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贞观攻略 >

第616部分

贞观攻略-第616部分

小说: 贞观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时间的推移,一些非常强悍的特殊部队就不应该按照府兵的模式半农半军,那会损失战斗力,还是应该长久保持比较好。
所以如今的炮兵、八牛弩队、投石机队和十二支肉食军属于常备军里面最精锐的最主要的一部分。而其他的常备军则属于卫戍军,也就是驻守当地的军队,常备军里面分为常备守卫军和常备战斗军。常备守卫军就是州县兵之类的,常备战斗军是大唐战斗力最强的常备军队。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快速进入战斗状态的最强军队。
虽然服兵役就是毫无疑问的主力军队,但是府兵的存在因为农业的限制而导致府兵并不能不分时节的战斗和远征,尤其是远征,那就必须要由身为职业军人的常备战斗军来担负这个责任,所以府兵虽然是主力,可是在用途上除了最大的国家战争里面需要用到府兵,其他很多时候军校的学子可以承担那一部分,常备战斗又可以承担剩下的部分。
也因此。因为考虑到军队军心的问题,由府兵制度下兵将不互为统属的特殊优点也消失了所以为了保证军队不成为某一个将领的私人军队,同时也为了保持常备战斗军的战斗力,李二陛下下令,常备战斗军的驻地就是长安城外,府兵不需要再来长安城戍守了,长安城的戍守任务就交给常备战斗军。
而且因为军校学子的活跃表现,大唐军队现在有很多的基层军官都是军校学子担任,相当一部分极其优秀的已经进入了军中的中高层,比如杜荷。所以呢,他们的另外一层身份——天子门生,将会是皇帝直接领导军队的一个很有效的保障。参谋总部只有在皇帝授权的情况下才可以指定战斗计划,接着皇帝下发虎符,参谋总长开始调兵遣将。
经过上一次的募集之后,常备战斗军的人数已经有了二十万,占据大唐军队总数的五分之一,其余常备卫戍军的数量是三十万,也就是大唐目前处于常备军和府兵对半开的状态,这主要也是府兵当中的一部分被转为常备军的原因。
柴绍统帅的这七万兵马毫无疑问,都是常备战斗军。也就是大唐最精锐的二十万军队里面七万人,战斗力最强的佼佼者。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支装备了火药武器的陆军,无论从军队装备还是军队兵员素质以及将领素质和基层军官素质来说。这支军队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罗马军团里面最厉害的拿过来,照样揍给你看!
唯一的例外,就是眼前这支用狂热的宗教思想武装起来的阿拉伯军队,这支军队在目前而言装备战术都是落后的,原本他们根本不是萨珊王朝的对手,可是正是因为狂热的教义与崇拜使得阿拉伯军队虽然装备落后,可是战斗力极强,汉王朝之所以可以平定黄巾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黄巾军自己的错误,而在阿拉伯军队没有犯什么错误的时候,绵软无力的萨珊王朝自然毫无还手之力。
柴绍的布阵是很传统的中原兵阵,步军在中间,骑兵在两翼和后方,投石机八牛弩和炮队都在步兵军阵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战斗没有正式开始短兵相接的时候,他们需要第一个派上用场,然后处于军阵之中的弓弩手遵照统一指令放箭,加大杀伤力度,接着,强力的骑兵以最快的速度穿插入敌方军阵,彻底将地方打乱,最后,步兵军阵以稳如泰山的姿态缓缓前进,将敌军彻底碾碎。
以往第一阶段并不能造成敌军的大量伤亡,那么就要靠第二阶段的骑兵冲杀,如果骑兵冲杀失败或者是骑兵数量太少,战斗力不足,不足以担当大任,那么就直接要靠步兵军阵的相互交手来决定战争的胜负。
