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晚唐 >

第422部分

晚唐-第422部分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辽东半岛,从都里镇为南端顶点,一条沿着西面海岸,经积州、建州、直到辽河口的安州。同时,另一条干道则沿着辽东半岛的东海岸,一路经碧流河、庄河穿越石城、石人汪,然后到大行城,最后到达尖口城、虎山城。然后在此分成三路,向北直达乌骨城、李家堡城。向南越过鸭绿江,直接修到平壤。另外一条则继续一路向东到达国内城。

同时,还将修建一条从安市到李家堡到国内城的东西干道,修建一条从建安经过娘娘城到达尖口城的东西干道。

通过拓宽道路,把辽东半岛各城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同时,也开始开采辽东的一些大铁矿、铜矿、煤矿等。

辽东的开发如火如荼,可却总是还差人手。有那么多的城池,那么多的田地,那么多的矿山,缺的就是人。

而到了这个时候,唐军出击也很难抢到人了,高句丽人和契丹人都开始收拢部族百姓,依靠各个紧城之下。镇国军人少了讨不了便宜,人多了,就有可能引发大战。而眼下,李璟却不愿意这么早和他们真打起来,辽东各个新占领下的州都还没能巩固,出战又不能一战灭掉契丹或者高句丽,那就绝不会冒然出兵。

一面忙着稳固开发辽东各州县,李璟也一边密切的关注着中原和草原的动静。

痕德可汗与李璟秘密结盟之后,李璟这边从平州山海关、卢龙塞以及安市辽水向契丹人派兵袭扰,痕德可汗也开始与迭剌越打越厉害。

同一时间,高骈到达镇海之后,正攻打镇海总部润州的黄巢闻风而逃,一路南下,于七月攻下杭州,八月攻克浙东总部越州,擒浙东观察使崔璆。

不到两个月,以富庶号称“茧税鱼盐,衣食半天下”的杭越之地,落入了黄巢之手,但他还没来得及感受一下自己胜利果实的美味,刚刚在润州走马上任的高骈就已经指挥大军追了上来。

高骈以手下最得力的两员大将,张璘和梁缵统兵任前锋,分道攻向杭、越。高骈之名并非浪得虚名,黄巢鼓起勇气与之交战,却连连失利。

手下大将秦彦、毕师铎、李罕之、许勍等数十员大将纷纷战败投降高骈。

重挫之下,黄巢只得又放弃了杭、越二州,遁入深山老林,转道仙霞岭,劈山开路七百里,逃入穷水恶水的福建。

一战之后,高骈威名更盛。

李璟率镇国军扫荡辽东,高骈却镇镇海军威震东南,大唐当今最为勇猛的两员将领,一北一南遥相呼应!

第620章 来者不善

越过仙霞岭之后,黄巢终于找到了战无不胜的感觉,率“草军”横扫兵微将寡的八闽之地,冲天香阵透福建。

名将高骈自把黄巢赶出杭、越之后,并没有宜将剩勇追穷寇,反而学了霸王呆在镇海争名夺利。与朝中的后台卢携一派,正与对头郑畋相国一派,积极发扬着大唐官场自牛李争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了无限的嘴皮子战中去。

卢携在朝中提议由威震东南的高骈大将军接替崔安潜的招讨使之职,结果卢首相的表哥郑相国坚决反对。

高骈又在镇海上书朝廷,与卢携主张与南诏国的新皇帝和亲,郑相国再次反对。

被卢携高骈等人免去了招讨使之职的崔安潜也不是吃索的,发动了族兄礼部侍郎崔澹借机弹劾高骈与南诏的外交失败,高骈上书抗辩……

燕国公高司徒很忙,自然顾不上黄巢这个穷寇败贼。况且,高司徒对于自己这位为大唐征战无数,打了一次次大胜仗的大功臣,眼下却不如李璟那个以前听都没听说过的小家伙官大。

他在安南大败二十万蛮军的时候,李璟还在乡下放牛。眼下李璟倒是成了三朝以来第一异姓王,身兼四镇节度使,手下握着十州之地,封安东郡王,进位太尉,加中书门下同平章事,进中书令。

他到现在却只得一个燕国公,连司徒都还是检校的。这口气哪能忍的下去。

因此,高骈一心想要换个对手。好显示一下自己的能战。小小的黄巢,太不经打了,就算剿灭了他,也无法和李璟收复辽东的功绩相比。他倒是想回西川继续和南诏人打仗,可惜酋龙一死,南诏就立即缩了。西南的南诏不敢打,西北的回鹘早亡了,剩下一个黠戛斯灭了回鹘之后早跑到金山以西去了。西北之地留下的吐谷浑、党项人、铁勒人、鞑靼人等。早就没有敢和大唐打仗的胆量了。唯一一个敢挑战大唐的沙陀,还被那个该死的小子和其它藩镇联手灭了,现在李国昌还带着几千被阉割了一样的鸦儿军跟在自己手底下混饭吃呢。

