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贞观攻略 >

第490部分

贞观攻略-第490部分

小说: 贞观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给你的从三品官位算不上太高,但是你明白。我明白,大家都明白,纵横部意味着什么,纵横部的官员意味着什么,以及你那左侍郎意味着什么,过去你没有官位只有爵位的时候我可有轻视过你?你所提出的建议甚至在将来可以付诸史书,更别说如今你是三品官员,位高权重,我如何可以不重视你新官上任以来给我的第一份奏章?”
李二陛下很冷静很温和的这样回答,这样的语气和态度让苏宁觉得有些不适应。之前不是尖酸刻薄的压榨就是随随便便的敷衍。基本态度就是如此,但是如今的温和,乃至于一丝丝可以被感觉到的重视与尊重,苏宁明白了。自己和李二陛下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改变。地位的改变。意味着双方关系的改变。
自己已经是一个成年官员了。
“臣明白,臣误解陛下了。”苏宁很认真的认错。
李二陛下点点头,随后说道:“正是因为如此。我不可能轻视你的意见,也不可能无视你的想法和谏言,只是似乎从你入朝以来,就十分关注商务发展,大力推动商务发展,但是同时却又及其警惕商务与商人,不惜对不法商人课以重税施以严苛惩处,处处设防,到处监督,我的确非常疑惑,到底是为什么!”
苏宁没办法告诉李二陛下究竟是为什么,但是一些话是可以说出来的:“陛下,究竟是为什么,陛下也应该明白一些,为何商鞅推广重农抑商之政策,为何历朝历代贤达都把农务放在第一位,商务放在最末端,大力打压商人,打压商业,士农工商,商是最末一等,陛下,先代贤达这样做,不是没有道理的。
商鞅错了?李俚错了?始皇帝和李斯错了?汉高祖错了?张良萧何陈平曹参错了?光武帝错了?曹孟德孙仲谋刘玄德都错了?诸葛亮也错了?荀彧荀攸程昱贾诩司马懿这些人都错了?乃至于百年乱世中那些帝王,前隋之杨坚杨广,他们一直都在坚持重农抑商之举,历代贤达一直坚持的重农抑商,错了?那些先圣都是错的?
一个错误不可怕,但是一错就错千年,我族还未消亡那可真是皇天后土保佑我神州大地了,唯一的理由就是,他们没有错,或者说,他们并没有完全错,只是错了一部分,另一部分是对的,陛下,您可曾想过,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之前,华夏对于商人的看法是什么样的呢?”
李二陛下沉吟道:“你是指夏商周?”
苏宁点头:“正是。”
李二陛下慢慢摇摇头:“我虽读书,但是尚未将那些史书全部读完,了解的不是很多,尤其夏商周史料不全,年代久远,可信度上也有问题,怎么?读史书写史书有了些感悟?你那本史书写的如何了?”
苏宁回答道:“臣所写的史书陛下不久之后就可以阅览到,但是当前,陛下却必须要明白为何商鞅会摒弃夏商周鼓励商业发展之举,强行限制商业发展,并且以法家之身份获得儒家支持,以至于对商业之抑制一直维持到今日,陛下不觉得其中有些联系吗?为何夏商周没有重农抑商,到了商鞅那儿就非要抑制不可?”
李二陛下问道:“为何?”
苏宁慢慢说道:“臣所了解的也不是很完全,但是大体可以明白,之前也对陛下说过不少臣所了解的,比如李俚变法,就是因为他认为巨商大贾操纵市场物价以至于类似于米粮这一类生活必备之物的价格太贵,以至于百姓们买不起,从而会导致政局不稳,威胁到国君的地位,所以就推行了抑制商人的举措。
想想也很合理,因为要限制商人操控物价,从而稳定局面,让人人有饭吃,土地虽然归农人所有,但是产出粮食却会被有心之人所收购,所囤积,不卖,以至于城池中不从事农务没有土地的住户失去了粮食的来源,市面上米价就越来越贵,那些商人就可以获得巨额的利益,但是百姓财力有限,买不起那么贵的米,吃不饱肚子,就只能闹事了。
商人所造成的国家动乱,在周后期屡见不鲜,乃至于巨商大贾可以进而为官,操控国政。为自己谋利,例如吕不韦,这些商人比之单纯的贵族更为可恶,贵族财产来源本就是确定的,有封地有事宜,不会多也不会少,而商人掌权之后却会利用自己的权力把其他商人给收拾掉,吞并他们的生意,造成某一种物品的贩卖只有一家商户供给的情况,而且还是不得不买的生活必需品。如此一来。价格他们说了算,百姓不只能高价购买了吗?
