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晚唐 >

第239部分

晚唐-第239部分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克融继位,大家表示同意。

消息传出,唐朝贬张弘靖为吉州刺史,调昭义节度使刘悟为卢龙节度使,但刘悟畏惧朱克融兵强马壮,不愿赴任,于是回任昭义节度使,朝廷只好加授朱克融为检校左散骑常侍,授以符节。

朱自融为节帅之后,十分猖狂,826年5月,幽州军乱,将士杀朱克融及其子朱延龄,另立其子朱延嗣为卢龙节度使,但朱延嗣为人凶暴,不恤将士,很快就为都知兵马使李载义所杀。

朱自融当了五年幽州节度使,他的儿子朱延嗣甚至一年时间都没有做满,就被李载义所杀。

李载义却是唐太宗废太子李承乾之后,乃是大唐宗室。不过因为李承乾被废后,他们这一支也就成了庶人。据记载,他的先祖们世代以在战场上的威力闻名,在卢龙镇的首府幽州任职。李载义早年丧父,和同乡豪杰四处旅游。他身体强健,善于摔跤,打动了时任卢龙节度使刘济,被其招入亲军,累升衙前都知兵马使、检校光禄大夫兼监察御史。

幽州兵变,时任衙前都知兵马使的李载义也就是幽州牙将,他看准时机,杀死了朱延融,以其罪上奏朝廷。唐文宗乃以李载义为检校户部尚书、御史大夫,卢龙节度使,封武威郡王。

李载义任卢龙大帅期间,先后自愿为朝廷助战,讨伐自称横海节度使的李同捷,累破敌军,以功加封司空。此后,李载义参与了对横海镇首府沧州的进攻。太和三年(829年),李同捷投降,李载义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和四年(830年),契丹骑兵入寇,李载义将其打败,俘获其首领茹羯送往长安,以功加太保。

太和五年(831年)春,朝廷赐给李载义功德碑。李载义请使者参观球赛,不料后院兵马使杨志诚作乱,乘机驱逐了李载义。李载义与儿子李正源被迫逃往相邻的义武镇的易州,最后朝廷无力管束此事,只得任杨志诚为留后,李载义父子回到长安。

李载义算来,也只做了五年节帅,就被同样属于牙将的杨志诚驱除。

而杨志诚只当了三年节帅,太和八年(834年)冬,卢龙军又乱,杨志诚和监军宦官李怀仵被逐,兵马使史元忠被推为留后。

史元忠比前几任多做了几年大帅,做了七年卢龙军大帅,结果最后也没逃过前任们的命运。会昌元年(841)九月,卢龙军再乱,陈行泰发动兵变,杀死节度使史元忠。几经周折后,卢龙被张仲武接管。

陈行泰,乃是卢龙镇牙将。会昌元年(841)九月,卢龙军乱,陈行泰发动兵变,杀死节度使史元忠,自任节帅,但众心不服,唐武宗在宰相李德裕建议下也没有批准他担任卢龙节度使,时隔仅一月,他即被牙将张绛诛杀。

牙将张绛杀陈行泰,但慑于蓟北雄武军使张仲武威名,一度请其主持军务,但后来又改变主意,上书自请为节度使。张仲武大怒,起兵进攻幽州。为了名正言顺,张仲武特派长史吴仲舒到京师长安,请求率本部兵马征伐张绛。吴仲舒说服了宰相李德裕,经过权衡考虑,唐武宗任命张仲武为卢龙军兵马留后,允许他率军平乱。张仲武以精兵八百、土团五百袭击幽州,一举攻克,诛杀张绛,平定了暴乱并于次年正月,正式就任卢龙节度使。

此后,张仲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奖励耕织,发展经济,实行军垦,保护民生,并严格操练兵马,裁老减弱,奖优罚劣,使卢龙治下面貌焕然一变,军队士气骤涨,战斗力提高,成为唐末诸镇中的劲旅。

会昌二年(842年),回纥大将那颉啜统兵南犯掠边。张仲武在增强边地各城守备的同时,命其弟张仲至率大军三万予以反击。此役,卢龙军一举击破回纥骑兵,收降三万余人。那颉啜只身北窜,被乌介可汗所杀。挟战胜余威,张仲武又派大将石公绪兵进契丹、奚两部,尽杀回纥监使八百余人,从而恢复了唐王朝对两个部落民族的管辖。

同年八月,唐廷发兵三路,北伐回纥,张仲武充任东面回纥招抚使。在历时数月的征战中,张仲武与其它两路兵马紧密配合,收降回纥十万余众,乌介可汗被迫远遁西域。此后,仲武对不服从唐朝管辖的奚族个别部落,又以武力征伐,迫其首领俯首称臣,向唐天子纳贡。

