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一品官人 >

第452部分

一品官人-第452部分

小说: 一品官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定主意,李权立即停止了脚步,看这李嗣和蔼地揉了揉他的脑袋:“好了,咱们就在这儿分别了。”
“分别?”李嗣一惊,“先生不是要到我家里么?”
“不了,先生我还有事,就不去打扰你母亲了。”
“为什么啊?”李嗣表情很严肃,“先生你现在很危险呢!如果没有我娘的帮助,先生万一出事了怎么办?不行不行,先生一定要跟我回家。”
看这儿子倔强的样子,能感受到其中的关心,李权默默地感动着,笑着摇了摇头:“你放心好了。先生我是什么人?三言两语就能把老匹夫气死,这点儿小事情怎么会难倒我?你根本不用担心,老老实实回家去吧。”
听李权这么一说,李嗣觉得很有道理,自言自语地说:“也是,先生这么厉害,怎么会因为这点儿小事而摊上麻烦呢?”
说着,目光重新投在李权身上:“那……那我一个人回去也可以,但先生不能消失了?等事情过后可要来家里看我!”
“放心,以后咱们相处的日子多着呢。”
小鬼头似懂非懂,满意地笑了笑,挥动小手给李权道别,然后一溜烟儿地跑了。
儿子给李权带来了无限期待,同时又充满了内疚,想着别人对的儿子的种种不公,现在还能保持如此乐观积极的态度实在不容易。
一路思前想后地回到了自己的别院,才一会儿功夫,别院门口就已经堵满了声讨李权的文人。
付玉被李权气死,这等于是说大庆的文人狠狠地踩了大华文人一头,这叫人如何咽得下这口气?而且,付玉的名声在大华实在太大,不是李权三言两语就能抹掉的。现在不过刚刚开始,等消息一传开,相信会有更多人加入到声讨李权的队伍当中。
目前的局面早在李权的预料,对这些文人的纠缠问题倒是不大,所担心的便是来自大华朝廷的态度。
大华皇上如何处理?会不会影响两国之间关系?又会不会影响到此次接亲?
这才是李权最担心的问题。
李权本不想理会堵在外面的文人,可这些文人比八婆还要烦人,一个劲儿地嚷嚷,没完没了,李权不得已才出门跟他们当道理。
打开院门,礼券重新出现在公众视线之中,场面立即因为李权的出现被引爆,
“杀人偿命!”
“还我付先生的命来!”
“大庆人欺人太甚!我大华誓不与之讲和。”
诸如此类的喊话比比皆是,幸好这些都是文人,换做脾气冲一点儿的平民百姓,估计就是了臭鸡蛋伺候了。
李权眉头紧皱,看着面前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心中渐渐有些恼了,忽的冷笑一声:
“都说华朝乃是文雅风趣之地,大庆文人各个学识渊博待人有道,今日见了才知,原来不过是徒有虚名而已,一个个都是山野莽夫,没有半点儿道理可讲,当真是可笑至极!”
“你!你这是什么意思?”人群中立即有人回应。
李权继续冷笑:“什么意思?难道尔等不知道?还是都又健忘症?刚才发生的事情一转眼就忘记了?你们可曾见我动过那老匹夫一根头发?此人还称之为一代圣人,竟然被我几句戏言气得吐血身亡。这等心胸气量,怎堪大用?又哪里配得上圣人之称?尔等不好生想想那老匹夫又很能耐,反而在此说我不是。难不成就因为我是大庆人?这就是你们的待客之道?如此作为,和尚未开化蛮荒古人有何不同?说你们山野莽夫已经是很客气了!就算那老匹夫的死与我有关,也轮不到尔等插嘴,大华自有律法,该当如何处置自有皇上定夺。尔等无需操心!”
一通呵斥让人群的声音减弱了很多,李权所说的句句在理,找不出什么话来反驳,之所有这么气氛还是因为觉得被大庆人压了一头心有不甘,但以讲起道理来都显得底气不足。
李权看了看声势减弱的人群,他能想到的也只有这些,至于接下来他们会不会消停点儿就只有听天由命了。
没有多余的话,李权转身回了别院,关上门,躺倒床上想要休息片刻。
李权确实只休息了片刻,很快就有官员来报。
李权感觉自从来了大华就没有消停过,正想暴躁地骂人,却听随行官员说这次是皇上召见。
一听是皇上,李权很快明白了,这是要宣布对自己的处理结果。
换做别人,惹下这么大的麻烦,估计是免不了一死的。但李权不担心,他不是大华的官儿,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就算大华皇帝又多恼火,也不会选择在这时候杀了自己。
简单地收拾之后,李权又到了皇宫。
这次见面没有在大殿中,而是在一处类似御花园的小亭里面,周围只有几个宫女,几个太监而已。小亭建造别致,外面是浅浅的小湖,水面飘着水草和前几日留下的尚未融化碎冰。大华皇帝就站在亭中,淡淡地看水中碎冰漂浮。
相比之下,这位皇上明显要比那位皇上年轻精神很多,看上去比李权稍长十岁所有,精神头十足,腰板站得笔直。
刚刚打了败仗,这皇帝还有如此闲情雅致,心理素质当真是好。
李权默默地想着,走上前,恭恭敬敬地抱拳:“参见皇上。”
皇上看着水中没有抬头,淡淡地回应:“李大人不是朕的臣子,私下无人,可不比拘礼。”
李权走到皇上身后一点儿,同样看这湖面,并没有发现什么。然后装作不知地问道:“不知皇上召在下所为何事?”
听李权这么问,皇上终于回过头来,饶有兴致地看着李权:“李大人,你这是明知故问吧?你在我大华干的事情难道自己不清楚?”
李权不为所动,干笑着点点头:“这个……知道一点点。”
大华皇帝还没见识过李权这等死皮赖脸的人,听其说话便愣了下,随后又上下打量了李权几眼:“既然知道,那你说说朕当如何处置你呢?”
李权想了想,压低声音道:“处置?恐怕不妥吧?在下觉得,皇上应该谢我才是。”
皇上没有动怒,好奇的哦了一声:“此话怎讲?”
李权嘿嘿一笑:“皇上心里也该清楚吧?”
皇上的眼睛渐渐眯了起来,隐隐散发出让人心颤的精光,看着李权,似乎要将一切都卡穿。但李权还是李权,还是那样死皮赖脸的站着,没有丝毫变化。
见皇上没有说话,李权又补充道:“其实皇上正愁没办法将付玉除掉,在下正好帮皇上完成了这个心愿。皇上怎可能处置在下?”
“你又如何得知?”
“再简单不过,看付玉在文人心中地位就知道。皇上岂能容忍别人在民众心中的地位超过自己?而且,那付玉不来皇宫教学,反而皇室血脉到他草舍学习。这等不识抬举之人,皇上感受自己没有恨意?”
。。。

