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一品官人 >

第426部分

一品官人-第426部分

小说: 一品官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领旨谢恩。”
“户部尚书即刻准备随军粮草,并总督举国之兵的粮草供给,不得有误。”
“臣遵旨。”
……
……
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皇上都在的加封官员,并分派任务,其复杂程度远超李权想象,但皇上话音不断,一切都显得很有调理。但奇怪的是,朝堂上大半官员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大都需要随军出征。
李权早预料到会有很多大臣会随皇上一起赶赴前线,却没想到皇上叽里呱啦说了老大一通,可迟迟听不到自己的名字。
李权一直觉得皇上如果要御驾亲征,自己铁定是要随驾出行的。不管出谋划策还是单兵作战,自己都是不可多得能人,再说了,凭借皇上以前的做法,也是应该带上李权一起的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皇上还是没有安排李权的意思。李权心里越发疑惑,忽然出现的变故让他思绪有些乱了。
如果不随皇上出征,到底是好是坏?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因为凡事来都有利弊,究竟怎样更好李权也说不准。
其实李权早就想过,跟皇上一起出征会遇到很多危险,又会给家人分开,但好处就是在寻找慕晚晴的时候有主动权,能时刻了解战局,以便自己针对孩子和慕晚晴改变计划。如果忽然不随军离开京城,以上的好处和坏处都要翻转,李权准备好的一些计划就全没用了。
李权的思绪还在飘忽,身边忽然传来了皇上的声音:“李权听令。”
李权一惊,心说总算到自己了,赶紧躬身走到大殿中央,却发现同样站着的还有丞相古柏。
李权有些不懂,也没多想,依旧弓着身子等待皇上的命令。
皇上没有立即开口,只是等待着,好像在等什么人。
如此过了几分钟,殿外急匆匆赶来一人。
竟然是李缘!
李缘一直都没上朝,一直都过着悠闲自在地生活,似今日特地将他召来实属罕见,至少李权上朝期间是第一次看到。
李缘站到李权身边,两人相视一眼,倒是显得轻松平常。
等李缘站定,皇上才开口道:“朕率军期间,由丞相主理朝政,李缘李权二人从旁协助,凡遇大事要你商量后决定。顺便,你二人要跟在丞相身边多学多看,丞相也要好好教导二人才是。莫要辜负朕的一番信任。”
丞相一脸惶恐,跪地叩拜:“臣一定尽心竭力完成皇上托付之重任!”
李权李缘两人也齐声领命。
至此,皇上御驾亲征前的安排部署已经完毕,剩下的就是一些准备工作,估计不出半月就要动身。
李权并不关心皇上的安排,只是对自己的任命有所疑虑。
自己竟然真的没有随军出征,反而要在京中主持打理全国事务。搭档也让人深思,李缘和丞相。
“皇上究竟是什么用意?”
带着这个疑惑,李权第一时间找到了陆游。
现在,已不是李权去找陆游了,而是陆游主动来李家等待李权差遣。不知陆游在官员暗杀的事情之后对父亲陆柄说了什么,至此之后,陆柄对儿子做李权幕宾的事情不再反对,李权再也不同偷偷摸摸翻墙了。
李府的人工湖中,如花和绿竹撑着筏子将老爷和客人送到湖心,再在船仓中砌一壶热茶,吹着清风,品着香茶,感受湖波荡漾,这才符合两人的身份嘛!
船舱外,绿竹和如花坐在船舷上小声地说着私房话,脚丫子泡在水里,舒服惬意。
船仓中,李权笑盈盈地为陆游沏茶,笑道:“茶是蓉郡主亲手制的君山金针,水是芙郡主亲手采的晨露蜜酿,船夫也是我的两位夫人。陆大公子,对这样待遇还算满意?”
陆游一个外人,却被李权请到了内院,还享受了这样的待遇,心中真有些感动,喝着茶有些感慨:“哎,天下怕也只有李大人能如此待客了。”
李权笑道:“叹什么气?其实你心里清楚,我这么做不过是担心你兴头过了,忽然不帮我出谋划策。所以,先施以小恩小惠,让你多为我的事情费些心思罢了。”
“李大人人心里更清楚,知道在下明白你的心意,但看到这一切还是会有所动容。让在下想临阵脱逃都没理由。”
聪明人说话就是一点就透,两人不再纠缠,相互的心意已经明了,相视一笑,基情四射。
“好了,言归正传。今日上朝,皇上不日就要南征,大殿中敕封百官,我原以为自己要随军出征,没想到皇上却将我留在京城,让我跟李缘还有丞相共议朝政,皇上究竟是何意?”
早上朝堂上的消息还没有传出,陆游对此一概不知,但一听这话,陆游惊喜交加,大叫道:“此话当真?”
李权一愣,不知陆游喜从何来,茫然地点点头。
不知陆游想到了什么,惊喜地站起身,却忘了自己在小船上,船仓中人不得直立,一起身边撞到了顶上竹棚,小船一阵摇晃。
“怎么了?”绿竹乖巧的小脑袋探了进来。
李权摆摆手:“没什么。”
绿竹又回到了原先的位置,陆游才尴尬地坐下,清了清嗓子,低声道:“李大人,现在皇上有什么用意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咱们的机会来了!”
“机会?什么机会?”
陆游兴奋地握紧双手:“李大人,您忘了当初在下讲的?咱们的大方针是什么?”
“大方针?”李权想了想,忽然一怔,不可思议地看着陆游,“你是说……”
没有说出口,但李权指尖轻轻地在脖颈处划出了一条弧线。
。。。

