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我的主神游戏 >

第207部分

我的主神游戏-第207部分

小说: 我的主神游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场的单向透明,通过不断袭扰,削弱对方的海军实力。

海军战舰打沉一艘重新补充起来就要一年以上,更不用说熟练的水兵,远不是步兵补充起来那么容易,而大炮和枪支的补充起来就容易许多,在有着强大近代工业技术的美洲共和国看来,只是下多少订单的问题。

海军不能获胜,就不能真正击败美洲共和国,欧洲列国虽然在这个世界上其他国家看来是列强,但在庞大的海宋帝国面前,只能颤抖,没有美洲共和国的支撑,凭借他们现在的工业基础,将要发生的陆地战争烈度,只够维持六个月的军火消耗。

更何况其他欧洲国家的造船技术远远不能和美洲共和国相比,虽然欧美联盟看似稳固,但对于造船技术的传授,显然北美穿越众还是大量保留,毕竟美洲共和国单独处于一个大陆,海军的强大是保证整个国家本土不被入侵的必要。欧洲各国的主力战舰主要是向北美各大造船厂下订单,击败了美洲共和国这种背景下,陆军虽然要处于配角,不过数十年来南征北战,已经为帝国打下广阔疆土,立下赫赫战功的他们,已经建立了“海宋帝国陆军战无不胜”的神话,并不十分看重这次战争的荣耀,而海军一直以来没有真正像样的胜迹,只是欺负一些其他国家相对于他们只能算的上内河水师的战船。

……

达曼港口。这是原本历史上沙特阿拉伯的一个重要港口。

这个时空中,也被欧美联盟重要开发,城市周围有大量的农牧业,出产大量牛奶和牛肉,而且还有大片丰富的油田,已经得到了初步开发,有着初步的石油冶炼工业体系,这也是欧美联军坚守这座城市的重要原因,本地的农业产出可以解决大量的后勤支出,而燃油的库存可以解决部分军事需要。

这个港口距离欧洲的直线距离不远,陆地上有一条铁路通向土耳其。

而且港口开发完善,可以停泊此时世界上最大的十万吨级别以上油轮,方便做为海军基地的存在。

凭借海军优势,最初和海宋帝国签订的海上势力范围约定,很快就被后来建立的美洲共和国突破,他们再次把海军触角伸向了印度洋。但对于东太平洋,尤其是南洋地区,他们不敢踏足,第一只拥有现代舰炮和雷达的海上远征军,从某种意义上不比此时的主力战列舰差,但仍然莫名其妙的全军覆没,而且是被不可思议地困在了港口,被海宋帝国陆军的火炮部队击败的。

这次战役失败的原因,米国穿越众自然进行了长久的探讨,最终得出结论是海宋帝国提前得到了远征舰队的最后补给地点,而提前进行的伏击行为,他们能够伏击成功,主要原因,就是那个马尼拉港口,距离他们的海上基地太近,导致对方拥有完全的情报优势,提前获知了这点,而且各种伏击行为很容易实施,归根到底是经过两次海战胜利,过于麻痹大意,没有进行仔细侦察搜索的原因。

这次战役,欧美联军指挥部中,虽然都知道这次美洲人唯一一次海上舰队全军覆没的战斗实例,但均认为不可能在这次世界大战中重演,毕竟此次他们是防守的一方。对于整个战略,经过两年的磋商,欧美上层领导人已经决定了先通过防御将战争拉入相持阶段,然后尝试进行谈判解决问题,如果谈判不行,那就尝试进行海上决战,将战争规模扩大,燃烧到海宋帝国的本土中,通过强大的海军,攻击海宋帝国的各大重要港口,从印度开始,到南洋,华夏本土港口,以及扶桑等重要港口,破坏这些重要工业区,迫使海宋帝国不得不再次进行谈判。

总之他们并不认为能够从根本上击垮这个庞大的陆地帝国,而想要通过意识形态的渗透更是一个笑话,在这个信息并不十分发达的年代,没有多少欧洲人能有心力去对如此众多和不同文化的人口进行改变,而且与海宋帝国的领导阶层相比,这些西方人做不到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实际上大多数欧洲人都认为目前海宋帝国居民生活,已经远远超过半个世纪前。

很多西方人对这场战争的看法都是持反对态度,很多知名人物在两方高层进行斡旋,想要将一场明显要爆发的世界大战消弭下去,但双方高层只是虚与委蛇,真正的战争根源,只有海宋帝国一方清楚。美洲共和国总统只认为他们是为了扩张,是为了另外一个时空争霸全球的幻想。而土著人则认为这是两大帝国集团为了争夺殖民地资源,是垄断资本导致的战争。

