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贞观攻略 >

第120部分

贞观攻略-第120部分

小说: 贞观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宁一愣。但是李二陛下身边的王德却立刻动了起来,太监们也动了起来,有的不知从哪儿拿出了一支笔,有的不知从哪儿拿出了砚台,有的则立刻开始磨墨,有的拿出了宣纸……额,不对,就是自己造出来的竹纸!至于王德则是在另外一个石台旁坐了下来,提笔准备记载……皇帝身边一般都有记录言行的书记官,不过谁也不会想到这个时候苏宁会过来,所以书记官不在,但是装备都在,所以又要麻烦王德了……
正式的谈话,是要被记载到史书里面的,苏宁也不敢马虎,正正规规的坐在石凳上,等着李二陛下问话。
“你这折子我也看完了,说的很有道理,若是当真可以配备一支相当数量的医护兵,或许当真可以大大减少士兵的死亡几率,但是,朕不得不考虑,医者数量本就稀少,散布于大唐各地,更还要为大唐百姓医治伤痛,若是照你所说,大军一万便需要至少百名医护兵,那么,大唐百姓若是得了病,无人医治,却如何是好?”李二陛下皱着眉头问道。
如何建立医疗兵体系苏宁没有写在奏折上,苏宁只是发表了言论论述医护兵的重要性,这一点还没有说,于是苏宁说道:“陛下,臣之所言医护兵并非是医者,医者能治疗许多伤病,但是战场上之伤,多为刀剑所伤,乃是一道血口,并不需要太多的治疗,只需以药物止血,而后包扎之后休养便可,这就是最常见的伤兵。
而其余的伤兵或是被斩下手脚,或是身体的某处,几乎也都是血口,止血乃第一要务,接下来就是包扎,然后送往后方休养,所以医护兵最重要的不是治病,而是疗伤,这伤,就是刀剑之伤,并不需要医术高明之医者,哪怕不懂医术,只需要我等在事先把药物配好,把绷带准备好,配发给医护兵,见到伤者,若是伤的不重就直接止血包扎,也就可以了,若是伤重,普通医护兵无法处理,再移交给军医,辅以治疗。
通常来说,士兵所受的伤都是血口,或在手脚,或在胸背,乃至是头部,但是只要不死,定然只是血口,有些血口止血包扎就可以,比如手脚之伤,胸背之伤,当然,胸背之伤比较严重,可能会伤到五脏六腑,一刀划破肚子肠子都会流出来,陛下想必也见过。”
李二陛下点点头:“朕昔年行军作战,此事没有少见过,你说的很对,接着说。”
苏宁点头说道:“所以这些士兵所受的伤,只需要很简单的医疗就可以,就算是一个毫不懂医术的普通人,得了训练之后,清洗伤口祛除血迹不会吗?以药物堵住伤口,而后用绷带包扎伤口不会吗?这些几乎是个人都能学会,我们不缺少人手,只要有时间有足够的训练,大唐可以很轻松的训练出一支上万人的医护兵,而可能只是需要寥寥数十名善于医治刀剑之伤的医者!”
李二陛下眼中精光闪闪,不住的点头:“这却也是啊,苏宁,你继续说,这个事情具体应当如何办理?”
苏宁说道:“陛下,此事宜早不宜迟,大唐周边危机四伏,随时都有可能爆发战争,一旦有战,必有伤亡,若是我等可以在战前训练出一批医护兵,那么就可以检验一下医护兵之用处,大唐之损失可以下降一半不止!臣建议陛下立刻召集善于治疗刀剑伤之医者,而后购置大量药物,请医者搭配,而后可以选择一批手脚细腻的士兵,找来一些伤者在他们面前进行演示,然后训练他们为伤者包扎治疗,很有可能不需要数月,便可以训练出第一支医护兵。”