看来看去,也就东北方向还有用武之地,大唐隔了百余年没揍契丹人,他们就又抖起来了。连灭了两百多年的高句丽,居然都复国了。还有一个渤海。一直躲的大唐远远的,却只敢对着周边的小部族们无耻的自称海东盛国。可现在,这个该死的渤海,两百多年了,好不容易看到他们终于勃起一回,像个爷们了。结果被李璟轻松就关门打了狗,一战丢了六万人,马上就成了缩头乌龟,居然那么轻松就给李璟割地陪款,躺回海东哭去了。白白便宜了李璟。成全了他好大名头,让他做了三朝以来第一郡王。

想想这些他就生气。

他想去辽东。要么去辽西也行啊,可是田令孜居然不肯,一个太监而已,自己给他几分面子,他居然还真就开起染坊来了。

留在东南打一群泥腿子私盐贩子,这日子有什么意思。让他们去打吧,谁爱打谁去打。

高骈看不上东南的这些草贼,其它人倒是争的不亦乐乎,正争相痛打落水狗。

李国昌、李友金、李尽忠沙陀三将带着三千沙陀骑兵,一出手就把一路草贼首领王重隐斩了脑袋。

都监军杨复光上次被穆仁裕黑了一把,这次终于找到个证明自己的机会,率军将江西的草贼首领徐唐莒大败,并将其俘杀。

前任镇海节度使裴璩就算临走前,也露了一手,将一路草贼首领曹师雄斩杀。

九月初,高骈终于忍耐不住,派出使者前往登州向李璟借粮。

李璟得到消息时正在平壤,与张莺莺会面。张莺莺一直坚持在清海镇与新罗对战,新罗腐朽,双方互有胜败。张莺莺闻知李璟辽东大捷,并渡过鸭绿水夺取了平壤诸地之后,这次前来,便是想与李璟合作。他希望李璟能派兵攻打新罗北部,声援他在南面的战事。

对于这样的要求,李璟并没有马上答应。虽然张莺莺是他大女孩的妈,可他也不会随便就拿着自己的手下弟兄的性命开玩笑。新罗再弱,那也是一个统一的新罗,数百万人口,李璟没解决掉高句丽前,没理由再去主动惹棒子们。

不过看在张莺莺和孩子的面子上,李璟也不可能就完全不帮。在了解了下双方的情况之后,李璟提出愿意派出一支舰队前去,水陆约五千人马。当然,这些人将打着清海镇的旗号作战。而且,这支军队并不会受张莺莺的指挥,拥有独自作战的权利。李璟肯派这支军队前去,其实还打了另一个主意,那就是让他们打着清海镇叛军的旗号,去劫掠新罗南部沿海地区,抢劫人口。

现在李璟是缺人缺到要疯了,辽东之地简直就是个无底洞,扔几万人进去,连个泡都不会冒一个。缺少的人太多了,没有人,那么辽东就无法稳固。那更谈不上继续向北进攻了,军事是为了政治服务。

李璟很清楚这一点,如果打下来不能守,那费力去打的做什么。

与张莺莺的谈判很是轻松,张莺莺的清海镇是在新罗南面的群岛上,借着水战优势,一直与新罗人打了个相当。且一边打仗,还能一边经营海上商贸,日子过的倒并不是很艰难,特别是一直有李璟这边可以与他交易。

从长远考虑,秘密出兵支持张莺莺对镇国军也是有好处的。如果灭掉了高句丽之后,如果有机会,李璟肯定愿意顺手再把已经处于末代之中的新罗灭掉的。最起码,不能让他们有机会威胁到镇国军在辽东的安全。若是张莺莺真的能把新罗拖的半死不残。那新罗可就成了一块放到嘴边的肥肉,镇国军到时就能在这里掠夺到大量的利益。

达成协议之后。张莺莺又从李璟这里买了大量的粮食还有一些武器船只,而李璟则得到了一批张莺莺手中的新罗战俘和奴隶。

送走急匆匆的张莺莺后,李璟没有马上去见那位高骈的使者。先把他晾在了登州,然后召来了公孙兰,向他询问高骈使者的身份。

吕用之,方士。在李璟的记忆中,对于这个名字并不陌生。

可以说,晚唐混乱中。一直手握十万雄兵的高骈,本来拥有左右整个晚唐局面的能力,可却一直没有半点动作,错失了大好机会。高骈一生功名毁之一旦。高骈嗜好装神弄鬼,几乎达到癫狂的程度。后被部将毕师铎所害,连同其子侄四十余人,被活埋。可以说吕用之有很大的责任。

这人本来祖辈是商贾,吕用之少年时为孤儿,依附舅家,却私盗其室,后亡命九华山,事方士牛宏徽。据说有役鬼神之术。后来下山卖药于广陵市集,为图进身之阶,造访高骈的部将俞公楚,表演法术,因而得以见到高骈。居然被延入幕府,稍补右职。结果小人弄权。祸乱一方。逼反了毕师铎、郑汉章、张神剑。最后吕用之召杨行密助战,杨行密平叛之后将其斩杀。

