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唐城管大队 >

第31部分

大唐城管大队-第31部分

小说: 大唐城管大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果为他所用,那么就昌,为他所逆,那么就亡,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就算是玉帝,也要臣服在他的脚下。
正当李世民下定决心时,门外又想起了一声高公公尖细的声音。
“陛下,太子殿下来给您请安了。”


第五十五章 太子李承乾

“原来是高明来了,快让他进来。”李二的眉头稍稍有些舒缓。
御书房的门被推开,一紫金冠,镶金袍,脚踏白鱼靴的小龄少年端端站在门口,眉宇之间竟与李二有着七分相像,正是储君,李承乾,又字李高明。
只见他低首含眉,手鞠握拳,躬身行礼,道:“儿臣拜见父皇,父皇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声音稚气未脱倒是显得老成不已,就连刚刚的那一套躬身礼仪都做的完美无瑕,集皇室的优雅、尊贵、超凡于一身。
“嗯,不错。”李世民的表情似乎都没有改变,他虽疼爱承乾,但他更是一位帝王,对储君的要求就是要完美无瑕。
“今日怎么想来请安的,没有去听李纲先生的课?”李世民的声音中含着淡淡的威压。
年仅八岁的李承乾哪里能承受的了帝王之威,急忙道:“李纲老师告病休息三日,儿臣特来向父皇准许儿臣与三弟,五弟一同去太液湖避暑。”
李世民的声音有些怒气,道:“只闻你说与三弟五弟同去,为何没有你四弟青雀?朕多次告诉你们要兄友弟恭,可你看看,为何将青雀一人落下?”
李承乾顿时有些唯唯诺诺。
他弟弟可是一个性子比较直的人,名叫李泰,字惠褒,小字青雀,自幼便才华横溢,聪明绝伦,听母后说这小子六岁时便做了一首咏龟诗,这两年更是得到李纲先生的交口称赞,被认为是李家这一代最为聪颖的人物。
这让李承乾的心里很不好受,他是太子,按理来说,自己应该是皇室子弟中的佼佼者,可如今有一小子比自己更为聪慧,这怎么能行?
所以李承乾一向是对李泰怀有敌意,当然李泰也不是什么心胸宽广之人,本来就自视甚高,瞧不起那些读书不利的土崩瓦狗,天生早慧的优越感让他远离了那些整日只知打闹的皇家子弟,所以在众多皇子中显得十分的孤僻。
李世民听到李承乾解释不出来,也是十分不爽,他自己是个弑兄杀弟的狠人,这让他的心中有着近乎病态的**想要自己的后代和睦美满,兄友弟恭,可是事与愿为,他的几个儿子在宫中都自成一团,这不是什么好现象。
李二不知道的是,这种不好的现象一直持续到了自己驾崩也未能解决,高祖李渊的那句‘我的儿子自相产杀,你的儿子也一定血流成河’的诅咒最后真的实现了。
他的儿子中几乎也都是互相残杀,甚至后来有被他亲自杀掉的,十位皇子,最后惨死掉八个。以至于开启了大唐传位的霍乱,武则天也是乘机上位。
面对父皇的咄咄逼迫,李承乾很明显不敢顶嘴,只是口中称着儿臣知错,但他的心里却一点后悔的意思都没有,他不敢恨李二,所以只能恨那个让自己挨骂的人,李泰李青雀!
“罢了,你是储君,就要有君临天下的胸怀,作为兄长,更要有兄长所有的担待,高明,你可明白?”
或许是李世民累了,或许是他回想起自己悲痛的往事,他的语气软了下来。
“儿臣明白,兄者,即为父母之下者,为天地纲伦,兄友弟恭为万世之道也。”李承乾急忙背了一句克己复礼的句子,想让李二放过自己。
李世民一听,果然不再责骂李承乾,只是疲乏的叹了口气,道:“来给父皇捶捶肩膀,朕今日大朝会结束又批阅了两个时辰的文书,已经身心俱疲了。”
李承乾微微抬头,看到了李世民满脸疲惫的模样也是心中一酸,道:“儿臣这就给父皇捶捶。”说罢便走到李世民身后,轻轻给自己的父皇捶起背来。
李世民顿时感觉背后轻松,只可惜高明只有八岁,手中力道太轻,还是观音婢捏捶力道最合自己心意。
享受着背后的捶打,李二又望向了桌案上的包裹。
影卫的书信他已经看完了,只是那包裹打开,里面还能看到有一匝白纸。
李世民随手便抽出来一本,当那书本刚一入手,李二便心有震惊之感,这纸张入手坚硬,不似自己摸过的任何纸张,当他看到这纸张是也是很震惊。
雪一般的白,好似宣纸一般,可是自己也是常常用宣纸,宣纸要比此种纸张柔软太多,摇了摇头,李世民也不多想,他朝着白纸上看去。
只见白纸上一大页空白,只有正上方写着几个工工整整的大字《语文(一年级)》。
硕大的一张白纸,就写这几个字真是浪费,李世民想破头皮都没想起究竟有哪位大家做过一本叫《语文》的书。
在李世民疑惑时,他身后捶背的李承乾也是被这本叫《语文》的书的封皮所吸引,不知不觉,捶背也停了下来。
李世民没有注意身后的动静,他的注意力也都被吸引了在这一本书上,只见他缓缓打开了第一页。
一股从未闻过的油墨香味刺激着李二的嗅觉。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千秋功,万世业,李唐王,家天下。”
李二越看越眼热。
“好!好!好!好一个千秋功,万世业,李唐王,家天下!虽然最后的韵脚不准,这正是我李家正统跳出天下轮回的标志!”李世民第一次失态的大笑了起来。
他背后的李承乾也是震惊了,虽然他年纪小,可是识字已经很多了,李纲先生的教育不可谓不严厉,即便你是天下皇子,该挨五板戒尺的不会就少一板变成四板。
这种硬统式的皇室教育压榨这李承乾的童心,最终在坠马后爆发,将他逼迫成一个永远停留在青春叛逆期的少年。
而现在的他还是十分的温顺,待人温文尔雅的那个翩翩公子,此时的李承乾也是被那语文书上三字经吸引了。
光是那书本上的前一行字就让他浮想联翩“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李承乾以前内心一直认为人生下来就是坏的,因为他觉得自己就很坏,他偷偷的在李泰的书页上图上墨汁,在高阳公主的文房里放飞虫,虽然冒着被护卫发现,被父皇打死的危险,他仍是想那么干。
现在有一本书告诉他,他本来是好人,只是‘性相近,习相远。’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这和人无关,只怪环境将人变成这样的。
他轻轻松了一口气,仿佛卸掉了一个大包袱,而李世民,仍是大笑着做着李家千秋万世的美梦。
李承乾那八年来第一次坚若城墙的心,第一次掉下来了一块最细小的砖石。
远在幽州城的徐阳,他那小小的蝴蝶翅膀,已经煽动到了原本大唐日后的祸患之源太子李承乾的身上。。。。。


