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医行大唐 >

第147部分

医行大唐-第147部分

小说: 医行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咱们来一种新鲜吃法,都准备好把自己的舌头吞下去吧!”
    这时,众人才发现,陈墨的牙兵提着几个竹篮,竹篮中的蔬菜散发着油绿,好像还有肉。
    “吃什么?吃什么?赶紧动手!”吃货喜儿第一个就扑了上,让陈墨禁不住感叹果然是吃货和吃货最有共通语言,也怪不得喜儿和李三斤能够成为一对。
    “一起下手,你们负责洗菜,我来安排大餐。”说完,陈大神医昂首而入,到了小汐身边还不忘挑逗一下羞涩的小丫头:“小汐怎么有些脸红?千万不要是中暑了,要不要我看看?”
    “你才中了暑!”小丫头一翻白眼。
    进屋,净手,陈墨进入厨房开始行动。
    切羊肉不是什么细致活,手切羊肉涮起来爽啊!
    随后,就是调芝麻酱。芝麻也叫胡麻,又被称做油麻,记忆中这应该是当年汉张骞出塞带回来的。很幸运,陈墨发现唐代人也喜欢芝麻油,芝麻酱自然在油坊中存在,而且很便宜。
    人多好办事,准备工作很快结束。
    把两位老人请过来就坐,一次别开生面,开创先河的涮羊肉就开始了。
    没有专门的锅子,陈墨用一个铜盆替代,铜盆下面架起炭火。这可比后来的电锅正宗多了,绝对是原版正味,就是有些热。
    “不错!不错!大郎的厨艺看来是越来越好了,这涮羊肉可是好东西,滋补身体不说,吃着也香,到了冬日应该更适合!”做为长者左盱要先下筷子别人才能开吃,他几口就吃的满头大汗,赞不绝口,这个准女婿总是带来惊喜。
    长辈下了筷子大赞,几个小丫头已经等急了,趁哈喇子没流出来,立刻伸出筷子就抢。
    “好吃!好吃!”还是吃货田喜。
    当着长辈的面,还有一群小丫头,李三斤也知道矜持,好不容易抢到一筷子,蘸些芝麻酱放到嘴里也忍不住赞起来:“就是好吃!”
    作为左盱的义子,展青也有资格坐在这里,这位武林高手有些拘谨,他伸不出筷子,根本就没有机会吃到一口。几个小丫头太疯狂了,无论是羊肉还是蔬菜,放进去不久就会被抢个精光,让展青只剩下干瞪眼。
    陈墨也好不到那里去,伸出筷子,缩回来,随后伸出,反正就是抢不到。
    终于有人看不下去了,抢到些羊肉的小汐赶紧照顾陈墨,把肉放到了陈墨碗里。
    可没等陈墨吃到口,冰儿也反应过来,一大筷子蔬菜立刻进入了陈墨碗里。
    看到小汐和冰儿的举动,喜儿也不甘落后,立刻伸出筷子照顾李三斤。
    清儿一看,也不干了,俺家的展青一口还没吃到,她伸出筷子就抢。
    都是一对一对的照顾,此情此景让左盱老两口目瞪口呆。
    “要不要我也给你抢?”老太太笑呵呵的看向老伴,一脸慈祥的表情,哪里有抢的意思,有这些晚辈在身边折腾,她幸福的只剩下无边的欣慰。
    。(未完待续。。)

