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唐城管大队 >

第248部分

大唐城管大队-第248部分

小说: 大唐城管大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坐,允许最大同乘助手三人。’。。。。
。。。。
西安南山书院大学东十里,西安国际机场。
“老师,咱们真的要去拉萨吗?”一名背着登山包,身穿蓝色卫衣的年轻人面色激动的跟在一名中年男子身后,兴奋的问道。
“哎呀,你都问老师几遍了,都说了是去考古调查的,你可别想着到那去旅游。”一个身穿黑色连衣的女青年站在蓝色卫衣青年旁边,略有些不满的说道。
“哎呀,芸芸师姐,瞧你说的,我这不是激动嘛,毕竟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到西藏去走走,可惜我老妈不让我去,这一次若是能跟着老师去一趟西藏,也算是圆了我的一个梦想,是不是,晴儿师妹。”蓝色卫衣青年转过头,吐了吐舌头,对着一名粉衣少女兴奋道。
只见那名粉衣少女甜甜一笑,露出七颗如同珍珠般的牙齿,淡淡的说:“如果能圆了林风师哥的这个梦想,那也算是个意外之喜了。”
“好了,你们几个就别在这聊天了,飞机马上就要起飞了,咱们要快一些。”一身立领中山服饰的中年男子催促道。
“好的,老师。”黑色连衣的女子急忙跟上去,四人便穿过了检验通道,进入了候机室。。。
。。。。
从西安到达拉萨,航程仅仅两个小时不到,一行人仅仅是小憩了一会,飞机就抵达了拉萨国际机场。
还未下飞机,工作人员就开始给乘客们分发防止高原反应的特效药,吃了药丸,心肺对氧气的需求量会瞬间降低许多,这种药丸的鼻祖,据说还是唐朝的药王孙思邈发明出来的,经过千年时间的改进,现在已经变成了十分平常的西藏游客的速效药丸。
从机场的大门口出来,有一队人像是等候已久,举着‘欢迎陈振教授’的牌子,在人群中朝着陈振教授一行人挥手。
“欢迎欢迎,您就是南山书院大学的陈振教授吧。”一名长相甜美,气质出众的女子带着五六名安保人员,走上来对着陈振一行人道。
“是的,您就是韩蕾女士吧?”陈振也听出了这熟悉的声音,伸出手同那名女子握了握手。
那名女子甜甜一笑道:“陈振教授的记忆力果然很好,仅仅凭着声音就能记住我是谁了,对了,这三位就是您在邮件中提到的您的三名学生吧。”
“是的。”陈振点头笑道。“这个男生叫林峰,这位黑色衣服额女孩叫李芸芸,粉色衣服的女生叫张晴儿,他们都是南山书院大学考古系的学生。”
“既然能够考上在南山书院大学,我国最顶尖的一流学府,其中的学子看上去也都是龙章凤质,清秀出尘,将来也都是我们考古学界的中流砥柱啊。”那名女子说出这种夸赞的话似乎毫不做作,让人听闻如沐春风。
“韩蕾女士,那么我们现在有什么安排?”陈振对考古的热情要比和女人聊天大的多,这也是为什么今年都三十岁的他还没有找到伴侣的原因。
“哦哦。”韩蕾倒是对此事毫不介意,“想必陈振教授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去考古现场了,我们已经安排好了九点,陈教授在那里存放一下随身物品,顺便吃顿午饭,下午我们便会派遣专车去接陈教授抵达考古现场。”
“嗯,好的。”陈振也是点点头,带着众人就坐上了备好的汽车,驶向下榻酒店。。。
。。。。。
“喂,院长,有什么事情吗?”
“考古专家们都到齐了吗?”
“最后一位的南山书院大学的陈振教授今天中午也已经到了,现在邀请的人已经全部到齐。”
“很好,你去向酒店预订一个大型会议厅,下午的时候,我们就在酒店先开一个简短的会议。。。。。”
。(未完待续。。)
ps:  一更奉上,还有两更。


