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贞观攻略 >

第336部分

贞观攻略-第336部分

小说: 贞观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损,我相信你的徒弟,但是我不放心你,就只好拿你的徒弟来做人质了。
这不就是李二陛下的目的吗?要不然大唐那么多州县为何只选择三原县作为自己伯爵和侯爵的封地,这不科学,可事实就是如此,用一个爵位,绑住了两个人,绑住了两个顶尖的人才,帝王心术当真是深不可测,到了这个时候,苏宁才明白自己有些自视甚高了,以为一切都在自己的把握里面,其实,皇帝在想什么,就和女人在想什么一样不可推测。
佛洛依德临死前长叹一声:“女人啊,你到底在想些什么?”苏宁倒是感觉,男人里面,也有一个人是不可推测不可理解的,那就是皇帝,皇帝比起女人来更可怕,尤其是英明的皇帝,昏君就算了,可是英明的皇帝,越英明他的政治手腕就越是厉害,越无法推测,皇帝要保持威严,甚至保持一种神秘感,只有别人都畏惧他,他的地位才能稳固。
正是所谓高处不胜寒是也。
原来是这样啊……
苏宁自我嘲讽了一下,感慨了一下自己的大意和愚蠢,摇摇头,翻开了《史记》,苏氏三国结束之后,要准备的就是《资治通鉴》的写作,比之正统道路而言,写一百本三国也不如一本《资治通鉴》,自己要有一个好的定位,那就一定需要《资治通鉴》来保驾护航,体现自己的价值,也只有《资治通鉴》才能让自己彻底静下心来,无视外面的风风雨雨,潜心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无论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都和自己无关了……(未完待续……)

