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重生之征战岁月 >

第202部分

重生之征战岁月-第202部分

小说: 重生之征战岁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津哪里,部队不让去,这难不住唐秋离,警卫大队全部换上警察制服,浩浩荡荡开进天津,那些躲进各国租界的家伙,在平津警备司令部发公函,要求引渡无效后,明面儿硬来不行。

    特别卫队的战士们,换上便衣,潜进租界,把他们从被窝儿里掏出来,除了极少数机灵的家伙,躲进各国领事馆,侥幸逃脱外,所有在前一段时间,上串下跳的家伙们,全部落网。

    山虎还有带人去各国领事馆抓人,唐秋离考虑到事情闹大,不好收场,也不想树敌太多,制止了山虎的冲动行为。

    大抓捕进行了整整三天,北平的监狱人满为患,接着,冀察政务委员会,在各大报纸发布公告,开除以王揖唐为首的以下人等,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职务,有心的人,细数名单上的人,发现都是赞同华北五省自治的那些货色。

    唐秋离采取雷霆手段,荡垢涤尘,至此,平津两地的政治天空变得星清月朗,各种杂音,销声匿迹。

    天生对政治敏感的北平市民,对这次历时三天的大抓捕,形象的称之为“六月风暴”,后来,平津两地,相继沦陷,生活在日寇铁蹄下,过着艰难岁月的人们,谈论起来,依然神情振奋,回味不已,那会儿,汉奸可抓海了,整车的往监狱里送。

    因为所有的逮捕行动,都是在梅婷指挥下进行的,这位年轻貌美的女中校,让那些心里有鬼的人又恨又怕,胆战心惊,博得个“女魔头”的绰号。

    唐秋离的大胆举动,让这次行动的主要策划者,宋哲元都咂舌不已,他在医院里暗自苦笑,秋离这回是捅了马蜂窝。

    各国领事馆,目瞪口呆的看着平津两地发生的一切,迅速的行动,在他们没有弄清是怎么回事儿前,就已经结束,惯于插手中国内部事情的列强,大跌眼镜,根本没有插手的机会。

    尤其是日本人,他们痛苦的发现,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在华北平津两地,花费大量金钱和心血,苦心经营多年的情报网,关系网,那些亲密的朋友,全部失去,他们也变成了聋子和瞎子。

    对于把华北视为囊中之物的日本人,唐秋离已经是头号敌人,并且病态的仇恨**师。

    唐秋离之所以快刀斩乱麻,主要是为了铲除日本人,在华北的所有根基,没了这些汉奸,日本人以后的日子会很不好过,另一方面,绝了南京各派系,打华北主意的念头。

    在这种关键时刻,唐秋离实在不想让南京的人,再到这个火药桶上点根儿香,而且是趁着记者们不在这里,等他们嗅出味道,看到的,只能是结果。

    小五台山围困战场,记者们忙得不亦乐乎,手中的照相机不停的闪烁,百年一遇的绝好素材,哪里见到过这么宏大的场面,两万多土匪,就这样乖乖儿的呆在这里。

    那位至今尚未谋面的唐秋离师长,是何方神圣,能有这样大的手笔,**师的士兵们,也和平时见到的**士兵不一样,在他们身上,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味道,不过,能感觉得到,这些士兵都是经历过真正战斗锻炼出来的,身上的剽悍气质,无法掩饰。

    谜一样的唐秋离,谜一样的**师,尤其是负责接待的这位**师参谋长,年纪轻轻的少将,从他的嘴里,记者们没有得到一点儿额外的信息。

    冯继武看着一个劲儿忙活的记者们,心里暗笑,师长真是料事如神,这些人,显然不满足给他们提供的素材,总想挖掘出视角独特的新闻来。

    有几个记者,显然是负有特殊使命,总在部队的营房和阵地那转悠,还拉着士兵,单独交谈,不过,很令他们失望,这些普通士兵,除了年龄,籍贯等,其他的问题,一概是不知道或者是无可奉告。

    把这几个想知道**师,表面背后东西的记者,气得差点背气,邪门而了,**师的士兵,都是天生的外交家?

    记者们忙活了一天,总算都有收获,心情比较满意,用冯继武在事后说的话,就可以知道这些记者们的收获,他们只看到了让他们看到的东西。

    那些包围圈里的土匪们,倒是很活跃,为了体现人道主义,在联合记者团到来之前,刘铁汉给他们提供了两顿,满足供应的食物和饮水,但是,不包括日本人。

    吃饱喝得的土匪们,以为苦难的日子就要结束,有精神头四处闲逛,他们发现,今天多了很多没有穿军装的人,在那不停的忙活,顿时来了精神,认为是来解决他们问题的。

    看到有穿裙子的女人,这些人渣性素细胞泛滥,粗野的评头论足,下流的呼喊声,顺风飘到记者们的耳中,看着土匪们的样子,不用听说什么,用后脑勺想,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把一些年轻的女记者,羞恼得脸色通红,战士们看得好笑,这些家伙,真不知道死到临头是怎么回事? 



