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晚明 >

第258部分

晚明-第258部分

小说: 晚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新听完笑道:“收他们的银子那倒真是不易,宋先生你看黄功成、郑和贵这种人,他们赚多少银子都应该,交一文钱出来都觉得不应该。但是偏偏他们银子最多,大家赖掉之后,反倒让银子最少的人来承担加派。缴纳使用过程中又多入经手人之腰包,偏偏又是生员吏目之类,才是富者越富,贫者愈贫。朝廷这是加派加错了地方。”
    宋闻贤也摇摇头,“大人说得是,的确加错了行当,海贸如此赚钱的行当,一年市舶税才十万两上下,运河八大钞关每年货价巨万,钞关税加起来也只六十七万两。其他杂项即便加了的,亦是常常拖欠,属下听户部的人说,不单是生员优免银拖欠,加派的盐课和杂项每年亦大量拖欠,确如王大人所说,光两淮加派盐课就累计拖欠百万,相比起来,天启的七年时间里,所有辽饷总计拖欠还不到一百万。杂项拖欠多,田赋催缴考成却急如烽火,甚至有征税官无法完成,逼得在衙门中自杀者。”
    陈新叹口气道:“若是那税官不死,就只有逼得百姓死,眼下各处都在闹旱灾,原本收成就不好,特别在北地,若是再加派,山东登莱抛荒的流民会更多。”
    “流民多些亦无妨,他们大可投奔我登州镇。”宋闻贤毫无同情心的道,“朝廷的加派确实有失妥当,原本的田地正赋实际是区别了田土收成的。松江府每亩正赋一钱二分五厘,加派辽饷一分二厘,只正赋十一而已,咱们登莱土地差,以宁海州为甚,每亩正赋仅一分二厘一毫,加派五厘八毫,这便加派了五成之多。”
    陈新对登莱的情形倒是知道,蓬莱县算是正赋最高的,也才三分八厘,宁海和招远都只有一厘多,跟松江的一钱二分相比,便可知收成差距有多大。
    宋闻贤抬头看看陈新,又有些兴奋的道:“属下打听过,崇祯四年的户部预算案里面,辽饷加派合计九百九十万两,其中的田赋加派六百六十万,比原本九厘银多出一百四十万上下。辽饷催迫甚急,各地甚至拖欠正赋先完辽饷,去年天下七成州县拖欠正赋一半以上,太仓里面实际多半都是辽饷,朝中和各地大员都看着这块肥肉,工部去年的辽饷分饷便二十万两,登州府亦留用八万七千两,只要咱们再打几个胜仗,明年登莱拿个两百多万或许都能行。”
    陈新嘿嘿一笑,“这次皇太极敢去打察哈尔,本官自然要用胜仗教训他一下,既然有辽饷,那建奴的人头远远不止五十两一个。想来皇太极亦是觉得打辽南无甚搞头,远不如察哈尔人口马匹众多。或许他亦留了人马准备伏击我,但不知道我已经有近两千骑马的兵。就是不知他到底准备了多少首级给本官。”
    (未完待续)