四百七十二 牺牲品
苏宁这样做是对的。
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喜欢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李二陛下,那是最好不过的,之前第一轮对世家大族的打击显然不足以让李二陛下满足,也不足以真正对世家大族造成什么威胁,虽然没有了军权,但是政权还有相当一部分掌握在他们手上,至于文化霸权那就更不用说了,唐政府被视为武人的象征,没有文化权利。
这年头人家最喜欢的不是就文化吗?识几个字就是文化人,读过书就是文曲星,那还了得?李二陛下眼馋这样的文化霸权已经很久了,虽然有所谓的科举存在,但是唐政府并不能完全掌握科举,科举里面有相当一部分的名额被世家大族所霸占,更有甚者不少寒门子弟主动投效,愿意做门生故吏,以此换取更高的官位。
所以这种情况的发生使得李二陛下尤为不爽,前隋就发生过这种事情,朝堂上全是世家大族的人,都是为世家大族服务的,隋炀帝当然觉得相当不安全,相当没有安全感,于是乎才会有后来的一系列举动,为的都是从世家大族手上夺回官员的选拔权和任免权,李二陛下在当时是属于世家大族的,但是如今,他深刻的体会到了隋炀帝的感受。
都是为了和世家大族做斗争啊,要是不把这些毒瘤铲除了,大唐迟早也会成为第二个大隋,之前对范阳卢氏的打击并不足以造成世家大族的实质性损失,虽然范阳卢氏被打击的很惨。但是也没有伤及根本,李二陛下没办法伤其根本,其余的制裁者们自然也知道这样做对于他们完全没有好处,自然也不愿意这样做。
世家大族内部虽然龌龊甚多,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底线,就好比汉末三国时期群雄斗争的时候,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允许外族人参与,那是汉族自己的霸权争夺,只有汉族人才能被认同。要是别的人参与进来。会很不爽的,所以无论什么事情的北方霸主和南方霸主,都不会忘记和北方游牧民族以及南方蛮族斗争。
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就是为了对付当时的鲜卑等族而诞生的三国唯一的弓箭骑兵,一手奔射技术冠绝三国。也正是因为此公孙瓒把游牧民族打得哭爹喊娘。被他们喊做白马将军。相当敬畏。
公孙瓒死了以后袁绍接管北方霸权,他继承了公孙瓒未竟之业,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有超过十万人的军队是边防军。无论什么时候都没有动用戍守在边境的边防军,就算是官渡大战时期也没有动用过这些边防军。
袁绍被曹操打败之后曹操继承了北方霸主的地位,自然而然的也承担起了北方霸主的义务,那就是对北方蠢蠢欲动的游牧民族的进攻与防守,为此才有建安十三年荆州之役之前消灭乌丸的大战,也就是那一战,曹操的杀手锏虎豹骑大显神威,直接干掉了乌丸首领,也因此,曹操损失了最重要的谋士——郭嘉。
但是无论是荆州之战还是后来的汉中之战关中之战,什么时候曹操也都没有动用北方边防军去南下作战,或许兵团调动很常见,可是保持十万人以上的边防军规模是必须的,曹魏时代最著名的边防大将有两个,一个是田豫,一个是梁习,虽然他们都声名不显,但是都是真正的边防大将,保住了曹魏多少年的边境平安。
至于南方也是一样,东吴屡屡对山越族用兵,从孙策时代一直到东吴灭亡时期,贯穿整个东吴历史;蜀汉也一样,诸葛亮对南中孟获用兵,也是持续了很久,南方边防大将也有数人,都是要保住汉家江山,绝对不让外族人参与进来的汉民族英雄。
对于他们,苏宁都是尊敬的。
汉民族很好地继承了这个传统,无论何时,也不忘记对外人的警惕之心和厌恶,虽然也有过作死的时代,自己把自己搞死,比如宋代,但是绝大部分时期,对外作战都是重中之重,谁也不能含糊。
想当初赵武灵王率赵军主力和匈奴接战的时候,秦军也有相对应的举措,一开始是戍守在云中九原城,停止对赵国的用兵计划,并准备一旦赵军战败就顶上去接替赵军和匈奴继续作战,秦王也指示如果赵军有需要,可以提供粮草;最终赵军大破匈奴,经过九原城的时候,秦军为之欢呼,由此可见,在那个时候,他们都是华夏一族的勇士。
世家大族也继承了这个传统,有外敌的时候,几个大家族联合起来对抗外敌,毫不含糊,面对李二陛下的犀利进攻和狂风暴雨般的打击,世家大族也联合起来做出应对,只有在李二陛下停手之后,才联合起来召开了一次大会,对卢氏的莽撞举动做出检讨,然后集体惩罚卢氏。
就算是这样,也不曾下死手,只是象征性的惩罚,夺取了一些利益,卢氏根本未伤,并未伤筋动骨,只是一些皮肉伤,所以距离他们复原也不用多少时候,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原本他们已经做好了要休养一段时间徐图后举的决策,谁曾想苏宁闭关数月弄出来了一本苏氏三国把大唐的水再一次搅混了。
不得不说,苏氏三国写的还是不错的,环环相扣,情节紧凑,看得不少世家大族之人都是如痴如醉,如此也看得出苏宁的文化造诣绝对不弱,还是相当强的,要不然也写不出那些非常优秀的诗句和长短句,这一点是世家大族所公认的,这小子腹中的才华实在是让他们眼馋,要是可以为他们所用,联合起来的话,把唐皇架空,成为唐王朝实际上的掌权者也不是不可能。
这小子三番四次和他们作对,居然还大摇大摆的复兴纵横家。公然与儒门做对,就好像一个爆破手一样,手段层出不穷,把世家大族炸的一愣一愣的,完全不知道如何应对,好不容易反击一次还被识破,酿成了大祸,世家大族损失惨重,为此付出了很多代价,失去了很多权力。在参谋总部成立的事情上也不得不闭嘴。否则唐皇一旦把卢氏主导烧书的事情宣扬出去,还真的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
好不容易挺过了第一次打击,原本想休养一下,结果苏氏三国横空出世。卢氏几乎是非常激动的请求要再来一次打击苏宁的计划。把苏宁逼死。一定要把他逼死!但是其余几家商量了一下觉得不太可能,皇帝既然允许三国的流传,就肯定也是持肯定态度。肯定会想方设法的保护苏宁,这个时候和皇帝开战很明显是不明智的。
于是他们驳回了卢氏的提议,但是也不知道卢澧是走火入魔了还是傻了,居然暗地里面主导卢氏底下的一些小家族,并且买通了一些人,开始散播谣言,大力攻击苏宁的苏氏三国,摆出很多条罪名,一定要至苏宁于死地,结果就发生了原本是郑氏家族下面的小家族熊家主动请命焚书的事情。
不得不说,关于焚书一事世家大族内部还是争议很严重的,比如郑氏坚决反对,崔氏模棱两可,卢氏坚决支持,其余两家态度暧昧,结果还是熊家沉不住气,和苏家撕破了脸,当中焚书,集合所谓四大家族联合对苏宁施压,企图逼退苏宁,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几大家族就意识到大事不好!
因为之前苏宁就说出了措辞非常强硬的宣言,和苏宁打过交道的加大家族家主,特别是清河崔氏家主更是如此,立刻就知道这个事情不能继续下去了,当听到程咬金和尉迟恭这两位军方大将公开表示支持苏宁的时候,更是连忙要求停手,不能继续下去了,否则情况很严重!
但是说出去的话就如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了,熊家长子熊心当众率众焚烧了五本苏氏三国,而且大放厥词,郑氏家主一听这个事情差点儿晕了过去,果不其然,苏宁是个说到做到的年轻人,也是一个杀伐果断的少年将军,一把火烧死三万突厥人尚且面不改色心不跳,更别说仅仅只是一个熊家……
果不其然,没多久,就传来了熊家被焚毁,熊家老头子昏迷不醒,熊家大公子成了废人,二公子精神失常,林周赵三家被焚烧砸毁了大门,赵家小公子还被一箭射穿了腿部的消息……
世家大族面面相觑,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苏宁的杀伐果断超乎他们的想象,程咬金和尉迟恭的大力支持也超乎想象,他们突然发现军方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具有了强大的力量,抱成了一个团子,以军事大学和参谋总部为核心对世家大族的势力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而这一切的主使者就是苏宁!是苏宁缔造了这一切!
更别说程咬金还是崔氏的女婿,此番竟然如此光明正大的支持苏宁,甚至亲自带人阻击援军,虽然没有像尉迟恭那样直接动手,但是也差不多了,这就是一个信号,一个李二陛下已经不打算和他们继续虚与委蛇的信号,程咬金被迫要做出抉择,选择站队,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程咬金果断选择了站在军方一边,和世家大族划清界限。
或许程咬金还有些后悔为什么要迎娶五姓女,这就使得他需要做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币心作态,使李二陛下相信他,他不会因为妻子的枕头风就对以李二陛下为核心的大唐王朝产生任何的不臣之心,他的忠心更加坚定……
说实在的,尉迟恭也是这样揶揄程咬金的,还说什么当时还羡慕你羡慕的要死,现在才发现,你这家伙的日子可比我难过得多了,哈哈哈哈哈哈!
事已至此,世家大族明白了,李二陛下不会满足,绝对不会满足,从他对苏宁仅仅只是罚款和禁足的惩罚就看得出来,李二陛下完全不打算对付苏宁,只是打算接着苏宁创下的良好局面对世家大族展开第二轮进攻而已,第一轮进攻就把卢家在朝堂的势力给废了,现在又会轮到谁?熊家是郑氏的下辖家族这一点很多人都知道,熊家犯事,加上林周赵三家一起犯事,郑氏脱不开关系……
郑氏家主真的晕了过去了,这真是躺着也中枪,明明是极力反对的,为何会成为最后的牺牲品?(未完待续……)

