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晚明 >

第134部分

晚明-第134部分

小说: 晚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闻贤看那些船娘的样子,大致猜到是怎地回事,笑眯眯的跟着一个船娘上船,刚上船就乘着船娘扶他的时候摸了几下,那船娘见怪不怪,格格的笑了两声。
    刘民有则不知底细,只以为是一般的游船,带着傻和尚要上另一个船,他上去后,傻和尚也走到岸旁要上去,那船娘连忙拦着他,让他去另外一条船,傻和尚大声道:“俺大人说了,让俺随时护着先生。”
    那船娘气道:“我一个小女子,又不会吃了你家先生。”
    刘民有道:“便让他上来吧,他一直随着我的。”
    那个船娘听了一下,吃吃的道:“你们两个,奴家一人怎受得了。”
    刘民有奇怪的声音传来,“这船这么大,我也没有那么多愁,有何受不了。”
    陈新在渔船船舱中听得捂着嘴直笑,他船上的船娘撑着竹篙离了岸,又帮他把竹帘卷好,看到他样子,抿嘴笑道:“公子你的友人好笑得紧。”
    陈新看着俏立船头身材苗条的船娘,色心大动,想不到自己的明代青楼梦是如此开局,真是别开生面,比会所还有意思。
    他对船娘招招手,船娘温顺的过来挨着他坐了,陈新一手搂住,准备先培养一下感情,温香软玉在怀,青楼梦终于开始了。
    这时只听傻和尚吼了一声,那个船娘道:“都订好五条船的,难不成还剩一条空着,不许上来,我要开船了。啊,不许上……”大概又是争执起来。
    陈新想着刘民有上船后,那船娘要给他伺寝,没准会局促得跳河,得意的哈哈笑起来。
    突然“噗通”一声水响,那船娘大喊起来:“哎呀,快抓住竹篙。”
    陈新惊得站起来,只见河中一片水花扑腾,刘民有则还在船上着急的找东西,一边大喊:“傻和尚快抓竹篙……”
    傻和尚不会水,手在水上胡乱扑腾,一直抓不住竹篙,反而越来越靠近河中间,陈新忙叫自己这个船娘靠过去,探身下去一把抓住傻和尚的手,正要拉他起来,傻和尚猛地拉着他手往上一把抓住船帮,陈新扑通一声掉入河中。
    (未完待续)