第二百八十三章 蒋委员长的态度

    第二百八十三章蒋委员长的态度

    平津两地的抓捕风暴,不但令华北地区为之震动,诚如宋哲元所言,捅了马蜂窝,演变为一场政治地震,举国为之震惊。

    被扔进监狱的那些人,他们的亲属坐不住了,从打民国开始到现在,还没有那个平津掌权者敢闹出这么大动静,纷纷剜门盗洞找关系,被抓的人,都是有身世背景的。

    告状信雪片一样飞向南京国府,其中接到最多的,就是前军委会北平分会长,现任的国民政府军政部部长何应钦,也不知道这些人从哪里得到的消息,何部长和唐秋离有隙,对这个年轻的华北**师师长,颇为不感冒,真佩服这些人神通广大。

    实际上,何应钦接到这些告状信之后,心里很是振奋,少年轻狂,终于做出出格的事儿,这是大大的把柄,这个机会不利用,很是可惜,借此把那个毛头小子,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想执掌华北的政务大权,那是痴人说梦。

    也没见过他这么胆子大的,简直和蒋委员长民国十七年清共相媲美,可你唐秋离不是蒋委员长,也没有掌握生杀大权的刀子,轮不到你为所欲为。

    何应钦把告状信整理好,心情愉快的驱车赶往委员长官邸,这些都是重磅炸弹,就算不把唐秋离炸得粉身碎骨,也能把他炸得人仰马翻。

    其实,在平津六月风暴结束的当天,蒋委员长就通过军统戴笠的渠道,得知了平津发生的一切,而且还知道,是军统派到**师担任政训处长的梅婷,全权负责此事,并且详细情况,都是梅婷亲自上报的。

    这让老头子放心不少,惯性思维使然,唐秋离的以通匪的名义展开的抓捕行动,老头子理所当然的认定,所有被抓的人,都是通共匪的,他的心里很是欣慰,这个唐秋离,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雷霆万钧,不过,整个动静闹得有点儿太大了。

    唐秋离能把抓捕通共匪的重任,交给军统的人来具体操作,他和中央没有二心,如果连军统戴笠的人都不可靠,那我就没有可以相信的人了。

    如果此举能把华北的共党一网打尽,唐秋离对党国,功莫大焉,共党在华北蛊惑人心,吵嚷着什么抵御外敌,不就是和日本人开战的说法吗?借此事往我蒋某人身上泼脏水。

    那些共党知道什么,身为国家领袖,岂可轻易言战,寄厚望与国联调停,希望日本人止步于华北,这才是上策,君失一令,国破身死,不得不慎重,共党分子又怎么能理解我的用意。

    他又把梅婷的报告,详细的看了一遍,不由得赞叹,大手笔这个唐秋离,颇有我年轻时的风范,至于有许多和日本人有牵扯的人,也在这次的抓捕之中,蒋委员长倒是很赞同。

    这些人,叫嚣什么华北五省自治,摆明了是要分疆裂土,脱离中央,对于致力于用三民主义和机枪大炮一统中国的蒋委员长来说,这是他的大忌,和他一生追求的目标,有不可调和的冲突,中央对华北鞭长莫及,现在有唐秋离替中央出手,给这些人一个教训,非常好,正和我意。

    蒋委员长心情舒畅的时候,何应钦走了进来,“敬之,有什么事情吗?”以何应钦和蒋委员长的关系,没有客套的必要。

    何应钦没有回答蒋委员长的话,把一摞厚厚的信件,放在蒋委员长面前,看门见山:“委员长,你知道发生在华北的事情吗?这是平津各界状告唐秋离暴行的信件。”

    蒋委员长微微皱了下眉头,内心掠过些许不快,何敬之的手,也伸得太长了吧?华北地方政务上的事情,你作为军政部长也要插手,什么目的?

    何应钦并没有注意到蒋委员长的态度,在他看来,唐秋离这次是犯了大忌,委员长最忌讳地方大员,拥兵自重,干预地方政事,擅自行事,与中央貌合神离。

    唐秋离做的事情,恰恰是这几条都犯了,这是致命的,他想再烧几把火,“委员长,唐秋离在华北闹的太不像话,天怨人怒,擅自用兵,乱捕地方名流,政界要员,各国驻平津领事,都有抗议,说是中央默许,扰乱地方治安”

    “唐秋离再这么干下去,说不定还要捅出多大漏子,到时候,闹的局面不可收拾,中央也不好说话,对您领袖的威望,也是极大的损害,所以,我建议,华北**师唐秋离部,迅即调往陕北剿共前线,也免得后患无穷”

    何应钦这番话说完,以为蒋委员长定会勃然大怒,就没有唐秋离的好果子吃了,哪成想,蒋委员长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敬之,这是地方上的政务,有行政院出来,那么军政部,管好自己那摊事儿,别的就不要操心了”

    何应钦几乎像是被雷击般呆住了,直到离开蒋委员长官邸,他都像在做梦一样,唐秋离在华北搞出这么大乱子,蒋委员长竟然无动于衷,难道是老头子暗自授意?

