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医行大唐 >

第38部分

医行大唐-第38部分

小说: 医行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冷气送入殿中。于此同时,还利用机械将冷水送向屋顶,任其沿檐直下,形成人造水帘,激起凉气,以达到消暑之目的。
    难得享受这样的清凉夏日,寿王李杰睡的很香甜。
    谁知,香甜美梦就这样被残酷打破,十一姊来了。没办法,作为嫡亲哥哥,寿王李杰只能起身了。
    “七郎,这含凉殿凉快,太子殿下没事吧?正好给我说说骊山军营的事情,我很好奇,那位陈待诏真的是上古医仙俞跗前辈的传人吗?”
    大晌午跑过来就为了这个,扰人清梦,寿王李杰一阵无奈,谁让眼前是自己的亲妹妹呢?解释吧:“太子那里没事,已经回了东宫。至于这陈默是不是上古医仙俞跗前辈的传人,这无法考据,但他的医术。。。。。。”
    “听说这位陈待诏还曾在芙蓉园外捕获三名沙陀刺客,七郎可听说了吗?”
    “听说了。”
    “那就赶紧给我详细讲讲。”遂宁公主李嫣两眼冒精光。
    “事情是这样。。。”寿王李杰打了一个哈欠:“由于。。。陈待诏就把孔崇弼扔进了芙蓉池,随后在芙蓉园外碰到了沙陀刺客。。。。。。”
    “那陈墨陈待诏知道被他扔到芙蓉池的是谁吗?他知道那是兵部侍郎,弘文馆直学士孔纬的长公子孔崇弼吗?”
    “应该不知道吧,当时好像把孔崇弼扔到芙蓉池之后陈待诏立刻就走了,后来就碰到了沙陀刺客。”
    遂宁公主李嫣大眼睛一翻:“太子殿下没事就好,我就是来问问七郎,既然那个陈墨不知道被扔到芙蓉池的是谁,七郎不妨去知会陈待诏一声,以后说不定还要打交道,我回去了。”
    遂宁公主走了,寿王李杰左想右想终于明白,原来妹妹跑过来是要自己做她的传声筒。难道十一姊见了一面就对那位陈待诏陈墨。。。这事情太耐人寻味了,怎么想也有些不对。
    去总要去,谁让陈墨在骊山军营救了自己宠妃的兄长呢?那个董爱妃整天叨念这个陈墨的好处,还要让寿王李杰去表示感谢,这次也算机会,去一趟吧。
    PS:收藏对作者很重要,俺的病好多了,收藏增长的快估计会好的更快!