达曼港口已经汇集了来自欧美联军四十万的军队,中东地区一共才布置了一百六十万兵力,这一处港口就占据了四分之一的兵力,可见重要性。

军队组成主要是普鲁士和英国联军,也是欧洲各国出动军队中最有战斗力的一只,训练有素,全美式装备,后勤保障良好,海陆后勤通道非常通畅,每个月都有大批船队通过红海和地中海,从美洲共和国运输来大批补给,苏伊士运河早已开通并且扩深,不过还无法通行数万吨的战列舰,它属于美洲共和国所有,这处前沿港口也是在起着对这条重要运河的屏障作用。

1685年9月,这个时节,在海宋帝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属于凉爽天气,但中东地区仍然炎热无比,并不适合战争。

但战斗仍然出乎大多数人地突然爆发了。

但对于海宋帝国来说这不过是水到渠成,陆军早已借助战场透明的优势,悄悄迂回到欧美联军各部分的交界处。在完成了战略态势的分割包围之后,战斗就如期打响了。

没有制造多余的借口,海宋帝国元老院将五十年前签订的条约拿了出来,宣称美洲人破坏了条约约定,在99年的条约规定期内,没有遵照条约限制,反而将势力扩展到印度洋,为了保卫祖宗用鲜血换回的条约权力,因此要用战争将侵略者赶出自己的势力范围。

海宋帝国陆军同时在各个战线上发起了进攻,超过450万布置在中东地区的帝国陆军同时开始进行准确炮击。

各种口径的榴弹炮、重炮无情地朝着预定的重要区域进行轰击,巨大的火焰在各个城市中升腾。平民早就撤退一光,这些城市早已经成为了一个个巨大的兵营。

第一次大范围的炮击,由于其突然性和准确性,将欧美联军防守据点中的各种重要军事设施,火炮阵地,弹药库,指挥部等事先标定的战略目标进行集火轰击。

烈焰升腾,鲜血纷飞,人类的肉体在自己开发出来的战场之神面前,是如此的脆弱。

在经过十五分钟的炮击后,欧美联军建立的火炮阵地损失惨重,凡是没有永备工事保护的火炮阵地,都被轻易摧毁,只有那些隐藏在厚厚水泥防御工事的大炮才逃过一劫,在迅速标定了敌人火炮阵地诸元后,开始进行反击。

他们取得的成果却寥寥,盖因第一次参与炮击他们的火炮全部有着牢固的防护,是借助战场透明优势,专门针对这些重要目标进行特别设立的,敌人根本无法在短时间摧毁,只有被动挨打。

欧美联军的火炮阵地遭受到了重大打击,无数炮兵还在休息中被炸死,弹药库一个接一个被炸弹引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殉爆声。

短短十五分钟,陆军指挥部就通过战场透明的优势,看到主要目标都被摧毁,突然的炮击得到了重大战果,敌人至少半年的军事物资被摧毁,如果他们想要继续维持接下来的作战,就必须迅速通过海陆两方进行补充大炮,弹药和粮食,不然面对战略包围的态势,只剩下投降一条路。

“该死,这些海宋人的大炮为什么打得这么准,我的指挥部都放在了地下,还被炸中了,好在我们跑得快,”一名英国军官发着牢骚,和卫兵躲着还未平息的炮火。

“少校,我们需要快速和自己的部队建立联系,否则无法进行反击。”他身后的参谋开口说着。

“好吧,赶紧命令汤姆通过电台发报,找那些兔崽子们,我们需要炮火的反击。”

这名少校军官还不清楚,他们的火炮阵地早已在刚才的炮火轰击中覆灭了,只有数十人侥幸活了下来,大炮没有一门可以继续动用的。

何况这种情况,想要真的进行联系也非常困难,没有人可以在如此炮火密集攻击下,可以继续安心的工作,发报员汤姆甚至不能向平时一样平稳地操作发报机,他听着外面的炮火声,每一声都想在自己的耳边响起。

“少校,炮火太近了,我们不能在这里建立指挥部,请再换个安稳的地方吧。”汤姆在打错了两个字母后,恳求道。

第三百八十四章 海陆进攻(下)

这只是庞大战役中的一个再常见不过的插曲,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现在的土著军人基本上可以说可以和现代军人没有多少战争思想差别,无论是海宋帝国还是欧美联盟,制约他们对现代军事思想运用的只有手上的军事武器和手段。

冯夏如使用的水镜术连自己都感到无法理解,只要提出一个具体到可以执行的要求,比如具体到某个经纬度的地形情况,就能够立刻显示出来。似乎背后有一个人在理解他们的要求,然后通过卫星等手段显示出来。

