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明末金手指 >

第88部分

明末金手指-第88部分

小说: 明末金手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下级和上级作对,在华夏来说是很愚蠢的行为。
于是,大秦的军事制度,在即日开始,进行了大改革。

第一百五十三章 盛大授勋式
军队的精简开始,本来五万常规军的秦军,要被精简为三万人,也就是精简为三个师。
被精简下来的二万人,可以选择复员,可安排一个地方官职,比如警察什么的职位给他。也可以选择转业,从军队改为武警部队。是的,这支部队也被张弘斌组建了起来,肩负内卫执勤任务。与原本地方的民兵组织合并,创立了新的编制队伍。精简下来的士卒,可以有能力的担任军官,没能力的从小兵做起。
说穿了,就是武警对内,正规军一致对外。
同时,新一轮的征兵开始,作为预备役,秦国岁数足够的年轻人都要参加。是的,这就是所谓的义务兵役制度,除非华夏的人口变成未来的十几亿人口,否则义务兵役制度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所有的人到了法定年龄必须要参军,三年后一部分申报自愿兵,成为正规军,剩下的退伍。这些退伍的年轻人,已经经过了基本的军事训练,在关键时刻只要给他们一杆火铳,他们就是一个战力。事实上在张弘斌那个时代,大学的军训就是这种行为的简化版。
当时华夏人口已经超过十亿,正常的征兵就可以有十数万甚至上百万人入伍。若是适龄者全数入伍,那就是数千万人之多,到时候后勤补给什么的,将非常的lang费华夏的资源和财政拨款。所以,改义务兵役制为征兵制,也是从华夏的实际情况出发。
对于手下严重缩水,军官们多少有点意见。
但战斗力却提升了三倍有余,而且更适合热武器战这个事实被证实之后,大家都没有了意见。
甚至王二这个没心没肺的人都在公开笑道:“老子以后三千人,直接在十数万敌军之中杀他个屁滚尿流,如此一来,岂非也可以名垂青史?”
也是,三千人战胜十数万敌军,何其壮哉,不写入历史简直是不可能的。
受到王二的启发,很多人也是摩拳擦掌,等待着好好来一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传奇战役来。奈何,至少短时间内,大秦并不会对外战斗,山西的消化是当前的第一号重点。
随着军制的改革,大秦也宣布改革军衔制度,并且制定了四种勋章。
四等纪念章,以大型战役的名称为名的纪念章,奖励取得重大胜利的部队,几乎是参与者每人都有。
三等兵锋勋章,攻克战略要地,对大秦军事有明显战略意义的情况,可以获得一枚兵锋勋章。
二等卫国勋章,大型卫国战役,大型对外扩张战役获得重大胜利的奖励。
一等云龙勋章,对国家的扩张,对国家的利益有着至关重要的战役之中获得了重大胜利者的奖励。
在确定这件事情之后,张弘斌公开召开会议,表示不日将举办一场授勋仪式,对大秦的功臣军官们,授勋!
对于这个消息,大秦的军人自然是沸腾了起来。很多人都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甚至许多高级军官都会私下讨论,自己到底会获得怎么样的军衔,获得怎么样的勋章奖励。
勋章可不仅仅是一个纪念价值,除了纪念章以外,其他三等等级越高者,可享受的权力也越大。一等勋章持有者,可享受麾下产业五十年免税权力、直系一代子嗣若参军或参政,可获得推荐晋升权力、军属补助获得提高等等。
故而,许许多多的人,都在盯着那一等云龙勋章。
宣传足足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而授勋仪式的准备也花费了45天的时间,也就是宣传结束了还花费了15天去准备。所有的军衔标识和勋章,都在加班加点的准备,按照名单好不容易在授勋仪式的前一天夜晚赶制完成。
终于,所有人等到了授勋仪式召开的那一天。
不仅仅是大秦的百姓,甚至后金、大明和流寇们的探子,也有参加这次会议。毕竟,这个会议是公开的,只要确保没有携带什么武器,就可以入场。他们也不需要带武器,他们不是来刺杀张弘斌的,而是来取经的。
“有人问,我大秦是什么立国?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我大秦以军工立国!我们有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部队,从最早的救世军转化为我大秦的秦国中央军;我们也有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技术,当然也少不了最优秀的工匠们。正因为这样,我们大秦才能够从无到有,从弱小的地方势力,成长为如今哪怕是大明也不能够忽视的势力!”张弘斌别的先不说,只是再次强调了一次大秦的立国之本。
对于儒家而言,这不是一个好消息,但谁也没办法阻止此刻百姓们的热情,谁也没办法忽视大秦军队和工匠。再说,大秦本来一直都得不到儒家的认可,就如同当年战国时代的大秦一样,不为儒家所喜,其本身也不爽儒家。
只怕江南的那些世家和儒家子弟,在背地里面,已经宣传秦国就是当年的暴秦化身了。
扣除儒家的那些只会动嘴皮子的家伙,参与这次会议的百姓却是激动万分,热情被张弘斌彻底的调动起来。
“如今,火铳和各种火器,已经开始成为了战争的主流。这也就意味着,在未来的战争模式之中,热武器取代冷兵器,已经成为了时代的主流模式。故而,过去的军制,已经不能够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在我大秦的武官一直讨论下,军制正式进行改组。详细的情况已经在《周刊》里面登发出来,我就不废话了。
我要说的是,既然军制已经改变,那么新的制度也自然会应运而生。新的制度被称为军衔制,其作用是标明军人社会地位和军事级别的称号。而今天,我就要为将级以上的军官授予军衔,同时对于为大秦付出过的战士们,颁发勋章。当然,时间有限,仅颁发获得一二级勋章的军官,剩下的又各级主管军官进行发放。
好了,大家也等不及了吧?我宣布,授勋仪式,开始!”张弘斌没有废话,直接宣布了仪式的开始。
仪式的司仪由何陵主持,谁让他是议长?随着他按照名单,把军官的名字一个个念出来,李定国等人依次来到了首授勋台这边。在万众瞩目下,由张弘斌亲自为他们别上军衔,以及勋章。
在何陵的口中,每一位获得勋章的将士,都会有一段简短的说明,告诉百姓他们到底为大秦付出过了什么,为此牺牲了些什么,是多么英雄般的存在。
那一刻,他们就是大秦最闪耀的明星,他们就是大秦百姓们心中最向往的英雄人物。
或许会有点不好意思,但每一个将领,都默默的带着微笑,领取了属于他们的荣耀。然后朝着张弘斌敬了一个新军礼,又转身向周围的百姓行了一个军礼,最后再默默地走下授勋台。
从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授勋仪式才算结束,但可想而知,所有与会的人,都不会忘记这一天。

