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群英三国 >

第130部分

群英三国-第130部分

小说: 群英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是已经没有了头颅。看到这一幕,那些士卒直接就给吓尿了。

“大帅死了,大帅本黄巾贼斩首了!”也不知道谁那么配合,顿时就传遍了出去。,

汉军的士卒开始慌乱起来,而黄巾军也在张宝的组织下,开始了反击,据实似乎开始发生了变化,而张宝却知道,带来这个变化的,就是斩杀了皇甫嵩的那家伙,那个不务正业跑到这里来胡闹的家伙!

“若是害得我侄女守寡,我做鬼都不饶了你!”张宝又杀死了一个汉军校官,看着方云那边嘀咕道。随即又看了看不远处躺在地上的张梁,此刻的他已经彻底没有了呼吸。

“兀那汉将,且让我来斩你!”张宝咬了咬牙,朝着孙坚杀了过去。却不想还没有杀过去,其腹部却是多了一把刀子,直接贯穿了他的身体。

张宝不可置信的回头一看,却见高升笑盈盈的站在其背后……

“你!”张宝不敢相信,暗害他的,居然是自己的绝对心腹。

“你们已经没什么价值了……”高升笑了笑,猛地一抽刀,随即斩下其首级。(未完待续。。)

ps:历史上在曲阳的时候,高升阵亡,严政见事不可为,杀了张宝投降。不过既然设定高升是商人出身,而且方云的出现也极大的改变了历史进程,故而就改成他叛变了。但是,他真的叛变了吗?敬请期待后续剧情……

第二更!

第49章潇洒的离去

高升是一个商人,他需要的是利益最大化。

黄巾军已经为他赚到了投入本钱的三十余倍,如今黄巾军已经式微,没必要再舍命陪君子。赚钱需要承担风险谁都知道,但是能够在浪尖全身而退的商人,或许才能成为豪商。

“张宝以被我手刃,尔等还不投降更待何时?”高升摘掉了头上的黄巾,高呼一声。

周围的两军都懵了,刚才还说皇甫嵩被杀了,却不想时局变化如此之快,一眨眼的功夫居然张宝也挂掉了。之前那人公将军更是死在孙坚的手中,如此一来……

“背主求荣,哼!”孙坚在高升身边经过,冷哼一声。

不是他不想杀了高升,而是此刻高升身边却是五百核心亲信,他们都摘了黄头巾。

同时他也知道,不少世家都把自己的族人什么的,打入到黄巾贼之中,说不得这高升还真是一个友军,误杀可不好,天知道他们家族到底有什么亲朋故交什么的,一个不好得罪人,自己只怕也得是落得个有过无功的下场。

高升还真不是什么世家子弟,但是他知道有那么一回事,所以才有了如今这一出。这下可好,他拿着张宝的首级来到仅剩的右中郎将朱隽面前,坦言自己是某某郡某某家族庶子,此番潜伏进入黄巾贼之中,只为大汉探听其虚实,并且如今更是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才使得场面不至于彻底倾向于黄巾贼这边。

朱隽也不知道事情的真假,但高升的确是敬献贼酋首级有功。也就让他下去休息。只待一切解除。只会为其表功云云。高升自然不可能有什么不满,欣然告退。

另外一方面,正在和程普交战之中的方云,尚未进行第三回合,却不想得知张宝被杀的消息,顿时在心中暗道:果然是天意弄人,历史难道真的没办法改变不成?

说真的,那一刻他多少也有点迷茫。其实他根本不知道。张宝原本是继续退守的情况下,最终在曲阳才被击杀,如今却是提前阵亡了。如此看来,历史其实已经改变。

有意思的是,由于张宝张梁已经在这里阵亡,那么这次黄巾作乱,显然就已经拉下了帷幕。虽然后续也还有一些小贼寇需要剿灭,但是大头已经在这里,没必要继续犯险。且这些小事,交给地方乡勇赚点功勋就好。没必要连汤都不给别人。

换言之,汉军最多还会去一趟巨鹿县。把张角的‘尸体’给起出来带走,然后基本上就不会再有什么事情了。而方云一众人,基本上也就彻底安全了。至少,朝廷的关注度,会随着这次动乱的结束,再次降低。

所以说,历史还是变了,变得对方云来说极为有利!只是他不清楚这段历史,自然高兴不起来,只觉得此刻非常的不爽,很想杀个人泄泄愤什么的。

“杀!”方云深深吸了口气,那直贯云霄,力破九重天的必杀一击,骤然使出。

此刻的程普不过刚刚成为一流武将,连超一流都不算,哪里挡得下这必杀一击?结果毫无意外的,直接就被方云拦腰斩成了两半,武魂都被第一时间抽了出来。

看了看战场,此刻大军已经开始朝着他这边围了过来……看看自己这边,黄巾军的士卒至少阵亡了二百人,盖因敌人已经开始合围……已经没必要继续留着……撤退吧!