268 群殴的准备
    第五天,宫廷事件的最后结果只有一个小小的后续。
    皇帝只是象征性的对举荐勾敬文进入药尚局的佟昭容进行了处罚,罚俸一年。
    因为。。。佟昭容也怀有了身孕。
    总是怀的自己的血脉,没有真凭实据,皇帝总不能把佟昭容打入冷宫,只能让人去好好伺候,至于有没有失宠别人不得而知,只有皇帝自己心中有数。
    这次宫廷事件算是告一段落,作为内官中最显赫的人物,杨复恭一直没有动,他只是在静观其变。事情的原委自然也瞒不过他,无论结果如何,对于杨复恭来说没有坏处,他也没有参加的必要,他需要做的只是安慰一下皇帝,让皇帝不要大光其火,仅此而已。
    。。。。。。
    。。。。。。
    炎热的夏季在这次宫廷事件中过去,马上入秋了。
    陈墨的发财大计有了最初的成果,第一批肥皂、皂粉、香皂、洗发膏、牙粉出场了。当然还有牙刷,这些产品除了供应宫廷,更大批量开始进入长安市场。
    推广和营销是一门学问,前身后事,医生出身的陈墨都是半吊子。
    之所以是半吊子,是因为陈墨知道最基本的营销方式,除了利用皇帝和御用的名头做广告,还要有系统的营销方式,足够的生产力,这样才能保证充足的利润。
    市场不能乱,价格一定要控制。链锁经营和代销无疑是控制商品价格的一个好方法。
    熙攘繁华的长安城在入秋之季迎来了一个新鲜事物——免费试用。
    穿越者牛逼不需要解释!
    半吊子也比唐人会作营销,被陈墨看中的商家不用使用自己的大笔资金,只要一部分定金即可。卖了钱再付账,陈墨还负责给推广,这样的好事唐人好像没经历过。
    御用和皇帝亲笔是一大杀器,免费试用更是杀器。
    西市之外紧邻的乾宁街是一个典型例子,这里是长安最繁华的街道之一,一个远远超过三尺宽的巨大横幅挂在门面之上,让横幅是那样耀眼。
    上书一排大字更是亮瞎眼球;皇家御用乾宁洗洁用品店开张典礼。
    一阵锣鼓喧天。好吧,长安城是不允许非节庆日锣鼓喧天的,不过。。。这次很特殊。皇家御用四个字震慑了所有人,坊丁自然不敢管,城内巡逻的禁军士兵根本不会管,谁让陈墨事先打好招呼了呢?
    竟然还有一个剪彩仪式。子午洗洁用品总公司总裁(自己封的)陈墨陈总裁亲自出面了。用力的喊了几句。剪断绣球两端的缎带,名人效应稍稍发挥之后,陈墨果断开溜。
    事实证明这是非常明智的,陈墨早有先见之明,华夏人属于疯狂的民族,不但吃苦耐劳很疯狂,抢东西更疯狂。
    站在店铺门前的店主一声吆喝:“免费试用品,随便领了!”
    话音一落。蜂拥的人群立刻吞没了他。
    早在多日之前,陈墨已经开始让人宣传自己的产品。皇家御用的神奇物品格外吸引眼球,早已按耐不住的长安城,或者是特意赶来的民众冲了上来。。。。。。
    免费试用自然不会是大包装,香皂和肥皂只是很小的一块。洗发膏现在叫洗发香波,更是用小竹筒替代了陶瓷包装,其实,里面的洗发膏少得可怜,能用两次就不错了;皂粉也一样,免费品能够洗上三几件衣服就不错了。至于牙粉和牙刷就免了,有了香皂、肥皂和洗发膏等做宣传已经够了。
    宣传就是一传十,十传百的事情,用上自己的产品,陈墨有信心让整个大唐为之疯狂,就像今天抢试用品一样。
    整个长安城因为几个洗洁用品店开张的慷慨行为疯狂了,早早撤出战团的陈墨和一众人远远站在街头,陈墨一副精彩面容。
    “这是扔钱啊!大郎你竟然慷慨成这样?那可全是钱啊!”陪一旁的陈三林直咬牙,成车的试用品就这样散出去,要卖多少钱?肥皂和皂粉还算便宜,可香皂和洗发香波等于奢侈品,价值不菲。
    “知道什么是趋之若鹜吗?”陈墨一脸笑意:“不让人试用怎么知道我们产品的高贵和好用?高贵可是一种象征,它和高雅紧密相连,用不了多久,有身份地位的人不用我们的产品,没有香喷喷的味道,恐怕出门都不好意思向人打招呼。”
    “知道为什么肥皂、皂粉与香皂、洗发香波价格有巨大区别了吗?百姓用着好就会用下去,因为用得起,这比奢侈品的用量大上千万倍都不止,只要生产给力,它的利润恐怕在将来只剩下数钱。。。。。。所有产品需要的就是这种趋之若鹜的效应,皇家的名号好用啊!”
    陈墨很嘚瑟,可嘚瑟的很有道理,陈三林一时语塞。
    皇帝和御用的名号也敢这样随便用,还大张旗鼓,恐怕也只有这位了。
    唐代人也懂得经营之道,虽然陈三林现在不行,没有太多经商的经验,但也没关系。长安城有着众多的账房、牙人和各种经商人士,陈墨不缺钱,花钱雇佣就可以。陈墨其实就是让陈三林在将来做一个大掌柜,而且是一个很大的掌柜。
    产品要推行天下才能获得更大利益,陈墨需要的就是一个庞大的连锁商业链条,这个链条的人才不愁,一个巨大的商业巨擘已经显出峥嵘。
    。。。。。。
    。。。。。。
    秋季很适合攻伐,西川的战报到了京师,在岐国公韦昭度指挥下,联军在新繁大破陈敬瑄,杀获过万。
    王建手下兵强马壮,本人很会收拢人心。也获得了地方豪强的支持。这次作战正是以他的手下为主,增援的军队只是作为辅助,也让岐国公韦昭度和姚开明白了王建很有实力。
    这是一个战略上很大的胜利。因为新繁位于成都府的西北部,占据新繁意味着对成都府已经形成包围,切断了进山的路径,西川只剩下最后的成都和绵州的攻城战。
    大战之后,一切都归于平静,毕忠一直都没有作战机会,就这样在成都府外等待。
    “将军。姚将军来了。”
    毕忠正在自己的大帐中无聊的休息,名义上的上司姚开来了,毕忠赶紧起身相迎。
    屏退左右。毕忠和姚开对坐在毡毯上。
    “王建兵多将广,待诏给的任务可不轻!”姚开和陈墨的关系不错,一直就喜欢使用这个称呼,临来西川前张造和陈墨都进行了叮嘱。现在看到王建这样的强悍。姚开感到了肩上担子的沉重。
    “兵力是我们的一倍不止,国公带来的那些人中堪用的也不多,这样一算就是我们的两倍还要有余。加上王建不断在招收降军和附近的青壮,难度很大啊!”毕忠和姚开一样,两人都是领军一万,这两万人对付正在逐步强大的王建很有些难度,他也是有些感慨。
    姚开晃了晃自己的大脑袋:“黔中节度李铤李司空的兵马这两日就要到了,一万兵马也是不小的助力。据信使说都是敢战之兵,看看情况吧。估计到时候有的打。待诏不是说了吗,不让炸城,就这样打下去。。。也就是让王建主攻,消耗他的实力,我看这个办法不错。只是。。。国公对地方的控制不行,那些士绅都和王建有勾连,这样下去怎么行?”
    “不是还有杨副使的兵马吗?难道用不上?”毕忠问道。
    杨副使说的就是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他带来的人也不少,足足一万五千人,姚开再次对着毕忠晃动自己的大脑袋:“指望杨副使?他是王建的手下败将,前不久被打的动都不敢动,指望他。。。躲都来不及。。。兴元的敢战之兵本来就不多,去年陛下临走时又抽调了一些,不要妄想了。。。杨家人也不会全力协助国公,也不会全力帮我们,还是不要算上他为好。”
    陈墨在两人临来之前已经做了安排,攻城战绝对不使用炸城方式,就这样拖下去消耗王建。之后,不能让王建在西川独大,如果扼制不住就直接动手火拼。
    西川的战事是岐国公韦昭度说了算,一旦到了那时候,动手对付王建,韦昭度会不会同意很难说。更为重要的是,韦昭度不同意就等于私下斗殴,而且还是以寡敌众的群殴。将来朝廷还不知道怎么处理,身边的朝廷军队帮不帮忙也很难说,姚开和毕忠的压力不可谓不大。
    可陈墨和张造的安排两个人总要听,哪怕是战死也要执行,姚开不怕,毕忠更不怕。就是感觉有些乱,也有难度,岐国公韦昭度几乎可以肯定不会在彻底战胜陈敬瑄之后对付王建,几个势力掺杂在一起,这就是一笔滥仗,而且要在将来乱的不可开交。
    毕忠想了想,随后道:“听说绵竹土豪何义阳,还有安仁费师懃等很都多人拥兵自保,手下上万人,少者千人不等。王建已经遣王宗瑶去游说,不如我们也派人去,不成的话就。。。。。。”
    看着脸上露出凶相的毕忠,姚开纳闷了:“这是。。。毕将军想到的主意?”
    “不是我。。。是书记临来前交代的,书记说,当地土豪才是控制西川的捷径,如果不归顺朝廷。。。就做了他们,不能留给王建,以后可以慢慢收拾,这样才会对朝廷有好处。。。。。。”
    果然是一个狠人,还算无遗策,怪不得陈墨能够混的风生水起,总是在根子上动手脚釜底抽薪。做法完全不符合文官矜持,至于效果,姚开明白:“那就这样,反正也是闲着,马上就派人去。”
    。(未完待续。。)