第十章 繁华
    客栈内,陈新换好衣服,无精打采的喝口茶,听见有人敲门,打开一看,胖和尚耷拉着脑袋站在门口,见陈新出来,马上跪下。
    陈新连忙把他扶起道:“傻和尚你这是干啥,不需如此,你也并非故意,不过下次要留意一些,回去后到水师学学游水,万一刘先生掉河,你也好救他。”
    傻和尚嚅嚅道:“小人罪该万死。”
    陈新哈哈一笑,拍拍他肩膀,安慰了两句,这个傻和尚也是个粗大神经,很快就恢复了平日傻呵呵的乐观模样。
    陈廷栋还在回廊下坐着,看了赞道:“大人胸怀宽广,带兵如子,难怪能横扫建奴。”
    陈新拱拱手,表示谢过,他只在游泳池游过,泳技泛泛,掉水后很是吃了几口水,那个船娘用竹篙把他拉上来,陈新全身湿透,也没了心情,让船娘划船到了淮清桥边,回了客栈换衣服。
    陈新让傻和尚回屋后,到了刘民有的屋子,关上门就低声抱怨道:“这他妈啥保镖,回去把他换了,让他种地去。”
    “傻和尚不错,要不是他,我现在怕是在延绥镇当兵了。”
    陈新气呼呼的在桌子边坐了,刘民有笑道:“你刚才在外面不是很大度嘛,都是面子工程。”
    陈新端起桌上的碗,闷头喝了几口茶,狠狠道:“这个花和尚,老子好不容易有心情去玩玩,都被他弄得一团糟,你也是,一人一条船多好。”
    刘民有这时也已经明白了怎么回事,反而笑道:“你自己不说清楚,想把我当猴耍,倒把自己搭进去了,现今才上午,还早得很,是不是继续去坐船?那几个船娘都还在河边等着呢。”
    陈新无趣的道:“都没心情了。”
    这时外面传来陈廷栋的声音:“唐掌柜,可是你东家回来了。”
    那个掌柜的声音响起,“正是,这位是左先生,不知将军可在。”
    陈新赶紧出去,只见左昌昊一身文士打扮,和掌柜在回廊下站着,身后还跟着两个彪悍的随从,陈新拱手笑道:“左兄可算回来了,数月前匆匆一晤,便如眼前。”
    左昌昊也回礼道:“不才何其之幸,只数月便又得见将军风采,想及三月前尚在北国惨烈之沙场,再见却是温婉的秦淮河畔,可见世事之难料。”
    两人第二次见面,已经是融洽许多,左昌昊又与刘民有见了礼,陈新给他介绍了宋闻贤和陈廷栋,然后把左昌昊让进了屋子,又低声然宋闻贤把河边的船娘打发走。
    左昌昊进屋后看看房间,对陈新道:“南直水土饮食大异山东,不知将军吃住还习惯否。”
    “还未谢过左兄,唐掌柜选的此处客栈是十里秦淮起点,风景颇佳。”
    左昌昊正要说话,看见陈新头发是湿的,晃眼一看,地上还有一堆滴水的衣服,有些好奇的问道:“将军可是掉入水中了?”
    “没有的事。”陈新一指对面洗衣服的女人,“我看那些女子在河边洗衣,好奇之下拿了一套衣服去试,结果水珠甩起来,把头上也打湿了。”
    左昌昊笑道:“将军好雅致,将军虽是沙场无敌,这些洗衣做饭的事,怕是比不过那些女子了。”
    两人谈笑一阵,左昌昊言归正传,“在下返回不久,便听闻将军高升,经己巳之乱,文登营名震天下,便是南曲之中,亦是如雷贯耳,陈将军更被称为戚继光第二。”
    陈新有些惊讶的道:“我在南京如此有名了?”
    左昌昊:“我家许大人亦对将军推崇有加,刚到应天便问及与将军相见事宜,我一一回报后,许大人大多准许,只是钱庄一事所涉非小,尚无定论。当时亦不知将军能否成行,许大人多次说不能与将军一见,是一憾事。”
    陈新听他这样说,估计许心素已经回来,果然左昌昊又道:“许大人与在下都是昨晚方回应天,早上在下去店中得知将军来过,立即派人知会许大人,大人今日已定了拜会几位友人,只好晚间在南曲为将军接风。”
    陈新暗道这个许心素待人刚刚好,既有架子,也不显冷落。笑着道:“许大人客气。”
    左昌昊看看天色,对陈新道:“将军远来是客,在下白日无事,请将军许在下略尽地主之谊,由小人陪将军一行游览南曲。”
    “多谢左兄。”
    “南曲景致一为河房,二为清溪,将军是……”
    “嗯,我等是北地来的,就不坐船了。”——
    陈新照例留下陈廷栋,让他等候聂洪等人。左昌昊陪着陈新一行,顺着他们上午走过的老路又往旧院的方向过去,左昌昊随行有三个护卫,他们看着很有经验,分散走在前后,一副小心模样。
    此时快到中午,河边的路上已经比较热闹,行人都是衣冠华丽,几乎没有粗布衣服,而且显得十分悠闲。左昌昊在南京的时间比较多,一路说些南京的景致,介绍起来又和陈廷栋不同。
    左昌昊对几人道:“旧院又称南曲,秦淮风月便以南曲名闻天下,妙舞清歌、诗书风流,往往让人流连忘返,亦是销金之窟,周边所居人家,多有在河房帮闲,耳闻目染之下,尽好奢逸,偶有衣着非锦缎者,便为人所耻笑。”
    宋闻贤赞同道:“这便是笑贫不笑娼了。请问左兄,南直风月之地,是否都如南曲一般雅致?”
    “非也,洪武初,南京建十四楼,教坊司官妓尽数于此,后又陆续有建,合共二十余楼,极一时之盛,现今所余只南曲、南市、珠市三处,南市乃粗鄙之妓所居,贩夫走卒出入其中,不说也罢。珠市多是歪妓,虽是偶有艳色,景致却差了许多,唯有南曲甲于四海,文人墨客趋之若鹜,在乐籍之官妓便可两千上下,尚有那许多私妓和婢女,不可胜数。”
    明代的妓女虽然也被人看不起,但青楼并未被打上意*识形*态的反面标签,对男士而言,反而算是一件雅事,所以左昌昊说起来也丝毫不觉得不妥。
    陈新问道:“那南曲之中有没有叫陈圆圆、柳如是的。”
    刘民有听他一问,也留神听着,这两个都是名传后世的名妓,他也有点好奇,那左昌昊皱着眉头想了半天反问道:“可是名妓?”
    “正是。”
    左昌昊摇头道:“或许是在下孤陋寡闻,确实未曾听闻。”
    陈新和刘民有对望一眼,两人心中都很奇怪,刘民有又问道:“那有没有李香君、顾……顾什么来着,就是叫做秦淮八艳。”
    “倒是曾有好事者评出金陵十二钗,乃是南曲十二名妓,现今早已不在。秦淮八艳从未听过,不知二位在何处得知?”
    两人听得一呆,感情金陵十二钗是曹雪芹抄袭的前人,看着左昌昊好奇的表情,陈新只得敷衍道:“前次听一南京来的客商所说,或许是他胡吹而已。”
    左昌昊这才点头道:“定然如此,也许只是南市歪妓,他强说是名妓。”
    两人对秦淮八艳也只知道这么多,他们其实不知道,所问的陈圆圆等人现今不过几岁,根本没到南曲来,柳如是更是苏州吴县名妓,即便是成名后也少有来秦淮活动,都是后人牵强出的秦淮八艳之一。
    左昌昊也不疑有它,带着几人过了文德桥,却没有沿着河岸行走,继续往前到了钞库街,这里就是南曲,里面食铺、客栈、货店、衣铺一应俱全,当然也有一些青楼,街道都是青石做成,十分整洁,路旁绿树掩映,翠竹点缀,两侧水渠清溪流泉,全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杂乱肮脏。
    左昌昊熟门熟路,带他们转入小巷,进了一个食铺,因为有外人在,海狗子和傻和尚是没有资格与他们同坐的,便和左昌昊几个保镖另外坐了一桌。
    刘民有进去打量一番,连这小小食铺中也是清洁雅致,门窗竹帘半垂,外面种了茉莉和毛竹,铺中幽香盈鼻。
    陈新低声对刘民有道:“这才是原滋原味的古镇。”刘民有点头同意,比起大酒家,他更喜欢这类清新的小店,他只是不太明白,从到江南开始,所见都是盛世景象,衣食不厌其精,生活优雅,从商业和经济作物的繁盛来看,商品经济也很发达。与北方的荒凉凋敝全然不同,一江之隔,恍若天地之别,哪里是末世之相。
    左昌昊点了菜品,店家很快来上了甜点,都是小碟盛装,每样不多,十分精致,刘民有问道:“左兄也到过北地,当知北方的残破,为何江南等地却如此兴盛。”
    左昌昊停下筷子对三人说道:“三位昨日才到,对江南之繁盛还所知不多,南京、苏州、杭州、扬州所居人口都在百万上下,以南京为例,其实南直一带自太祖时便十分兴盛,至万历间,城墙内人户达数十万,大行业九十五,店铺无数,据小人无事时所查,仅糖店便有三十余,大集市十余处,当铺据说五百多,三位便可知一般,是以人称天下商贾之资,吴中金陵二地十占其七,闽中十占其三,北地即便是京师,亦不可比。既有商贾通天下,则江南丝棉之利更盛,苏州、嘉兴、松江等地几乎户户养蚕织布,自比北地富裕,而乡中缙绅亦与北地不同,相较商业,田土之利已薄,如北地缙绅一心兼并田土者甚少,有力者兴办各式工坊,苏松湖的丝绸、棉布,杭州的金箔、书坊,雇工最多者可达数千也,如何能不繁盛。”
    (未完待续)