第五十六章 吾皇召见

“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徐阳此时就觉得自己正像后会无期中的那个傻子。
来到大唐,他列了很多的计划,干了很多的实事,但万万没想到还是逃不过一场卷入皇家的宿命,不但不懂得隐忍低调,反而做出众多‘举世皆慕’的成就。
天杀的,自己真不知道自己自己做的哪些事配得上举世皆慕这个词,可是刘毅欢天喜地的把刘栋良与长安的一百二十七位勋贵家签的四十万贯水晶玻璃制品的订单给他看时,他顿时蔫了。
自己本是后世的一届屁民,人民大会根本轮不到自己讲上一句,国庆阅兵也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小小it程序猿,何必苦苦相逼。
自己来到大唐,就是想让自己过的好一些,百姓过的好一些,每天吃些美味,找一个贤妻良母,相伴活到九十九,这就是自己全部的人生理想了。
他不想争霸,不想夺权,因为他知道在这个牛人满地走,狠人多如狗的大唐初年,自己这个小虾米纯粹是去送菜,所以自己以为自己不用去见李二,也不想见他,以后去长安旅游顺路膜拜一下这位大神就可以了,所以他偏之一偶,只想把自己的封地给管理好就行了。
可是,他太天真了,只怨天不遂人愿。
他不知道伟大的李二陛下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他,宣旨的公公日夜兼程感到毛庄,召集了整个村庄的男女老幼,自己站在高台上手捧圣旨。
‘圣天子皇帝陛下曰,幽州县男徐阳,数建奇功,举世皆慕,宣即日觐见陛下。钦此。’
短短三十个字,就害的徐阳需要立马丢下手头的所有活计,跟着公公一起前往大唐的首都长安。
帝王一言,金口玉言。
徐阳知道不可挽回,叹了口气,急忙让那几名在毛庄学习识字的城管队员跟着自己,电脑就不带了,徐阳怕皇帝陛下一高兴就把它给抢走当镜子使了,然后交代了刘管家书院建造的安排,自己走的这段时间一定要继续修建,又写了一封给刘梦璃的信和对刘家产业安排的信,然后告诉他们让城管大队的那些人继续保持现状,一切都听太守大人的吩咐。
自己去觐见的这段时间一切都照旧,等自己回来再说,制衣厂现在还没开始售卖衣服,就先停产,交代完之后,徐阳一个人进了欧阳家的屋子,把从电脑桌里扛了一个大箱子,他小声命刘毅要看管好这间屋子,守卫可以加派,东西一定不能丢。
刘毅拍着胸脯保证绝不会丢失,徐阳这才让刘七帮忙扛着箱子上了公公的马车。
这一切来得突然,但也不是太过突然,徐阳其实早已准备了一些唬人的杀手锏,特别是唬那些野心澎湃的帝王,可以说此次去长安,既在情理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徐阳上了公公们的马车,整个庄子里的孩子和老人都来送行。
“徐阳老师,你什么时候回来教一虎读书啊!”陈一虎泪眼婆娑的望着马车里的徐阳,徐阳不让这些孩子们喊他爵爷,都让喊徐阳老师,说是显得亲切,孩子们也很喜欢这个称谓,这短短十几天的授课已经让他们对徐阳有着深深的依恋,这马上就要分别了,心中还是很不舍。
徐阳也不好受道:“等书院建好了,我就回来,到时候给你们带好多好多长安城的好东西,你们在家里一定要好好读书,拼音我都教给你们了,你们要自己学会预习功课。”
“嗯,我们会的,徐阳老师,一言为定。”数百个年幼的孩子都纷纷点头。
“一言为定。”
