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唐城管大队 >

第98部分

大唐城管大队-第98部分

小说: 大唐城管大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引驾仪仗的后面就是皇帝乘坐的玉辂了。李二今天穿着一身新龙袍,头戴通天冠,胸口盘龙,全身金黄,煌煌如同神明,他乘坐的玉辂,琬象之状、清角之声一派白玉雕刻而成,看起来气势恢宏。他的身旁坐着一名同样衣着金黄高贵的女子,那是当今国母,长孙皇后是也。
长孙皇后今天也穿着十分正式,镶金凤冠,霞光披风,耳朵上吊着两颗亮闪闪的珍珠,看起来也是美艳动人。
李承乾李泰两名皇子也是一同坐在玉辂,满心欢喜的准备去黄河边上看大船。
在玉辂的旁边,还有一个小型的玉辂,上面只坐着一名妇人。仔细一看,竟是新罗的德善女王。
此时的德善女王已经被大唐天子出行震惊的无以复加。十里车驾,千人匍匐,这种场面别说见,就是想都不曾想过,大唐的富庶与强大,已经远远的超出德善女王的想象。
皇帝车驾是整支仪仗队的核心,因此警卫极其森严。玉辂由太仆卿驾驭,前后有四十一位驾士簇拥,两侧则由左、右卫大将军护驾。紧随玉辂的是禁军的高级将领和宦官。在这些护驾官员的外围则布列着多队禁军的骑兵和步卒,每队禁兵的数量不等,但都在二十人人以上,并有一名军将率领。禁兵腰佩宝刀,准备随时应付突发的情况,跟在禁兵后面的是由孔雀扇、小团扇、方扇、黄麾、绛麾、玄武幢等组成的仪仗。?
皇帝的车驾后面还有一支“后部鼓吹”乐队,有乐工近三百人,吹吹打打,好不热闹。紧随“后部鼓吹”之后的是皇帝专用的各种车驾,其中包括方辇、小辇、腰辇、金辂、象辂、革辂、五副辂、耕根车、安车、四望车、羊车、属车、黄钺车、豹尾车等。
陛下的车队后面还跟着长安许多富户,其中散户较多,当然也有一些世家大族,其中幽州刘家最盛,此次更是派出了一百人的车队,也是财大气粗。
刘梦璃今天身穿一袭鹅绒盛装,那是徐阳亲自给她设计的一件衣服,只见她坐在车驾中,绕指柔情,满眼欢喜的期待着能在码头上见到自己的如意郎君。
车队前拥后簇,拥拥挤挤的就涌到了太仓码头。
太仓码头主事的一个詹事司直战战兢兢的磕头请安,李二的心情很好,命人备好步撵,打算亲自到太仓那个最大的水泥码头上去看看。
岸上全是官员,当然还有很多来凑热闹的百姓,不少是从长安赶过来的,大唐初建,这可是天下一等一难得一见的盛事,错过了可是要后悔一辈子。
李二在码头上没等多久,正和新罗女王客套,就听见有太监高喊舰队归来。
李二眯着双眼就朝黄河的边上望去,只见宽阔的黄河尽头,日头高悬,一众黑压压的影子就席卷而来,张满风帆的船舰在江面上行驶的很快,巨大的烟囱吞吐着浓烟,仿佛一只只史前归来的巨兽。
德善女王此时已经惊讶的说不出话来了,如此庞大的舰队,体现出大唐超凡的国力和工匠技艺,她心中在想,如果是新罗的大船和大唐的海船发生了海战。。。。那画面简直如同人间炼狱,德善女王觉得,就算是五艘新罗海船也不一定能胜过如此庞大的大唐战舰。
舰队转瞬间便抵达了码头,风帆已经全部被收起,开始缓缓的靠岸,李二隐约能看到大船上欢呼的人群。
巨大的铁锚开始投下,一艘艘战船在岸边固定好了位置,巨大的甲板上放下的登陆的扶梯,舰队中最大的‘鸿运号’缓缓停在了李二所站的那个巨大的水泥码头旁边。
牛进达一身紫云甲,身披红色披风沿着扶梯就下了船,徐阳穿着左卫将的披挂,也是跟着宝林、处默他们一众人踏上下船的阶梯。
“参见陛下!”牛进达双手抱拳,单膝跪地“幸不辱使命,末将已将海外作物带回!”,徐阳他们也是跪下行礼。
李二的嘴角泛着笑意,亲自上前扶起牛进达,看着牛进达有些消瘦的脸庞怜惜道:“牛将军果真是我大唐将星,此番远渡海外,其中艰险,朕深有体味,宣,随船将士职位全增二转,赏金十贯!”
旁边的白眉急急忙忙的把这一条给记了下来。
“牛将军和诸位将军率舰有功,赏长安田宅一处,丝绢百尺,黄金百两!”李二张口就是巨额赏赐,德善女王听闻都是一窒。
“牛将军,这些高产作为现如今在何处?”李二笑盈盈的问道,他现在迫不及待的想看看这些高产作物究竟是什么模样。
“启禀陛下,全都在战舰的储物室,末将现在就命军士搬下来。”牛进的语气也是充满了欣喜,说罢,就吩咐旁边的几十名军士上船抬作物。
数十个装满泥土的大缸从战舰上被抬下来,看的李二眼睛都有些发直,这些大缸中花花绿绿的植物有些晃眼睛。
“启禀陛下,臣此番带来的作物之中,土豆最多,玉米次之,其中还有许多蔬菜水果,如辣椒,西红柿等。”牛进达兴奋道:“末将怕这些作物于路上枯死,便将大量种子都栽种在了泉州,末将只带回了三分之一,陛下若想取回,可命人直接抵达泉州,取回更多良种。”
李二点了点头,朗声道:“牛将军考虑的周全,朕放心。”随即道:“左卫将徐阳何在?”
“臣在。”徐阳急忙从程处默身后探出身子。
李二满意的看着徐阳道:“这些高产作物可都是你和朕说过的,来给朕讲解讲解这些作物有何特点。”
“诺。。。。”徐阳急忙走上前,打算和李二讲解讲解这些神奇的南美洲植物,不过刚刚走到李二身边,就看到一个倩影站在李二身旁,整个人顿时呆住。。。。。。(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月影之虚幻的两张月票,书友神级小内内的两张月票,还有葬花都大大的打赏,拜谢!