第十一章 柳敬亭说书
    两人听得心中震惊,左昌昊所说的,便是后世传言的资本主义萌芽了,而身在此时,听来全然不同,按陈新了解的,即便是到近代,中国雇工达到数千的工业也屈指可数,却已经在明代出现。
    左昌昊说来没有一丝自豪的表情,似乎理应如此。刘民有想着心事,食不知味的吃着东西,陈新和宋闻贤则一直好奇的问左昌昊一些南曲趣事,不时的哈哈大笑。
    他们谈谈说说,这一顿饭吃得很久,左昌昊久在商场,惯于迎来送往,与几人相处得很融洽。许心素定的是晚上,他们吃完饭后,左昌昊便要请他们去河房打发时间,宋闻贤想起上午交过定帕,一定要请左昌昊到雨眠楼。
    一行人边走边聊,左昌昊对陈新极为奉承,陈新除了在军官面前经常摆样子之外,在其他地方还是那副亲和样子。左昌昊那几个保镖照样散在周围,有行人接近时都仔细打量。陈新看他们样子,叫过海狗子回去客栈等候聂洪等人。
    他们慢悠悠到了雨眠楼外,门口站了几个仆人和婢女,铜环半掩,左昌昊落在陈新后面半步,请陈新先上了台阶。
    几个婢女齐齐施礼道:“公子万福。”其中一个婢女是宋闻贤定下的,亲热的过来挽了宋闻贤的手,与他低声笑语。
    陈新微笑点点头,一名仆人帮他推开大门,领着他们进去,门房中一个鸟架上的鹦哥突然道:“姐夫来了、姐夫来了”
    宋闻贤哈哈笑着,用手逗弄了一下,对身边的婢女道:“人说秦淮灵秀,这鹦哥也沾了灵气了。”
    刘民有还未明白姐夫是什么意思,宋闻贤就转头对他道:“青楼之中称客人便是姐夫,称呼鸨母为……”这个姐夫称呼让刘民有眼睛直跳,宋闻贤还未说出鸨母的称呼,前面的左昌昊一声大喊:“外婆。”
    刘民有还以为左昌昊外婆来了,转头去看,只见一个三十许的艳丽妇人,一身五彩绫罗,头上插满珠翠,烟视媚行的过来,离着几步对几人万福道:“左公子许久不见,害我家女儿惦念,今日定要多罚两杯酒。”
    左昌昊笑道:“小生同样日夜惦念外婆和各位姑娘,外婆该奖两杯酒才是。”他说完眼睛往陈新微微一斜。
    那鸨母抿嘴一笑,她是欢场中人,只看左昌昊落后半步,便知道今日主角是陈新,这左昌昊往日出手大方,所请之人都是非富即贵。
    她看一眼这个高大的陈兄,一表人才,满脸微笑,虽然外表斯文,但举止中有种杀伐之气,她便猜测是个武官,估计有点官位,但南曲往来的都是官绅富商,她见多识广,也没有当做多大回事,不亢不卑的道:“陈公子仪表非凡,几位伴当亦是温文尔雅,非得天上仙子才配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