第四十六章 猎人…上
    复州城东面十余里,有一道如屏风般的山系,这里便是复州东屏山,东屏山山顶开阔,面向复州一方的坡顶有一段陡峭岩壁,然后便是平缓的山坡,山坡上的灌木和杂草丛生,因为缺少雨水,在夏季耀眼阳光的照射下,仍带着焦枯的黄色。
    在山头能看见复州城墙。复州河在山下五里外蜿蜒流过,虽然辽东同样干旱,但此处已是中下游,各处支流汇集起来,水量依然比较充沛,原本应该能灌溉不少的田地,但此时两岸的熟田里面却一片焦黑的败坏景象,那是特勤队和哨骑前些日子的功劳。
    “烧掉你们的麦子,看你狗日建奴能运多久的粮食。”龅牙看着那些焦黑十分得意,他只用布巾包头,上面还顶着一堆杂草,伏在草丛中一动不动,俨然成了大地的一部分。
    龅牙嚼着草根,脸上还爬着几个蚊虫,他却没去理会,只是对旁边趴着的李涛低声道:“日头太毒了,副总队长,这里咱别呆久了,后面山顶如此平整,被建奴察觉的话连个跑处都不好找。”
    李涛没有搭理他,用一个包着布的远镜观察着山下的官道,他已升任特勤队副总队长,龅牙是这个小队的队长,每小队仍是十二人,此处这个组加李涛共七人。
    特勤队在登州损失严重,在登州的小队折损过半,经过战后的扩编,队员增加到了两百人,这些人也是百里挑一出来的,有三十多个从宣大、榆林新来的夜不收,他们是上次买烟的山西商人代为招募的,其他人员中甚至有两个原来是大泽山的土匪,因为善于山间攀爬而入选。新人训练时间不长,战技水平还无法与老队伍相比,很多人还依靠原来的老经验作战。所以李涛采用每次行动新老各半的方法,带着他们一起行动。
    在六月至七月间,特勤队和第四混编营的哨骑一起出击,在复州和金州之间与建奴哨骑反复交战,拉锯之下建奴也有些吃不消,被登州镇多次进至复州卫城附近,焚毁小麦近两千亩,使得后金今年在复州的军屯损失大半。
    直到七月中旬,建奴增加了复州驻军,其中有正白旗和正蓝旗巴牙喇近百人,才把登州镇的斥候线击退,让李涛他们只能偷偷摸摸活动。
    “又多出了三百左右鱼皮鞑子,旗号为正白旗,总兵数约一千五百上下。”李涛低声念道,旁边一个队员在册子上面记了。
    龅牙吐出一截草根低声道:“往北的两个小队还未回来,朱大人要求至少要查至盖州,也不知他们能否潜过去。”
    “复州一路过去,途中尚有十余堡垒,今年都开始有收管真夷驻防,人数多少不一,他们只能走山地边缘。这些收管真夷其中半数为正蓝旗,可知复盖之间至少有两旗部分人马。”
    龅牙听了李涛的话说道:“朱大人不过是担忧建奴有大军伏击,如今金州稳固,红嘴堡、归服堡沿线无建奴驻守,建奴骑兵要从东边过来,得自带粮草,来少了亦不顶事,多了行动迟缓,老子大致觉得东侧海岸无虞,唯有西侧而已,但是建奴要是有大股伏兵,在野外得吃多少粮草,还要升火造饭,藏几日可以,藏久了很容易寻出来,老子光凭马粪味就能寻着他们藏身的老林子,再一把火烧光他们。”
    李涛稍稍偏一下头,“少废话,昨天你有没有让另外那组人要记录打柴打水人数,还有入城的粮车数?”
    “放心吧,都说过了。那一组除了你说的几样,另外还要复查复州红夷炮数量,晚间复探复州河水位和涉渡点,”
    李涛点点头,“这几日复州的白甲多出来不少,大伙都要小心些。咱们晚间便先回尖子山的隐密营地,在那里等其他两队人返回。”
    龅牙满不在乎的一笑,露出几瓣黄色的板牙,“怕啥呢,老子一人入蒙边数十次,也未掉脑袋不是。这些建奴还不就是那个鸟样。老子不怕建奴,就是这趴着挨晒,让人憋屈得慌。”
    龅牙说完正抬头眯眼瞟日头的位置,李涛突然用手碰碰他,“有一队运粮草的牛车队过来了,他们为何往东北方走?”
    “管他为何,只有十来个建奴押着,要么做一票,要么老子跟着他们去寻他们的营盘。”
    李涛仔细看了一会,把远镜递过去,“怕不是如此简单,咱们别小瞧建奴,你再细看看。”
    龅牙接过远镜一看,复州河岸边的大道上确实有一队牛车,大约有十余辆,正慢慢往东北方走去,车上有些口袋一样的东西,有些则覆盖着杂草。
    “往东北是复州河源头和尚帽山,沿途有沙家楼、土门子、聂家屯,几处都有水源,但那几处皆无法隐藏,那是不是和尚帽山果真有一支隐藏的人马?”龅牙沉吟道,“但若是他们要隐秘些,可以走北门,为何偏偏往东面走,押运的甲兵又少。”
    李涛静静听着,眼睛却开始扫视那队牛车周围的丛林,龅牙眼神闪动,也想到了李涛在寻找什么。正好一片云朵飘来,暂时遮住了灼热的阳光,周围顿时清凉不少……
    大约一里外的山下,一队牛车吱吱呀呀的走在大道上,约有十多个甲兵和余丁护卫者,沿着大道有几片树林,赶车的包衣知道最近有不少登莱兵,颇有些提心吊胆的左右张望着,走了一会见到树林中没有异动,才放心的继续赶路。
    待牛车队走过树林外缘,大道上又恢复安静,此时太阳又重新探出了脑袋,阳光洒下的斑驳落印在林间空地,照出一些光秃秃的头顶,竟是二十多个隐藏的后金兵,他们同样没有带头盔,身上背负着刀斧弓箭,正安静的分散躲藏在茂密的枝叶之间,小心的观察着对面的东平山西侧山坡。