第六十六章 大唐新时代

巨大的泥缸中,几片有些发黄的枯叶挂在上面,怎么看怎么和亩产十五石的神奇作物沾不上边。
李二面色严肃,指了指泥缸中枯黄的叶子,语气有些不确定的问道:“这便是土豆?”
徐阳仍有些难以置信的盯着那名女子看了两眼才讪讪道:“回禀陛下,此物正是亩产十五石的高产作物土豆。”
李二没有注意徐阳的眼光,又仔细的盯着那枯叶的根茎看了几眼,有些迷茫的问道:“这作物现在没有成熟?朕没有看到丝毫果实。”
徐阳这才反应过来,忍住笑意,道:“回禀陛下,这土豆的果实长在地底下。”
“哦?”李二来了兴趣,指着泥缸中的土豆,兴奋道:“还请徐爱卿给朕看看,这地底下究竟是何物。”
“诺。”徐阳挽起袖子,直接就上手去揪住那枯黄的茎叶,用力的朝外拔,看的牛进达是一阵哆嗦,就跟拔他命根子似的。
“呼啦。”最后使出吃奶得劲,徐阳一下子就从泥土中拽出一长串土豆,就跟一串葡萄似的,不过个头要比葡萄大的多,只见布满泥巴的土豆根上面带着四个拳头大小的土豆,根部的尾端还有一个拇指大的未成熟的小土豆。
看着徐阳手中的土豆,一众官员全都探头朝这边看,边看还边吸凉气,四个土豆,每个估摸着都要一斤多,一株土豆就能产个四斤,一亩地种上一千株岂不就是四千斤。
牛进达的眼睛里闪烁着泪光。程处默。尉迟宝林几人兴奋的探着身子向前看去。
房玄龄率先站了出来。躬身行礼对李二道:“陛下,此乃天降祥瑞,乃我大唐万世之兆,臣请大赦天下,以表贺彰。”
李二看着那些土豆,也是欣喜的点了点头,正准备说话,就听到徐阳嘀嘀咕咕的在自言自语。
“徐爱卿因何事困扰?”李二的心情很好。看着满脸疑惑的徐阳关切的问道。
“哦哦。”徐阳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臣觉得产量似乎有些太少了。”
“这一株可是四斤多,爱卿居然还觉得少?”李二的声音里充满笑意。
徐阳挠了挠头,还是觉得有点不对劲,后世的土豆一株起码十几,几十斤的,到自己这里怎么才区区四斤?自己也没有多浇水,完全是按照百度到的土豆种植方法种植的,“臣想砸破这缸子,看看其中还有没有剩的土豆。”徐阳请求道。
“准。”李二大手一挥。就应允了徐阳的请求,目不转睛的盯着那口大缸。
“噌~”徐阳抽出了自己腰间的佩剑。一下子便朝泥缸劈了下去,“啪啦”泥缸顺势裂成两半,缸中略有些干燥的泥土散落了一地,徐阳用剑在泥里刨来刨去,最后又是找到了五枚新鲜的土豆,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感觉周围有些安静,这才抬头看向众人,只见所有人都如同看外星人一般看着自己手中的土豆,只有程处默上来便抱住了自己的脖子。
“大哥!真是神了!”
。。。。。。。。。。。。。。
“回禀陛下,这便是玉米,这上面的黄色的颗粒状便是它的果实了。”徐阳指着一口泥缸中种着的一株一人高的玉米说道。
“金黄之物,果然非同凡响,想必如此高贵之物也只有我皇家能食。”李二仔细的看着那株玉米,心里已经快咧的闭不上嘴,脸上仍是一副淡淡的笑容。
“回禀陛下,这东西的产量也是非常高,这一株因为太老了,所以玉米已经掉光,只剩下这一株种子,这东西日后产量很大,用来造福百姓最为合适。”徐阳被李二的想法震惊了,急忙提出建议,可不能因为这玩意是金黄的便成了皇家专用的食物,要不然也太暴殄天物了。
李二笑着点了点头,他怎能看不出徐阳想说什么。
不过不得不说玉米的卖相比土豆好了多少倍,李二直接就下旨将这玩意先保护起来,命专人饲养,徐阳对这个看脸的社会也是无语。。。。果然古今都一样。
