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一品官人 >

第437部分

一品官人-第437部分

小说: 一品官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咯咯……”龙葵大笑着,花枝招展,忽的起身,仰天大喊,“本座今后就叫龙葵了!”
……
……
轻松惬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李权没想到进入在西湖边会有这么美好的一段记忆,让高高在上的蛟龙展现女人姿态和自己畅谈,想象都觉得很有成就感,还有对方不经意眼流露出的美态……当然,只是小小的回忆罢了。
重回府中,李权知道自己不可能每日都如此。结束了修炼生活必须快点儿把精力放在别的事情上。
又过一日,李权叫来了陆游。
因为修炼缘故,虽说李权耳时常会问一些京城情况,但知道的信息不是很清楚很全面。
今日让陆游来就是想问问更详细的情况如何。
李权最关心的自然是李缘的动静,当他对陆游问出李缘最近有何动向的时候,自己便率先感觉到了不对之处。
想一想,皇上离京已经半年多了,除了最开始的一场突然袭击,对方似乎没有任何动作。李权还以为是对方有行动而自己没感觉到,或者陆游在暗中帮自己化解了。问过了才知道,李缘当真是没有任何动静。
这就有问题了。
按照陆游的分析,自打李缘偷袭失败之后,李缘身处的局面就该是全面被动。因为皇上随时有可能将此事拿出来作为理由让李权上位。两军交战,弱势一方想要战胜强势一方,采取保守态势是不行的,一位保守只是慢性死亡,只有孤注一掷地进攻才能扭转局面。
所以,陆游一开始劝李权要急攻,在李缘急攻失败后又劝李权固守,道理就是这么来的。
但李缘现在的做法完全不同,全然跟李权的估计相反,当别人以为他要防守的时候选择进攻,当别人以为进攻的时候他选择防守。
别的事情上这可能回答道出其不意地效果,但此时按兵不动,岂不是等死?
“难不成李缘已经放弃抵抗了?”李权诧异地问道。
“不可能!李缘如果放弃,那他身边的官员肯定会大规模向我方靠拢,但并没有这样的现象。”陆游沉着脸解释,“对方实在太安静,反而让在下觉得不安,好像是在密谋筹划什么。”
李权不喜欢被阴谋包围的感觉,抖了抖身上的鸡皮疙瘩:“那如何办?”
“不急。既然猜不透对方想法,那就按部就班做好自己的事。以静制动,带对方有行动之后我方再随机应变。倒是因为对方的安静,再加上前次收到的罪证,在下已经将对方派系的好多官员拉入麾下。现在朝廷众大臣支持李大人的已经超过支持李缘的了。还有在外的名声,李大人依旧远超于李缘,只要就此下去,大事无忧矣。”
。。。