076 王爷来访
    陈墨在太医署很受欢迎,因为他不但给太医署争了光,还可以让大家欣赏和学习他的医术。
    吃过午饭,稍稍休息,没等陈墨去拜望两位太医令,顾民立刻把他拉到了疡医一甲班,让陈墨给自己的昔日的同窗上一课。
    讲什么对于陈墨没有难度,难点在于他要把自己那些知识的词汇和一些内容经过改良。
    为了让这些昔日的同窗更加容易理解,陈墨干脆从最基础消毒用药和服用麻沸散讲起。陈墨讲的都是实打实的医用技术,可谓通俗易懂。还没等陈墨把一堂课上一半,二甲疡医班的学生们被自己的夫子赶了过来。。。不久,第三甲疡医班的学生们也来了,紧跟着两位太医令也来了。整个教室勉强塞下了这些人,不是给谁捧场的问题,而是谁也想学习到最好的医术,众人对陈墨的课程向往已久。
    没办法,陈墨只能在几名夫子和太医令的(监督)下重新开始。。。。。。
    人很多,整个教室挤得满满,除了陈墨一个人在指手画脚的讲解,其他人鸦雀无声。
    听课和讲课的人聚精会神,根本没有人注意到寿王李杰一行的到来。
    这就是寿王李杰看到的情景,陈墨讲的那些东西他听不太懂。可其他人瞪大眼睛,竖着耳朵的认真表情让寿王李杰明白,陈墨讲的很精彩,也必定很实用。不可能作伪,非常之人必定有非常之能,陈墨显然就是这样的人。
    就这样,寿王李杰来到院落的树荫下,随后叉手而立。已经很久了,李杰身后的长随已经不耐烦,他凑到一名陪同而来的太常寺官员耳边开始说起了什么。。。。。。
    这名官员看了看静静等待的寿王李杰,这样让一个王爷等待确实不合适,他迈步向前就要走向教室。
    “回来吧,我等得起!”
    李杰的话很管用,这名太常寺官员尴尬的止住了脚步,只能继续等待。。。。。。。
    “今天讲的是基础的消毒过程还有麻沸散的应用,下一课我给大家讲解不同情况下各种疡医疾病的辨别和诊治,这个课程需要很长时间才会讲完,请大家届时不要缺课。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大家尽管提出,有疑问也可以私下寻我。”
    陈墨交代了后面的课程,随后他看向两位旁听的太医令和其它太医署教师:“请问诸位夫子还有交代的吗?”
    杜怀山摆手示意自己没有,孙解站起身:“大家记得做好笔录,陈医师的课程很重要,后面还有割皮解肌和手术器物的运用课程,我们太医署的疡医以后定要发扬广大,诸君共勉!”
    孙解交代完,陈墨看向其他人,看看无人回应,他立即道:“今天就到这里,下课!”
    陈墨的话音刚落,没等教室中的众人有所反应,教室外传来孤零零的一阵掌声。
    扭头,陈墨看到寿王李杰那身惹眼的衣服。
    快步出屋,陈墨深深一礼:“翰林院翰林待诏,太医署医师陈墨参见寿王殿下!”
    “免礼!”李杰露出微笑。
    这时候,杜怀山和孙解也看到了寿王李杰,两人和其它人赶紧出来向李杰施礼。
    “大家开不用客气,本王今天是来找陈待诏有些事情,大家忙,大家忙!”
    众人不得不佩服,果然有人,这位陈墨陈待诏够牛!这才来几天,怪不得升得快,原来和皇帝的亲弟弟有关系。
    杜怀山和孙解几人也不客套了,拱手作别。
    “本王也要出宫,正好顺路,陈待诏可愿与本王同行?”
    刚刚认识,陈墨真不知道这位未来的皇帝为什么找上自己,今天的事情总体来看不是什么坏事,他欣然道:“寿王殿下相邀,荣幸之至。”
    按照朝廷规制,寿王李杰已经成年,他的居所在必须在皇城之外。而李杰的随从更多,在众人簇拥下,陈墨稍稍落后李杰出了皇城。
    大街对面,一群陈墨的保镖看傻了,陈神医这是干什么?怎么和皇族凑到了一起?
    在众禁军环卫下上马,按照臣子的标准,陈墨的马头仍旧稍稍落后于寿王李杰,这可不能逾越。
    “听闻陈待诏前几日去了芙蓉池?”寿王李杰其实比陈墨还要小,很英武的一个皇族,他微笑着问道。
    看来事情瞒不住人,都是消息灵通之人,陈墨也没什么可隐瞒地,干脆准备直说:“鄙人的确去了芙蓉池,还碰到一些事情,殿下若是想知道详情,鄙人就给王爷详细叙说一番芙蓉池的事情。”
    李杰一摆手:“就不必了,本王已经知道了详情,不过。。。听说兵部侍郎,弘文馆直学士孔纬孔学士的长公子孔崇弼那日也去了芙蓉池。”寿王李杰点到为止,后面不说了。
    寿王李杰明显是在通传消息,至今,还真不知道被扔到芙蓉池中的人是谁,陈墨愣住了。
    皇帝的亲弟弟,还会是未来的皇帝,竟然来通传这种消息。一个翰林医待诏,太医署的医师对于百姓来说可能需要仰望,尽管陈墨有着神医之名,但还不至于让李杰这样身份的人看的如此重要,太耐人寻味了。
    “天色还早,殿下如不嫌弃,可在鄙人陋室小酌?”陈墨不明所以,他开始试探起来。
    李杰微微一笑:“不用了,不用了,多谢陈待诏!改日再去不迟,本王还有事情要办。”
    “那就改日招待王爷。”
    试探失败,事情更诡异了,李杰不接受邀请,陈墨如入迷雾。
    寿王李杰的府邸在东侧,前行不远,李杰果断和陈墨寒暄着分道扬镳。
    愣愣的看着渐渐远去的寿王李杰一众人,陈墨怎么也想不透这是怎么回事。
    这时候,在后面跟了很久的田六和李三斤等人围了上来。
    田六赶忙问道:“待诏,那可是寿王殿下,怎么和待诏走在了一起?”
    “今天太子殿下在西内苑跌倒了,正好我在,给太子殿下看了看,也就正好结识了寿王殿下。也不知为什么寿王殿下下午跑到了太医署,还和我结伴出了皇城,我也不明所以。”
    也不再理会陈墨的详细解释,田六好像只是随口问问,他转移话题向陈墨道:“太医令派人来传话,他在家中等候待诏。”
    陈墨立刻道:“老师在家啊,那我们赶紧回去。”
    PS:上班就发文,求收藏给力!

