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一品官人 >

第444部分

一品官人-第444部分

小说: 一品官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权懂了,没有考虑,直接道:“只要京城能恢复平静,就让你儿子去户部任职,就说是本官引荐的。”
老者一愣,没想到事情会进展得如此顺利,当下笑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儿对着李权作揖:“哎哟喂!李大人真是好人呐!谢谢!谢谢,谢谢李大人。蠢蛋,还愣着干嘛?没听李大人说的?快谢谢李大人。”
老者一边感谢一边叫儿子也快些感谢。可不想那书生却脸色一变,正色道:“爹!你怎能如此?李大人是巾帼英雄,当时名流,文武全才。孩儿救他完全是处于尊敬,哪能有一丝求报之心?此事万万不可。”
“你这蠢蛋!”当父亲气得跳脚,一边的姑娘似乎也要帮着兄长说话,李权却在这时劝解道:“好了,你们别吵了。这位小兄弟,此事就算你父亲不说,我也会有此安排,就凭你的赤诚之心,想必也会是个好官。所以,这次任命不管报答与否,全是本官惜才。如果本官侥幸能活下来,自可按本官说的去做。”
书生愣了愣,表情变得无法形容,声音发颤着回答:“那……那学生……学生恭敬不如从命了。”
说完,书生就一个人傻笑着呆在一边,也不知想的什么。
老者又对李权一阵感谢,说着还动起了将女儿塞给李权的心思,说什么自己女儿都因为帮你丢了清誉,还说什么自己女儿大~屁股好生养。
一边的姑娘羞得不行,但眼神中带着期待。
这事儿肯定成不了,李权含糊其辞地拒绝了,没有什么原因。说着这事儿,反倒让李权想起了远在碧州的夫人,也不知她们过得怎样,在碧州总不至于像京城这么危险吧?
想着,李权思绪回到正轨上。
现在的关键是不知道外面的情形,不知京城格局究竟如何。于是像几人询问了方才来人的衣着,经过对比,李权确定刚才的来者是都察院的人。
既然是都察院的人,那证明李权的猜想乜有错,很可能京城已经被李缘的势力控制。
李权现在是孤立无援,一时也想不出太好的法子,只能让这一家人帮着自己打听打听外面的情况,如果有什么动静赶紧回报。
也幸好是落入这样的人家,不然绝不会这么安静地修养身心。
午后,一家人都出去了,留下李权一个人想着应对之法。
首先,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李权必须做最坏的打算。
而最坏的情况自然就是李缘全盘操纵京城,自己的势力全被瓦解。如果真是那样,就等于只剩下李权一人。只剩自己一人的情况下该怎么做?
悄悄逃走?
显然不行!先不说这实在太窝囊,光是这一来二去的争斗已经让自己和李缘结下了众多仇怨,这笔账不算清楚,李权心里放不开,李缘也不会安稳!
所以,跟李缘的冲突没个你死我活是停不下来的。那么,要在这最最不利的情况下扭转局面,李权能想到的就只有一条,那就是直接杀了对方。
李权比李缘最大的优势就是有一身不俗的功夫,自保不用靠别人,任何事都可以靠自己。如果能找到李缘,是有机会一口气将他击杀的。
思量着,李权越来越觉得此事很有可行性。
正想着,姑娘拿着事物来了。
吃过东西,李权感觉自己恢复了七七八八,虽没回到巅峰,但遇上高手一战之力还是有的。
于是,李权动了离开的心思。
心思一旦有了,很容易就能被别人发现。
姑娘一直有心事,似乎是想着不久前李权拒绝她爹爹的意思。现在感觉李权要走了,脸上露出一丝焦虑的表情。