一百六十九 野战医院
“你说的,有些道理。”李二陛下点头道。
对于苏宁的想法,李二陛下这种老军人非常的赞同,昔年行军作战时那些景象一幕幕的出现在李二陛下眼前,那些并未死在战场上却因无法医治而死的士兵绝对不在少数,李二陛下有心改变,却无力回天,主要还是医者太少,要么在皇宫,要么分散于各地,别说军队了,就是百姓们生病都不够用,何况是征发相当一部分入军中?
那不单单是百姓们反对,估计有些州县也会极力反对,你把优秀的医者都给征发走了,别说百姓了,这些官员还要不要治病了?这很明显会遭到很多的非议,李二陛下不能这么做,但是苏宁的想法给李二陛下打开了另外一扇大门。
伤兵伤兵,是伤不是病,医者多是治病,善于治伤的反而不多,中医本就是精于内科,受道家思想影响较大,开口闭口邪气入侵,阴阳调和,而在外科手术上面则是被西医所超越,一直以来都未曾形成体系,而最厉害的外科医生估计就是华佗了,可惜的是,华佗一半辈子的心血《青囊经》毁于一旦,不知多少治病救人的宝贵经验付之一炬,可惜可惜。
所以中医强于内科,短于外科,至于开刀做手术这一类的都会被视为是要命的举动,流血了能不要命吗?!这个时候没有输血的技术,古人对于血液是相当的重视,不像欧洲。得个病就放血,古代中国你想给人家放血治病?大部分人的做法就是抓住浸猪笼!
而苏宁的做法显然是非常有效果的。因为行军打仗基本上不需要内科,除非是深入蛮荒之地会有水土不服的危险,才会用到内科,一般而言主要就是刀剑之伤,所以和外科有很大的关系,训练一批士兵成为医护兵,做一些简单的辅助工作,紧急救治。然后把伤兵送到后方医治,非常可行。
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苏宁觉得,野战医院这个东西,就必须要诞生了,对于建造野战医院这个事情,大唐不缺钱。不缺人手,不缺物资,只要调拨一些物资,集结军中军医,训练出一批医疗兵,采购集聚足够的药材。那么一座野战医院也就诞生了,到时候大军在前方作战,野战医院在后方紧随,一打仗就立刻开张救治伤员,然后把伤员送回后方大本营休养。等到伤愈之后伤兵即可归队。
这对于后勤的要求不是一般的大,但是。幸亏这是大唐,这是盛世中国,不缺这些物资,不缺这些人手,李二陛下一声令下,即刻就可以办成。
不过,这些人手去哪里弄呢?算了,先落实再说,至于人选嘛……对了!孙思邈!
“陛下,其实臣还有一个想法,咱们,可以在大军的编制里面,单独列出来一个医护兵种的编制,称为野战医院。”苏宁兴致勃勃的说道。
李二陛下皱着眉头问道:“何为野战医院?“
苏宁答道:“军队若是在城中进行防御作战,自然算不得野战,臣的想法就是大军远征某些反叛者时,不免要在野外作战,远离本土之时,伤兵受伤若是不能得到彻底的意志和及时的修养,很容易落下病根儿乃至死亡,单纯的医护兵无法处理更加严重的伤势。
所以咱们可以建造一个移动的医院,所有物资一应俱全,到了地儿就可以立刻开始救人,里面不单单要有医护兵,更要有有名的医者,去救治那些伤势过重的士兵,然后组织人手把这些伤势严重需要修养的伤兵送回本土休养,而不用担心因为距离本土太远得不到有效医治而病亡。”
李二陛下边听边点头,而后深思了一会儿:“有道理,野战医院,及时救治,苏宁,你快说说,咱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我觉得这边境又该不太平了,早些把这个事儿办成,早些验证成果,若是当真好用,就要一直推行下去,这对于大唐而言太重要了。”
苏宁点头说道:“第一步就是要找到德高望重医术精湛之医者来做领头人,这位医者的名望要足够,可以由朝廷任命为野战医院院长,用以总领整个野战医院的一切事物,至于医疗兵,陛下尽可在军队之中挑选,而后可以向民间征发一批善于医治刀剑之伤的医者来执教这些医护兵,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应该如何为伤兵进行最简单的治疗。
接着就是物资的调配,药材要足够,绷带要足够,然后还要有足够的担架和伤兵用的床,方便医者为他们治疗用的床,还要有足够的护卫,保护野战医院,也要有足够的酒,还有……”苏宁的话没有说完,就被李二陛下打断了:“酒?要酒做什么?军中禁止饮酒,你不会不知道吧?”
苏宁一愣,想到了唐代的时候根本没有消毒这个概念,也不知道伤口感染什么的,只知道炎症要死人,却不知道如何才能避免炎症,苏宁现在也没什么好方法对付炎症,抗生素?那玩意儿是化学品,只能从源头尽量避免,那就是酒精消毒,于是苏宁说道:“陛下,臣所说的酒可不是用来喝的,而是用来清洗伤口的!”
李二陛下皱着眉头问道:“荒唐!酒如何能用来清理伤口?那是粮食酿造的!就是粮食,你用酒清洗伤口,岂不是暴殄天物?更何况军中向来不允许有酒,除非是庆功宴!”
苏宁解释道:“陛下,您可知道为何会有炎症?”
李二陛下一愣,摇摇头:“不知,若是能知道,自然可以医治,但是炎症,无法医治,至少还没有医者可以医治,怎的?你能?”李二陛下有些惊讶了。炎症的杀伤力他是再清楚不过了。
