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唐城管大队 >

第265部分

大唐城管大队-第265部分

小说: 大唐城管大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立,最终直接导致了后来的武皇武则天借机上位,开始屠杀李氏王朝中人,李家的江山也都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皇朝的更迭不是徐阳所关心的,因为普通百姓的生活才是徐阳心中的最重要的天平,可是,如果在这个封建社会,皇室不稳的情况下,天下又要陷入到各种纷争当中,所以徐阳改变了这一切,让所有的事情都按照好的方向发展。
李承乾的腿没有瘸,李泰因为研究对皇位也没了兴趣,李愔和李佑赚的钱财足够他们享受,李恪被送到了吐蕃去当吐蕃王,而李治则成为李二晚年缓解压力的开心果,这一切仿佛命中注定般被安排好,可是没有人知道,当初有一个人,用他的双眼看穿了时代,用自己的双手,将一切的时局所安排。(未完待续。。)


第六十章 天下时局

这世上流逝最快的,往往不是芳华容颜,而是似水时间。这世上往往最先被遗忘的,往往不是平淡如水的光阴片段,而是当初口口声声说着永远不忘的誓言。
夜,已经深了,看不见星空与明月,阴天时的的夜总是弥漫着浓浓的黑,就仿佛是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仿佛要将所有人都永远的留在这里。
在这漆黑的夜中,有一处微弱的荧光,淡淡的映着一个人略显苍老的脸庞。
“对不起,您呼叫的用户不在服务区,请稍后再拨,sorry。。。。。。。”
静静的按下了锁屏键,寂静的夜里似乎有一声轻轻的叹息,徐阳不止一次的幻想过有一天这个电话铃声会响起,那是后世的温柔告慰,可是,这一切都仅仅是在梦中才会出现的情节。
十七年的光阴似乎只是转瞬之间,当蓦然回首时,才发现自己已不再少年。
缓缓推开庭院的院门,抬起头静静的看着头顶的夜空,徐阳用袖子擦了擦石阶路上的灰尘,缓缓的坐了下来。
梦璃她们已经睡着了,寂静的夜中,偶尔还能听到她们微不可闻的呓语,她们已经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熟悉到不能再熟悉,所以徐阳知道,自己没有吵醒她们。
时间的指针拨转到了贞观十七年,因为自己的存在,正史中所描绘的那个唐朝,已经和自己现在生活的这个唐朝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昨天的《大唐新闻报》已经报道了李绩派出使节抵达莱茵河的消息,西方的国家破除了数千年的地理隔离,第一次与遥远的东方国家有了使节的接触。
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徐阳也不禁暗暗想到。千年之后。当八国联军的士兵踏上神秘的东方土地时,他们那时的心情,是否也和现在的李绩一样?
西方一片祥和,高原之地也在李恪的管辖下有条不紊的继续发展,倒是丝绸之路的开放让河西走廊以北的疆域焕发出从未有过蓬勃的生命力,幽州等地,经商者,十之有六。足可见商业活动有多么繁荣。
纵观大唐的三万里疆域,到处都呈现出盛世之状,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帝国,在一点一滴的构筑着它的不朽城墙。
朝堂上最近的风平浪静,唯一掀起波澜的就是被李二誉为‘人镜’,享誉后世的魏征去世了。
和历史上记载的一模一样,魏征于今年生了一场大病,这个病在后世称为脑血栓,对此,医学院的孙思邈道长都束手无措。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魏征悄然仙逝。
不过魏公倒是对生死看的很开,在听过徐阳亲口承认自己的病治不好之后。魏征没有丝毫表现出痛苦的样子,倒是更加发奋著书,被问及原因时,他只是道:“生之短暂,不欲留下未著完书的遗憾。”
可是,最终他还是没能完成自己的著作,撒手人寰。对这位朝中大员的离去,李二也表达了相当的尊重,宣将魏征封郑国公,罢朝三日,以缅怀魏征这位隐太子曾经的部下为自己的王朝所做的贡献。
人类的传承总伴随着死亡与新生,同魏征一样,徐家庄的刘老太爷也在三月初春之时因身体衰老而驾鹤西去。
徐家庄上上下下举办了隆重的丧礼,刘老太爷活到了九十六岁高龄,这在平均寿命只有五十岁的唐朝已经算是极高的高龄,所以依照老爷子的遗嘱,他的葬礼要办成喜丧,与老太爷同辈的老者几乎全都仙逝,照老爷子的话说,他现在总算是能去下面拜访拜访自己当初的那些同僚好友了。
葬礼规模很大,鬼谷徐家的影响力远超普通人的想象,不但有富商巨贾前来拜会,更有朝中大员,军中大将到庄上吊念,纵观整个大唐,能做到在军政两界如此左右逢源关系的,也只有这鬼谷奇才能够做到。
更为荣耀的是,连陛下李二都差人送来了吊念死者的挽联,这不禁让刘老太爷名传千里,成为了蜀中之地家喻户晓的人物。
徐阳淡淡的回忆着,突然间,他很想点根烟缓解缓解此刻的心情,贞观十七年,历史上的这个时间点,可以说是大唐风云突变的一年,这一年,大唐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都为后面发生的种种变数做好了铺垫。
贞观十七年,齐州都督齐王李佑亲近小人,喜好畋猎,并且私自召募勇士,长史权万纪多次进谏,齐王不听从,并且要谋杀权万纪。权万纪奉诏治之,佑乃占据齐州抗命,杀死权万纪和校尉韦文振。私自任命上柱国、开府等官,开府库行赏,设置拓东王、拓西王等官,将百姓赶入城中,自此,便开启了大唐夺位的大幕。
同年四月初,由于李泰深得到太宗的宠爱,承乾便私下豢养刺客纥干承基及壮士一百多人,预谋杀死魏王。侯君集及其婿、东宫千牛贺兰楚石及汉王多次劝承乾造反。纥干承基因齐王佑造反受连累下狱,于是也上告太子预谋造反。太宗命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李世勣按察此事。查验属实。太宗下诏废太子承乾为庶人,关在右领军府,赐汉王元昌自尽。侯君集等人皆被杀。
然后便是唯一有希望继承王位的魏王李泰,居然说出了‘杀子传弟’这种蠢话,最终让李二对所有的儿子失去了信任和信心,在长孙无忌的劝谏下,宣旨将李治立为太子。
这一立,最终直接导致了后来的武皇武则天借机上位,开始屠杀李氏王朝中人,李家的江山也都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皇朝的更迭不是徐阳所关心的,因为普通百姓的生活才是徐阳心中的最重要的天平,可是,如果在这个封建社会,皇室不稳的情况下,天下又要陷入到各种纷争当中,所以徐阳改变了这一切,让所有的事情都按照好的方向发展。
李承乾的腿没有瘸,李泰因为研究对皇位也没了兴趣,李愔和李佑赚的钱财足够他们享受,李恪被送到了吐蕃去当吐蕃王,而李治则成为李二晚年缓解压力的开心果,这一切仿佛命中注定般被安排好,可是没有人知道,当初有一个人,用他的双眼看穿了时代,用自己的双手,将一切的时局所安排。(未完待续。。)