商鞅同时代的贤达们肯定也是注意到了,商鞅之前的时代,夏商二代就不说了。华夏大地基本上是荒芜人烟的蛮夷之地。商人再如何折腾。限于地域,他们折腾不出什么来,即使商代国土大增也是如此。以物易物的时代,商业发展不起来,商人也发展不起来,一直到周代。
国家统一安定好几百年,广设诸侯以开疆拓土,华夏版图基本上就确定于那一时期,周王室衰微,礼乐崩坏,诸侯争霸,为了增强国力,诸侯自然会采取一系列措施,从幽王失去国都之后,一直到平王东迁,周王室彻底失去了权威,诸侯已经失去控制,发展也不是周天子可以说了算的,所以商业也就在那一时期因为来钱快,增强财力迅猛而广受青睐。
乃至于富商大贾可以通过做生意而做大官甚至于获封贵族,吕不韦就是其中佼佼者,同时代还有许许多多大商人,掌握了很多地方的盐铁铜供应,没有盐吃,人就会死,没有铁和铜,就没办法打造农具和兵器,也就是说,这些大商人的存在反而限制了国家的军力和农业发展。
为此很多国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商鞅有鉴于此,在秦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抑制商人,打压商业,稳定局势,为秦国一统天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难看出,同时代采取抑制商业发展的国家不多,很少,但是都是一时强国,尤其是秦国,最彻底,以至于一统天下。
到汉代,汉武帝将盐铁收归官办,不允许大商人经营,杜绝了商人掌控国家和民众命脉之事的发生,汉代因此而稳定,为武帝进击匈奴奠定了基础,也因为此,重农抑商成为国策,为日后历朝历代所推行,这一政策的本意是好的,但是到后来为儒家所曲解,变本加厉改为了歧视商人,更在后来被认为是灭商才是正道,以物易物是王道,臣不敢恭维。”
李二陛下抬起头,缓缓说道:“总而言之,你说了这些就是要告诉我,把商人管得太死,就会导致国力衰退,但是把商人放得太松,又会惹来更大的麻烦,以至于商人可以操控国政,引发大乱,是这样的意思吗?”
苏宁点头道:“陛下圣明。”
李二陛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淡淡的问道:“难道我大唐江山会这样容易被商人掌控?这未免有些言过其实了吧?”
苏宁说道:“不是被商人掌控,是被银钱所掌控。”
李二陛下愣了一下,苏宁趁热打铁:“古语有云,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驱;此利者何为?钱货也。”
李二陛下把茶杯放下了来,有些不太确定的问道:“当真如此,当真会如此严重?”
苏宁点头:“若非如此?臣何必请陛下设立审计司以应对局面,纵横部任务太重,官员太少,如今有些难以应对繁重琐事,若不在此时设立一些特殊部门以备不时之需,到时候万一真的泛滥,可就无法应对了,臣之所以请求陛下重修《贞观律》也正是因为此,此乃臣就职以来所做的第一件事,无论如何,臣都不愿意看到那一天!”
李二陛下叹了口气:“这天下,总有那么多不得不错而又不得不做的事情,苏宁,朕把你当作官员,当作臣子,而不是一个孩子,你要为你自己所做之事负责,此部门一旦成立,若是事情并不如你所预料,言官的弹劾,其余官员的反对,你可就要自己掂量掂量了,当然,朕并不希望如你所料那样。”
苏宁很认真的行了一礼:“臣苏宁多谢陛下信任,臣一定不会让那种事情发生的。”
李二陛下摆摆手,让苏宁退下了,苏宁得到了李二陛下的允许,还要出一趟门下省得到魏征那位大佬的批准,这位爷要是不批准,那么审计司还是办不起来,不过这位爷显然还是比较支持苏宁对于商业的监管行动的,二话不说就批准了,审计司的成立正式确立。
剩下的事情,苏宁就交给张无悔了,审计司归属于纵横部之下,归苏宁直接领导,苏宁担任侍郎,张无悔名为副,实为真正负责人,因为审计司的总部虽然设立在长安,但是主要办事处还是在扬州,并不在长安,方便于直接监管。
张无悔,你一定不能让我失望啊!(未完待续……)

六百八十九 张无悔的野望(上)
张无悔的家原本不在三原县的,不过因为他本身成为了苏宁所非常重视的人之后,他的家人一个父亲一个母亲加一个年幼的弟弟就被苏宁接到了三原县苏家庄子上定居,成为了享受苏家高等津贴的庄户,日子过得相当舒适,还有一头耕牛和一大片土地,天天老爷子耕田老婆婆织布养牲畜,年幼的弟弟则去苏家庄子上的学堂上学读书,这样的日子,老两口而前半辈子都没有想到过。
