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贞观攻略 >

第660部分

贞观攻略-第660部分

小说: 贞观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方面的战斗时几乎同时展开的,阿拉伯人的先头梯队十万大军兵分三路,进行先期阻敌,分别占据险要形势,依靠着城池或者是山峰抵抗三国联军的进攻,不过很遗憾的是,并没有任何的奇迹发生,罗马人依靠整齐的军阵和攻城武器很快攻克了城池,大唐军队用火炮解决了山峰的天险,以几百人的伤亡击溃了四万阿拉伯军的抵抗。
至于波斯人,家底厚实,兵马多,就用一万多人的冲锋伤亡击溃了阿拉伯人的抵抗方阵,薛仁贵的智慧还是不错的,只是波斯人的战斗力实在是有限,数量并不多的新式步军损失的比较多,而传统的重骑兵依然骄傲,不屑于成为步兵。
十万军队的防线仅仅十天不到就被攻破了,这对于阿拉伯人的震慑是巨大的,曾几何时,十万军队可以把波斯人的三十万人打的落花流水,二十万军队也可以面对面击败曾经强大的罗马军团,但是,自从那来自东方的强大国家的军队到来之后,阿拉伯人的好运气似乎就到头了,他们先是损失了著名大将,接着损失了数十万军队,哈里发忧愤病死,国运倾颓。
十万军队惨败之后,国内的情况更加糟糕,缺水,缺粮,缺人,缺武器,很少再有人愿意进入军队为真主和先知战斗,新兵甚至得不到铁制武器,只有木棍和木枪之类的,而这样的武器是无法战胜装备精良的敌军的。
阿拉伯高层的人们也是急得团团转,前线的消息越来越差,敌军距离首都的距离越来越近,屡战屡败之下,甚至有人丧失了战斗下去的信念……(未完待续)

   