第六十一章 庄中轶事

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日子过得好不好,也只有自家人才知道,同样,只有在徐家庄生活过的人,才能了解徐家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当清晨曦微的阳光穿过莽莽山麓,照射进了庄前大门口的门坊上,从遥远的地方传来一声长安城的空灵的初晓钟响,整个庄子像是从梦中醒来一般,渐渐的恢复了生机。
挑着的扁担的柴夫慢悠悠的走在庄间的小道上,骑着自行车的农户朝后山自家的田地赶,不时还有些脑后系着一根小辫的小孩,手中拿着脆饼,身上跨着挎包的儿童,蹦蹦跳跳的朝山后的书院跑去。
徐家庄这两年的规模扩大了三倍有余,庄中的百姓从原本的一千户增加到了现在两千七百多户人家,人口的增加,让整个庄子的气氛变得更加热闹。
今年又是丰收年,今天是十一月初一,又到了缴纳田税的日子,挨家挨户早早的就起了床,从家中大包小包的扛着一袋袋粮食,自发的到庄主府前排队缴粮。
今天南山县的县令没有来,这两年交税他已经很少再来徐家庄了,整个南山县七个庄,徐家庄的人口算是最少的,可是每次缴纳田税都是最多的,甚至有的时候,一个徐家庄上交的田税要比别的庄户两倍还多,所以,南山县县令对治下七个庄子中最为放心的就是这徐家庄,因此今天收田税,只派了一名县丞和两名衙役前来。
衙门拉粮食的大车横在庄主府的大门口。徐家庄的庄主徐阳乃是正二品郡候爵位。庄中有一千户人家的田税不用经过官家审核。直接送进徐家的粮仓,剩下的一千七百户,才是衙门需要收缴的田税。
徐阳今天起了一个大早,又经过了一年的春种秋收,今天又到了收庄税的日子,他身为庄主,理应到场检验。
“夫君,热水已经备好了。您可以去沐浴了,妾身先带着刘管家去前院招待一番那些庄户。”徐阳还在半睡半醒之间时,刘梦璃就已打扮完毕,带着刘七就去前院招待庄中的那些庄户去了。
徐阳咂了砸嘴,起身呆坐在床头愣了一会,年纪大了,就不像年轻时那么嗜睡了,一旦醒了就很难再入睡,搓了搓额头,看着窗外大亮的天空。徐阳缓缓的从床上坐了下来,朝着屏风外喊道:“来人。伺候本郡爷更衣。”。
。。
这两年大唐的军队一直打到西方,李绩从遥远的莱茵河一股脑的送来了八十多个城邦的使节,这些弹丸小国的使臣经过长途跋涉之后,最终抵达长安,面对如此繁华的唐人社会,那些未经开化的蛮夷使臣被汉人璀璨富庶的文明所震惊,在面对大唐的皇帝时,他们全都向李二表明了臣服之意,这自然是引得李二龙颜大悦,下令在长安与西方之间,修建参天可汗道,让西方的那些城邦子民也能一窥圣颜。
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自此开始相互渗透,同时也在相互影响。
东方对西方的影响不用过多赘述,不论是生活生产还是军事政治,大唐的先进文明都对西方的城邦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不过说到西方对东方的影响,大部分还都体现在文化上,西方的那些雕刻在石头上的花纹,绣在衣服上的纹理,成为长安十分流行的花纹款式,西方人奏乐时使用的竖琴,成为皇宫和一些高端场所演奏的流行乐器。现如今长安最流行的服装款式便是从在传统的汉服上绣上一些遥远的西方国家流行的纹理图案。
徐阳今天就穿着这么一身青衫滚石雕纹长袍,青蓝色的衣袖上,绣满了规则的图案,看上去有种别样的美感,这件衣衫,是刘梦璃在长安拍卖会上给徐阳买下来的,据说是一位从遥远西方来到大唐的裁缝缝制的,价格自然也是不菲,足足花费了百两银钱。