李权看了看她,不动声色地起身:“多谢姑娘相救,不过现在到了要离开的时候了。”
“恩。”姑娘小声地应道,点点头,虽有不舍却没有开口。
李权了解小姑娘的情绪,没有多想,此时多话只会让姑娘更加难过,决定直接出门。
脚步刚刚迈出,出去打探消息的书生回来了。
现在京城的气氛十分微妙,出门的都是胆儿大的主,一介书生跑到街上去探听消息,着实把他吓得够呛,回来之后感觉腿都软了,一边走一边叫:“李大人,有情况,有情况!”
李权没对书生抱任何希望,没想到他真能带回来消息,赶紧上去问情况。
书生拉着李权回到屋里,关上门。
姑娘见李权去而复返,面露喜色,热情地上来送茶。
书生在一边喝水,喘了好久才说道:“李大人,您现在千万别乱走!外面……外面全是……全是士兵。是边防士兵,不是京城的官兵。不知从哪儿冒出来,大街小巷都是。外面基本上没人了,全被士兵占领着。”
京城中忽然多了很多士兵?
“难道是皇上回京了的?”
感觉又不对,想那急报达到京城才几天,而且信中并未写明要回京。证明皇上回京那还得有段时日。可这京城是怎么冒出来士兵?
当然,不能排除皇上提前知道京中有变,从一开始就计划好要提前回京。但这种可能微乎其微。
李权心中无限疑惑,去意更浓,虽说这风口浪尖的时候当少抛头露面,但李权更想亲眼见见外面的情况,以及弄清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
书生百般挽留,还是没能阻止李权离开。
黄昏时候,李权终于离开了这户普通的人家。
穿着一身平民的服装,低调地走在街上,很快就看到有身着奇特的士兵在京城列队穿行。
之所以说穿着奇特,那是因为李权见过夷州边防军的装备和淮海郡海防的装扮,跟他们都不一样。身上穿的皮甲居多,且大都光着膀子。只看一眼便可确定,这些忽然出现在京城的士兵不是夷州军,更不是皇上带走的军队。看他们的穿着,所处的地方似乎应该在更北的地方。
这只是猜测,李权思考的时候正巧撞到一队人马往自己方向过来。为了不暴露,李权赶紧转头,装作行人进了狭小的街道。
李权想了想,探明这些士兵身份的事情可以暂且放一放。临时改变目标往李府去。
走道黄昏光线泛红,李权走到了家不远,只是远远地看了看,并没有靠近。李府虽然安然无恙,但周围有很多可以的目光。李权现在不能暴露,身在暗处是他最大的优势,为了保险起见,看一眼之后便调转了方向。
之后又去陆府看了看,情况还是一样,不知陆游情况如何。
了解了基本情况后,李权重新调整思路,在路边随便抓了一个身着怪异的士兵。
这些士兵在常人眼中悍勇,但李权要抓他们易如反掌。抓了一人来询问后,李权终于知道了他们的来路。
情况跟李权想的一样,这些士兵果然驻守北边的将士。这个时代依然又匈奴,北方曾经也一度不安稳。这些驻守北方的士兵几乎成为了国家被遗忘的一批人,因为匈奴通常不会闹事,可一旦爆发就非常麻烦,所以,北方边境的守军是不能撤的。从大庆建国至今,匈奴一直很安分,所以一般人早忘了北方还有一只边防军。
现在问题来了,最北的边防军忽然出现在京城是为了什么?是谁下的令?
这些关键问题不是一个小兵能知道的。
想要找到知晓问题关键的人不容易,不过这点儿消息对李权而言已经很有用了。
稍加推测,其实不难看出其中的猫腻。
首先,皇上是不可能扯下北方边军的,因为匈奴造成的霍乱历史由来已久,很多血淋淋的教训摆在面前,都是因为一时疏忽让匈奴又了可乘之机。所以,就算此次南征,皇上也没有动北方边军一兵一卒。
现在北方边军出现在京城,而且是如此大规模,肯定是有大动作。光凭这一点,皇上知道绝对是斩全军的超级重罪,如此动作便是站在皇上的对立面,跟皇上对着干,京城之中有谁敢这样?
。。。