这种想法在穿越众并不流行,反而很多坚持唯物主义论的土著军人接受这种观点,对他们而言,这只是一种更高的科技手段。毕竟和21世纪的穿越众比起来,他们是眼见着原本困苦无比的生活,在科学的社会组织下,在科学技术的底层落实运用中,一天天改变,工厂,农场的高效率,无一不是科学技术的手段,而在最初看到这些科学带来的奇迹时,他们大多数人也当成神迹。因此在面对这种突然出现的不可理解现象,他们自然也把它当成一种新的科学技术。而不是像知道更多的穿越众一般,真把它当成了玄虚之术。

借助这种战场单向透明,原本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海宋帝国陆军占据了绝对优势,不仅是在主动进攻上可以直接命中敌人的弱点,在防御反击作战中,也可以轻易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围歼敌人,将欧美联军从陆上突破封锁的企图打得粉碎。

“秋季战役成果如下,经过3个月的作战,在广大指战员的忘我牺牲精神,在各民族同胞团结一致的努力之下,我们成功动摇了欧美邪恶同盟在中东地区的殖民统治基础,将部分中东民众解放出来。具体战役成果:击毙16万7234人。

俘虏45万7921人。

缴获坦克1万4280辆,欧美标准制式步枪42万支,机枪……

占领城市15个,解放人口452万人。”

“下面是一组照片

阿拉伯贫苦农民牵着骆驼,带着清真食品慰问辛苦的帝国陆军士兵,陆军士兵帮助新占领区的村庄挖井,并且留下随军干部帮助他们扩大生产,得到了村庄有声望者的支持””

海宋帝国主动发起的秋季战役不出意料地取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战地记者将帝国陆军胜利进入每一座占领城市的英姿纷纷以战地照片和录像的形式传回国内,向广大民众通告。

而中东中下层民众对帝国陆军的欢迎也大大证明了此次战役的正义性质。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海宋帝国对外扩张的不同策略,决定了他们是否可以得到民心。

中东各国的上层显然是不欢迎这些侵略者的,不管他们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但对于底层贫苦民众来说,海宋帝国愿意扶持他们,愿意深入基层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而不是和西方殖民者一样,只是想要开设矿场,掠夺资源,对这些贫苦民众具体的需求视而不见,只要他们不捣乱即可。

大量占领区中获得好处的中东民众纷纷开始拥护新的占领军,这是世界历史上极为少见的情景,原因就在于海宋帝国发起这场战争,有着足够的后勤支撑,不需要掠夺本地民众的资产,反而可以通过输出大量粮食和初步工农业技术,派出大量基层干部去深入一个个部落村庄,去帮助他们建设生活,时间虽然不长,但最怕对比,虽然有很多村庄并不欢迎,但他们在大炮和机枪的威胁下,也不敢直接抵抗,既然对方不是来牵走自己牲口,拿走粮食的,反而是来帮助开挖水井,提高农牧业生产,那就用不到暴力手段。

而那些原本掌握着基层权力的掌权者们,面对海宋帝国强大的陆军部队,很少有人听信上层的号召,与这些入侵者决一死战。

在这一点上,有着丰富征服扩张经验的海宋帝国相关部门,早已有所预料,对于如何征服一个国家,如何将新的民族融合到华夏神州文化中,不仅有历史经验,更有现实中的大量实践经验。

首先,分清这个国家中的民族成分,阶级成分,哪些才是这个国家的真正主体。

在这个时代,除去海宋帝国帝国和欧美联盟,其他国家的主体都是中下层的劳动者,他们往往辛苦一年,也无法解决温饱,更不用说得到医疗等高级生活必需服务,而他们对自己国家的认同感,对民族的认同感也只是刚刚萌芽,唯一麻烦的就是宗教问题。

这是征服一个国家和融合他的民族的基本前提。

放到现代,就变得不可能,一则教育带给国民高度的国家认同感,二来只要不是太落后的国家,都能满足国民基本生活需要,其中的绝大多数人没有必要为了基本生存条件,而去放弃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而在这个时代,大多数人却是连基本生存条件都无法得到满足,如果另外一个国家可以提供给他们,绝大多数人不会为了所谓的国家荣誉就为国家效死,反抗到底,说白了,老百姓都是一样,古今中外,只要有更好的生活,他就会自动做出选择,所谓的大义,如果不能带来这种好生活,就不是真正的大义,只是少数人的,虚假的。

为什么满清如此残暴落后,还能入主中原,无非就是在几个选择之中,只有他们还能恢复正常社会秩序,让老百姓从颠沛流离中恢复,无论是明朝,还是起义军,都无法完成这点,无法恢复社会秩序,让百姓重新过上安稳的生活。

这就是在最差的几个选择中挑选其中较好的一个。

而后来的倭国想要复制满清为什么不能成功,民族性得到提到提高只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倭国还是只把神州大陆当成殖民地,没有真正想要成为这个神州百姓中平等的一分子,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