苏宁摇头:“臣不能医治,但是可以预防!”
李二陛下疑惑道:“预防?如何预防?喝酒可以预防炎症?用酒清洗伤口就可以?”
苏宁点头:“正是如此!陛下。导致炎症的原因,臣与师尊在游历的过程中有过探寻,主要就是伤口周边的一些脏东西,这些脏东西本来是不会进入我们的身体里面的,但是一旦我们受了伤,被刀划破或者是擦伤,造成这一切的就是刀和地面,这多脏啊。这些脏东西顺着血,就进入了我们的身体里面,然后就会引发炎症。”
李二陛下皱着眉头:“炎症是这些脏东西引发的?”
苏宁点头,他现在可没有办法和李二陛下说什么细菌病毒之类的,只好统一用脏东西代替,这倒也使得反正就是脏东西,没什么说的。它的确很脏,也只能这样说,才能让李二陛下明白。
李二陛下接着又问道:“用酒可以把这些脏东西弄干净,然后避免炎症?”
苏宁点头:“这是经过试验的,当然这些酒越烈越好,酒越烈。用来消除这些脏东西就越有用,虽然很痛,那正是酒在祛除这些脏东西的体现,所以那些受伤的将士在用药物和绷带止血之前,最好可以使用烈酒清洗伤口。如此便万无一失;所以军中不许饮酒这一条陛下可以继续下去,但是野战医院必须配备这些烈酒。”
李二陛下沉思了一会儿:“若是如此。倒也可以,那么,其他的都没有问题,但是,你说这野战医院院长的人选,会是谁最好?”
苏宁说道:“孙思邈!”
“什么?陛下想让老道出任野战医院院长一职?野战医院?这是陛下新成立的?”孙思邈转过身子,很是惊讶的问道。
和李二陛下推举了孙思邈这个绝佳的人选之后,李二陛下也认同了,目前,最有名望的,艺术最高的,而且淡泊名利,人品上佳的医者,也就是孙思邈最为合适了,只是孙思邈是出家之人,他是否愿意出任这个职位,李二陛下没有信心,苏宁,也没有信心,但是,总得试试吧?
于是苏宁说道:“是的,这个建议是小子提出来的,毕竟小子也是出身军中,对于军中疾苦甚是明白,一场大战下来,战死者不过占了全部亡者的三成左右,而大部分亡者都是死于伤,乃是得不到治疗而死,所以,小子建议陛下建造野战医院,将医者集中到大战后方,及时医治伤兵,挽回这七成本不该死的士兵的生命。”
苏宁看的出来孙思邈有些意动,但是良久之后,孙思邈还是摇头了:“老道乃是出家之人,出家之人,不该踏入朝堂做事,老道就这样为天下苍生治病,却也不错,若是总是随着大军做事,只为将军士兵治伤,那么百姓怎么办?出家之人心怀慈悲,当为天下百姓治病,军中有军医,朝中有太医,他们的医术并不比老道低,何须老道做这个院长呢?”
苏宁严肃地说道:“孙道长,首先,您这样做不是只为了将军士兵,而是为了大唐的兴旺昌盛,您可知道您所救治不是单纯的将军和士兵,他们也有家人,尤其是士兵,他们本来就是农民,为了大唐的荣誉他们不惜身家性命和养家的重担离开家人奔赴战场,家人翘首以盼他们得胜归来,可是却因为得不到救治,他们变成了冰冷的尸体,再也回不去了,他们有的上有老下有小,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却因为得不到救治而轰然崩塌,您想过他们的家人的感受吗?
您也说了天下良医何其多也,长安不乏其他优秀医者,您在长安,可以救治多少百姓?一日多少人?一月多少人?一年多少人?可是在军中呢?一天的大战就有数千乃至上万伤者需要救治!二者相比,谁重要一些?当然小子也不是说百姓的安危不重要,而是战事不常有,没有战事的时候,您依然可以在长安为百姓诊治。
更重要的是,野战医院不仅仅只有您和别的医者,需要的是成百上千乃至于上万的医护兵!您可知何为医护兵?陛下选择您也是希望由您带领医者们来培训这些医护兵,让他们掌握最基础的刀剑伤治疗方法,然后由这些医护兵去做最繁重的最简单的止血包扎,而您是坐镇野战医院,为那些伤势实在是太重的士兵们治疗!
孙道长,是您一人的力量大,还是成千上万的人力量大?您大可以从这些医护兵当中挑选悟性好的,挑选天赋好的传授与正规的医术,十个不够一百个,一百个不够一千个,一千个不够一万个!一万个徒弟里面,总有几个十几个可以学成向您一样高超的医术,一个孙思邈不够,那么十个孙思邈呢?
孙道长,您说呢?您觉得,就只有您一人就可以医治天下百姓了吗?不!不够!大唐需要更多医者!需要成千上万的医者!您甚至可以办学,办医学!教授学生,把您的医术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大唐就会出现无数个孙思邈为世人治病!孙道长!您觉得呢?!”

一百七十 大唐特色的唐式医院
李二陛下笑眯眯的扶起了行礼的孙思邈,温和的说道:“道长有此心,为大唐将士,为天下万民,世民深为感动。”说完转过头瞪了一眼苏宁:“却也不知这臭小子用什么法子说动了道长,道长,这小子没做什么失礼的事情吧?若是做了告诉我,我定然为道长做主!”
苏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