第765章 :最后一丝机会

京城中谁有这么大能耐将边防军的移至京城?
肯定不是边防军中的将领蓄谋,因为北方边防和中原内陆上期属于消息中断的情形。{}边防军中的将军不可能知道皇上不在京城。所以,对方敢这么做,要么是受人指使,要么就是在京城中有内应。
这种行为,说得严重点儿就是谋反!不管你处于什么原因,擅自将军队开至京城,皇帝的老巢门口,那就是谋反!
这个时候谋反?到底是谁脑壳卡了?
想来想去,李权只能想到李缘一人。因为只有李缘才有能力做到这一切。不过……让李权搞不明白的是李缘为何要这么做?明明只要针对李权就够了,为何还要将自己置身皇上的对立面?而且,现在京中局面已经被他控制,皇上回京的这期间,他有充足的时间将满朝文武的立场改变。
皇上离京的目的之一就是给让两人分出一个高下,现在高下已经分出来了。虽然闹得有点儿过,但终归是他占据了主动,就算皇上回京,那也可以趾高气昂地宣布自己的成绩。
“不对不对!”李权使劲儿地摇摇头,“那家伙一定是疯了!”
不管怎么想,李权都感觉这是一个傻子都不会做的事情。但李缘现在做了,他肯定不是傻子,这么做肯定有原因。曾经有过的感觉又涌上心头,李权总觉得自己得到的信息中缺少了什么关键,所以才搞不懂李缘的一切行为。
这是李权困惑已久的事情,只是以前不那么明显,现在从李缘的一切行为都指向那个李权不知道的关键因素。
不过话说回来,不管李缘出于什么原因,他这么激进的做法给了绝境中李权一丝机会。
李权脑中立马浮现出宫中的那位老太监。
那位宗师级的老太监可是皇上留在京城里最大的杀招,对方说过争权夺利可以,不能闹得太过。京城如今的局面,已经不是闹不闹的问题了,这直接关系到大庆江山的稳定,而造成这一切地就是李缘。
老太监能容忍李缘如此?
李权都不相信。
虽然不知道老太监现在在干嘛,但这是李权将老太监拉入自己战线的绝佳机会。如果能说动老太监对李缘下手,那么,就算对方有边防军又如何?
这或许就是李权扭转的机会。
大圆满宗师创造的奇迹太多太多,得到老太监的帮助就等于有了无限可能。
想到这儿,李权大喜过望,立即调转方向往皇宫去。
一切等到了皇宫看看情况再说。
有了新目标,李权速度快了很多,到了皇宫不远,天已经漆黑一片。
皇宫城楼足有五丈高,寻常人想要翻墙过去那简直是翻越天堑。对李权而言还算轻松,小心翼翼地躲过哨探,进入皇宫内。
接着记忆一路摸爬。李权首先到了李芷玉的偏殿。
看着那熟悉宫殿,自然想起了自己第一次进宫,然后迷路,再然后忽忽悠悠进了里面的情形。和李芷玉的情景仿佛发生在昨天,那水灵灵的小屁股富有弹性,那一声声可怜巴巴的“好哥哥”充满了诱惑。回想起来,李权还有些愧疚,自己这么整人家,人家还多次帮忙。
现在又回到了这里,没想到会是这么一番情形。
乘着没人注意到,李权悄悄地流进了公主房间。
首先看到的还是那屏风,黑漆漆的屋子里一点儿动静都没有,只微微听到李芷玉平静的呼吸声,想来应该睡着了。
绕过屏风,走到李芷玉床边,看着丫头恬静的睡姿,不止她还有没有做过噩梦。
这几天都过得很紧张,李权神经一直处在高度紧绷的状态,难得看到个熟悉的美女睡得如此安详,李权的心也跟着渐渐放松了。
或许是因为恶趣味,想到以前的经历,李权忽然有了玩心,隔着被褥轻轻拍了拍床上凸起的翘|臀。
李芷玉柳眉微蹙,撅着小嘴扭了扭身子,并没有醒。
李权偷笑,手上带着三分力又是一拍。这下不知是不是勾起了李芷玉恐怖的回忆,身子跟触电一般猛地坐了起来,起身之后才幽幽睁眼。
黑夜中李芷玉没看清李权相貌,只觉得有一个黑影立在面前,在加上半睡半醒间的一巴掌,思绪一下就乱了。
“来……”
李芷玉张嘴就要喊,才出一个字就被李权捂住了小嘴。
“嘘……是我。”
李芷玉水汪汪的眼睛在黑暗中闪动得厉害,先是惊恐地看着李权,然后才有所缓解。
李权知道对方认出了自己,这才松手。
李芷玉有些不相信,探出手捏了捏自己的脸蛋儿,很快就痛得蹙起眉来。然后才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先……先生……真的是你?你……你你你怎么来了?”
“专门来打你屁股,让你叫好哥哥的你信么?”
李芷玉一愣,脸上温度骤然升高,看着李权的眼神也变得警惕起来。
“哈哈,开玩笑的啦。咱们什么关系?怎么还舍得打?顶多是揉一揉摸一摸。”
“先生!你此时来此肯定有事儿,学生可听说现在全京城都在找你呢!还有还有……”
“等等。”
李权打断了李芷玉的话,对方肯定有很多话要说,但李权没时间听这些。跟这妮子调笑几句让李权心情舒畅了很多,现在再次严肃,话题引到正轨上。
“我问你,你知不知宫里有个最老的太监?”
“最老的太监?”李芷玉露出疑惑之色,想了想,表情有种恍然的意味,“先生是说……”
“没错没错,就是他!”李权不想听废话,看李芷玉的表情就知道她知道是谁,又问,“你知道他在哪儿么?或者他住的地方?”
原来,那我老太监在宫中很有名,因为他实在是太老了,所以就算没见过也听说过一些。但都是些模模糊糊的传闻,没人知道他是深不可测的高手。但他的住处,李芷玉知道,也告诉了李权。
李权没想到事情如此顺利,记下方位后就要离开。可刚踏出李芷玉的房门,一个熟悉的咳嗽声就传来了:“咳咳,李大人,您是在找老奴吧?”
。。。

第766章 :和宗师的二次交手

公主的偏殿别院口,一个略显佝偻的身影在黑夜中缓缓显现,加之出现前的那一声咳嗽,李权字不会忘记他是谁。{}
李权想要寻找的老太监居然自己出现了!
李权没来得及高兴,因为他本能地感觉老太监的突然出现偷着古怪。
好在对方只是半躬身子,尚未露出敌意,让李权心中稍定,便先开口询问:“公公,你怎会知道我在此处?”
“咳咳……皇上让老奴看着皇宫,老奴自然要尽心竭力,所以不得不用一些手段将皇宫中的一切都掌握在手中。李大人,从您翻墙进入皇宫的那一刻老奴就有所察觉,只是一时没想明白李大人深夜入宫所为何事。到了现在老奴才猜到,李大人应该是有什么要紧事跟老奴说吧?”
话很容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