    他忽然打个冷战,和唐秋离交手,屡次落在下风,搬他不倒,难道老头子和唐秋离有什么幕后交易?以老头子的做事风格,有极大的可能,而且老头子这次,对自己好像很是不满意,有责怪自己越权之嫌。

    要是老头子有了猜忌自己之心,以后就举步维艰了,何应钦觉得今天出门没有看黄历,事事不顺,他心情复杂的离开蒋委员长官邸。

    蒋委员长看着窗外何应钦离去的身影,对这位老友兼同学,也是心情复杂,他想不通,敬之为什么处处和那个唐秋离为难,两人素未谋面,连政敌都算不上,而且,唐秋离对敬之的地位,丝毫没有威胁。

    把唐秋离调走,亏得敬之想出来,有**师在华北,最起码日本人忌惮三分,不敢轻举妄动,华北的事情就不用我分心,一心研究陕北剿共的大事情。

    至于陕北剿共,**师还是要去的,不过得等华北的局势稳定下来,唐秋离是我放在日本人身边的一张王牌,不到非常时刻,不能动。

    随后,他给唐秋离去了一封长长的电报,除了对他的这次行动勉励有加之外,还特别提醒,要是有系误捕的政界人员,可视情况予以释放,至于有通共匪嫌疑的,则要严加处置,决不可放过一个。

    在电报的最后,他告诉唐秋离,平津的事情,可以全权处理,中央概不干涉,只是要把握好分寸,不触怒日本人,是首要一条,只需把处置结果上报中央即可。

    拿到蒋委员长电报的唐秋离,知道自己这一宝押对了,一红帽子的名义,行抓捕亲日派之实,果然合蒋委员长的胃口,这封电报,就是给了自己尚方宝剑,可独断专行,余地大得很。

    唐秋离不知道,事情完全朝着对他有利的一面发展,这里面,梅婷功不可没,出于复杂的心理,梅婷不希望唐秋离毁在这一场**离,她在给军统局的报告中,着重强调了这次行动,是针对平津两地的共匪,而对真实意图,轻描淡写,几笔带过。

    梅婷知道,自己这份报告,不会在戴老大那里停留多久,很快就会呈到蒋委员长的案头,于是,她刻意揣摩蒋委员长的心思,做的报告,很对老头子的胃口,让老头子龙心大悦,也让何应钦吃了个大瘪子。

    这件事情,梅婷没有打算告诉唐秋离,她是个很有主见的女孩子,不想用这件事,来拉进她和唐秋离之间的关系,在她看来,那是一种交易,梅婷不屑于为之。

    能在暗中帮助唐秋离,梅婷觉得很愉管她知道,自己是在对组织做不实之事,可是,和自己的职责并不冲突,对于那些亲日派,梅婷也是满心憎恨,打击危害国家和领袖的势力,也是自己的职责之一,梅婷没有心理分担,她甚至能想象得到,唐秋离看完委员长电报后,那种会心的微笑。

    这一切,唐秋离一无所知,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百般防范,敬而远之的军统中校,在暗中帮了那么一个大忙,从某种角度来说,梅婷给军统局的报告,起了决定性作用。

    蒋委员长对别的渠道得来的信息,可以半信半疑,从戴笠的渠道来的情报,蒋委员长从来都深信不疑,民国时期的特工奇才人眼中的魔鬼戴笠,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阴差阳错,要是唐秋离知道,梅婷为自己做了这么大的事情,也许对梅婷的看法,会有根本性的改观,俩个人之间的关系,会朝着另外的一个方向发展,造化弄人,梅婷的个性,唐秋离的防范心理,两个人就像并行的铁轨,没有相交的可能。

    联合记者团五台山战场,停留了四天,记者们得到了他们认为想得到的东西,被包围的土匪们,也过了几天吃饱喝足的日子,好不快活。

    接到刘铁汉的电报,记者们将于明日返回北平,而且一致强烈要求和师长见面。

    唐秋离思考再三,到协和医院而后宋哲元商量对策,并把蒋委员长的电报,给他看了,宋哲元大跌眼镜,莫非老蒋转性了?不但没有一点儿责备,还授予全权,这个世道,真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未完待续

    bk 



第二百八十四章 记者招待会一

    第二百八十四章  记者招待会(一)

    要是自己做了这么大的事情,南京国府派来砍自己脑袋的刽子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