大唐有三万步兵,四万骑兵,中心军阵是三十个超大军阵,然后八牛弩队和投石机队各自位于军阵的左右两侧,中心的炮队受到最严密的保护,位置在整个大兵阵的中间后方,也就是最安全的位置,柴绍的指挥队伍就在那里,左侧两万骑兵的统领是杜荷,副统领是王玄策,右侧两万骑兵的统领是李震,副统领是程处默和尉迟宝林,中心三万步军的统领是孟雨,柴绍居中指挥。
大型军阵以整齐的步伐和稳健的姿态缓缓地朝适合大军陈列与战斗的平原地区开阔带移动,战鼓隆隆的响起,整个战场杀气蓬勃,把在城墙上观战的波斯君臣看得目瞪口呆。他们确实没有想到大唐军队会有这样的战斗方法,尤其是步兵的使用和大型武器的使用,波斯萨珊王朝晚期过于迷信重骑兵的力量。以至于彻底忽略了步兵的存在。
步兵的地位在萨珊王朝晚期是非常低下的,甚至有些时候只能在战场上做加油团。喊几嗓子,而阿拉伯军队初建,骑兵稀少,主要靠步兵作战,便有了历史上极为罕见的步兵对抗骑兵的战争,而这场战争的获胜者是步兵,阿拉伯军队。
大唐军队严整的军阵从他们这儿看去就像是一个又一个的黑色方块,排列得如此有艺术感。以至于某些在学问上和艺术上颇有造诣的大臣和著名人士居然对大唐军队的军阵造型大加赞赏,觉得这就是战争艺术,值得发扬光大云云,全然忘了他们站在这里是做什么的,第三道防线已经岌岌可危,波斯军队全线后撤,大唐军队是阿拉伯人进攻泰西封的最后一道屏障。
这道屏障万一是中看不中用的,那么对于波斯而言无疑是灾难性的,阿拉伯军队会用最快的速度把他们的首都吞的连残渣都不剩,萨珊王朝的君臣们就要准备逃离首都。另外建立一个陪都,继续苟延残喘了。
柴绍可不愿意做那个中看不中用的人,当初比不上自己的妻子就让他一直不痛快。被一个女人给比下去了,别人也就算了,偏偏那个女人还是自己的妻子,换作是谁都会觉得郁闷难耐的,后来平阳公主逝世之后,柴绍才算是终于摆脱了一道枷锁,焕发出了比以前更加耀眼的光彩,屡立大功。
他们夫妻的感情其实是很微妙的……
柴绍看着不远处同样黑压压一片的摆出战斗阵型的阿拉伯军队,心中的判断也被印证了。上一次看的时候只是小规模进攻,主力军队并没有出动。把波斯人打成那个怂样,也该有些比较好的武器和装备了。所以一支穿着波斯人铠甲的军队就出现在了柴绍的面前,柴绍一挥手,鼓声停止,军队的前进也随之停止。
战场上静悄悄的,大唐的军队数量明显少于数量更多的阿拉伯军队,并且阿拉伯军队的军阵虽然不合格,可是也隐隐有两翼包抄大唐的驾驶,就像是两只手上各反手握着一把刀,要将位于自己胸前的敌人给刺死的架势。
柴绍自然不会被这种架势给吓到,他自然有自己的考虑,也有自己的想法,大手一挥:“炮兵兵分三路,每路十门火炮,分别对准正前方,左前方,右前方,调整角度,距离,做好准备,本帅一声令下,便发炮攻击!”
炮兵领队应诺,随后快速安排起来,三十门火炮被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十门火炮,各自对准来自于三个方面的敌军,只攻击前军当然不可以,他们现在锐气正盛,与之对冲损失较大,大唐兵力不占优,更不可以毫无顾忌的使用兵力,所以需要给他们的士气以迎头痛击,鼓舞己方士兵士气。
正要开战的档口,从阿拉伯人的军阵里面出来了一个穿着铠甲骑着马的男人,这个男人穿的铠甲很明显不同于其他穿着铠甲的士兵,并且铠甲的样式也不同于波斯人的样式,似乎是其他的样式,不过这并不在柴绍的考虑范围之内,柴绍只是大概猜出了这个人的身份——阿拉伯军队的主将,哈立德。
柴绍正要张口询问来者何人,结果突然想到这里的人都不会说汉话,那么对于这个人来说,自己一声来者何人对他而言有什么意义?那么他独自出来,又是什么意思呢?以往的经验告诉柴绍,这个人一旦出来了,那肯定是来放狠话的,这是个两军交战之前的常规环节。
不过随后这个放狠话的家伙的一阵叽里呱啦的话让柴绍相当无语,嗓门儿倒是够大,可是他说的是什么?柴绍看了看身边的人,身边的人也一脸疑惑的不知道这个家伙在说些什么,完全搞不明白到底这个家伙在说什么,要打仗了就没把伊萨姆带过来,没人翻译了,这家伙在说什么?完全不明白啊?
关键的是这家伙越说越来劲儿,越说他身后的士兵们仿佛就非常的愤怒,士气高昂,大唐这一方却都像个傻子一样根本不知道这家伙在说什么,是在对大唐的人说?还是在对自己人说?
柴绍觉得相当恼火……
不知道我听不懂你们的话吗?说汉语啊!魂淡!(未完待续)