第一百五十四章 崇祯的夺权
这个世界上,有些人从一出生就注定了贵不可言。
这类人可以是勋贵,可以是皇族,但真正能够在一个国家所有人头上的,只有皇帝一个。
朱由检的情况比较特殊,他是皇族出身,是泰昌皇帝的儿子,天启皇帝的弟弟。最初被封为信王,后天启帝驾崩,这位就顺势成为了新皇,改元崇祯。
按说,成为皇帝的他,应该是这个国家最顶端的存在。只是他来到这个高度,才发现视野不同了的同时,真正意识到了当初自己的祖先建立的内阁制是多么的坑。
其实最初朱棣建立内阁,属于一种文秘性质的机构。奈何弘治皇帝以后,内阁逐渐成为了臣权集中地,甚至威胁到了君权。最后尾大不掉,就连皇帝也奈何不了内阁。
后世评论之中,有一个评论就言明:崇祯锐意改革是好事,他打算向天下证明,自己是有为之君。但是他错在一个地方,就是毫无节制的打压阉党,提拔东林党。在封建时代,一个没办法强势起来的皇帝,必须要学会平衡之道,平衡之道就在于必须要给掌权的一方臣子,制造一个对立方。
阉党,原本就是东林党最好的对立方。两方互相斗争,阉党厉害则皇帝居于幕后帮助东林党打压阉党,当东林党强大的时候,皇帝则居于幕后帮助阉党打压东林党。如此游荡于双方势力之间,可谓是占尽好处,而两者为了得到更大的权利,却不得不巴结和讨好皇帝,于是政令下发就变得容易起来。
崇祯让东林党独大,再加上他是打压阉党上位,继续扶植阉党自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以至于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泰昌帝和天启好不容易制造出来的平衡,直接被他毁掉。当他意识到这点,并且开始扶植浙党、闽党之类地方党派抗衡东林党的时候,才发现这些党派和东林党根本就是一丘之貉,为了一些共同的利益,他们可以互相妥协合作。
扶持阉党?一则名声不好,二则阉党已经被打散打没了,就算重新提拔,如何能够比得上东林党等党派巨大?再则,已经把持了内阁全部权利的党派,哪里还容得了阉党的崛起?
所以,崇祯注定要苦b了,自己的政令甚至连北京城都出不去。
只要一出京城,就直接变了模样,吃亏的最后还是自己。最糟糕的是,所有的人似乎都认为內帑很充足,不断要求皇帝打开內帑,似乎皇帝就占尽了天下的钱财一般。他们难道就不反思一下,他们不断截取上缴的税赋,瞒报漏报,长此以往扣除成本,內帑居然还出现亏钱的情况。
一个直接垄断了天下盐铁交易的帝皇,居然还有亏钱的情况,简直是没天理。
偏偏这一幕,就出现在了明朝。崇祯的內帑也随着时间一点点的缩水,甚至只能变卖前几代皇帝积蓄下来的古董字画来维持皇宫的开销。甚至还为了彰显自己的公正,不得不挤出一部分出去支援地方。
都说皇帝出钱救灾,出了多少钱?三千两白银!
谁都不知道,这背后,是崇祯在没人的时候,趴在皇后怀中无助的泪水。
十六岁登基为皇,只求大明中兴,为何会到了如此田地?!
难怪临死之时,崇祯不禁感慨:“皆诸臣误朕也!”
这是历史里面的崇祯,却不是这个时空的崇祯。
或许崇祯四年以前,一切和历史没什么变化,甚至为了平息天灾人怨,不得不发了一份《罪己诏》。实则也荒唐,臣子犯下的过错让皇帝认错,这样都不算荒唐还有什么比这更荒唐的?
如今的崇祯,可是在黎落的建议下,把南京勋贵的嫡系子孙叫了过来,说是为太子侍读。
这没什么好奇怪的,每朝每代都会安排一批人给太子侍读,这是给太子甚至是其他皇子积攒人手来了。只是这次范围是不是广了一些,不仅十岁以下的要来,十八岁以下的也要过来。