。。。。。
“启禀陛下,此物便是辣椒。”。。。。。
“此物名曰西红柿。。。。”。。。。。
。。。。。。。。。。。。。。。
李二看完徐阳介绍的种种作物,当时就打算在太仓码头举行个祭天仪式。
码头上巨大的黄铜鼎已经摆放好,精致的香炉已经燃上了香柱,李二面色激动,有了眼前这些植物,梦中的盛世大唐似乎即将就会实现。
所有七品以上的官员全都是站在了李二身后,花花绿绿的很是喜庆,六尺长的香案上已经摆满了临时凑齐的贡品,整头的猪样、果品、点心,全都摆放在香案上。
房玄龄身穿紫袍官服,腰佩金鱼袋,丝网编织的朝冠灿然如新,两缕黑色冠带自然下垂,端庄肃穆。
“我大唐猛将牛进达携远洋舰队,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终得海外之祥瑞,乃实属我大唐之福,臣等此番祭天,愿苍天在上,佑我大唐!”顿了一下,他才庄严道:“吉时已到,请圣天子陛下进香!”
李二身穿龙袍,缓缓的走上前去,从香案前拿起三根檀香在蜡烛上点燃,躬身祭拜了两下便插在了香炉上,此时的他,浑身上下充满了一种自信,大唐有自己一代雄主,勇猛的将领,足智多谋的谋臣,敢于厮杀的士兵,再有了如今这些海外而来的高产祥瑞,弥补了大唐最后一处短板,怎能不会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
“陛下又表请奏诸天臣子跪拜!”房玄龄扯着嗓子喊了一句,只见数百名官员都是齐刷刷的跪在了地上,口中念念有词,徐阳仔细听了一下,这些人居然在感谢三皇之一的神农氏,赐予大唐如此祥瑞。
当时徐阳就觉得一阵蛋疼,什么神农氏赐予的,这明明是自己千辛万苦出海带回来的东西,这群没良心的,没想到功劳全被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神农氏给抢了。
正当众人磕头念咒一般的感谢神农氏的丰功伟绩的时候,徐阳突然发现他前面的女子就是和金胜曼长的一模一样的女子。
悄悄拉了拉那名女子的衣摆,女子有些好奇的回头,当她看到徐阳时也是微微一愣。
“你就是德善公主的姐姐?”徐阳有些无奈的问道。
“你就是徐阳?”那名女子也问了同样的问题。
“等祭天结束,我有话要跟你说。”徐阳有些哭笑不得的说道。
“嗯,我也有话想要对你说。”女子的眼神微转,闪烁一阵清冽的光。
。。。。。。。。。。
好不容易等到祭天结束,几十口大缸全都成了祥瑞,下令送往皇城,程咬金亲自帅三百玄甲军护送回城,在皇城中进行移栽。
李二也回去了,车队前前后后浩浩荡荡,倒是他们走的时候,李承乾和李泰两位皇子跑来和徐阳打了招呼,他们俩今年就要去南山书院的小学上学了,想事先和鬼谷老师交流交流一下感情,特别是李泰这个小胖子,更是想念徐阳,徐阳以前说过的很多东西,现在都被他奉为经典。
徐阳也很乐意指导这名好学又聪颖的小皇子,许诺李承乾和李泰等他俩考上小学之后,送他们俩鬼谷礼物之后,他俩便欢喜的坐上李二的车驾起驾回宫了。
曲终人散,码头上的工人们开始卸船,对大船进行修补,船上的将士都被分发了十贯钱,二转的记录已经记录完毕,不少人都是兴高采烈的回乡,想看看家中的亲人都怎样了。
徐阳送走了两个小皇子,就听到身后传来了一声熟悉的声音。
猛地转身,就看到刘梦璃一身鹅绒服站在岸边,只见她泪眼婆娑,欣喜的望着徐阳。
“丫头!~”(未完待续。。)
ps:  求月票~求推荐~求打赏!~第三卷即将结束,迎来征战四方的大唐!