吕用之这样的人物,就好比是李儇身边的田令孜,甚至比起田令孜来更可恶。眼下的样子,他应当是刚投奔到高骈的帐下,高骈派他前来做什么。

“借粮!”公孙兰已经见过了吕用之,看来印象极不好,连多说几个字都不愿意。

李璟皱了皱眉头,“镇海统润、苏、常、湖、杭、睦六州,乃是东南最富之地,就算先前草贼作乱东南,也不可能高骈还需要向我们借粮吧。”镇海军,便是以前的浙西观察使,所辖六州,在今浙江北部及江苏江以南镇江以东的诸地,总部润州,便是后世南京。占着苏湖常杭南京这些地盘,怎么可能会没粮。

况且就算借粮,高骈也应当向距他更近的淮南节度使和浙东观察使以及宣翕观察使借粮才对。

公孙兰回说李良已经试探过,不过吕用之顾左右而言他,却是没有说明真实来意。听到这样的结果,正好办完了事,李璟便与公孙兰一起坐船回登州。毕竟,吕用之虽然是一个李璟鄙视之人,但他身后的高骈却非等闲之辈。李璟并不想马上得罪高骈这样的人物。

这个妖道长的倒是一表人才,而且吕用之起于市井,熟其人情世故,知道公私利病。初见面开口说话,很能打动人。若不是李璟早熟知吕用之的底细,还真会被他的表面给迷惑。

“燕国公差你前来,是何事?”李璟没给他什么好脸面,有些冷淡的道。

吕用之见李璟根本不被他的话所动,倒是微微愣了下。连高骈那样的人物,都被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说动,视他为奇才,更是信任有加。却没料到,李璟如此年轻,却根本不为所动。当下面上微微有些僵硬,讪笑道:“高侍中在镇海闻得郡王不但神通善战,而且还爱民如子,有一颗仁慈之心。郡王在登州改革税法,弄的摊丁入亩百姓只须缴纳数十文钱税赋,便能连丁役也免除掉,高侍中闻知都感叹不已。高侍中也是个仁慈之人,对于郡王乃是名将惺名将,他老人家到任镇海之前,草贼已经祸乱各州许久。虽然高侍中击败赶走草贼,但是镇海却是损失极大,各地都是粮食不足。高侍中知郡王仁慈美名,特差小人前来借粮渡此难关。”

李璟眼睛扫过吕用之,一边想着高骈的真正用意,一边冷冷问道,“燕国公打算借多少?”

“不多,一百万石而已,想必安东郡王当不会驳高侍中的这个面子吧?”吕用之一手端着茶杯,一手执着杯盖轻轻撇过杯中的浮茶,似漫不经心的抬头对着李璟淡淡道。

第621章 高骈的挑衅

听到吕用之轻飘飘的说出借一百万石的数字,李璟不由的冷哼一声。一百万石可不是小数,按亩产一石算,得需要一百万亩地的产出。光是要装运这些粮食,按普通一千石的海船,得一千艘船。就算动用万石的超级粮船,都得装一百艘。

哪怕现在不似前两年这般粮食宝贵,可一百万石粮食依然是一大笔宝贵物资。李璟自己还在不断购粮,又怎么会明知把粮借给高骈是肉包打狗有去无回,还要借给他们。

“嘶!”

李让、崔致远等闻言也无不抽了一口冷气,这个高骈还真是狮子大开口啊。

真当镇国军欠他镇海军的么?哪怕高骈有名将之名,资历威望高,可也不能开这样的口啊,还真不把自己当外人了。

去年两季加上今年夏季都收成不错,还有几年来坚持购买的粮食,除了治下民众的消耗,眼下仓库中还有稻粟麦豆等粮食一千三百多万石,加上一千多万石的薯药芋头等粗粮。此外肉鱼等罐头、干肉干鱼、养殖场的牛羊猪兔鸡鸭鹅等有许多。

然后这些再多也都是镇国军下百姓们辛苦所得来,是维持几百万人安定发展的基础。

李璟每月向天子进献一百万贯的钱粮物资,那是物有所值。

可高骈并不是李璟的上司,他只是与李璟身份相当的一镇节帅而已。就算是当初崔芸卿和崔安潜、杨复光等人向李璟借粮。也不过是十万二十万的借,而且还要附加上一堆条件。

高骈凭什么敢一开口就要一百万。还一副非借不可的模样?

李璟怒过反倒是笑了,望着吕用之道:“听说高司徒有撒豆成兵的方术,难道就没有点石成金之术?”

高骈这人好方术,就连在西川打仗之时,也曾经每战前要开坛设祭,并且要扎纸人纸马等。

吕用之便是因为高骈好方术,才得以用骗术进入高骈帐下。听到李璟的讥讽之意,却并无半点恼怒之色。一脸傲色,昂然答道:“就在数日前,天子陛下已经已经授高司徒诸道行营兵马都统,江淮盐铁转运使,进位侍中。高侍中正在调集兵马,准备入福建一举剿灭叛党。因此,特遣某前来借粮以资军用。”

厅中不免又是一阵惊叹声响起。李璟等人早就料到高骈最后会出任都统,没想到这么快,而且还兼任了江淮盐铁转运使,可谓兵权财权一把抓。

李璟却是从吕用之的话中听到另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