九百二十七 论队友的重要性
作为大唐军队最精锐最具有战斗力的一支部队,炮队从诞生开始就因为某种不可控的因素成为了全大唐军队中战功最大的一支军队,首先,火炮从诞生开始就是威力极其巨大的强悍火器,屡屡摧毁敌人的战斗意志和战斗能力,让大唐军队以很小的代价获得很大的胜利,而且因为李二陛下的原因,炮兵的人选都是按照玄甲军的标准训练和选拔的。
有很多次因为下了大雨而导致火炮无法正常使用的时候,炮队就化身为精锐强干的尖刀部队,承担起相当重要的职责,比如突击,比如直取敌酋之首等等,炮队的士兵有火炮的时候是强大的炮兵,没有火炮了可以任意变换步军和骑军的角色,相当强干,甚至大唐军队中出现了以一支军队中炮兵比例的多少来评判军队的精锐程度。
这虽然有些夸张了,但也从侧面烘托出了炮队的精锐程度,尤其是在对付阿拉伯军队的战争中,大唐军队里面的参谋们集体研究出来的结果显示,如果没有炮兵的参战和火炮的出现,估计大唐军队的损失会超过现在的损失的百分之两百还要多。
火炮的出现首先就可以在非常远的距离外精确的攻击到集成军阵的敌军,在这个时代的战斗中,如果不能结成军阵,那么就代表没有战斗力,步兵不结成军阵,在野战中就意味着死亡,骑兵不结成军阵。在野战中就意味着没有战斗力,军阵是冷兵器时代军队战斗力的最大保障也是士兵安全的最大保障之一。
但是大唐军队的火炮出现之后就改变了这一现象,你把军队聚合成军阵。那就恰好成为了大唐火炮的活靶子,一打一个准儿,你离的还特别近,人数还挺密集,于是几发炮弹就能把一个军阵给毁掉,一个军阵少说也有一千人,几炮下去就没了。
于是阿拉伯将军就想啊。这样下去不行啊,这样下去迟早要给唐人把军队打光掉啊。必须要改变啊,必须要做出改观啊,于是他们决定把军队分散开来使用,大唐的火炮没有办法顾及到分开的那么散漫的敌军。阿拉伯人得意的笑了,认为他们立下了大功,但是随后,大唐军队的轻骑呼啸而上,轻而易举的歼灭了分散开来的阿拉伯步军。
他们笑不出来了。
很明显,他们必须要做出改革,必须要对军事艺术进行升级,于是人数少但是战斗力依然具备的小军阵被研究出来了,大军阵被阿拉伯军队抛弃了。不过这不是结束,小军阵被大唐军队堂而皇之的以大军阵收拾掉了,还是陌刀军阵。刀光剑影,血肉横飞,阿拉伯军队的小军阵也彻底告别了时代。
阿拉伯人发现,无论他们用什么方法,大唐似乎总能找到破解的办法,比如他们据城而守。那么大唐军队就会用铁炮弹摧毁城墙,再用开花弹杀伤他们。然后潮水一般的军队涌进来,城池告破,往往都不到一个时辰,一座城池就被唐军攻取了。
城池不行,那么据守天险!
天然的山地是绝好的唐军墓地,一位阿拉伯名将决定利用一座天险山峰牵制住唐军,然后他果断悲剧了,唐军使用开花弹和铁弹相互交织的攻打方式,硬是把山峰打的千疮百孔,他们辛辛苦苦营造的天险之地没有多久就被唐军的火炮轰击的七零八落,然后唐军阵营里面的参谋啊这些人,学过相关的知识,还会专门寻找山体薄弱处,然后集中火力轰击山体薄弱处……
一段一段的山峰塌陷,唐军只付出了很少的伤亡,就把一整座山的阿拉伯军队给埋葬了,他们死的时候都还不知道到底是为什么而死,那位名将倒是逃出去了,但是被紧随而至的燃烧罐给砸了个正着,最后他的身份还是从一旁的降兵嘴里面问出来的,这是死得最惨的一个阿拉伯名将。
天险阻敌法就此失败,败在了唐军凶猛的火力和强悍的士兵之下,但是,这还没有结束,阿拉伯人的抵抗不停止,大唐军队的进攻和创新也就不会停止,抵抗不停止,一切就都不会停止,薛万彻率领着强悍的大唐远征军一路凯歌,快速的朝着阿拉伯人的国都前进,那里是阿拉伯人最后的栖身之所。
从十几年前的起于微末,再到三年前处于越来越强的上升时期时突然被打压下去,然后到了如今濒临灭亡,似乎历史和阿拉伯人开了一个玩笑,当然了,因为苏宁的出现本来就是一个类似于玩笑的事情,谁都不敢相信一个千年后的灵魂会回到这个时代,没办法的事儿,他一个人的大脑或许还不能够给大唐带来什么,但是当他的大脑可以影响整个国家的时候,阿拉伯人果断悲剧了。
不得不说,苏宁给他们带来的除了灭亡,就是沧桑。
火炮这残忍的战争机器,也终于被苏宁的那颗大脑提前了数百年带到了大唐时代,给这个冰冷的世界带来了炽热的温度,大唐军队为此开始研究应对火炮的步兵战斗方式,也开始防备敌人掌握了大唐的火炮和火药秘方,所有研究出来的东西都会被一式两份分别放在皇帝的寝宫和魏王李泰的府上,牢牢的锁在皇宫里面,不知道谁有本事和胆子进皇宫偷取这些绝密的文件。
只要大唐一直掌握着火炮,而火炮没有被任何人所得到,那么大唐就几乎是无敌的,阿拉伯人休想获得胜利,同理,波斯人和罗马人也不要想从中获取什么利益,波斯人和罗马人也不是第一次向大唐透露是否可以一起共享那“可以喷火并且带来死亡的绝望的”神器。但是无一例外,大唐方面始终拒绝,无论他们提出什么样的要求。
炮兵营地是比主帅大帐更重要的地方。尽出者必须提供完整的信件和相关人的证明,否则不允许进入,就算是薛万彻想要进去看一看火炮,都要拿出主帅的兵符和大印,经过验证之后才可以进去。
为的就是不让任何人得到大唐火药和火炮的制作方式,这是只有大唐才可以拥有的神器,炮兵们非常精锐。非常紧张,三年里面。不止一次的发生黑衣人妄图偷取大唐火药秘方和火炮秘方的事情,无一例外不是被守卫杀死就是被炮兵们杀死,或者生擒之后杀死,但是神问出来的结果却被薛万彻给压了下去。不得向外透露。
个中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只要不是什么太过于重要的事情,薛万彻不想和两大帝国翻脸,大唐需要和他们联手,把阿拉伯人的势力彻底消灭掉,让他们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否则这个极具战斗**和进取意志的新兴国家会给大唐的西进战略带来无穷无尽的影响,他们才发展了十几年,就发展的如此强大。逼得大唐需要联合两国之力用三年的时间去消灭它,要是发展个几十年,大唐会不会集中全力才能消灭掉这个可怕的敌人?
谁也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但是只要有可能,就不能懈怠,凡事皆有可能,万一发生了呢?
李二陛下不敢冒这个险,薛万彻也不敢,所以他尽心竭力的指挥军队尽全力杀伤来自于阿拉伯的敌人。攻取他们每一处据守的据点,而且不接受投降。他们本来就不太可能投降,更别说他们现在投降了对大唐而言只是拖累,大唐已经获得了二十多万的奴隶送到西域去建设当地,够了,现在是进攻时间,俘虏还要用军粮去养活,不值得,就算军粮补给都来自于波斯帝国,这也是不值得的。
远征军一路高唱凯歌,和远征军相比,罗马军队虽然有所曲折,但是大体上还是不错的,以严整的军容和强大的战斗力不断的击败同样顽强的阿拉伯军队,付出了一定的伤亡后,攻取了很多战略要地,然后不断的前进,紧随大唐远征之后不断前进,向着最后的胜利推进。
至于波斯帝国一方的军队,怎么说呢,挺让薛仁贵觉得郁闷的,那些重骑兵不参加特训也就算了,居然还在现在轻骑兵和步兵立下大功的时候捣乱,拼死拼活也要出战,结果一万多重骑兵被一万多阿拉伯步兵给打败了,丢盔弃甲的狼狈逃窜,薛仁贵看得青筋直冒,真的很想下令把这些废物全部杀光,拿着最高的军饷,有最好的待遇,战斗力居然如此不堪!
三年的大唐式训练,大唐虽然不会傻到给自己训练出一个强大的对手,但是波斯人要是太废物的话也会给大唐军队带来影响,俗话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万一遇到了猪一样的队友,那么大唐军队就要被坑了,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大唐方面决定从波斯帝国最顺从的军队入手,那就是步兵。
长期受到歧视的步兵得到了来自大唐方面的关怀之后,几乎是立刻就要投靠了,整整五万人的步兵等于是被大唐收编了,接受大唐训练,使用大唐制式兵器,而波斯帝国方面除了紧紧扣住重骑兵指挥权不松手以外对于步兵居然是毫不理睬的就同意他们由大唐方面指挥和调动,反正一共就五万人而已。
薛仁贵负责这些人的训练,从杜荷离开之后,一年半的时间,训练出了一点样子,可以上战场打仗了,原本这一场战争里面薛仁贵就指望波斯的三万轻骑兵和五万步兵,没想到前面打了两场胜仗之后,波斯的重骑兵们闹情绪了,说地位卑微的步兵都可以打败那些阿拉伯人,他们也可以。
那个波斯主将也是重骑兵出身,自然向着重骑兵,和薛仁贵说了一下,就下令重骑兵出击阿拉伯溃兵,结果没想到这群蠢货居然冲到了林子里面和阿拉伯人纠缠,被打得一头包逃了出来,最后薛仁贵大怒之下放火烧林,把那些阿拉伯人给悉数烧死,这才获取了胜利。
但是因为这个,薛仁贵这一路军队的时间就慢了其余两支军队两天的路程,所以薛仁贵不得不紧赶慢赶,幸好这些重骑兵经历了大败之后反应过来了,心里面知道步兵能打,但是嘴上就是不承认,一副我赏赐给你战功的样子,气得薛仁贵把这支重骑兵直接塞到了全军的最后看管物资去了……
但是饶是如此,还是发生了让薛仁贵想要吐血的事情……(未完待续)