077 秘事
    杜怀山的事情很多,陈墨回到家两人立刻到了陈墨的屋内开始私下商谈。
    “事情联络的怎么样?稳妥吗?”这当然是杜家支持左睿的问题,显然是杜怀山最关心的,他最怕的就是出现问题。
    陈墨低声回答:“左将军派管校尉来了消息,明日一早我和管校尉去东城碳场交接,已经事先联络好了,保证那些物资安全运回子午堡。”
    杜怀山点头:“那就好,这我就放心了,记得月末还有,定要谨慎。”
    “恩师放心,是在城外一个偏僻的碳场交接,借口运送木材和木炭,正好掩人耳目。而那一带是左家大嫂家的地盘,都是信得过的人。”
    “那也要慎之又慎,透露出去会给你带来杀身之祸,这次以后没必要子涵就不要出面了,让他们自己交接。”杜怀山很谨慎,这关系到陈墨的自身安全,他的意思是尽量让陈墨置身事外。
    杜怀山这份心意陈墨明白,他点点头:“弟子知道了,以后让专门的人在碳场联络,我就不再去了。”
    “太医署最近调整了一下,不能只晋升你一个人,虽然你医术精湛,毕竟太惹眼!那个。。。白广生被晋升为医工,另外还有姜粟等几人也被升为医工。”
    杜怀山显然知道了白广生等人搞鬼的事情,不过这件事不能明说,毕竟白广生是枢密使杨玄冀的族人,不能过分得罪。而杜怀山和孙解也不是没做什么,虽然把白广生提了上去,但他身边的几个人却被狠狠的压制了一下,一个人都没有获得晋升。
    “弟子在太医署只是授课,而在翰林院也没什么事情,不会和某些人有什么交集,恩师放心,我会小心。”
    杜怀山轻轻摇头:“记得定要小心行事,你不了解宦官,这些人。。。不能以常人度之,你不了解宦官的嚣张,一旦被盯上就会是一个**烦!陛下其实。。。就是一个例子,你知道至今陛下尚无皇后是因为什么吗?”
    还不是因为宦官当政,为了把持权柄。
    光启皇帝李儇没有册封皇后,从来没有机会。
    泱泱大唐帝国,它在华夏史册是那样璀璨生辉,是一个无以伦比的辉煌时代。
    谁会想得到,就是这样一个载于史册的灿烂时代,当他走向末路,皇帝连自己的皇后都不敢册立。是光启皇帝李儇不想册立皇后吗?肯定不是!
    一个在位十余年,已经二十四岁的泱泱大国皇帝没有皇后本身就不正常。
    宦官祸国看来名副其实,光启皇帝李儇没有册立皇后,整个宦官阶层脱不开干系。宦官当国,藩镇虎视眈眈,光启皇帝李儇也是无奈。当然,这和从小接受的教育有关,光启皇帝李儇已经定型了,他是宦官立起来的皇帝,想要指望他重塑祖辈的辉煌显然不可能。
    文官一直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其中不乏一些激烈血腥的手段,可惜他们失败了,因为宦官掌握着军队。杜家交好左睿无疑是一步好棋,但也仅此而已。绝大部分军队还是掌控在宦官手里,文官想翻身,短期内没有大事发生绝无可能,杜家和左睿交好只是一个铺垫和准备,为了以后。
    有些沉重,陈墨干脆改变了话题:“恩师,兵部侍郎,弘文馆直学士孔纬孔学士此人如何?”
    “孔纬是曲阜人,孔子第四十世孙,他与两个嫡亲弟弟皆是我朝状元,一门三状元可谓名声显赫。孔纬曾历户部、兵部、吏部三侍郎和御史中丞、翰林学士知制诰。现在的弘文馆直学士只是一个散秩官职,如此显赫的仕途却成为这样,子涵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杜怀山讲完孔纬的资历,立刻反问起陈墨。
    “弟子听闻孔学士为人正直,一向疾恶如仇、公私分明,素来敢于直谏。”
    “什么疾恶如仇、公私分明、处事果敢!那只是表面,没有人比从兄更了解孔纬此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萧翁也对他的为人知之甚详,侍中郑翁年老体衰,几乎不再理事,孔纬自然不会得到重用。”杜怀山说起孔纬直摇头。
    杜怀山所说的从兄自然是杜让能,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萧翁就是真正的当朝宰相萧遘,侍中郑翁则是当朝侍中郑从谠。
    陈墨低声问道:“恩师,难道这都是。。。。。。”
    “都是表面的事情,疾恶如仇、公私分明、处事果敢,权要、亲友谋官者无不被拒都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刚直给人看罢了!孔家不缺那些银钱,世人焉知孔纬所图。被他盯上的人,无论对错,哪个不是紧紧咬住不放,正是从兄和萧翁把他在翰林学士知制诰的位置上赶了下去。而且。。。孔纬和世代权宦的杨家还有说不清的关系。”
    世代权宦的杨家名声可谓更加显赫,上有内府局丞杨居实、掖庭局令杨玄略,天下兵马都监杨复光,后有他的从兄枢密使杨复恭,现在的枢密使杨玄冀就是杨复恭的养父。杨家世代权宦,无论是否有血脉关系,他们其实就是一个整体。惊人的是,作为孔子的后裔,孔纬竟然和杨家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这太让人意外了,怪不得被宰相萧遘和杜让能压制。
    “我知道芙蓉园的事情,一个只知道玩乐的纨绔子而已,也不算什么大事,以后注意。孔纬现在没有实权,以他的谨慎也不会明面上为这件事做文章,但也不可轻视,以后要小心!”
    杜怀山让陈墨参与这些秘事无疑是在培养陈墨的政治嗅觉,这些阴暗中的各种消息太有用了。政治从来都是利益为上,文官在宦官中掺沙子,而宦官集团何尝不在文官中掺沙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文官、宦官犬牙交错,加上藩镇勾连,这大唐的确乱的一团糟,政治的残酷竞争可见一斑。
    参与政治的角逐不是陈墨的初衷,他最初只是为了自保。但有了杜怀山这个老师他已经没有任何回避的可能,想要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