“爵爷保重!”在一片道别声中,马车开动了,徐阳把头伸出窗外,朝着远处一个庄子的一千多口人使劲挥动着手臂。
马车中,宣旨的曹公公已经看着徐阳有小半个时辰了,他十分的好奇,最终还是没忍住,问道:“男爵大人,觐见陛下可谓是天大的喜事,这天下人都无不期望能闻圣上天语,观天子容貌,为何男爵大人一直愁眉苦脸?”
徐阳的表情有些不自然,说到底还是因为心中的畏惧吧,他有些害怕见到古代的皇帝,因为他根本就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再加上对毛庄村子里那些孩子的不舍,自然心情不会好到哪里去。“谢公公关心,在下只是感觉有些不舒服。”
“哦。”那公公又看了徐阳一眼便闭眼假寐,不再说话。
马车很大,比第一次来幽州坐的刘家马车快大了一倍还多,比自己封爵的那辆规格的马车都大,徐阳知道这似乎是皇家宣旨的专用马车。
马车里坐着十二个人,有四个是宣旨的公公,还有七个都是徐阳带的人,彪大广,李虎,张武,陈晓生,刘义震几名城管队的,还有两名随行小厮刘七和张二。
皇家有皇家的交通方式,原本皇帝陛下召见都是需要自己赶路抵达长安的,不过这次李世民特许徐阳随皇家一行赶路,就派了那四名公公将他请来。
从幽州到长安的路途不近,数千里路要足足赶路二十一天才能到,这期间还是因为走水路才能这么快,要是光靠坐马车的话,猴年马月才能到达长安。
赶了半天路到达了幽州的皇家落脚处,名曰皇家驿栈,其实就跟后世的招待所差不多,只不过只提供给有身份的人暂住罢了,这招待所在城西,离刘家府邸不远,徐阳跟几位公公说了一声,便去了刘家面见了刘栋良和刘老太爷。
一听闻徐阳是去面见圣上,刘老太爷和刘栋良都快乐疯了,能直达天听,面见皇帝可谓是祖上积德,兴高采烈的给徐阳换上了一身崭新的男爵爵服,就跟一个绿色的蚂蚱一般,浑身绿油油的,徐阳到现在才知道自己的官服原来长这个怪样子。
他很不想穿,奈何外衣是刘梦璃亲自帮他穿上的,也不好意思脱不是,就又从刘家拿了一堆换洗的衣服,其中就有自己的t恤衫。
刘梦璃听说又是许久不能见徐阳了,满眼又缀满了泪水,一副深闺怨妇的模样,徐阳也不好说什么,安慰什么都不行。
在许了她从长安一定给她买最好看的首饰之后,刘梦璃的表情才晴转多云,最终又从家里收拾了一番,刘七又从家里拿了一整包黄金,徐阳才回到了皇家驿栈。
几个公公都等的不耐烦了,一见徐阳来了,立马拉着上了马车,继续开始了颠簸了旅程,他们可不想在外面多待,皇帝就在这等着呢,慢些了回去遭罪的就是他们了。


第五十七章 觐见途中的制冰

中国自古地大物博,大河山川,峡谷沟壑,绵延不绝,高上群山之顶,远下大海之边。可谓天之国。
此时赶路的徐阳也有这种感觉,就是;妈的,怎么这么远。
从幽州出发前往长安,途经易州、恒州、邢州、相州、郑州、洛州、蒲州整整七州百县才能到达长安。
公公们乘坐的是四驾马车,车速已经是大唐的顶级待遇,连皇帝出行也只是六驾齐驱。
连续行了两日马车,徐阳的屁股都快被颠出花了,问到哪里了,那玄袍公公答道:“已到易州的边界五台山地界了。”
徐阳顿时吃了一惊,这都马不停蹄的换了四次马车行驶了两天了,总进度才跑了七分之一?不过这五台山的名字蛮熟悉啊,掏出手机百度了一下。
一看原来自己都跑到山西了,这家伙跑的远了,徐阳打算问问能不能去五台山旅下游,把后世没玩过的都玩一遍,结果一问,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