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一品官人 >

第318部分

一品官人-第318部分

小说: 一品官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巧,今日是雨后天晴,太阳比往些时候要毒辣地多。中午时分,地上的蚂蚁都被火辣辣的阳光烧得乱窜,小孩子学生在草地里刨出蚯蚓来,丢在阳光下不出两分钟就被晒死了。
李权站在阴凉处都被烧得慌,豆大的汗珠一颗接一颗地往心窝里滚。更别说在烈日下的五个男生了。
没错,只有五人,唯独南宫晋方没有罚站。
从先生罚站的那一刻起他们就知道坏事儿了,可他们没见着南宫晋方,心下不免奇怪。说到底他才是领头之人,为啥他不被罚站呢?
几人在烈日下想来想去,总觉得不对劲,很快就开始怀疑是不是南宫晋方告密?
一想到这种可能,各个都是心烦意乱,恨不得把南宫晋方给撕了。
烈日下站得久了,别看是成年男生,依旧被烤得头晕眼花,一个个的皮肤都跟烧红了的铁一样。
照李权的要求罚站一是因为从内心已把李权当作了先生,二是昨夜做的事的确不地道,所以才没抱怨。可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好像一直没有结束的征兆,五个男生开始焦躁起来。骨子里叛逆的血液也有了些躁动,站姿变得不规矩,擦汗的动作也越来越烦躁。
终于,有人忍不住叫嚷起来:“先生,我要被晒死了!什么时候结束啊?”
想着昨夜的事,李权很恼火,听到这懒洋洋的声音心头更火:“有人说话,多站半个时辰!”
“什么?!”
李权这句话直接勾起了众人压抑的怒火,顿时炸了锅,“***!不站了,真是给脸不要脸!咱们走,吃饭去!”
一人提议,众人相随,五个人说走就走,根本没把李权放在眼里。
可那带头之人还没走出两步,一指戒尺便抽在了他的大腿上,顿时疼得他尖叫着跳了起来,坐倒在地一时半会儿竟无力站直!
“兄弟们!这家伙太凶了!哪有半点儿先生的模样?咱们一起跟他拼了,再要求皇上换人!”
这下,剩下的四人一拥而上,想要将李权揍一顿,发泄这么多天的怒火。
结果可想而知,不出一刻钟,五个男人被一根戒尺抽在地上连打滚的力气都没了。
此事又在学堂里传来,像一根导火索点燃了师生之间的矛盾。
学生们觉得很委屈,他们觉得自己已经很给先生面子了,可对方凶得要命,好似根本不领情,动不动就打人,在他们心中简直可用残暴来形容。
而导致学生们觉得先生不领情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以前叫他们的先生都忌讳他们的身份,故而对学生理待有佳。可李权压根儿没把他们的身份当回事儿,一言一行都是根据自己对古代先生的理解来的,潜意识的认为古代先生就是如此严厉。
李权的认为没有错,其实他的做法跟有些先生比起来已算得温柔了,可学生们不知道,他们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凶悍的先生。虽有些期待这位先生还有些什么压箱底的知识,但若是一直这么暴躁,他们宁愿不听。
于是,此事很快就传到了他们家中的长辈耳中,一连几日,纷纷有大人物上门探望孩子。
李权心想完了,以为自己做得太过。没想到事情的发展完全不是他想象的那样。
没一个家长对李权的做法有异议,看着孩子身上被打得青紫一片不但不心疼,反而拍手叫好,连赞李侍讲教得好,对于教了些什么内容,他们倒是漠不关心。
古代人的思维怎么想的李权还真是没搞懂,但可以肯定的是,学生们的伸冤无疾而终,他们不得不继续在李权手中被折磨。
此次伸冤中不但男生参与,有女生也跟着瞎起哄,其中就数柔怡闹得最凶,据说还把话捅到了皇后娘娘耳边。
此事虽没把李权怎样,却让李权感觉到这般在崽子颇为棘手。
作为老师,如果被学生联合起来拱下台,这老脸往哪里搁?此时的心情类似皇上得知有地方向造反一样。
现在平定了,李权正好关起门来好好收拾收拾这帮崽子。
有了实战经验,学生们都知道这老师不好惹,没几个会功夫的人来不是他的对手,到了如此地步,就算再不满,也不敢反驳了。

