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医行大唐 >

第103部分

医行大唐-第103部分

小说: 医行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潼谷关是一个长椭圆形的关城,东西很长,南北相对狭窄。潼谷关不小,但陈墨没有听到喊杀声,估计现在双方应该是正在休息。
    当陈墨带领自己的手下入关,进入关城的东侧,立刻验证了他的判断。
    由于历代修缮和战争的原因,潼谷关的城墙很高,城墙顺着山势蜿蜒,由于正北的冰面湿滑,加上位置非常低,敌军的攻击点只有东侧。
    陈墨的到来让董显迎下了城墙,董显没见过陈墨,但绝对听说过这位名声鹊起的人物。寒暄几句,董显立刻带领陈墨踏上了潼谷关东侧的城墙。
    潼关地势非常险要,南有秦岭。东南有禁谷,谷南又有十二连城;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西近华岳。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通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完全符合“细路险与猿猴争”、“人间路止潼关险”、“关门扼九州,飞鸟不能逾”的比喻。
    在一线天一样的小道来到潼谷关前的作战空间很小,但这个小代表的不是现在,而是冰封之前。因为冰面填上土就可以成为落脚之地,尽管位置比较低,可总比在一个异常狭小的区域作战强的多。
    由于拥有盐池和大量冶铁作坊,王重荣很富足,这也让他手下士兵的装备很齐全。士兵的甲胄、武器以及攻城装备可以说是现在唐军中最好的一支军队之一,作战力绝不能小视。
    三万余人的场面很吓人,而据董显介绍,王重荣军上午的进攻并没拼尽全力,但仍旧给潼谷关带来了很大威胁。而第三次的进攻甚至有人攻到了城头之上,经过一次殊死搏杀才把敌人重新赶下了城头。
    装备不能完全代表战斗力,可拥有好的装备就是优势,何况彭伯卿带领的军队在人数上也占据优势。一个上午的进攻,除了第一次的进攻属于试探性,其余两次进攻让潼谷关的守军体会到了敌军装备精良的厉害之处。敌军没有拿下潼谷关,威胁实实在在,现在是情况让潼谷关内的将士、城内家眷、百姓倍感揪心。
    坚决的防守,王重荣是一个残暴的人,正是这种名声让潼谷关城内的人不敢存在丝毫妥协的幻想。也使得战斗力不强的潼谷关守军上下一心,仍旧有着强大的奋战动力。