   

九百二十八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在另一个时空中,李二陛下晚年的时候,对他麾下所仍然存活于世的臣子们有过一个很精准的评论,其中有一条是说当今名将,唯李世绩、李道宗和薛万彻三个人而已,世绩道宗不能大胜也不会大败,而万彻不是大胜就是大败。
薛万彻作为那个时候李二陛下嘴里面仅剩的三个名将之一,他的战术水准和军事指挥能力自然是毋庸多言,只是他这个人比较情绪化,有些时候状态好,可以打出经典战役,大胜之,有些时候状态不好,战术水准直线下降,大败之,所以他这样的人才也只有李二陛下才有胆气驾驭,也只有大唐那么雄厚的家底子可以给他做后盾。
现在的情况毋庸多言,大唐有足够雄厚的底子给薛万彻去挥霍,一场大战打下来,整个战场硝烟滚滚,火热的时代已经提前来临,作为情绪化很严重的统帅,薛万彻特别痴迷于火炮这种武器,他觉得火炮是上天赐给他的神器,那粗大的炮身,那轰鸣的声响,那可怕的撕裂的威力,简直就是他的一切。
他可以为了火炮而疯狂。
每当炮声隆隆的时候,薛万彻就会非常疯狂,乃至于失去了作为统帅的冷静,一个劲儿的要求炮兵拼命轰击敌军阵营,哪怕敌人已经崩溃,正在窜逃,他却仍然要求火炮继续轰击,而不是下令轻骑军火速追击敌军,将敌军彻底剿灭,为此,深深了解薛万彻的李二陛下给了薛万彻的参谋长张琦一个权力——薛万彻发疯的时候,代替薛万彻下令军队的行动。
于是这个时候,阿拉伯军队在火炮的轰击下彻底崩溃的时候,薛万彻又一次红着眼睛大吼大叫的时候。大唐远征军总参谋长张琦摇摇头,无奈的下令火炮停止轰击,轻骑军全线出击,重骑军缓缓前行,步军方阵缓缓前行,准备战场收尾。全军前行。
火炮一停,薛万彻就恢复正常了,用幽怨的眼神看着张琦:“我说张小子,你怎么又擅自下令停止炮击!你没看到火炮正在大展神威吗?!你没看到我们已经取得了胜利吗!真是的,每次都在我最爽的时候停下来,你知不知道我这样很难受的!”
年仅二十七岁却被委任为十万大军总参谋长的张琦自然不是省油的灯,他虽然出身寒门,但是却是军事大学第四期毕业生里面的第一名,然后志愿进入参谋总部工作。很快就调往远征军中从一个最低级的参谋开始做起,仅仅两年半的时间,就积功至全军总参谋长,被誉为李世绩之后最有希望接任参谋总部总长职位的年轻人,他在远征军里面的时间比薛万彻还要早,所以他丝毫不害怕薛万彻这个壮士的大汉。
“陛下给我的权力,在大帅失去理智的时候,我有权力代替大帅指挥军队。做出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