第540章 :所求

又是一日艳阳高照。
学堂内,站在外则回廊的侍卫各个都露出不忍之色,看着园中的人工池塘。好好的一处赏景之所,现在却成了教书先生折磨学生的场地。
水池的水刚刚齐腰深,十个成年学生全部整整齐齐地站在水中,六男四女,下半身泡在水里,上半身露在烈日下,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感觉起初会觉得很爽,但时间一久便会让人浑身不自在,更别说六个男生还举着一块大石头,相比之下女生还算好过一些。
这下学生们算是明白了,这哪儿是什么教书育人的先生?分明是个锱铢必较的小人!不就是想让他下台么?不是还没有下台么?怎就如此记仇如此狠?变着法子来整治他们!
学生们是敢怒不敢言,看着外面老老实实拿着课本抄写的两个女生,羡慕嫉妒恨涌上心头,一个个牙齿咬得嘎吱嘎吱直响。
没有受罚的自然是“好学生”,没有跟着其他人一起想哄李权下台的。
李芙和李芷玉。
李芙还好说,众人影像中她一直很听话,可公主殿下这次怎么就如此英明?竟没和先生对着干!
李权也在边上,对池塘里的学生视若不见,满脸微笑地给两个好学生讲课,那副小人得志的样子世人见了都想一巴掌拍死。
李权知道水里的人不服气,不屑地瞥了眼,大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意味。
李侍讲的蛮横教学法很快传遍了翰林院,看法很多。有佩服的,有冷笑的,有默然的,也有幸灾乐祸的。时不时会有翰林院的人来看看情况。
吕方最近来的比较勤,目光经常停留在李权和李芷玉二人之间疑惑着什么。随着他观察日渐频繁,他忽然发现公主殿下和李侍讲走得很近,越来越相信自己的猜疑。
如果侍讲和公主有染,这事儿可就问题大了!说出去肯定要惊破一片天,但是,还不知道如何用这消息为自己谋利和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吕方还没有一点儿办法。
话说李权在体罚学生之后,见这些崽子都不敢忤逆自己,便恢复了上课。
一个个学生精疲力尽,带着一身凉水上课可说是煎熬,没人有意见,没人敢说话。
“怀必贪,贪必谋人;谋人,人亦谋之。”
这是李权在责罚之后的第一句话。不等众人回神,便自顾自地说道:“只要有私欲便要算计别人,可别忘了你再算计别人的时候,别人也会算计你。此事便是教训,凡事要三思后行,尔等不过想偷玩一夜,又或者泄一时之愤,结果却没想到之后会受到怎样的报复。我现在是你们的先生,只会罚你们,不会杀你们,可以后尔等各个都要身处官场,说不定今日的同学会变成明日的仇家。似尔等这般心性,怕是不出几日便会死无全尸。本先生教你们不易,不想让你们晃眼变成白骨一堆,今日对你们狠一点儿,才会让你们急得教训。”
学生们愤愤的表情僵住了,他们可以理解为这是先生为的自己洗刷罪过的借口,但无人这么想,因为他们看得出先生这不是开玩笑的。
李权以前讲的都是一些道貌岸然地大道理,今日所讲内容却截然不同,瞬间让学生们注意力集中起来。
李权坐下,将戒尺放在了课桌上:“世间的大道理有很多,之后,本先生不会再跟尔等讲什么节操、道德。什么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都是屁话,本先生要告诉你们活着比什么都好。尔等都是天之骄子,将来面对的事情可不如现在这般惬意。你们都已成年,留给你们的世间不多,男人要进入官场,要面对权力争夺,女人要嫁入豪门,要与其他女人尔虞我诈。不管你们认不认我,既然都坐在这儿,我都当是师徒一场,不求你们悟得什么大道,只求你们今后能先活着,再有尊严地活着,最后有条件再踩着别人的尊严活着。想听的可以留下,不想听的可以先走,至于怎么玩,只要不惊动他人,本先生也不再管。”
李权这一番话当真是说到了众人的心坎儿里。
纨绔子弟为何纨绔?不是因为从小骄纵,更不是因为性格使然。
要知道,他们都是成年人,思想早已成熟,知道自己将来要面对什么?
这就像一群毕业生要面临找工作的问题,未知和迷茫让他们不断地逃避。因为他们一旦进入人生的下一阶段便要面对生与死的考验。
纨绔只是掩藏内心不安的一种手段,而现在,他们的这种掩藏却无所遁形,被李权毫无遮掩地的推到了面前!
这也是李权最近才发现的问题,他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能耐能让这般小子压抑这么久才爆发,原来其根本原因就是自己讲的内容是他们所不知的,是他们将来可能用到的。他们每个人都想学新知识,以备不时之需,所以才对把李权当先生一样看待。
李权渐渐明白了,他们的需要不是应付半年后的考试,而是面对之后人生的战场!
既如此,李权愿意在这方面帮他们一把,他觉得自己结合两世为人的经验有这个能力,同时,他们以后也是京中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自己身为他们的老师,如果能真正得到他们的拥戴,就算没了皇权的庇护,在京中也不至于没有队友。
眼前这些公子小姐正处在踏入社会的边缘,正是播种的好时机,此时的一滴水,日后很可能换来一股泉,或许这些人就是李权在京中掌握的第一股力量!
课堂从未如此严肃过,隔了好久,无人离场,眼光灼灼地看着李权。
“人生如战场,尔等身处环境更是处处险隘,行错一步便要坠入无底之渊。接下来的半年世间,本先生将传尔等三十六计,一定要好生铭记,并融会贯通,可保尔等一世安稳。”
一世安稳!
这不是众人之所求么?
李权神色一变,正色道:“好了,现在正式上课。”
众人无不严肃起身,再无半点儿懒散情绪,起身抱拳鞠躬:“先生好。”