    为首的是一个脸上带着多处刀疤的白甲。他皮肤黝黑,浓眉下一双眼睛带着野兽般的凶狠,嘴角一道长长刀痕,整个左脸都被这道刀疤带歪了,使得这侧嘴巴的宽度也要大于另一侧。
    “幸纳主子(注1),那边似乎有人在动。”旁边另一个甲兵用满语说道,往远处一指。
    幸纳鹰隼般的眼睛投向东屏山南坡,只见漫山的草树摇动,幸纳仔细看了一会摇摇头,他自幼在山中的狩猎生涯,锻炼了他磐石般的意志以及敏锐的眼神,他甚至能在树林中追踪兔子奔跑的身影。
    “那不是什么文登兵,只是一丛小丘上的枯草。”
    幸纳说完便将眼神转往其他地方,他刚来到复州不久,自从那支登莱兵在金州站稳脚跟后,便开始不断派出小队伍出击,每次还另有近百人的步骑进行接应和支援,双方的斥候在两地间的山地反复交手,这支明军散兵人数众多,战技娴熟,阴谋诡计也多,甚至还有些奇怪的装备,在他们的攻击下,复州的斥候线一退再退。
    七月初大汗调动人马西征察哈尔之后,金州方面的哨探更加频繁,甚至有两次白天大摇大摆来到复州城下,留守的多尔衮和莽古尔泰丢不起这个人,只得派出白甲增援,这两日将对方稍稍击退,幸纳便是增援而来的白甲兵。
    幸纳曾于第一次征讨察哈尔时负责哨探,在张家口边外发现蒙人一部,于风雪中潜伏四天三夜,终于联络到阿济格所部,然后亲自领兵将该部蒙古人击败,大部被他俘获。他的卓越表现让他成为是多尔衮十分欣赏的巴牙喇,此次亦专门派他和其他白甲来复州,要夺回战场侦查的主动权。
    他到来后已经与登莱兵交锋两次,带着派给他的十多个白甲和甲兵,出其不意的袭击了一队十来人的登莱哨骑,斩杀三人,自己损失一人,虽然略有小胜,但那几个登莱兵的作战意志远远超过所有他遇到过的明军,让他也不得不加以重视。
    随着其他后金军到来,登莱兵的哨骑已经后撤,目前双方脱离接触,当后金兵以为他们退走时,昨日又有五名甲兵遇袭,被干死三个,再次拉紧了后金兵的神经。
    现在幸纳也不清楚那些明军是否还在附近,但他清楚这些明军想哨探什么。所以他今日特别请复州的甲喇额真安排了一队牛车,假作往某处营地运送粮草,以此来引出那些登莱明军尖哨。
    刚才那个甲兵低声说道,“幸纳主子,尼堪都是胆小鬼,见到这么多勇士过来,或许已经逃了。”
    “或许?”幸纳冷冷盯着那甲兵的眼睛,如同看着一件死物,甲兵吞了一口口水没敢接话,幸纳嘴角的刀疤抽动着道:“贝勒派咱们来,就是要打退他们,省得他们打复州的主意,待大汗回军再慢慢收拾他们。他们不胆小,而且……”幸纳转头盯着长长的山坡秘密眼睛,“他们就在这里,我能感觉得出来。”
    那甲兵松一口气,赶紧转移话题道:“东屏山都是枯草,那要不要奴才点把火,把他们逼出来。”
    幸纳听了根本不回答,那甲兵悻悻的退到了一边。
    另外一个他同村的白甲低声笑骂道:“你可是傻子,这东屏山这么宽,咱们这点人根本烧不过来,就真都烧起来,野火一起烟雾弥漫,他们就大大方方随便找个地方走,你还能看得到不成,你打仗还差得远呢,等幸纳吩咐便是。”
    幸纳突然开口道:“阿什达尔汗,你领七个人出林,跟在牛车队后面,不要从此处出去,走林子另外一侧。”
    那甲兵答应一声,叫起同村两个甲兵去后面牵了马,一路护着马脸从另一侧走出树林,然后大摇大摆上了大道,远远跟在牛车队后面。
    剩下的后金兵还有十余人,他们都知道是个钓饵,这些人久在山林间狩猎,又长期经历战争,互相间都是同村或近邻,配合的默契度十分高,他们都全神贯注的观察对面斜坡,但待到那几人走远后,对面的山坡仍然毫无动静,只有阵阵山风吹拂,带动着满坡荒草波涛般摆动。
    刚才说话的白甲兵凑过来,只见幸纳神色平静,他犹豫一下还是问道:“幸纳,似乎他们不在附近,应是回了金州,至少不在东屏山上,要不咱们先回复州,明日再哨探双台子山。”
    “不,他们一定在这里,我虽看不到,但我能确定。”幸纳冷冷笑道,“他们自金州而来,已连续在附近哨探十余日,他们却能反复伏击我勇士,附近必有其隐秘休整之处,我要跟着他们,待寻到那处,再调动复州大军一鼓聚歼,一劳永逸断其骚扰。”
    白甲兵疑惑的看看对面山坡,他怀疑幸纳可能累得大家白等一场。如果对面有登莱兵,那么他们第一步应该会袭击牛车队,即便他们怀疑是圈套,那方才已经放出八个人,幸纳算是下了大本钱。按道理来说,明军应该会认为伏兵已经离开,进而该跟随着牛车去查探粮草的目的地,这都是斥候最优先该做的事情,但现在却没有丝毫动静。
    白甲迟疑道:“那咱们现在就……”
    “咱们等着,看看谁耐不住。”
    (未完待续)


第四十七章 互相夹击
    日头过了中天,对面的山坡仍然没有人影。幸纳依旧神色从容,但其他后金兵已经渐渐开始走神,有些甚至互相低声交谈。
    旁边的白甲兵几次欲言又止,夏天蚊虫多,虽然这些人都曾在山林间磨练过,但到平原地区久了,没有怨言是不可能的。
    他看看其他人的状态,终于忍不住要开口,却见幸纳轻轻伸手,“出来了。”
    白甲兵连忙住口,转头看向一里外的斜坡,只见三个全身覆盖着荒草的东西刚刚站起,慢慢往山顶移动,后金兵的哨骑从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