六十七章 两位少奶奶

握着刘梦璃的小手,徐阳这才觉得有了一丝人气,自己也算是回家了。
刘梦璃羞红着脸,光天化日之下,和夫君如此亲密还是让她娇羞不已。
“我出海的这段时间,庄里面怎么样?”徐阳也很兴奋。
刘梦璃一听,像是打开了话匣子“夫君走后,庄里一切都好,幽州来的那些子弟现在都已经在庄里安家落户,我爹和老太爷也都不愿意再回去了,今年蝗灾,咱们庄种了许多大豆、苜蓿、果树,这些东西蝗虫都不吃,所以遭灾的地界特少,多亏了夫君走之前让乡民们多养些鸡鸭,现在庄里人都说您是天上派下来的文曲星呢。”
“哈哈。”徐阳听闻也是朗声大笑“岳父大人和老太爷呢?我怎么没看到?”
“我爹和太爷爷都在后面等着你呢,妾身先跑来接你的。”刘梦璃的一张小脸绯红。
“嘿嘿。”徐阳又是嬉笑了一下,用小拇指钩了一下刘梦璃的鼻头,调笑道:“还是我家丫头最想我。”刘梦璃一张小脸羞红的简直能拧出水。
徐阳心情大好,连旁边服侍刘梦璃的丫鬟馨儿都不放过,摸了摸馨儿的脑袋,笑道:“馨儿,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