第752章 :最新战报

李权赞同陆游的说法,与其花费心思猜测别人的目的,不如用心加固自身防御。
战术确定,事后的发展其实跟之前一样。既然之前一段时间双方都相安无事,那么,在没有出现重大的变故下,双方是不会贸然打破当下平衡的。
如果这样下去,那就意味着李权又要过上无所事事的生活。
李权不想接受这样的生活,可又没办法。但谁也没想到,那个打破双方平静的变故忽然间就发生了!
三天后的清晨,丞相古柏派人召李权进宫。
李权不以为意,因为自己在湖下修炼期间就没进过皇宫,更没批阅所为的奏折。也不知丞相有没有传召过自己,估计对方也是本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对现今两大派系的争斗采取不理不问的态度。现在丞相忽然要李权进皇宫,可能就是单纯地要李权去履行皇上临走时交代的任务。不管如果放松,该装装样子的时候还得装装样子。
半年没进过皇宫了,不知是不是因为皇上不在,宫里的其他人都放松了,走到皇宫门口,发现皇宫地面布满了灰尘,看上去感觉有些萧条。
车架到了宫门口就停了,李权从轿中下来正准备前往太和殿,身后忽然传来一个声音。
“李大人别来无恙啊?”
声音不是很熟,却又不陌生。回头一看,李权瞳孔便猛地收缩,脚步停住了,心中多了个大大的疑问:“李缘怎么也在?”
本以为不是什么大事儿,可没想到入宫之前碰上李缘。丞相一直都避免让两人见面,今日见面肯定是丞相刻意安排的。
肯定有事情发生!
李权心中有了决断,脸上隐隐有些不安。
李缘神色自若,但略显杂乱的脚步落在李权眼中,心境恐怕跟李权相差不多。李权也不说话,默默地等着李缘,等对方走进了才躬身行礼:“参见殿下。”
李缘倒是一点儿都不客气,欣然地受了李权一礼,快速地往皇宫走去:“李大人,丞相急召,说不定有什么大事。快些走吧。”
短暂地照面,看不到对方脸上流露出半点儿恨意。
两人的先后到了太和殿,殿中一张简易的案几上摆满了奏折,许久未见的丞相感觉瘦了一圈,眼神中透着浓浓地倦意。
“李大人,皇子殿下。”古柏慢腾腾地朝两人施礼。
李缘随意地摆摆手,问道:“丞相,今日叫我来应不是只为批阅奏折吧?”
丞相点点头,默默地从奏折中翻出一封八百里加急,展开,指着上面道:“两位请看,这是前方最新战报。”
“战报?”李权起疑,“以前传回京中的战报不少,不过像今日专程叫来皇宫看的时候却没有。那战报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难不成是皇上战败了?”
看过之后才知道,原来情况跟李权想的正好相反,不是皇上战败,而是皇上已经获得大胜,大庆铁骑已经成功收复夷州,皇上正准备会师南下进军大华。信中还说,大华朝战败军心溃散,面对皇上带领的大清铁骑没了战心,在皇上即将南下之际,大华递出了求和书。意思是要谈判求和。更关键的是,皇上竟然答应了大华的请求,现在双方正在商讨和谈的种种条件。
皇上终于收复了夷州,这消息倒是不会觉得太惊讶,毕竟已过了半年,区区一个夷州怎能拖延两国的战斗?胜负是迟早要分的。作为庆朝人,当然会认为皇上会获胜,而且了解皇上的人更清楚,皇上是不可能输的。至于这场胜利,其实比大部分人心中期待的要晚很多。所有人都认为,收复夷州不过是弹指间的问题。结果这照面第一战就拖了半年之久,民众都开始担心,战斗到底会怎样?
好在胜利之声终于回来了,至少能在几天后让京城乃至全国的民众安心。
而朝中大臣、利益争夺中的李权和李缘,关心的事情不会这么单纯。
信中内容还很多,收复夷州只是个开胃小菜,后面大华求和才是关键,皇上答应求和更是关建中的关键。
首先,大华在夷州战败后立即提出求和请求让人觉得很诧异,至少让大殿中的三人觉得不可思议。
大华既然敢在大庆安插白莲教,拥有这种胆魄的国家怎会在一次失败后就求和呢?而皇上回师离京时那种决然的态度也不像是甘心割地求和的。
可事实就是让许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战场发生了什么?皇上的决定又代表着什么?这些都让人看不懂。
信件中还有一层隐含消息,这条消息才是李权和李缘都最最最关心的!
如果皇上真的答应求和,那商谈合约不是一月两月的问题,必然会经历漫长的谈判时间。而这样的事情自然用不着皇上亲自办,那么,在谈判的这段时间内,皇上又将如何呢?
很显然,皇上会带上一批人回到京城!那就意味着,皇上用不了多久就要回京了!
丞相手中的信件给了殿中两人非常强烈地冲击,在短暂地沉默后,李权分析到最关键地内容,脸上表情瞬间变得阴沉。不动声色地侧撇一眼李缘,一个心沉得更低。
李缘的表情已告诉李权他也已明白了其中意思。
皇上回京意味着什么?那必然意味着太子人选的确定。过了这么久,谁还不明白皇上离京的另一层意思就是给李权和李缘足够地展现自己的时间?皇上回京意味着考试即将结束,两人到了该交成绩单的时间了。
对于各自的成绩单,李权和李缘各自心里都有数。很明显,李权的成绩单要好看些,李缘在京中的作为显然不能让皇上满意。
好在成绩只是暂时的,皇上即将回京并不代表结束,这最后的时间绝对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只要李缘有脑子,只要李缘不放弃,那从明天起,京城将呈现十面埋伏的危险局面。
信息已收到,太和殿中两人并肩离去。
李权和来时的步子一样,不紧不慢。李缘看似和李权步调一致,其实离开时的步伐已经跟来时有不同了。
李权并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半年的修炼让他变得从容不迫,冷静地看着李缘,看着他走路的步子冷冷笑着。
两人并肩走着,出了太和殿,走下长长的阶梯,在布满灰尘的广场上往百米外的皇宫大门走去。
原以为会这样直到分开。半路上,李缘终是忍不住抢先开口了:“李大人,皇上即将回京,你可做好的迎接准备?”
经历这么多,李权可不会把面前这个人看得如百姓心中那样和善,豺狼终究是豺狼,不管怎么隐藏终改变不了他的野心。对这样的人,其实李权一点儿都不讨厌,反而会觉得对方是聪明人,在某些时候可能还会认同他。可是,自从上次和皇后闹翻,李权就对这个家伙很反感。为了达成目的,竟把自己娘亲当作枪使,虽然不是亲娘,但这厮如此利用皇后对他的爱。这种人是不可能得到李权认可的。
李权知道,明日就会跟这个家伙展开最后一局博弈,听到对方的冷嘲热讽,只是淡淡地回应道:“本官行的正坐得端,皇上回来与否又怎样?我又需要准备什么?倒是皇子您最近动作不少,不知您准备好了没有?”
半年不见,李权淡淡的变化让李缘心里一阵不舒服,眉头皱起,轻声道:“还行吧。相信很快就能给李大人一个大大的惊喜。”
说罢,李缘加快脚步率先离开了皇宫。
除了皇宫,李权驻足回头看了看高耸的宫墙。
“不知明日会发生什么?”
带着一丝丝不安,李权打上马车往李府的方向去。
天色逐渐暗淡,京城街道上的酒家、民居先后点起了灯火,京城夜景即将展现,繁华喧闹中透着各式各样的色彩,就像是娇滴滴的女人退去身上的轻纱,展现出它最真实的风采。
看着京城街景,李权不禁感叹,寻常百姓又怎会看到这繁华下藏着怎样的凶险?
马车在街上走了一半忽然停住了。
李权心头一惊,还以为出了什么问题,赶紧撩开车帘一看,却见一个半醉的年轻人拦在车架前,满脸通红,穿得富贵,手里还端着酒杯。那相貌有些熟悉,可一时间又想不出到底是谁。
车夫估计是见拦路者衣着光鲜,并没有太过恶语呵斥,询问地看了李权一眼。李权正要说话,谁料挡在车前的年轻人忽然歪歪扭扭地给李权行了个学生礼,口中高喊:“先生有礼了。”
李权眉头紧皱,以为是醉鬼发神经,呵斥道:“快闪开。”
对方并未走,反而上前一步想要上车架来拉李权,嘴里还念叨着:“今日当真有缘,没想在酒楼里能看到先生的车架。走!先生快随学生进去喝一杯。”
“你到底是谁啊?”
此话一出,年轻人稍作停顿,回身站直似乎要李权好生看看,然后又解释:“先生不记得学生了?我是郭汜啊。”
。。。