不过他们到底还是赶上了这班车,成为了大唐第一县第一庄的三原县苏家庄的庄户,过上了人人羡慕的生活,根本不愁吃不愁喝,就连肉这个原本逢年过节都不一定吃的到的奢侈品,现在也可以了,一院子的鸡鸭鹅还有一栅栏的猪,隔三差五一顿肉加一坛子老酒,把张小二吃的虎头虎脑,老爷子喝的眉开眼笑。
以往见着肥肉渣子就不要命的张小二现在也觉得肥肉渣子实在是太闹心了,改吃瘦肉了,肥肉渣子不是卖掉就是扔进锅里面炼猪油,反正绝对不可能丢掉谁家那么阔气啊猪肉都敢丢掉了?炼油也是好的,储存一点儿油,用侯爷赠送的铁锅炒菜的时候,搁点儿油,炒出来的菜那个香哟,就是绿叶菜炒出来都香的能吃下一大碗饭。
而且现在粮食也够吃,以前吧这一顿吃不到三碗饭就感觉跟没吃一样,张婆婆胃口小也要吃两碗,张老爷子四十多岁的壮年时节。没个四五碗饭根本撑不住,就连张小二都有三碗饭的量小家伙从小就忒能吃,都快把家底吃干净了。
一家子一筹莫展的时候,苏侯爷的车队来了,进家门就笑呵呵地问是不是张无悔的家人,老爷子老婆婆正觉得奇怪呢,他们亮出了苏侯爷的标识,然后说是苏侯爷吩咐他们过来把张无悔的家人带到三原县去过好日子的,这是张无悔立下大功之后的奖励,保证给老爷子老婆婆还有这小子过上好日子。
一家子别提多高兴了。到了苏家庄子才知道什么叫人过的日子。到了那儿以后的第一餐就是一顿肉,老爷子一口气吃了半只羊喝了一坛子酒,张小二也啃了两只羊腿,就老婆婆还好一点儿。吃了一碗羊肉。当然了。到了晚上一家三口轮流蹲坑埋地雷太久没吃油荤,肠胃受不住,吃的全给拉成肥料了……
以后几天就好了不少。至少吃完以后不会立刻就拉了,每一个月,一家子脸上的菜色就没了,尤其是张小二,长身子的十一二岁,忒能吃,在家里面吃不饱,现在来了苏家庄子,肉啊油啊随便吃,身子板儿用肉眼可见的速度结实起来,邻居们都说这以后是个当兵的好苗子,送到军事大学里面,一出来就是军官!
不过唯一有点儿遗憾的就是,一家子搬到三原县都快大半年了,一直没见着大儿子张无悔,说是从事机密任务没有回来,要等回来了才能相见,但是这么久了,任谁都会觉得担心的,三天一打听五天一询问,一家子越来越着急,生怕这是苏侯爷给阵亡下属的抚恤,那这样的日子不就是儿子拿命换来的吗?
直到昨天,才有人带来消息,张无悔已经回到长安了,明儿个就来这儿看望家人,来人说张无悔已经要做官儿了,还是个不小的官儿,深为苏侯爷看重,苏侯爷那是什么人物?二十岁就做到从三品的大官儿了,偌大一个纵横部他是二把手,可见张无悔跟着苏侯爷是多么的前途无量了。
周边邻居纷纷来恭喜老两口儿说张家大郎有出息了,跟着苏侯爷保准是大富大贵的,老两口儿笑得嘴都合不拢,张小二也笑得嘴都合不拢爹娘给煮了一整只鸡,他一个人把鸡连肉带汤干了个精光,一滴都不剩,连骨头都被掰断嚼碎找骨髓喝,弄得家里面养的那条大黄狗幽怨的叫唤了好一会儿。
第二天天没亮,老两口儿就起来张罗饭菜了,透肥滚壮的大肥猪宰了一头,按照庄子里面庄户们口耳相传的隔壁邻居手把手教会的招式,要给儿子来一桌子苏侯爷的成名菜杀猪菜。
大肥鸡也杀了两只,一只煮鸡汤一只红烧,那用的料叫啥酱油的,还是邻居一脸神秘送的,据说是苏侯爷奖励给他家儿子的,好东西,还没发售,只有内部一些人才有,做出的菜不是黄的,是红的,所以叫红烧,味儿那个美哟!舌头都能咬掉!你家儿子也立了大功了才给送一点儿,没立大功的都没资格吃!
老两口儿乐坏了,连忙求情制作方法,天没亮就起来折腾,叮叮当当的把张小二给弄醒了,往外面一瞅,就挪不开步子了,杵那儿杵着,两眼瞪得圆溜溜的,哈喇子流了一地,那个香啊,那么多肉啊,长那么大就没见过,一锅一锅给煮的,张小二魂儿都快没了,最后给老婆婆一碗鸡汤泡饭加上一只鸡腿给赶了出去快点儿吃,吃完上学堂去,中午放学回来吃饭!
为了保证孩子们的营养,也为了苏宁自己出一口恶气,立法的时候直接把本来会属于李二陛下的一大笔钱划归了教育经费,得到了诸臣的一致赞同,李二陛下吃了个哑巴亏还没地儿说,想说来着被魏征一瞪就给瞪回去蹲墙角画圈圈了,于是乎这笔钱就被用来给上学堂的孩子们吃一顿午饭,丰盛的午饭有油水的。
这就给很多并不宽裕的还要保证孩子营养的家庭减少一点负担,能减一点是一点,大唐人不多,但是钱也不多,相对于广大的国土和急需建设的地方而言,那些钱真的不算多,苏家庄子上还要苏宁倒贴不少钱,油这东西还不是大众食品。出了长安方圆一百里,能吃上油的人家就是凤毛麟角了,保证那么多孩子的午饭有油水已经是从李二陛下的虎口里夺钱了。
苏家庄子的确富庶,但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