四百七十三 经济战争(上)
郑氏家主真的是遭了无妄之灾,谁让熊家这个被苏宁大力打击的家族是郑氏的触角家族呢?还有林周赵三家里面的赵家,虽然地位不高,实力不强,但是也算是郑氏的一个触角家族,结果家丁被苏宁打伤了数人,小公子被苏宁一枪打下马,然后还被射了一箭。
可以说遭到打击最严重的就是郑氏的两个触角家族,但是郑氏自己偏偏并不打算参与到这个事情里面,通过这件事情,郑氏突然发现自己对于触角家族的掌控有些过于松懈了,正所谓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有一个猪一样的队友真的比有一个神一样的对手要可怕的多。
郑氏决定要加强自身管理建设,嗯,在李二陛下第二轮狂风暴雨结束之后,在这之前还是集中力量应对来自皇帝的打击吧……相较于第一次的打击,第二次打击更加严重了,皇帝对于烧书一事大书特书,表示极端愤慨之意,言辞之中大有将秦始皇焚书坑儒之事与之相提并论的打算。
这就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信号,皇帝不打算轻而易举的松手,一定要死死地抓住不放,在最先处置了苏宁之后,又宣布要惩罚程咬金和尉迟恭两人各三个月的俸禄,以儆效尤,苏宁是小孩子也就算了,你们两个大人居然也跟着一起胡闹,简直不像话,罚你们的俸禄,但愿你们可以诚心改过!
给了罪魁祸首三个人不疼不痒的处分之后,这就是一个作态了。都要惩罚,不能放过任何一个人,这次事件的性质很恶劣,都把外国使节给惊动了不少,甚至还有外族首领派人专门来询问这个事情,甚至还有人要借兵给大唐平定叛乱……这肯定是心怀不轨的,下一轮用兵就先对他们用兵!
处理完了苏宁等人,接下来就是处理家族势力了,对于这一次的事件,李二陛下由于上一次的打击之后所带来的信心和被撑大的胃口。已经不能满足于区区的象征性的惩戒。对于焚书带头者熊家,直接就没收全部家产充公,然后将所有家族成员流放三千里至岭南,等于直接就判了他们的死刑。
理由很充分。犯事在先。居然还敢焚烧书籍。造成极坏的影响,对于书本和文化的极端不尊重,废掉熊家也算是合情合理。于是乎长安百姓交口称赞,对于熊家的伏法感到非常高兴,可怜的熊家也就带着他们那所谓楚王室的高贵血统,哭哭啼啼的离开了长安,大概是三个月之后吧,突然有一个消息说,熊家人在前往岭南的路途中遭遇了劫匪打劫,男丁死绝,女眷全部被掳,就连押运官兵都被杀了好几个……
这个事情后来苏宁才知道,的确是一个意外,江南地区不服管制的劫匪实在太多了,为此李二陛下一怒之下命令襄阳驻军一万三千人全军出动,大面积剿匪,不知道多少劫匪在这一次的事件里面遭了无妄之灾,但是苏宁仔细想了想,李二陛下应该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