“撤退!”方云高呼一声,打马转身而去。

下面的士卒也是第一时间,找到没人的战马飞身一跃而上,然后打马跟上。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自然也有不少人被汉军所杀,但到底还是有四百余人跟着方云顺利撤退。

打开系统界面,方云第一时间查看了解烦军的兵种界面。

不出所料的是,这些士卒果然已经达到了lv4,只可惜还是没有办法提升到lv5。只是如今的情况,还真不能够容许他继续战斗下去,无奈只能留着下次再想办法积攒一些经验值什么的。

随即他大手一挥,在后方堆放的银钱立刻消失,立刻变成了五百名黄巾军士卒。虽然没有战马可以骑乘,但是令人安心的是,这些士卒并非是从lv1开始出现,而是一开始就是lv4级别。

不过之前他也询问过系统,才知道补充新兵的话,经验值会有所下降。通俗的说法,就是这次广宗之战,这些黄巾军士卒不仅达到了lv4,而且还有不少盈余,这部分盈余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刚好用来支付招募新兵所要扣除的那部分经验值。

总体来说,还是不幸中的万幸。而系统这样的设定,也让他没办法生气,毕竟有钱就能无限征召的士卒,本身就是一个无比bug的存在,若是还能一直保持着最后的级别,那就真的有点天理不容的意味。

如今这样设定,反而让统御者更加的珍惜这些士卒,更加合理的使用这些士卒。

方云和那四百解烦军顺利沿着原路回到了山坡上,后续的汉军也陆陆续续追了上来。然而却不想山坡上不仅突然多出了五百黄巾军士卒,而且对方还把大量的岩石给推了下来。

这些岩石也不小,每一块至少也有二百公斤(现代斤),最大的超过五百公斤。借助山体的坡度不断的加速,形成了类似‘滚石’的技能,不说能够杀死多少汉军,至少也能够最大限度的限制他们的移动速度。

“汉军你们听着,黄巾军之仇,他日我必将加倍找你们清算!”方云在山坡上高呼一声,然后这才调转马头,带着人马迅速离去。

“可知道那厮是何人?”朱隽见状,不由得提问到。

“回将军,对方却是波才的弟子,黄巾渠帅方云!”高升上前回答到,只是他故意没有把方云最新的身份给说出来,也不知道在打什么主意。

或许,对他来说,唯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吧?!

“嗯,我知道,义真说过他……没想到居然会在这里出现,而且仅以八百人便杀了义真,居然还能够如此从容离去,只怕以后必成我汉庭大敌!”朱隽由衷的感慨到。

对对对,以后他必然成为你的大敌,你们就好好往死里掐便是,方便我浑水摸鱼!

高升目无表情的退居一边,却是在心中不断的盘算着各种利益……

“那个,高老哥,以后老弟只怕要请您多多提携提携了!”突然,同为张宝部将,却和他一起投降的的严政上前低声说到。

“好好好,有我在自然不会亏待了兄弟你!”高升笑了笑,却对此獠无比的厌恶。(未完待续。。)

ps:轻装而来,潇洒而去,广宗之战,这个黄巾军最后的大型战役,宣布结束……

第三更,今天的份结束,多谢各位坚持订阅本书!

第50章起义的落幕

大汉都城雒阳,这些天紧张的气氛一扫而空,所有的百姓都面带笑容。

说真的,在雒阳城内能够称之为百姓的几乎没有。不是权贵就是富商,要么就是他们的家丁开设的店铺什么的。这些日子逃难而来的外地流民,都在城外的墙下默默的等待着救济,但在这个期间内,不知道冻死饿死了多少人……

城里和城外完全就是两个世界,里面的人带着笑容,而外面的人带着麻木的表情看着升起的太阳,然后默默的在心中嘀咕了句:“又多活了一天……”

每天限时开放的大门,如今彻底的敞开了,而两侧更是有小吏打扫地面,以及驱赶那些看了就恶心的流民,今天这主干道,将要迎接一群大汉英雄!

从上午等到中午,眼看到了下午两点多,一支军队才慢悠悠的在地平线上出现。为首的赫然是朱隽,皇甫嵩阵亡之后,他接替了主帅的位置,正式领导这支军队。

抬头看了看,朱隽看到那久别的雒阳城城门的时候,心中也是感慨。

当初三人意气风发,誓要荡平八荒剿灭那群黄巾贼,顺势捞点好处,为家族的崛起而努力。却不想再回来这里的时候,卢植已经是戴罪之身,皇甫嵩已经战死沙场,唯有自己活了下来回到这里,只是心里怎么都高兴不起来。

“皇帝诏,右中郎将朱隽即可交接军务,前来殿前议事!”才刚刚来到城门,却不想一名黄门在数名羽林军的护卫下。来到其面前宣旨。

“喏!”朱隽不得不接下这道圣旨。虽然他看出来这道圣旨有剥夺他兵权的意思。

这其实没什么好奇怪的。本来三足鼎立,如今就他一人统领这数万大军。万一朱隽起了什么坏的想法,带着这数万大军杀入雒阳宰了汉帝,然后扶植一个傀儡又或者自己当了皇帝怎么办?不管这种荒唐的事情有没有可能,汉帝也不可能容许一个将军长期的把持着军权,这会让他很没有安全感!