“破獯鬻之众,帐盈七千;拓鲜卑之疆,地开千里。万狄稽颡,百蛮投诚”,张仲武赫赫战功,为晚唐一代名将。

大中三年(849年),张仲武做了八年卢龙节帅后,病死于任上,军中拥立其子张直方继位。

父亲死后,张直方被拥立为卢龙留后。因嗜酒凌虐士卒,军中大乱,后以打猎为名,逃回长安,军中乃拥立周綝为卢龙留后。唐廷念及其父张仲武之功,将其封为金吾大将军。

张直方在位时间一年都不到,周琳也只在位了一年时间就病死了。

大中四年,周綝死后,朝廷以张允伸为留后,累进检校司徒、兼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张允伸在位五年,得风疾,以其子张简会为留后。

咸通十三年(872年),张允伸去世,其子张简会为留后,张公素率州兵入幽州奔丧。由于卢龙军士素来尊敬张公素,张简会害怕他攻打自己,逃到长安。唐懿宗就任张公素为留后,随后又任他为节度使。咸通十四年(873年),唐僖宗继位,加张公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张公素任节度使后残暴而粗鲁,常以眼白示人,故被称作“白眼相公”。

一百余年的时间里,卢龙军换了三十四任节帅,特别是自元和中兴之后,卢龙军降而复叛,后期完全拥兵自立,割据一方后,更是经常发生卢龙大将杀死驱逐大帅的事情。

现在李茂勋前来,李璟相信,肯定与史上记载的李茂勋密谋兵变夺取幽州节度使之位有关。

沉吟许久,李璟最后还是放下手中狼豪,对着等待了许久的刘寻道:“把使者带过来!”

第356章 约请出兵,共谋幽州!

刘寻转身离去,很快带回来一个高鼻深目的胡人。那胡人长的颇为彪悍,一双目光在花厅之内一扫,便马上注意到了李璟,连忙紧走几步,然后直接跪下纳头便拜。“尊敬的镇东郡公,小人乃幽州清夷军军使李茂勋将军的使者,渡海而来,特来拜见郡公!”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一张礼单,恭敬的双手捧着。

刘寻上前接过,转呈给李璟。

李璟看了一下,礼单上写着‘西域汗血宝马两匹,丝绸一百匹,黄金一百两,白银一千两,另外处子女奴二十名。猎鹰两只,鹞鹰两只,獒犬两只’。

礼物很丰富,这些东西加起来,也能值几千贯钱了。难得,还都是稀奇之物,特别是居然有两匹汗血宝马,这可是得从西域弄来,更不容易。

不过李璟也很清楚,礼送的越重,那么他们所求也定然更大。

“李茂勋乃回鹘贵族,早年投降张仲武大帅,没想到,如今竟然已经成为了清夷军军使,果然是骁勇善骑射。”李璟笑着将李茂勋的身份点出,这让那个使者脸色微微一变,大为惊讶。没有想到,李璟竟然对李茂勋有如此了解。

李茂勋虽然担任着清夷军军使,表面上看上去似乎与李璟的镇东军军使差不多。但实际上,这两个官职相差天壤之别。

大唐的边疆之地,设立大量的边军。这些边军,最小的单位就是烽火铺,一铺二到六人。然后是戍,一个戍堡下戍不满三十,中戍三十,上戍五十。戍再往上,有堡、有砦、有营,不过基本上都是百人左右规模。

其上为镇,不满三百为下镇,三百为中镇,五百为上镇。镇再往上,就是城和守捉,守捉基本上都是千人,设守捉使,镇遏使。城和守捉再往上,便是军。

这个军,也是城的意思,一个军就是一个要塞城堡。如幽州卢龙军下面,就还有大大小小许多个军,这些军就是军镇。兵马少者千人,多者三五千人都有。清夷军,就是幽州西北面妫州的一个军城,妫州除了清夷军,还有广安军。檀州有威武军、镇远军。蓟州则有雄武军、静塞军、洪水守捉,盐城守捉。在平州,还有柳城军,渝关守捉。这些,都是外镇军,都属于卢龙军之下。早年,平卢军驻守营州,也是属于卢龙军下。

李茂勋不过是幽州西北边境,偏僻的妫州的一个边镇军的军使,所统辖不过三千兵马。李茂勋也不是什么名门之后,不过是一个归顺的回鹘贵族罢了。

而回鹘国,这个自突厥灭亡后,就纵横漠北草原二百余年的草原帝国,早在三十年前,就已经亡于戛吉斯之手了。

李璟居然在一见到他时,就能把李茂勋的身份都说了出来,这如何不让他惊讶。

看到使者惊讶的表情,李璟微微一笑,心下也颇有些得意,这就是穿越者的优势了。如果不是穿越的身份,谁会想到,眼下在幽州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外镇军军使的李茂勋,一个回纥降将,竟然最后能打着陈贡言的名号,把卢龙大帅张公素给赶跑了。

“本郡公与李军使素无往来,不知李军使突然遣你携重礼前来,所为何事?”掌握了李茂勋的老底,李璟现在完全处于不败之地,不论他有什么阴谋,也打不到自己的身上来。

那回鹘使者道:“我家将军虽远在幽州,可也早闻登州季玉将军之威名。季玉将军年少去勇猛,一手组建之镇东军威猛无比。登州剿灭海贼,青州大败王敬武叛军,此次又渡海入辽,挥手间便已经平定辽南,并连夺高句丽人所占之数城,逼迫高句丽人不但送上四城求和,还送上五千军马,这份气概,与当年威镇草原的大将军郭仲武也不相上下。我家将军当年就是为郭大将军之气势折服归顺,如今更为仰慕季玉将军威名。特派小的前来,恭贺季玉将军平定辽南。下一步,定然是收复辽东全境,重复安东都护府之威势。”

