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唐城管大队 >

第231部分

大唐城管大队-第231部分

小说: 大唐城管大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的。”灰袍老者淡淡一笑,“你可有自信担任?”
“这”陈巧生有些不知所措,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让他有些晕乎。
老者似乎没有注意青年的表情,低下头。自顾自的翻出一份卷宗,边翻边道:“陈巧生。南山书院贞观七年界,土木工程系高材生,曾在大唐新闻报编辑部担任记者,在校期间,曾获“书法大赛”一等奖一次,“校园发明奖”一次,“优秀学子奖学金”一次,毕业之后,分配到蓝田县担任地方主薄一职,进行底层锻炼。”
老者说完,抬起头,对着青年道:“这是三年前藏入国家档案中的资料,目的就是为了用三年时间,在基层锻炼你们,让你们和百姓面对面的接触,真正了解百姓疾苦,现在,经过了三年的锻炼,陛下决定启用你们,让你们到更高处去施展你们的理想和抱负。”
陈巧生此时已经激动的说不出话来了,他的眼睛肿泛着激动的泪花,当年毕业之时,自己一个宿舍的室友都被分到了各地担任一些职位不高的小官,他们虽然不能经常往来,可是私下里也是经常书信交流,从南山书院毕业,他们的心中都有一股子骄傲,心中充满着一腔报国热血之心。
可是毕业之后,他们发现,朝廷给他们安排的官职都是些底层的小官,甚至连科举的七品县官都没有,手头上没有权利,一腔报国热血自然无处宣泄,他们也经常会在信中表达自己的报国无门,空怀大志,却无处施展的失望之情。
可是失望归失望,日子还是要继续过下去的,从书院学到的乐天派精神指引着他们,“是金子总会发光,只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总有一天,你们会获得一个机会,获得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这是书院的院判徐阳再他们毕业典礼上所讲过的话,也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鼓励南山书院的士子们坚持下去的信仰,那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在漫漫长夜中给了他们无穷的希望与力量。
此刻,这样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终于来了,他们在基层三年的的兢兢业业没有白费,他们的努力,他们的奋斗,都不是默默无闻的,组织没有忘记过他们,国家也没有抛弃过他们,陛下其实无时无刻都在关注着他们
“下官陈巧生愿意担任将作监监卿一职”

朝堂上的反腐风暴开始了,仿佛是一声令下,李二在大朝会上宣布的所有贪污人员的名单,在百官的惊诧的目光中,那些昔日名震朝堂,家财万贯的富家权贵,一下子在朝堂上全都成了阶下囚,在一片哀嚎声中,被执行官拉下了大殿。
李二的面色严肃,声音冰冷道:“我大唐开国伊始,前代就是隋,诸位爱卿可知隋是如何而亡的?就是那些贪官污吏,鱼肉乡民所导致的!而今,我大唐经济愈发繁荣,商品愈发繁多,有一部分官员,渐渐开始把享乐放在首位,把当初开国时的誓言全都抛之脑后,或自家开厂非法敛财,或凭借职位用贿赂敛财,种种这些,就是要将朕的国家全部拖入万丈深渊!”李二的声音低沉,不复那日训斥长孙无忌时的激动,不过依旧能听出他的不满。
满朝文武没有一人敢站出来反驳李二的话,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大唐仅仅用了短短五年就发展到了如此程度,奢靡成风,官员们再也不复往日的清廉。
李二坐在大殿上,语气正色道:“这些贪污的官员,其职位,朕已经准备了一批新的官员,想必明日,众爱卿就可以在这朝堂上看到一批新面孔了!”。
。。(未完待续。。)