第541章 :春冬交替之际

三十六计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汉族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历史的汇总,若将之学得好,发散开来不仅仅针对战争,生活、官场都能运用。李权认为这是古代生存的教科书。
三十六计如此之好,但李权行事却未照上面所言,因为思想不同,人生价值观不同,在有些事情的处理上明知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亦要如此选下策为之,为的是随本心而行,事后不至于懊悔。但这些即将踏入新征程的学生不同,李权并不知道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究竟如何,为了保证他们能平安地活下去,只有学则最稳妥的办法,将三十六计传授给他们,让他们自行参悟。
“各位,本先生所授之计关乎生死,日后切不可传与他人。”
堂下,学生们一本正经,就算有些怀疑先生的计谋有没有那么神奇,但看样子也是很有用处的道理,全都点头称是。
李权念叨:“三十六计总纲,下策金玉借,以指劫擒贼;草鱼海间笑,山羊桃中击;树暗痴故走,釜空苦远客;屋梁连人尸,隔魏虢国灭。此诗要熟记,除去‘下策’,‘国灭’,余下三十六字每字都藏有一计。计策有六套,号之曰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是本先生根据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
听着先生的讲述,学生们变得紧张起来,只听这开头一句话就知这不是说说而已,要是吹牛也吹不到这么实在吧?
李权接到:“三十六计分别为,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连环计、假道伐虢。”
计策太多,哪是听一次就能记全的?把学生们记得抓耳挠腮。
李权微笑:“尔等也勿要太急,来日方长,剩下的半年时间本先生会逐一将这些计策讲解给你们听。”
至此,学堂终于有了学堂的样子。虽然这些人学的知识不同,但却有着如饥似渴的热情。
再没人逃课,再没人抱怨,更没人胡思乱想,因为每天消化先生传授都来不及了,哪还有多余的心思顾它?
随着讲解的深入,学生们开始感觉到先生这三十六计是何等玄妙,虽说现今有人使用过其中计谋,却也没有似先生这般给予一个命名和深入分析。
纨绔子弟彻底变了样,每天按时上课,按时睡觉,不惹事,不嘈杂,跟以前的形象可说是判若两人,翰林院的学士看在眼中,简直都不敢相信。
一时间,李侍讲教导有方让京城公子小姐变乖的留言开始四处流传,不多时,皇上也知道了这个消息。
皇上龙颜大悦,心想等来年开考之际,如果这些小辈能交出一份满意地答卷,就能找个由头给他个像样的官职,打乱地计划便又能进行了。
进入正轨后,时间就过得很快。
李权除了给学生讲课,时不时也会忙里偷闲回家里看看。同时也会去逸居瞅一眼。
如今逸居那叫如日中天,因为逸居实行的全新政策从根本上解决了姑娘的心理问题,眼看着逸居兑现诺言,不收一分一毫的银子让姑娘恢复了自由身,从此过上幸福生活,其他楼子的姑娘既羡慕又嫉妒。很多姑娘都愿意暗地里给逸居钱,让逸居替自己赎身,不惜转到逸居继续做生意。如此办法让逸居不取分文而吸收了许多好姑娘,姑娘走走停停,经常出现新面孔,也长期给客人新鲜感,就算没有秦大家坐镇,这里一样生意火爆。
京城别家楼子吃过这样亏之后,一听有人来赎身便紧张得要命,总觉是逸居来的托。如此一来,没有楼子敢随便放姑娘走,于是,青|楼最赚钱的路子被封闭了。别看京城花场还风光,背地里各家楼子已经感觉到面临危机了。
所有楼子的老板都恨得牙痒痒,真想把逸居给直接炸了!可一看到门口皇上亲赐的牌匾,众人又不得不掂量掂量有没有那个必要。
冬去春来,三年一度春闱即将在京城开考。
李权的学生也到了要进入考场的时候。
考试这东西,学生们至今都没个概念,因为学堂中学习的东西压根儿跟考试不沾边。
若是之前,遇到这种情况,这些公子小姐肯定要惊慌失措,那毕竟皇上亲自监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