第753章 :已经开始了

郭汜,京城三大家族中郭家最不被看好的一位世家公子,李权曾经在翰林院教过的学生之一。{}
这时候见到郭汜,对方还一身酒气地请李权去喝酒?
李权下意识地就要拒绝,可郭汜在半醉半醒间难缠得紧,而且今日对他而言也很重要,因为他正式成为了郭家下一任家主的继承人。全靠李权曾经的教学,让他在家族子弟的争斗中胜出,将最不可能变成了现实。
对郭汜而言,这绝对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刻,所以才会叫上三五好友在酒楼中买醉一回。
见李权久久不肯的下车,郭汜一本正经地解释:“先生有所不知,学生自打从翰林院中离开,回到家后整日提心吊胆,没沾过一滴酒,没合过一次眼,为的就是不要被被人陷害,努力用先生所授知识获得家族认可。现在好不容易达成心愿,终于可以放纵一次了。学生心中又太多话要跟先生说,有太多的感谢没来得及跟先生讲的。学生知道先生整日忙于国事,今日好不容易撞上,学生岂能放先生离去?不管如何,先生一定要先随学生上楼喝两杯再说。”
李权眉头都快皱成一条线了,如今正是关键期,明天指不定会发生什么变故,偏偏被个醉鬼学生拉住。见他一脸真诚,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得。想想也只有随他的意到酒楼做做,明日一早再伺机而动也不迟。
“好了好了。你莫要拉我衣裳,我随你上去喝两杯就是。”
闻言,郭汜大喜:“多谢先生成全。”
到酒楼之前,李权灵光一闪,走到车夫跟前,低声道:“你即可将陆游接到府上候着,我明日一早便要跟他商量要事。”
这车夫一辈子都是李家的车夫,在碧州都是,只要是李权的事,交给他绝对不会有错。
车夫领命去了,告诉李权他把陆游接到李府之后再来此处接他。
这安排不错,李权没多想就上了酒楼。
车夫驾着马优哉游哉地走在街道上,连续穿过两条街,到了一处人流相对稀少的小巷。此处灯火不是很盛,小巷中显得昏暗,车夫翘着二郎腿,嘴里叼着一片叶子,半眯着眼睛看到小巷到头,只要一出巷子就能看到陆家。正准备换一副恭敬点儿的姿势,忽然间感觉脑门儿被什么东西扎了一下,感觉不到疼痛,只是视线越来越模糊……越来越模糊……
小巷外便是繁华路段,各种小商贩挂着彩灯,吆喝吸引过往年轻男女,不料小巷中忽然冲出一辆马车,车架极为奢华,但马上无人,马儿没人牵引,像疯了一样乱撞,陆家门口很快乱做一团。
……
……
李权也好好久没到京城的酒楼了,小二的吆喝声以及随处可见的红灯笼投着亲切和喜庆,四溢的酒香勾起了李权的食欲,从踏入酒楼的一刻起,李权便抛下了各种事情,既然是来玩儿的,那就要放宽心,反正要不了多久车夫就会来叫自己。
如此想着,李权跟着郭汜到了二楼包厢中。
里面有三个跟郭汜同样年轻的男子,经过介绍都是郭汜的表亲兄弟。而且跟郭汜有个共同特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