“有什么事情就直说,也不用拍我的马屁,尽说这些好听的。你要不说,那我就送客了。”李璟轻笑一声,伸手要去端茶。刘寻也立即走了出来,准备请他出去。

那个回鹘使者不由额头冒汗,没想到李璟虽然年青,却是油盐不浸。当下急忙道:“其实小的此次前来,还受我家将军嘱咐,有一件重要的买卖想与李郡公做。”

“买卖?莫不是李茂勋准备谋夺幽州大帅之位?”

李璟的声音不重,可却如一道晴天霹雳打的那使者的脑袋之上,震的他呆若木鸡,目瞪口呆,张大着嘴,眼瞪的极圆,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这回鹘人不是其它人,其实是李茂勋的长子李可举,这次李茂勋想派人来辽南,却不放心其它人。李可举自告奋勇前来,做为李茂勋的儿子,他自然是清楚的知道李茂勋现在的谋划的。可这样的一件事情,整个清夷军中,知道的人不会超过十个,这个李璟远在辽南,隔着一个大海和幽州数州之地,他是如何知道的?

“李茂勋如果要谋夺幽州之位,张公素虽然眼下名声不好,不为卢龙军将士所拥戴,但李茂勋的资历和声望可都不足以争夺大帅之位。”李璟似乎在自言自语,“我听闻幽州大将纳降军使陈贡言在幽州深得众望,许多将士都想要拥立陈贡言取代张公素做卢龙军大帅。莫非,李茂勋想打这个主意,借假陈贡言的名号出兵,来个瞒山过海,最后赶走张公素之后,想来个生米做成熟饭?以既成事实逼迫卢龙军将士接受事实?”

刚刚李可举还只是震惊,现在已经是不知道用什么形容词来形容他心中的感受了。他只觉得自己全身发麻,脸色苍白如纸。一双腿再也不受控制,直接跪了下去,对着李璟便是磕头如捣蒜。

他是怎么也没有想到,李璟竟然在千里之外,就把他们父子所有的谋划完全知道的一清二楚。这件事情要是透露出一星半点出去,他们父子别说想谋夺卢龙大帅之位,估计马上就得亡命塞外草原去了。

“起来吧,你也不用如此。”李璟冷笑一声,“你们自以为谋划的周密,但其实有些事情,却逃不过我的眼睛。你此来有什么目的,直接说吧。”

刘寻站在一侧,心中也是如同翻江倒海。他天天跟着李璟,最近根本没有听到半点关于幽州李茂勋的事情。可是李璟却能一下子把对方准备发动兵变的计划完全说了出来,看对方的反应,这事情居然是真的。一瞬间,李璟在刘寻的心中,瞬间又神秘莫测了许多,这让他不得不对李璟这个比他大不过五六岁的主上,更加敬畏了几分。

李可举跪在地上也不敢起来,只是略直起了上身,对着李璟小心的道:“我家将军差我前来,乃是久闻将军威名。二来,也是想要将军处购买一批军械战马。另外,还欲约将军出兵,共谋幽州。”

“约我出兵,共谋幽州?”李璟有点心动,但转眼就把这个动人的提议抛到了脑后。别看卢龙军换帅如换灯一样的频繁,但换来换去,也都是卢龙军内部的这群将头们。要是哪个外人想插手进去,估计他们肯定就会一致对外了。

卢龙军割据多年,天下强藩,就算到了现在,也依然很强大。虽然燕赵之地不如中原江南富裕,可这些军头们手握着的却是强悍之兵。李璟的镇东军眼下拿下了辽南,可辽南的这些势力还没有真正的整合。另外,高句丽人和契丹人就在北面争斗,李璟得随时关注。

再有一个方面,黄巢王仙芝现在在河南打的厉害,马上估计天平军的薛崇和平卢军的宋威就将知道这些草贼的厉害了。黄巢和王仙芝如果与王敬武靠拢,估计到时宋威和朝廷都无法再坐视,那时,宋威很有可能召他出兵。

幽州,暂时是一头大象,镇东军这条蛇还没成气候,想要蛇吞象还太早了。

“吾乃登州刺史,安东都护,你们幽州镇自己的事情,我不好掺与进去。”李璟有此遗憾的拒绝道。

李可举急忙道:“将军如若不愿意与我家将军共分幽州,那么郡公只须派麾下水师在幽、蓟、平三州沿海之地,略做佯攻,吸引一下幽州注意力即可。到时我家将军如果夺下幽州,定当重酬。”

“重酬?怎么个重酬法,你们能拿什么出来酬谢?”李璟端起茶,轻抿了一口。这是今年的新茶,李璟特意让境内的茶农,将这些茶按照他的方法炒制。一改过去的茶砖茶团的办法,用这新炒的茶,不加那些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