第二十一章 小将裴行俭

唐朝廷对于这次西征作战相当重视,动员兵力之广,为唐太宗登基以来所罕见,充分的表现了李二剑指中亚的决心,也表现出了大唐强大国力所散发的气魄。
远征军的总兵力达到三十五万人之多,李绩出任定襄道行军大总管,太仆少卿李思文、营洲都督周道务为副手,直属兵团七万五千名,旗下第二兵团人数包含辎重部队八万五千人,共十六万人,是北征的主力兵力。
同时还有两支军队受李绩的节制,一支是西路军,由检校丰州都督裴行俭统帅;另一支是东路军,由剑南节度都督薛仁贵统帅,其中两支军团各有主力三万九千人,加上辎重的六万人,一共二十万兵力。
现如今的大唐,没有历史上的大非川之败,更没有李敬玄的十八万勇士折戟沉沙的吐蕃之败,大唐的一些列对外作战都异乎寻常的顺利,这使得大唐军队的士气极为高昂,此次远征军在辎重方面带了数百吨的食物,并且陆陆续续的发往前线,目的不是和大食国打一仗就走,远征军的真正目的乃是一路打到大食去。
历史上大唐与吐蕃最后的作战打的是难解难分,双方互有往来,就连未尝一败的薛仁贵在和吐蕃的作战中都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五万健儿,大非川一战之后,逃回大唐的不足八百人,李敬玄更是当十八万中原军人魂断青海,可以说,历史上的大唐经过这两次重大的失败之后。再加上后来恒罗斯之战的失败。对外扩张的脚步才开始慢慢缓了下来。
大军出发之前。李二亲自设宴为几位主将践行,其中裴行俭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将得到李二了的赏识,要说这裴行俭,还不得不提到徐阳当初与李二商议远征军将领时所说的话。
徐阳将历史上远征军暴露的种种缺点向李二禀明,避免手下的军人再犯下这些错误,比如说不限制手下劫掠瓜分战利品、地形险要之处一定要先派遣探子探明、军队的纪律性等等,结果李二打蛇上棍,得寸进尺。又一次把徐阳当成了机器猫。。。
。。。。。。。
“小子,你说的这些朕都会列为军令执行下去,不过,随着这年纪增大,李靖早已闲赋在家,程知节,尉迟恭这几位老将随朕打下了这诺大江山,朕不希望他们晚年还要替朕舍生忘死,毕竟是一同征战过的旧部,已有兄弟之情。去掉道宗他们这些老将,朕现在手上无将可用。你向朕推荐推荐,这朝中可有堪当大用的年轻将领。”
当时徐阳听到这个问题也是愣了,你这个当老大的都不知道自己手下有哪些能臣,自己一个小贵族能知道什么啊。
“启禀陛下,这百官皆是陛下臣子,想必陛下心中也早有人选才是,何必还要问臣等如此问题。”
“小子,别跟朕说这样没用的话,要是玄龄,无忌他们和朕说这样的话,朕就不会再问了,可是对于无所不知的鬼谷子,别跟朕说你不知道,这一次,第二远洋队出海时,你派了多少家丁随船出海,这私派无关杂人随军出征,按律当斩,朕这事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现在你回答朕的这个问题,朕就当你是将功赎罪了。”
我了个大擦擦,徐阳才知道李二原来这么不厚道,当老大就是腹黑啊,什么都知道还装出一副不知道的样子,关键时刻还拿出来要挟,怪不得能把军神李靖都整的服服帖帖、整天闭门谢客。
有些不情愿的掏出手机,徐阳开始百度起来,还别说,真找到一个现在还处于埋没时期的人才,那个人便是裴行俭。
裴行俭可以说是唐高宗时代最富天才的人物了,不过在唐太宗时期,他只是大将苏定方的一个得意门生,并没有什么大的功绩,在猛将如云的朝堂上,也没有引起过李二丝毫注意。
裴行俭出自河东裴氏定著五房之一的中眷裴,曾祖父裴伯凤,北周骠骑大将军、汾州刺史、琅琊郡公。祖父裴定高,冯翊郡公、袭封琅琊公。父裴仁基,隋左光禄大夫,是个典型的官n代,家世比较显赫。
他个人也不像一般的官二代,成为一个纨绔子弟,相反,年轻时代的裴行俭受到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少年时代凭借先辈功勋被委任为弘文生,贞观初年,参加科举考试,考中明经科,被任命为左屯卫仓曹参军。
进入军营的他以博学多才,沉勇坚强迅速的在军中得到了赏识,当时他的顶头上司乃是左屯卫大将军苏定方,苏定方慧眼识英雄,认为裴行俭是难得一见的奇才,并且评价他:“吾用兵,世无可教者,今子也贤。”便要把自己的兵法韬略全部传授给他,把他收归自己门下,当做得意门生,倾囊相授。
不过因为比较年纪轻的缘故,在贞观初年,裴行俭并没有什么表现的舞台,对外战争也不需要他这样的小将,在群星闪耀的朝堂上,勇猛无敌的武将太多,并不缺他这一个。
但是现在李二居然要让徐阳指名道姓举荐贤才,而且还点名要年纪轻的,那么裴行俭成了不二人选。
。。。。。。。。
就这样,裴行俭被召进皇宫,李二亲自检查了他一番,发现果真是个博古通今,深喑兵法的奇才,心中大为满意,对于徐阳举荐的人,他也是十分期待,于是便将裴行俭提拔到了与薛仁贵一样的军职,他们两个出征大食,一个率领东路军,另一个率领西路军。。。。
。。。。。。
“夫君,您举荐的那名小将究竟如何,妾身今日可是听那些从波斯来的商人说,那大食国的士兵杀人不眨眼,向来是极为凶残,要是那小将出了什么岔子,兵败什么的,不会连累到咱们家吧?”
大中午的,刘梦璃就从长安急匆匆的赶回庄上,上午在西市,她听到了一群波斯商人闲扯,才得知大唐马上要攻打的是一个和大唐不相上下的强大帝国,于是便忧心忡忡的回来向徐阳询问。
“放心吧。”徐阳拍了拍刘梦璃的背,历史的裴行俭,可是干过许多次出其不意的大胜仗,虽然现在年纪小,不过有着超级规模的军队配置,徐阳并不担心他的出征,反而是有些期待,他们所带领的唐军究竟会给阿拉伯帝国一个怎样的难忘记忆。。。。。(未完待续。。)
ps:  二更奉上,还有三更。