   

八百六十六 最强之交锋(下)
过了好一会儿,那个家伙终于把话给说完了,可是紧随其后的就是抽出一张大弓弯弓搭箭对着大唐军阵就射了过来,军阵最前沿的几个士兵连忙巩固盾牌,却发现这支箭正好插在了距离他们不到一厘米的脚前的土地上。
刚才不明白,可是这个举动我明白了!
柴绍铁青着脸催动马匹上前,走出了军阵,冷冷的看着那个不远处相当狂傲的阿拉伯将领哈立德,还有他身后那些欢呼不止的阿拉伯军队,这帮魂淡,真的看不清局势吗?真的以为他们就必胜了吗?再怎么悍不畏死也只是人而已,被砍了还是会流血,被杀了一样会死!他们难道就不明白?
柴绍弯弓搭箭,对准了哈立德的方向,一箭射出去,哈立德一动没动,凝视着柴绍射出去的箭支,等到那支箭刚好插入自己马匹的正前方的土地上,几乎是顺着马胸毛落地的时候,哈立德的脸色也变了,看着前方那穿着威武铠甲的将军和他威武不凡的人人穿着铠甲的军队,就知道他们的对手并不普通,并不弱小,估计和罗马人是一个级别的。
但是!
那又怎样!罗马亲王的铠甲就在我身上穿着,你们又怎样!
哈立德很狂傲,但是他有狂傲的资本,从他进入军队开始战斗以来,他就没有战败过,他一直都在打胜仗,不停的打胜仗,遇到的敌人都被他打败了,无论是别的部落的。还是别的国家的,或者是最强大的波斯帝国和罗马帝国的军队,都被他打败过,罗马的亲王,波斯的大将,都被他击杀过。
这就是资本!
那些中国人,有吗?
柴绍不明白他的话,自然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但是看着他拔起自己的那支箭,狠狠的对折成了两段。接着掉头进入了军阵。心中怒火蹭的一下就上来了,好胆!待老夫取你狗命!柴绍怒了,相当的愤怒,以至于他当即下令。炮兵准备。立刻发炮。全军准备,擂鼓!
隆隆的战鼓声响起,预示着大唐军队的战争正式开始。随着大唐军队的战鼓声响起,虽然不知道大唐军队的战斗习惯,可是听到这种声音,阿拉伯人条件反射的知道战争要开始了,他们渴望战争,他们渴求胜利,在他们无敌的所向披靡的大将军哈立德的指挥下,取下无数的辉煌的胜利,这是他们的渴求,他们的野心!
他们叫着,吼着,摩拳擦掌,发誓要给眼前那些异教徒以颜色,随着哈立德的一声令下,所向披靡百战百胜的阿拉伯军队开始冲锋了,有章法,有节奏,有目的的冲锋,哈立德指挥的战斗,不会是简简单单的对冲,这一点,之前柴绍就知道了,所以才会提前下令火炮准备,阿拉伯军队出战的同一时刻,大唐的火炮引线点燃了,然后……
“轰”“轰”“轰”“轰”“轰”……
三十门火炮对着不同方向的阿拉伯军队发射了,发射出代表着死亡的炮弹,随着隆隆的巨响,带着白色的蒸汽,喷着火焰,朝着狂妄无知的阿拉伯军队猛冲过去,完成了一个飞行弧线之后,准确地砸在了阿拉伯军队密集的冲锋队形中,然后……碎肉血沫四溅……
巨响,大铁球,从天而降,砸死了很多人,碎肉,血液,红色,惨叫,震动……
阿拉伯军队和远处观战的波斯人全部都震惊了,甚至于在刚才火炮的巨响响起来的时候,他们都还不知道这种声音从何而来,以往这种声音只在雷雨天才会出现,可是如今,是晴朗的天气,太阳还在天上挂着,没有一丝乌云,哪里来的闪电?这是什么东西?那种巨响让他们心惊胆战,而从阿拉伯军队阵型中暴起的一团灰尘与碎肉极大的冲击着所有人的视觉神经,终于,人们意识到,巨响来自于大唐军队的军阵中,而不是其他的地方。
当然,这并没有结束,火炮的余威还没有让阿拉伯人的恐惧达到顶点,接着八牛弩呼啸着射出了一支又一支粗大的箭矢,带着一往无前的势头,将无数阿拉伯军人串成了羊肉串,投石机向着远方的阿拉伯军队投出了巨大的石块与奇怪的火球,石块落地定然砸死人,而火球落地则会爆出一团火焰,只要碰到的一定会被烧到,而如果正好砸到了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回忆最快的速度被火焰吞噬,成为了恐怖的火人。
这一切所带来的震惊于恐惧都还没有结束,大唐军队更加密集且强大的攻击又一次开始了,随着孟雨的一声令下,每个步军方阵的士兵都拿出了弓弩对准了四十五度天空,不同的只是对准的位置有所不同而已,有些对准正前方,有些对准了左前方,有些对准了右前方,骑兵们则是以左右两翼为方向,各自拿出手弩对准了他们所要面对的敌人。
“放!”孟雨一声怒吼,密集的如同飞蝗过境一般的箭矢冲天而起,密集的朝着阿拉伯人混乱不堪的阵型中射去,完成了一个弧线之后,准确的落在了他们应该落在的位置,有些落空了,有些则正好击中了它们所预定的目标,一阵箭雨过后,阿拉伯人倒下了一大批。
当然,这只是一个开始,以火炮的发射为开始,十发炮弹必须打完每一门炮都要发射十发铁弹,随机调整角度和位置,你直接对着阿拉伯人的军阵中心发射也可以,只要你成功的砸死了什么大人物,该赏的一点儿都不会少。
火炮对人的威力有限的情况下,八牛弩和投石机的辅助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块又一块磨盘一样大的东西把敌人砸成了铁板烧,一支又一支粗大的箭矢把敌人串成了关东煮。燃烧罐在直接击杀和烧杀敌军的同时,也把这种用水扑不灭的火焰带给了更多阿拉伯人,谁让他们聚的那么近呢?有的地方十个燃烧罐也杀不了一个人,可是有的地方一个燃烧罐就能造成一群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