第733章 :摘星楼内

经陆游提醒,李权迅速了解了对方的用意。或许是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乍听此意,李权出了一身虚汗。对方可是皇子,自己真要对皇子动手?这种疯狂的打算就算身为穿越者也不敢随便乱想。
“会不会太急了?”思考之后,李权委婉地问道。
陆游摇着头:“兵贵神速,一点都不急。”
“这……”
见李权犹豫不决,陆游开始皱眉:“李大人,在下这儿有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在皇上离开之后,以最快的速度出击,撇开一切过程,将一切结束。中策便循序渐进,利用皇上离京的这段时间寻找机会,制造杀机,同时又不引起皇上怀疑。下策便是按部就班,老老实实完成皇上的交代,待皇上回京之后,等待皇上正式传位。”
“上中下三策?”李权暗暗吐槽,“为什么总有人喜欢玩这种故作高深的游戏?”
不过细细一想,陆游的三策的确是目前最有可能遇到的三种情况。
一边思考,李权一边回应:“你的上中下三策,上策太过激进,下策主动权不在自己手上,中策不急不慢,倒是最符合我的心意。”
陆游摇摇头:“李大人,要知道选中庸之道者皆难有建树,您可考虑清楚了?”
看陆游摇头晃脑的样子,李权有些吃不准:“怎么?是中策不行么?”
“不是不行,是顾虑太多控失了先机。上策攻,下策守,中策非攻非守有些两难,在下只是先给李大人分析其中问题,至于采取什么手段,那就要看李大人自己的意思了。”
李权捏着下巴看着桌上清茶,尝试着考虑上策和下策,始终不能接受,于是咬牙道:“算了,我还是比较中意中策。”
……
……
不知不觉中,皇上御驾亲征的消息已经传播在外。
百姓知道后自然是群情激奋,天下没有人喜欢被敌国侵占领土。夷州虽是蛮荒之地,但也是大庆一片不不可或缺地疆域,现落入大华手中,所有百姓都如鲠在喉。他们是普通人,不敢对军队做什么,但心里都盼着有一天能收复失地。而皇上所为显然是顺应民意,很快关于皇上的一些议论开始传出,甚至还有百姓自发地组织赠送朝廷粮食。
这样的场景很壮观,整个京城就像一口沸腾中即将喷发的火山,只有在街上走一圈才知道什么叫众望所归。
不管什么事,百姓的表现永远都是最单纯的。相比之下,官员则在为自己的未来、利益等等谋划。
所谋有大有小,所谋之人也身份不一。
就在李权谋划的时候,皇子府中也上演着一次类似的对话。只不过谋划的两人变成了皇子和皇后。
问题也很简单,就是在皇上离开的这段时间该如何做。
不同的地方是,皇子李缘看上去比李权还要排斥,面对皇后主动上门的谋划一点儿都不感冒,甚至有些不耐烦。
面对李缘的这种态度,皇后娘娘简直要被气死了。实在想不通天底下还有这么不把皇位当回事儿的人。
但皇后知道,皇上离京的这段时间足够让京城发生很多事情,这是关键时期,由不得李缘任性而为,皇后拿出了最后通牒,摆出上中下三策给李缘,让他无论如何都要选择其一。
如果有人看到陆游的三策和皇后的三策,定会发现这三策竟然出奇的相似!
之所以是相似,是因为三策之中还有一丢丢不同。
现在摆在李缘面前,需要他明确地作出自己的选择。
李缘犹豫了很久,终于将目光停留在了中策上。
……
……
时间一天天过去,皇上将所有心思都放在了南征上,对手下暗地里的动作根本不放在眼里。
一切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出征之际,皇上最后一次召集百官,焚香祭祀,祷告神灵。
众所周知,皇上从来都是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人,这么多年连祭祖也是去年一次而已。求神拜佛这样的事情从来不会出现在皇上的生活中。但这一次不同,皇上竟要焚香祷告,可见此次行动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回想一下,不难发现去年的那一次祭祖其实已经在开始筹划南征了。
历时近一年,为的就是这一刻。
李权跟皇上的对话中听出了他南征的心意,所以回想起来还算平静。但别人不同,想到近一年的动作,都不禁对皇上缜密的心思和精心地布局感到畏惧,尤其是中途遇到了种种变故,却都被皇上轻描淡写地化解了。