第二十二章 挖掘的开始

拉萨市市区西面三百里的寿阳县此时已经被全面戒严,因为在寿阳县东边的一块土地,上个星期,有一批地产施工队在那里施工时,刨出了数百具白骨,经过专家鉴定,从这些白骨的碳14和碳12元素含量的比例可以得出,这些白骨主人生前存活的年代很有可能是一千三百年前,也就是唐代初年的时候。
更让人惊讶的是,随着考古挖掘队的赶到,大批的白骨相继被挖掘出来,数量之巨,前所未见,经过千年的腐蚀,这些白骨大多腐蚀严重,面目全非,可是伴随挖掘深入,埋在土地深处的白骨越发完整,而且这些白骨身上,依稀能看到那些人身上穿戴的青铜器,经过初步推断,这里,大约是贞观十年时的中亚古战场,大唐和阿拉伯帝国,在这里,展开了一场殊死较量。
两个强大帝国的命运,在这一战之后,也都将被改写,这场战争,决定了世界的走向,也决定了谁能成为全世界霸主。
。。。。。。。。。
“中亚战争,众所周知,因为皇家图书馆的一场大火,珍贵的史学资料全部焚毁,后世编纂的史学书籍中也是漏洞百出,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关于中亚战争的历史可以说是一片空白,但是,现在,我们居然发现了当年的那片古战场,从尸体的摆放来看,这些人全都是被活埋而死,越在底部的人的尸骨保存的越完好,甚至因为在地底,许多青铜器也都保存了下来。可以说。在这里。我们能重新回到了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能够亲眼见识那个时代所发生的事情。
中央对待这块历史也是特别重视,特别拨款一千万,对这里进行彻底的挖掘调查,这一次也请来了诸位考古行业的领头人物,希望大家能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务求推断出最真实的历史实情。填补上我们中华人民帝国光辉历史上的空白。”一名老者站在讲台上话音刚落,台下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李林院长说的太好了,我们也一定会竭尽全力的去破解隐藏在古战场中的密码,让后人能够见识到真正的大唐遗风。”等到老者走下讲台,有一名年纪和他差不多的中年人也是握住老者的手激动的说道。
“那就拜托王教授了,好了,小蕾,带着各位去防护室换衣服吧。”老者挥手道。
“好的,院长。”韩蕾转过头,“诸位教授。还有你们带着的助手,请跟我去二楼的防护室更换防护服。换完衣服,我们有专车带我们抵达挖掘现场。”
。。。。。。。。。。。
四周拉起了黄色的警戒线,到处都是身穿白色防护服的挖掘人员,只见他们用小刷子不断地在地上奋力的刷着,从泥土中刷出沉睡了千年的尸骸与遗迹。
百余亩的土地现在全都被推平了一层,在推平土地的中央处,有一座巨大的陷坑,在陷坑的最底部,甚至都超过了数十米,许多的挖掘人员都在下方打着手电挖掘着。
三辆辆黑色的吉普车经过严格的盘查,从大门外缓缓驶进了挖掘区,并且在挖掘区之外的休息区停了下来,从中走下来了一批身穿白色防护服的人。
“大家跟紧我,你们手中都有挖掘工具,现在挖掘已经进行到了第十一层,越往下面的尸骨保存越完好,随身携带的物品也越多,我们经过初步调查发现,从第十层朝下所埋的那些人,他们生前可能都是一些军中贵族。”
“贵族。”林风惊呼一声,他旁边的李芸芸在他裤腿上掐了一下,嗔道:“别那么大惊小怪。”,林风这才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是的。”韩蕾道:“现在你们挖掘到的尸骨,他们的随身青铜器很多,最多的就是那种新月弯刀,下方的那些尸骨所佩戴的弯刀上,很多都镶嵌着宝石,还有他们的头盔上,也有少数的宝石和玻璃,从这些东西上,我觉得诸位教授应该就能分析出很多东西了。”
“确实如此,如果说镶嵌的真的是玻璃的话,那就证明了当时的唐代人完全掌握的玻璃技术已经流通到了中亚地区,这种商品经济是极为巨大的,对整个中亚地区的商品交易都能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还有,这些贵族既然被埋在下面,刚刚在会议室,院长说过,这些人的骨骼上没有出现钝器伤害,所以证明他们是被活埋的,他们究竟做出了什么事,唐军会将他们活埋?据我所知,根据刘丛文教授的《大唐资本论》中提到的唐代社会结构,按个时代对劳动力的需求十分庞大,甚至唐朝时期,在海外都开始了黑奴贸易,由此可见,唐朝是非常缺乏劳动力的,我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