192 缺陷
    天险有它的很大优势,但也有局限,尤其是冬季,冰封让城外的冰面成为了一个短板。
    除了占据东城城门前有限的平坦地面,彭伯卿带领的军队还占据了北侧的大片冰面。潼谷关东门的南侧就是险谷,这个山谷也称禁谷,之所以称禁谷是因为这个山谷的谷南有十二座连城,所谓十二座连城其实是十二个建在绝崖上的关口,想要拿下来简直是不可能。因此,潼谷关东门之南连绵起伏的这一区域根本没有人会去进攻,除非他想让自己的军队故意去送死。
    “我们需要守住这个下午,一切将迎刃而解。”
    陈墨观察着城外的情况,也在和董显进行交流。城外的敌军士兵呈几个方队井然有序,那些攻城器械也摆设的井然有序,有些人好像还在对攻城器械进行修缮,这些士兵的组织性说明了王重荣的确很强,他的军队很有作战力。
    “陈书记的意思是,京师的援军就要到了?有多少军队?”董显脸上露出兴奋的神情,如果再有援军到来,敌军想要攻破潼谷关将非常艰难,起码在韩建回师之前还有守住的可能。
    “一万军队,这一万军队由鲍全友鲍老将军率领,只要在老将军到来之前守住潼谷关,我们就不会再有任何担心,因为鲍老将军经验最丰富,他的守城将无可匹敌。”
    “上午我们损失了近千人,伤者无数,敌军很强。估计损失是我们的一倍还要多。敌军的云梯很厉害,还蒙着顶棚。对我们的威胁很大。”
    董显一边介绍情况一边紧皱眉头,不是他不相信陈墨的话。而是在担心陈墨带来的人太少,这个下午怎么度过。由于厚重和具有掩护性,云梯属于这个时代最强的攻城器械,破坏起来很难,因此
    “董将军负责对付敌军的攻城,我负责解决云梯怎么样?”董显都能够守住,加上自己的人,陈墨相信这个下午能够度过。
    “陈书记,云梯的威胁最大。王重荣的军队攻城能力极强,这云梯只能采用火攻,陈书记手下好像没有太多的弓手,那些云梯虽然笨重,但也不好破坏。”
    在董显的意识中,破坏云梯的方法只有一个——采用火箭进行攻击。
    云梯和移动方便的勾梯不同,云梯的构造很厚很结实,这种攻击需要一定的时间。除了火攻,董显认为没有其他方法可想。所以陈墨的说法他无法认同。
    “董将军放心,虽然不能够保证把所有云梯破坏,但我可以保证将云梯的威胁将降低到最低,这样我们就可以让这个下午安全的度过。”陈墨信心十足。因为他有办法,而且绝对会让董显重新认识到这次战争的不同之处。
    将信将疑,董显不认为陈墨这样名声响亮的人会胡乱做出决定和说一些空话。他一定是有什么办法。因此,董显迟疑了一下。随后直接问道:“陈书记定是有好的办法,不知。。。”
    “敌军攻城的时候董将军就会知道。我会有办法扼制敌人的云梯,今天下午是我们一个共同奋战的下午。”
    陈墨不喜欢剧透,因为提前剧透不足以显示那种震撼力。陈墨喜欢让别人意识到自己的强大,更喜欢留下悬念。
    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潼谷关风很大,也很冷。午时无疑是最佳的进攻时间,就在陈墨的手下刚刚吃了些东西补充了体力之后,潼谷关外的敌军开始有所行动。
    有经验的将领进行攻城战总会有一种张弛有度的节奏,彭伯卿无疑也是一个这样的人。关城外的士兵不急不躁的准备了一段时间,排盾手首先出动,随后弓手、长枪手等按照相应的顺序开始向城前挺进。
    参与了不少次战斗,这还是陈墨第一次见识到真正的攻城战。
    每一个时代的战争都有迹可循,陈墨在城头看到了投石机,这个时代最先进的炮。
    其实这种投石机非常简单,就是一个不带轮子的巨大木架。木架上方有一个结实的横杆,这个横杆带有可以转动的轴,横杆上还固定着一个长杆,这个长杆叫“梢”。梢”起到杠杆作用。只有一根木杆的称为“单梢”,设多根木杆的叫“多梢”,梢越多,可以抛射的石弹就越重、越远。据董显介绍,这种梢最多可达十三梢,梢所选用的木料需要经过特殊加工,使之既坚固又富有弹性。
    梢的一端系有“皮窝”,内装石弹,另一端系炮索。根据抛石机的大小不同,配有不同数量炮索,每根炮索由一到两名士兵拉拽。抛掷石弹时,由一人瞄准定放,拉索人同时猛拽炮索,当炮梢系索一端猛落的同时,另一端的皮窝迅速甩起。这样石弹就会借惯性猛地抛出,最远可达两三百步以上。
    落后的无以复加,这就是陈墨给唐代这种远程武器的定义。这种武器可更改的空间很大,比如完全可以改成配重式,那样就省力得多,无论射程、威力和准确性也会有一个质的飞跃。这样,投石机就不会再叫做投石机,应该改名叫做抛石机了。
    这些想法不错,陈墨认为很有用,让左睿使用配重式抛石机进行攻坚战是一个很好的想法。另外,陈墨认为自己的手雷也可以进行一下改良,能够抛出去的爆炸性武器绝对能够冠绝这个时代,完全可以替代火炮的作用。
    王重荣的手下很规矩,一切做的不急不慌,有板有眼。
    排盾手最先在距离城墙百步远的地方停下来,在他们后面是弓手和步兵,然后是投石机,再然后是缓缓向前移动的云梯。
    这就是最常规的攻城战,潼谷关的守军之所以艰难,董显认为自己守不住并不是因为人数,最主要的还是差在装备上。城头的投石机数量很有限,士兵的武器、盔甲都有差距,这些都可以明显看得出。
    威胁最大的不仅是投石机的数量和型号,最重要的还是云梯的威胁,因为云梯可以伸到城头。
    鼓声是战斗的序幕,当城外的战鼓声响起,城头的战鼓也响了起来。两军的战鼓声顷刻震耳欲聋,攻城士兵的呐喊声也在第一时间响了起来。
    排盾手冲了上来,他们身后的弓手在到达一定距离后立刻开始自己的战斗。
    这是第一种压制方法,当然,城头的守军也不示弱,一阵阵箭雨让人看到眼花缭乱。
    敌军的投石机这时候也推了上来,王重荣军的投石机明显比潼谷关上的投石机要大上不少,数量也更多,这也说明了他的财力。
    此时的陈墨已经把自己手下士兵分配了了出去,这些士兵以团为单位,他们的工作不是开弓放箭,也不是持刀和敌军在城头肉搏,不用陈墨操心。
    这些士兵等于是陈墨的牙兵,装备精良的超过了所有士兵,最重要的是,这些士兵带有很多手雷。
    田六和王成两人一直都很重视士兵的训练,也重视装备。这次跟随陈墨来潼谷关的是田六,为了宫内的安全,王成留在了京师。
    作为能力不凡的牙兵首领,田六的指挥用不到陈墨担心,他只要看着就行。
    双方的弓箭压制战进行了很久,伤亡很有限。不久,攻城方的投石机终于安装完毕。
    第一个石弹飘飘悠悠的飞向了城头,陈墨眼睁睁看着它落在城垛外,这颗石弹的速度慢的让陈墨摇了摇头。他明白了,投石机果然就是投石机,它的主要作用还是骚扰和攻击固定目标,这玩意要不是有相当数量,或者使用超大的型号,根本不会造成太大杀伤,也不怪左睿从来没给陈墨提起过这种武器。
    陈墨想起来了,好像在后面的某一个朝代,那个善于使用抛石机攻城的野蛮民族征服华夏大地使用这种武器攻城,他们经常要把城填平才能够攻下来,而且使用的数量多的让人感觉不现实。
    一切都明白了,无投石机还是抛石机,这玩意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有他的作用,根本不值得陈墨大力推广。按照陈墨拥有的能力,攻下一座坚城,最省力的办法还是爆破,或者。。。陈墨可以让田夏开始进行某种超时代武器的试验。
    在陈墨憧憬未来的同时,城头的投石机开始还击了。
    投石机的最重要作用是击中固定目标,其中就包括双方的重要攻城武器投石机,另外也包括云梯。至于城头的士兵,只要注意一些,其实很容易就能躲过这种武器的攻击。当然,排成整齐队列的攻城士兵很吃亏,他们要掩护身后的弓手,而集中在一起的弓手和排盾手无疑是很好的目标。
    石弹落在人群中总会有杀伤,尽管很稀落,可以有它的作用。至于落在正缓缓前进的云梯上,好像用处不大,石弹总会被轻松弹出去,质量很过关的云梯毫发无损。潼谷关城头的投石机的型号太小,石弹落在笨重而巨大的云梯上只能起到恐吓作用。因此,小型投石机不具备摧毁云梯的功能,也对射程相对较远的对方投石机无可奈何,这也是潼谷关防守的很大缺陷。
    ps:上架了,有着太多感谢!无论怎么样,淡然在努力,争取讲一个好故事给大家,以上。(未完待续。。)