不得不说,关键时刻,勋贵比皇族靠得住。再说皇族有祖宗法度,不能够离开封地,甚至不能够离开王府所在的城池,最关键的是不能够涉及政治军事,不管如何理由,都没办法将其拉在身边听用的。
勋贵们的孩子来到了京城,立刻安排习文练武,有意思的是崇祯还抽空教书,直接不理朝政。
大明皇帝多奇葩,有皇帝几十年没上朝的,阁老们也见怪不怪了。再说皇帝不早朝也有好处,至少他们处理政务的时候,没人在上面指手画脚。其实说不准,很多人还巴不得皇帝不早朝。
最多,少数几个真正忠于皇帝,忠于大明的臣子,会痛哭一番吧?
半年,崇祯完全没有闲着,甚至黎落也没有闲着。禁卫军、锦衣卫、城守军,三军的二十多个高级军官都秘密效忠了崇祯,并且写下了效忠书。这玩意若是暴露,他们不仅仕途堪忧,而且还会遭到所有臣子的一致打击。所以写下了这份效忠书并且交出去的将领,心里是真心跟着皇帝的。再说,若非心怀大明,心中有皇帝的,又岂会被黎落看上?
公元1632年4月,正是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的一天。
清晨四点多,很多臣子在梦中被仆人们叫醒,开始洗漱准备,毕竟今天是要早朝的。
已经差不多不早朝了半年的崇祯,突然要早朝,很多官员真的很不习惯。但规矩就是规矩,他们不得不准备。
“老爷……”刚刚纳的小妾发嗲,只想着老爷多陪她一下。
“你继续睡,老爷我今天却是不得不参加早朝。”兵部侍郎崔皖也是心疼这个小娇妻,但却是不得不离开了。
却不想刚刚走出房间不久,却是传来一阵躁动,还在想谁那么吵,不懂规矩。却不想一支部队直接杀到了他的面前,将其擒拿了下来。
“你们是什么人?不知道我是大明兵部侍郎吗?”对于这些丘八,侍郎从来不畏。
大明立国多年,早已不是重武轻文,如今三品参将看见七品的县太爷,也得乖乖下马问安。朝廷重文轻武,已经到了一个非常极端的状态。士卒的待遇非常的低下,卫所士卒几乎成为了农民,饶是这样文官依然觉得打压的不够。
或许在他们的眼里,纯粹的武官不需要,这天下只需要儒将就可以了。文官天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当儒家子弟占据了所有的官职,那才是儒家所提倡的天下大同啊!
崔皖看不起军人,这也算是一个传统,本来没什么,甚至平时的话,这些还要看着他脸色吃饭的丘八们,已经是战战兢兢地呆到一边去了。但这次却不同,他们依然死死的压制着他。
“告诉你,你的事犯了,等着受死吧!”为首的几个锦衣卫走了进来,得瑟的对他说道。
锦衣卫这些年混得也不是很好,作为皇帝亲军最不受臣子们的待见。结果不管是东林党主政,还是阉党主政,他们锦衣卫都被压得死死的,仿佛过街老鼠一般。如今可好,锦衣卫出了一个优秀的指挥佥事,翻身之日到了!
这一天,很多京官的家都有大量的军人闯了进去,上至次辅,下至翰林院的几个校书郎都被抓了起来。
阁老周延儒等人战战兢兢的跪在大殿上,往日的嚣张气焰已经被压制了下来。
大家都在看,看看崇祯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们等到了,等到的是崇祯意气风发的来到的面前,二话不说就宣布了一系列的认命。
最突出的一个,就是锦衣卫指挥佥事黎落,担任锦衣卫指挥使。这个不足三十岁的年轻人,明显成为了大明新贵。
同时,禁卫、城卫的将领遭到了清洗,胆敢反抗的,这几个月积攒甚至秘密购买来的火铳和火炮,就是结束他们罪恶一生的武器。所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