,老身心宽总算没有被你这个任意妄为的孙子给气死。哼!撇下朝臣拂袖而去,这是你做皇帝该做的事情么?
    高祖创立我大汉以来,皇帝当庭遁走这还是第一遭。如果皇帝不愿意上那个朝。以后可以不必上了嘛。”
    太皇太后的声音充满了威严,刘彻吓了一跳。不过就是一次早退而已,不至于搞到下岗这么严重吧。
    “皇祖母……”
    “老身知道,对于立太子一事你心里有怨念。这是老身的意思,怪不得庄青翟他们。老身也有老身的难处,大汉立储君是大事。按照祖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可你和皇后都是青春茂盛的年纪。
    虽然皇后现在没有子嗣,但你能保证未来皇后不会诞下皇子出来。如果皇后诞下皇子,你又怎么说?废了这个太子再重新立一个?你拿立储君当做儿戏不成。
    哎!老身这么做,也是为了你。为了这大汉江山祖宗的基业。再说。也没有不让你立嘛,只是推迟了三年而已。老身还能活几年,三年你都等不得了?”
    太皇太后最后的语气转为哀叹,这让刘彻有些不是滋味儿。太皇太后把持朝政。独揽大权。但说到底还是自己的奶奶。如今花白的头发已经全部如霜雪一般的白。太皇太后老了。近一年多苍老得尤其厉害。
    这样年纪的人还能过几个春秋,真的是未知之数。当年云侯说得对,自己还年轻与太皇太后想必最大的优势就是时间。朕今年刚刚二十岁。有什么等不起的。
    “皇祖母训斥的对,孙儿知错了。还请皇祖母不要生气,气坏了身子就不好了。立皇储之事就按您说的办,您说三年那便三年。”
    刘彻扶着太皇太后坐下,态度恭敬的认了错。
    “知道错就好,我听说云侯开始倒蹬他那些家底了?你怎么看,就任由他把家底搬走?”太皇太后见刘彻服软,也就见好就收。没必要将祖孙间的关系搞得这么僵。
    “嗯,早朝的时候庄青翟说了。说是云侯正将大批的耕牛迁往域外,很有可能云侯真的在海外找到了一块土地。不然要这么多耕牛做什么呢?”刘彻转身跪坐在太皇太后身旁的蒲团上。
    “海外的地方不是神仙住的么?当初秦皇曾经派遣徐福出去寻找海外仙山,不但带走了大批的宫人。还带了五百童男,五百童女作为敬献给神仙的礼物。可是这徐福一去不复返,直至今日也没有回来。算起来,这也近一百多年的事情了。难道云侯真的就找到了仙山,还要在那里种地?”
    人老了就会想些奇奇怪怪的事情,只要对长生有帮助的他们都会琢磨。从秦皇到如今的太皇太后,他们都在琢磨这件事情。如果可能,他们想让神仙听见内心最为真诚的呼唤。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刘彻一愣,没想到自己的一句玩笑话居然成功的将楼盖歪了。太皇太后居然从云啸转移家产的事情挪开了视线,而是关注起海外的仙山来。
    “云侯本就是异人,来大汉后的种种事情。皆非常年企及之举,在算学一途更是学究天人。想来,非凡之人必能成就非凡之事。云侯倒是有可能寻到徐福未曾寻到的仙山。”
    打蛇随棍上,刘彻也学得乖了。将太皇太后往歪里引,最好不再关心云家迁移耕牛的事情。现在匈奴刚刚退兵,河北好多地方的生产都有待恢复。朝廷应付这一个冬季的作战,也支出了大笔的钱粮。无论如何也不能够再支撑云啸带来的祸乱。
    “不说这个了,都是没影儿的事。你对云侯迁移家产的事情怎么看,庄青翟说要封关。严禁牲畜出关中,你怎么看待这个条陈。”
    太皇太后到底不是凡人,略微一失神便回过神来,询问起庄青翟的条陈来。
    “回皇祖母的话,这样恐怕行不通。刚刚接到九江王的八百里奏章,云侯的手下在江南开始闹事。包围税兵,非刑砍去了税吏的四肢。其行为已然形同反叛,这明显就是警告我们。如果我们封关,不让云家迁移牲畜。那么江南便会糜烂不堪,九江王请朝廷派遣大军会同征剿。”
    刘彻赶忙将九江王的文书讲了出来,让太皇太后知道事情的紧迫性。
    “混账,居然干出这样的事情。他的眼里还有朝廷,还有你这个皇帝么。既然如此,索性便应了九江王所请。派遣大军征剿云式叛逆,以正我大汉律法。”
    太皇太后闻听此言立刻便火了,好像一口死火山一样的便爆发了。
    “皇祖母息怒,只是这征剿要派谁去?朝廷跟匈奴人打了一个冬天,为了施行程太尉坚壁清野的战术。损失了大批的钱粮,现在各地的府库都在吃紧。朝廷实在拿不出钱粮来养活一支大军,而且……”
    刘彻顿了顿似有难言之隐。
    “而且什么?说。”太皇太后压下火气询问道。
    “而且就算是钱粮充足,又有谁能够出去打这一场仗。皇祖母可还记得,当年就是云侯平定的江南。剿灭了项三秋一伙以及盘踞洞庭湖多年的洞庭水匪。
    纵观我大汉之将帅,岂有一个可成此功业者?魏其侯称病不出,程太尉又离不开。李广远在边塞不习水战,大汉现在是既无可派之兵,亦无可选之将。只要皇祖母将程太尉召来询问,便可知孙儿所言非虚。”
    刘彻向太皇太后道出实情,不是不想打而是打不过。
    “我大汉泱泱大国,难道就被这宵小之辈说挟持。不敢动弹分毫?”太皇太后再次震怒,她不喜欢被人要挟从来都不喜欢。
    “如果要剿灭云家在江南的势力,便要编练水军。而编练水军则需要大笔的钱粮,可朝廷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