第五十五章 徐阳的情报机构

历史真不愧是历史,小武这个丫头对于情报和朝堂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热情,她对于收集那些贪官的资料、背景、证据,有着极大的好奇心,一旦开始情报调查,她就像是个换个人一般,整个人精神抖擞。
她的这个性格倒是害苦了狄仁杰,小狄每日帮她大听长安的各种消息,并且给她收集好各种新闻大事。整日是叫苦不迭,多次请求徐阳帮忙。
对于小武的这种爱好,徐阳也是无可奈何,这个丫头太精明了,她可以敏锐的感觉到徐阳对她的关心,这种关心,就如同父亲对女儿一般,这让她在徐阳面前经常肆无忌惮的调皮,可她的调皮却都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让徐阳不得不答应。
。。
“师傅,今天小豆芽又来了,同时还带来了好几个大消息呢。”今天一大早,武照就急不可耐的从后庄跑到了庄主府,拉起了还在赖床的徐阳,兴奋着喋喋不休的说道。
“是小武啊,有什么事?”徐阳睁着朦胧睡眼,看着眼前娇媚可人的萝莉,感觉有些窝火,刘梦璃和金胜曼同时怀了身孕,现在已经有五个多月了,自己一个人的日子过得也是蛮“辛苦”的。
“师傅,根据咱们在丐帮情报机构的调查,现在长安又有不少官员做出反常举动了呢,依我所见,那些都是贪官,都该抓起来严惩。”小武挥舞着小拳头,兴奋地说道。
“啪。”徐阳用食指敲了她一个脑瓜崩,“整天抓抓抓。情报情报情报的。你还记不记得你是个女孩子啊。朝堂上关于反腐一事已经结束了。《大唐新闻报》上也都已经大肆刊载了我写的《贪腐深渊》一文,事情做到这就够了,再追查那些小鱼小虾就有些过了。”徐阳淡淡道。
“可是,师傅。。”小武还想再说些什么,徐阳就粗暴的打断了她,“可是什么,这件事情,已经到此结束了。昨日的朝会上已经把那些贪官代表给惩戒完了,陛下现在要表现的是一种反腐的态度,而不是要真的将天下的贪官全都一一调查出来,只要能让他们有所收敛和畏惧,这一次的反腐就算成功了,你可明白?”
小武嘟囔着小嘴,有些不情愿的小声道:“弟子明白了。。”
“嗯,这才乖嘛”徐阳摸了摸小武的头,“念卿刚来庄上,他年纪比你和小狄都要小。身为姐姐,你可要好好照顾他。”
小武有些失落的哦了一声。随后便转身出门,不过走到大门口的时候,又突然转身对徐阳道:“师傅,咱们丐帮的情报机构今天会来庄上开会,是不是要弟子照例替您参加?”说罢,满脸期待的望着徐阳。
有些愣愣的看着门口的小武,徐阳的嘴角抽了抽,挥了挥手,也不说话,继续埋头钻进了被窝。
。。
“下一个。”只见小武身穿一套女式紫衣汉服,豆蔻芳华给她整个人套上了一股子青春气息,她笑靥如花的对着面前长长的一串队伍,手中打粥的勺子丝毫没有停顿,飞快的给端着碗的人盛上满满一碗粥。
徐家庄的后庄门口,站着一队手里端着碗的人,不过这些“人”有些特别,他们身穿破烂,头发凌乱,看起来似乎许久都没有清洗过,竟然是一帮子乞丐。
“下一个。”小武给一个乞丐打满一碗粥并且在那名乞丐的道谢之后,朝队伍的后面继续道。
这时一个长相清秀,身材消瘦,大约**岁的少年笑嘻嘻地端着一个破碗站到了小武面前。
“小武姐好~”少年兴奋的打着招呼,露出一排雪白的牙齿。
“是小豆芽啊。”武照也是十分兴奋,“今天你带来的情报很有用,师傅也都夸你干的不错。”
“嘿嘿。”那名少年听到武则天的夸奖,兴奋的挠了挠脑袋,憨笑一声道:“俺就是觉得那陈家那户人家不太厚道,每年赈灾乡民都不出钱,现在小武姐让俺多留意留意长安那些官员,俺第一个就想到他们家了,没想到果然贪了不少钱财,一大车一大车的朝城外运,今天俺的几个兄弟追着那几辆大车出城去了,想必过几日就能知道那陈家人究竟把那些赃款运到哪里去了。”
听到少年这么说,武照也是展颜一笑,“你的情报很好,这一次要奖赏,等会到后面找绿儿多要一个馒头和鸡蛋,就说是小武姐姐嘉奖你的。
少年一听这话,顿时兴奋的不能自己,“真的吗”“真的吗”一直问个不停,再经过武照的确认之后,脸上的笑容都快变成一朵花了,能比别人多拿一个鸡蛋,这让他有一种极大的成就感。
打饭的队伍很长,长安的乞丐并不比大唐其他地方的少,在天子脚下,更容易讨得一口饭,这也使得长安有一堆无人管理的乞丐。
长安的这些乞丐和后世的那些假乞丐有着根本的不同,他们大多数人都是因为逃难才来到长安的,或者是家乡发生了大灾,或者是家中遇到不幸、家道中落,总之这些乞丐身上没有一分钱,他们每日在长安街上乞讨的,仅仅是一些吃的,可以让他们活下去的东西。
徐阳当初游逛长安的时候,就发现了这样一个游离在主流社会边缘的人群,他们没有任何权利,到处被人欺辱,是一群丧失掉人最基本尊严的人,也是一群最可怜的人。
徐阳当时突发奇想,可以把这些人组成一个情报机构,就如同福尔摩斯的流浪汉机构,武侠小说中的丐帮一般。
徐阳向来是个实干派,心中有所想,手上就马上会行动,命刘七在长安城中挑选出了两百名各项素质都不错的乞丐,并且为他们每日提供免费的午餐,徐阳对他们唯一的要求就是时刻观察长安城的变化,有哪些消息新闻都要到徐家庄来汇报。
可是没想到,这样一个组织,自从上次自己因为有事,叫小武顶替自己开了一次会议后,丐帮情报机构,就成了小武一个人大展拳脚的舞台。。(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仙缘虚无的一张月票,书友zengzhichaoo 的一张月票,十分感谢!