193 危险的大家伙
    依照这样的形势,即使潼谷关的守军再顽强,只要没有援军到来,早晚也是失败的结局。
    陈墨平静的观察着城外的情况,整个状况就像董显之前说的一样,王重荣的军队很有一套攻城手段,进攻井然有序,而且士兵们很勇敢。死伤在战争中难免,尤其是惨烈的攻城战,总是会有大量死伤,这种情况下拼的其实就是意志力,王重荣的军队意志力不错。
    不错,算是一个合格的对手。
    到处都是箭支在横飞,其中还夹杂着弩箭和不断高高落下的石弹,偶尔还会有弩箭突然降临。潼谷关城头也有弩,只是同样很有限,最激烈的对抗还是弓箭的对射,然后就应该是对付对方的云梯了。
    为了躲避危险,陈墨依在了城垛之后,展青举着一个大排盾挡在他前面:“大郎撤下去吧,很危险。”
    摇摇头,陈墨要看到云梯被摧毁的瞬间,因为他需要和潼谷关上的将士们享受那个瞬间。
    一颗石弹落在身后,由于集中精力在对城外放箭,这颗石弹击中了一名弓手的肩膀,这名士兵惨叫一声倒在了城头。
    陈墨猫着身过去,展青知道他无法阻止,赶紧和几名士兵用排盾挡住陈墨。陈墨向前,把那名仍旧在惨叫的士兵拉到自己身边:“没关系,我是大唐最好的医生,这点小伤不算什么。”
    完全是在喊叫,战场的噪音大的谁也听不清到对方的说话声,这么士兵隐隐听到了陈墨的话。他顺从的被陈墨拉到近前。
    士兵的肩膀血肉模糊,石弹只有几斤重。但也不是肉体可以直接承受。这名士兵穿的是皮甲,肩膀的披护根本对石弹没有什么抵抗力。也致使士兵受到很大伤害。
    肩膀塌了下去,除了做手术,陈墨不知道用什么方法能够让这名士兵不留下残疾。关节手术对陈墨来说没有任何问题,很可惜,陈墨没有时间给这名士兵进行手术,只能等待机会,现在,需要的是进行简单处理。
    给士兵裹好伤口,陈墨突然发现自己回归了老本行。这是远距离的战斗,城头有太多的士兵受伤,死去的人暂时没几个。这就是城市攻坚战的最初特点,伤者往往是死者的数十倍,甚至百倍,谁也无法预料自己在什么时候会受伤。
    陈墨忙了起来,作为护卫的展青和牙兵更忙,也更紧张,他要绝对保证陈墨的人身安全。城头上箭雨如林。还不时的出现弩箭和石弹的攻击,让展青和另几名牙兵要时时刻刻注意观察。
    战鼓声和呐喊声响彻天空。
    敌军的云梯靠近了,护城河不是障碍,城墙才是。
    为了防止误伤自己的云梯。城外石弹的进攻弱了下来,只是对云梯的间隙之处进行攻击。但弓箭的射击突然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密度,密密麻麻几乎阻挡住视线。用箭雨来形容此刻的感受再贴切不过。
    王重荣的军队作战很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