穿这这么一身华贵的衣服,徐阳穿过了十几个廊坊,就从庄中的后院到前院,发现前院中,金胜曼女正带着婧诗和光华在浇花。
“夫君。”金胜曼看到徐阳,躬身行了一礼,虽然年过四旬,可是金胜曼保养的很好,身材也没有因为生了两个孩子就走形,看她的面容,白皙熟韵,竟还像是二十七八岁的模样。
“爹爹。”看到徐阳,金胜曼身旁的两个孩子也是亲切的凑了上来,年纪更小的光华更是拉着徐阳的衣角问道:“爹爹,再过两日就到了长安自行车大赛了,您可是答应华儿要带华儿去的,刚刚娘亲说华儿要是再胡闹,爹爹就不带华儿去了,您总是说君子言而有信,您不会不带华儿去的吧~”
看着光华可怜巴巴的眼神,徐阳大笑一声,爱抚的摸了摸他的头道:“爹爹会带你去的,届时咱们全家都去赛马场看那一年一度的自行车大赛。”
“太好了~”徐光华兴奋的大喊一声,拉着徐婧诗就道:“婧诗姐,你还骗我说爹爹不带我去,你看看,爹爹亲口说咱们全家都去呢~”
徐阳转头看了看婧诗这丫头。十四岁的豆蔻年华,让自己的这个女儿充满了一种含苞待放的朝气,原本稚嫩的脸庞现在也已经渐渐褪去了青涩的稚气。
只见徐婧诗微微一笑道:“姐姐只是劝你莫要再调皮惹娘亲生气,不然也不会骗你。”
听完婧诗的话,徐阳微微一笑道:“好了好了,今天是收田税的大日子,就不在这里磨嘴皮了,你们要是没什么事,也可随本郡一起去庄前慰问一番咱们庄中的庄户。。”
。。
“这是咱家缴纳的粮税,一共十六石,加上一篮二十个鸡蛋,这鸡蛋都是打野鸡刚刚下的,留着给庄主补一补身体。”只见一名老汉笑着将一麻袋粮食放在秤盘上,同时将一篮鸡蛋递给了旁边的下人。
“张大爷,您不用这么客气,按理来说,您只要缴够这粮食就行了。”刘七笑着劝道。
“哎呀,庄主能带着咱们这些庄户过上好日子,能送点薄礼,是老汉的心意,可莫要拒绝。”那名有些干瘦的老汉急忙说道。
“好好好,那真是谢谢您了,张大爷,大少奶奶正在那边分发点心,您去那边拿上一些,回家也可给孙子添些零嘴。。”(未完待续。。)


第六十二章 万里帝国的掌控者

太阳从东方的地平线耀耀升起,照射在一望无际的海面,波光粼粼的水面拍打着一艘木船的船身,只见这艘木船,船身细长,船尖翘起,张开的船帆上密密麻麻的捆着许多麻绳,极具异域风格。
“哈苏,还有多久我们才能抵达地中海?”在大船的船头,一名头上捆着白色围布,满脸大胡子的中年人用着阿拉伯语大声询问道。
在摇摇晃晃的船舷上,那名叫哈苏的男子,手中捧着一张羊皮地图,目不转睛的看了看,才抬起头道:”耶鲁船长,如果不出意外,还有半天时间,我们就可以抵达苏伊士运河的入口处了,沿着大运河,再航行五天,我们就可以一路抵达地中海。”
听了哈苏的话,那名叫耶鲁的大胡子显然十分兴奋,只见他从背后的腰包中掏出一瓶装满了紫红色液体的玻璃瓶,小心翼翼的拧下了瓶塞,然后狠狠的仰头灌了一口,大笑道:”小伙子们,这次跑商船真是顺利的一次,咱们这船葡萄酒和银器一旦运到地中海,那便可以和那些唐朝商人们交易大把的瓷器和玻璃,我们可以赚取到的利润是你们想都想不到的,哈哈。”
听到耶鲁船长这样说,甲板上站着的那些年轻人纷纷庆贺起来,其中一个更是站出来问道:”船长,您就给我们透露一点,这一次,我们究竟能赚多少钱啊?”
大胡子又灌了一口酒,才笑眯眯的小声道:”够你们在阿拉伯买两栋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