如今的帝王太过强势,让臣下生不出半点儿反叛的歹心,所以大庆一年好过一年,四十年的休整就有了和另一大国分庭抗礼的实力。
焚香祷告的地点选择在摘星楼,这是神秘国师的居所。
今日皇上才是主角,但随行的李权却也充满了期待。因为这座摘星楼一直给他无限神秘的感觉,光明正大的来到这里,是不是意味着就能见到那料事如神的国师呢?
正午之前,皇上带着的大队人马已经到了摘星楼下。
摘星楼是除皇宫内无名塔楼外,京城中第二高的建筑。一共四层,每一层间隔都有五米。自外面看根本看不出为何要这样做。等到李权随大队人马进入里面之后才发现,这摘星楼层间巨大的原因就是每一层的头顶都是一个巨大的半球形。犹豫屋顶是拱形,要维持外部方形结构只有将层间增大。而之所以这么建造的原因是因为半球形的顶部是一副巨大的壁画。就像是在一个皮球内部绘画的感觉,画面是球形,很有D感觉。人在其中,宛如身临其境。
从队伍的表现看,此处不是李权一个人没来过,其他人也没来过。
京城人人都知摘星楼,却无人进来欣赏过。看到这巨大的壁画,宛如一张奇特的幕布将所有人都包裹在其中,其震撼无法言喻。然而,幕布中的画面却没人能看懂,光点斑驳,不知是要表达什么。
众人不明,只有李权一人认得。
正因为李权认得,所以他此时内心的震撼超过了所有人。
那壁画的景象看似满天星辰却又跟寻常夜空星辰有所不同,这也正是众人不认识的地方。因为壁画的内容是浩瀚无垠的宇宙!
李权对天文不了解,但现代记忆总是对宇宙的景象有所印象。巨大的壁画包括了整个顶部,摘星楼内的地面面积足有两三百平,可容纳接近两百人的队伍,可见头顶半球形的壁画囊括了多少空间。
日月交替,星河流转,一副远超当代文明的壁画赫然展现李权眼前,这种乍眼下的视觉冲击像是在李权心口狠狠地来了一拳。
皇上在前方没有急着动,似乎早已是到百官会驻足观看。
李权正好乘着这时仔细研究,看过之后才明白,壁画的内容的确是宇宙,而且是宇宙中一个又一个的星系。壁画用了当代的各种美术工艺,虽不如现代成像技术那么真实,但用壁画的形势表现出来却显得栩栩如生。
李权的知识只能看到这里,更多的内容已经看不出来了。就算只得到了这些信息,但脑中忽然出现的疑问已经让他有些理不清了。
这壁画从何而来?难道是国师画的?国师为什么能知道星系、星云、宇宙?而且看这半球形的表现形式,好像是在预示国师已经知道你地球是圆的?联想到国师的种种诡异……
“这也太玄乎了吧?难不成国师也是穿越来的?而且是天家?”
估计就算是天家都悬,谁能凭借记忆高出这么宏大的场景来?
无数的疑问还没来得及化解,皇上已经上楼了,随行官员之中,一部分没有跟着上二楼。因为楼层越高,塔楼的空间越小,在往上没法容纳这么多人,只能留一部分在下面。
李权自然是要跟着上去的。
到了二楼,同样一楼的情况,只不过面积小了壁画上的星辰规模更小,而且,也不再是一个又一个的星系,似乎是集中描绘了其中某一个星系。至于是何用意,李权显然不知道。
再到三楼,最后到四楼。每一层楼都会又这样的壁画,只是到三楼之后,李权再也没看到星系的图案,至于壁画要表现的,李权已经毫无头绪了。
皇上一直走在前面,到了四楼,随行众人中只剩下李权李缘等几个重丞。
李权心不在焉,偷偷地看着四周,发现了这么多疑惑,现在对国师的真面目更加好奇了。
在京城呆了这么久,一直都只听国师之名,终不见其人。不用上朝就算了,现在皇上出征在即,国师绝对是大军军师的不二之选,如此重要的时机,皇上拜神之际,这作为国师的人不管是何身份也该跟在皇上身边才是,可到了现在,还迟迟不见此人,究竟是何原因?还是说国师本就藏在人群之中?
“李权,你在看什么?拜神之际,不得一丝分神。”
。。。

第734章 :皇上离京

摘星楼每一层都有星辰图,或许这就是摘星楼名字的由来。
摘星楼第四层,塔楼面积只够二三十人站立,空间较楼下狭窄很多,再摆上一张简单的香案,空间便更加紧凑了。香案很简单,一个香炉,几个简单的贡品,仅此而已。看上去就像一平民家庭求神,根本不像皇室规模,更不像是大军出征前的准备。
照皇上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