269 压制带来的愤怒
    进入八月,朱全忠的兵马拔蔡州南城,完成了对蔡州城的全面包围。
    秦宗权已经没有了还手之力,龟缩在蔡州城内,只剩下等死。于是,为了节省粮饷,朱全忠带领一部分军队回师汴州。
    也就是在八月的时候,由于之前孙儒的威逼,杨行密弃扬州而转取宣州,杨行密战败据有宣州的赵锽,兵围宣州。赵锽之兄赵乾之自池州率军来救,杨行密遣将陶雅击破之。赵乾之弃池州奔江西,杨行密遂以陶雅为池州制置使。
    于是在南面行营都统的基础上,杨行密被朝廷加上了一个宣州观察使的职位。
    秋粮就要入库,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杨复恭建立的神策左军已经初具规模,总兵力达到了四万余人,已经算的上“兵强马壮”了。
    这时候,为了“和平”,杨复恭建议加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为检校侍中。
    在这之前,朱全忠加了侍中,李克用加了侍中,左睿加了侍中。现在,多李茂贞一个人也不多,反正就是虚授,于是为报答这些藩镇对朝廷的支持,李茂贞也成了侍中。
    为了让报答满存对自己的恭顺,杨复恭建议升凤州为节度府,割兴、利州隶之,以凤州防御使满存为节度使、同平章事。皇帝和诸位宰相商议一番,也同意了。
    杨复恭越来越满意,混的好,越来越吃得开,皇帝信任。朝臣无敢不从,太让人兴奋了。
    太极殿中,皇帝陛下正在和几位重臣商量目前的局势。
    “陛下。西川之战恐将天长日久。秋粮入库,京师粮足,不若用东川、山南西道和黔州的贡赋支援西川,这样也省了奔波之苦,正好军用。”
    开口提议的是杜让能,没等皇帝有所反应,宰相萧遘立刻表示了赞同:“杜相言之有理!陛下。微臣认为此计甚妥,西川路途遥远,省去来回所耗。此乃上上之策!”
    “陛下,西川有岐国公坐镇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