最重要的是,黄巾军里面不少人出身寒门,朱隽也出身寒门。天知道他是否对黄巾军的理念产生共鸣?谁也不能保障这点,毕竟在那些世家门阀,还有十常侍甚至的皇族的眼里,此刻的百姓还有寒门,都是一群不忠不孝的家伙。

这也使得,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寒门的士子将更难以得到重用。百姓的日子也变得更加的艰苦,不过谁会在乎这些?!

“臣拜见陛下!”朱隽终于来到了大殿之上,以君臣之礼拜见汉帝刘宏。

这年头没有皇上的称呼,故而一般都以‘陛下’称呼。同时汉礼不兴叩拜。那只有祭天被祭奠的时候才会出现,而且行礼之后对方也会回礼。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礼尚往来’。

“卿辛苦了,赐座!”刘宏不愧当了好几年的皇帝,气度礼仪一切都是那么的从容。

“谢陛下!”朱隽谢礼,然后在一旁的座位上正坐了下来。

其实真正想来,后世站着奏对或许也有一定的先进性。看看如今,两侧文武大臣跪坐在那里,说难听点就是得跪着来参与议事,若非身下有块垫子,只怕就不是什么殊荣,而是一个折磨了。

接下来的事情其实还真没什么营养,仿佛是一早就已经准备好了似的,汉帝也是随便询问了一下剿匪的具体情况,而朱隽也是不急不缓的把自己在昨晚背下来的东西背了出来。

是的,这就是最让人郁闷的事情,战况还不能据实汇报,里面牵扯到许多世家的利益,所以必须要最合理的分配。他朱隽不过是一个寒门出身的破落户,若是不这样只怕不超过一个月,就会因为某次以外犯错,而直接丢了官帽,运气坏的直接被斩首都说不定。

别以为有军方这顶高帽就能够免死,在世家和十常侍的共同作用下,军方也不能够为了一个寒门得罪他们。到时候朱隽自然,只能悲催的作为牺牲品被送出去。

“嗯,具体的军功名单,稍后卿再递交上来便是。”汉帝也是简单听听,然后回到。

“陛下,如今黄巾余孽尚未剿灭,此间势力最大的有青州管亥军、庐江卜己军,以及不知所踪的方云军。若是放任不管,只怕还会继续作乱,就算不会掀起大规模的动乱,也会为祸地方……”朱隽还是忍不住,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嗯,朕知道了!”汉帝还没等他说完,便示意他不必说下去。

言下之意,自然是不需要再理会那些所谓的黄巾余孽了。说到底,再打仗又要大量的军备粮草什么的,之前的战争已经几乎把他的私房钱给花费过半,只是迫于形势不得不妥协,如今既然大患已经解除,自然是希望由国库来支付军资的,若是不能,他的私房钱自然是不会再支付一分一毫的。

只是如今国库也没钱,地方到处都在作乱,今年的税赋根本收不上来。能够维持洛阳各个职位的基本工资发放已经很了不起了,岂能支持一场甚至多场规模浩大的战争?

所以说,既然地方截留了税赋,那就交给地方好了。这些日子以来向来地方也招募了不少的乡勇来自保,既然已经招募了,就该拿出来用,免得地方又借口养兵不交税赋!

满朝诸公里面,只有少数人知道,这些所谓的乡勇,可靠的不足一二。

只是汉帝既然已经发话,那朱隽自然不能够不识时务,只能乖乖坐了回去。经过大概半小时的议事之后,刘宏也就散了朝,回到他的果游馆享受去了。

朱隽第二天就递交了具体的军功名单,实际上这还不算最后的结果。所有战功表上有名字的,必须要花一笔钱去贿赂十常侍,才能够分到好的职位。否则比如可以荣升刺史的,冀州刺史也是刺史,交州刺史也是刺史,但能是一样的吗?

尤其是那些战功低,身份也低的,说不得就直接被忘记,其战功被安放在某个十常侍嫡系的属下身上,累积起来又是一场大功劳。

曹操卧床不起,凭借着意志力与毒瘾对抗,但也不得不花费点银钱,这才换得了个济南相的官职,不过要上任只怕还需要一段时间。

最凄惨的这莫过于刘备,死了三弟不说,没有门路也没有银钱更不懂得走十常侍的路线,最后连在幽州剿灭程志远、邓茂的战功都差点被贪墨,最后混了个安喜县县尉。任职的地点倒是一样,但是位置却是从县令变成了县尉,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