第五十六章 《大唐帝国的扩张》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有一个朝代因被称为‘世界政治史上的奇迹,不会被更替的一极’,而被后人所津津乐道,那就是中国的唐代。
自武德年李渊开国后,大唐帝国一共出现了八十九位皇帝,直至今日,在陕西省长安市依旧存在唐帝国的皇室成员,作为我们中华人民帝国的一个特殊群体的象征。
现在我们要说的不是这些皇室成员,而是要聊一聊他们的先祖,也是我们中国最伟大时代的开创者。
大唐的开国皇帝是李渊,然而其恢弘格局的奠基者实际上是从唐太宗李世民开始的。
这样一个人,在得到了鬼谷子的辅佐之后,仁君、明君、雄君于一身,他的伟大之处,在于给大国安上一颗雄心。
从唐王朝初建的那天起,便受到北方突厥的眼中威胁,甚至一度委曲求全。唐太宗即位时,北突厥兵临城下,震动帝都,以李世民之雄才,尚且不得不签城下之盟。知耻后勇,励精图治的唐太宗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便彻底击破北突厥,俘其可汗,这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奇迹。对比汉匈战争,以汉之强,仍耗费百余年才降服强敌,唐王朝之霸气,由是可见一斑。
灭北突厥不过是唐初扩张的起点,在之后的二十年里,中国那段历史已经得到了世界公认的“奇迹征服。”。
唐太宗武功之盛,在中国历史上殆可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继消灭北突厥后。唐帝国又扫平北方强国薛延陀。廓清漠北。北疆边患不复存在,历史学家岑仲勉评曰:“声威之北及,这其中不可否认唐人有武器之先进,但更多之原因,乃是唐人将明兵锐。”
那个时候的大唐确实涌现出了一批实力超群的的将军,李靖、李绩、程咬金、尉迟恭、张亮、薛仁贵等等等涌现出了一大批足以写出个人传记的将军。
不仅仅有勇武无双的将军,大唐更是拥有如城管戍队一般强大的军士,这一切都铸就了唐时‘一方出击勇者狂。天下唐军猛无双’的神话。
北疆安定之后,打通西域是大唐当时的第二个战略方向,这是丝绸之路的必经通道,征吐谷浑,功高昌,伐龟滋、用羊毛圈养西突厥都是这一战略的组成部分。
接下来的征服高丽,是在后世享有极高声誉,也是频繁遭到韩国方面抵制的一场战争,李世民的御驾亲征在那场战争中其实没有起到多少作用,凭借着火炮这种跨时代的攻城器械。唐朝军队放弃了大纵深的战略,转而采取直接推进的的方式。从持久战变成了速战速决,这种战略对于远征军来说也不亚于是如鱼得水。
接下来的战争策略就更能显现出李世民的雄心壮志。
贞观九年,泰山封禅遇刺,刺客被查出乃是东方海岛四国,李世民毫不犹豫的就出兵征讨,足以可见大唐当时的国力之盛。
百济、高丽、倭国、新罗,相继臣服,牛进达所率领的海外旧部也将斐济、琉球等海岛国家控制起来,扶植政权统治,一时间,整个东南亚都归于大唐国土,中原大地,目及之处,全都是唐人百姓。
凭借唐贞观初年奠定的坚实基础以及留下的政治资本,李世民一直延续着自己扩张的势头,不过因为人口和兵力的限制,唐太宗并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移民和彻底同化。
因为鬼谷子反对和亲的缘故,吐蕃国与大唐的关系那个时候并不算好,随着东方海岛四国的归顺,帝国的东面已经没有多余的土地,帝国如果想要继续扩张,就只能图谋西边的土地。
唐太宗的目光,那时也就落在了吐蕃、契丹、大食、南诏这些以往很少交流的西方政权上。”——————摘自《大唐帝国的扩张》

贞观九年四月的大朝会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新面孔,这些人看起来都比较年轻,年纪最大的也不过二十五岁,他们中有许多都是贵族子弟,不过也有贫寒出身,他们来自各个地方,可他们都有一个而共同点,皆是毕业于大唐最出名的学府机构:南山书院。

“陈巧生。”
“臣在。”
大殿上,李二手中拿着一份名册,挨个点起了人名,他想认识认识这些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少功绩的学子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嗯。”李二点了点头,翻了翻手中的一本名册,问道:“你在蓝田县当了三年的县丞?”
“回禀陛下,正是。”陈巧生的脸上已经泛着红光,他一个小小的县丞,现在变成了将作监的监卿,地位足以面圣,这种荣耀让他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你这三年,在蓝田县一共修建了十二座石拱桥,重修了蓝田县道,全部换成了水泥道路,朕听闻你在蓝田县可是深受百姓爱戴啊。”李二合上了名册,朝陈巧生看了一眼道。
“回禀陛下,这都是微臣的本职,也是微臣应当做的。”陈巧生脸色通红的说道。
“嗯,你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