第779章 :返回

听完李权所言,皇上稍显诧异,不过没多久便冷静了。
皇上冷淡的表情中忽然多了一股感叹,摇着头,轻声道:“果真是大才,只可惜这等人才没有落在我大华境内。”
“皇上谬赞了。在下于大庆境内没少给我家圣上惹麻烦。”
原以为话题会就此结束,没想到皇上似乎别有用意:“朕与你虽做不得君臣,但在别的方面或许能有所合作。”
李权忽的有些紧张,心说对方如此说莫非是要跟自己做什么交易?恐怕不管什么交易对大庆都不会有利吧?
看着李权紧张的样子,皇上大笑出声:“哈哈,何需如此紧张?真不过是想让你的生意产业进驻我大华境内。”
“恩?”
“没错,朕不过是想将你李家的产业发展到朕的疆土上来。不管是你的布庄还是你的房地产,又或是你的游乐园,只要你在大庆有的,朕都欢迎你把它们搬到大华来。只要来我大华,朕在此保证免你三年税收。”
“免三年税?”
这可是个大手笔啊!
对方能这么说其实不难理解,经济流通能带动全国的经济,李家产业链已非常成熟,在大庆就是这样,因为李家的产业,大庆的经济运转非常良好,不管是朝廷还是百姓都在这种良好的经济循环下得到了好处。估计大华皇帝也是看得眼红,所以对李权发出邀请是很自然的。
但李权没想到皇上会突然跟自己说这事儿,因为李权已经很久没有管过生意,也不想再操心生意,因为钱已经够多,钱对李权而言只是一个数字了。
很久没提到过生意上的事儿,忽然有人问起还觉得有些不习惯。
李权沉默了一会儿,把自己调整到谈生意模式,然后询问:“皇上,您为何会选中我?”
“因为你是李家,天下还有第二选择么?大家都是明白人,朕也不想多说什么,反正事情就是这样,条件也有了,相信李大老爷总有一天会考虑朕的提议的。”
皇上的表情很是自信,好像吃定李权以后一定会采纳一样,看得李权心里头直嘀咕:“皇上,您为何如此自信?实不相瞒,在下家业已经够大,实话实说,对赚钱已经没了兴趣,来大华开店的可能性不大。”
说完,皇上没有一丝怒色,反而饶有兴致地看着李权:“是吗?如果朕说将来一定会有机会呢?”
李权:“……”
“你以后只有两条路,一条是顺风顺水坐拥大庆江山,而你不是个野心家,为了两国和平,你一定会利用李家产业入驻我大华,加强两国经济来往,以此来消除两国之间的仇恨。二条是你与大庆皇帝闹翻,如果真出现了这种情况,我大华是你唯一的容生之所,你也自然要在我大华经营生意。”
皇上果然都不是一般人,听他这么一说,李权还真找不出其中的漏洞。
被别人算计的感觉不好,李权皱了皱眉头,不带情绪地回答:“那就等到时候再说吧。”
不咸不淡地回答也没有引起皇上的情绪变化,倒是让对方主动转移了话题:“话说回来,最开始你说得没错,关于付玉的事情朕是要谢谢你。处于对你的感谢,朕就不再留你了,明日就带着公主回去吧。”
“回去?这么快?”李权下意识地惊讶道。
“你现在不走,等付玉的消息传开,到时候你想走恐怕都不会容易了。不要小看大华学子对大家的敬仰程度。”
李权心里嘀咕,心说难不成还有文人敢杀我不是?
不过这些问题也只是想想罢了,早点儿走正是李权梦寐以求的,皇上都说了,自己自然不会拒绝。
乘着皇上还没改注意,李权赶紧谢恩告辞。
临走时,皇上忽在李权身后提高了声音:“莫要忘了我大华朝随时欢迎李大老爷光临。”
李权没有回答,加快脚步离开,心里却一阵别扭。
“两个皇帝都那么自信,说得好像料定老子会跟皇帝闹翻一样?”
李权自己都觉得不可能,把慕晚晴接回家后,就老老实实地生活,等着皇上传位,既然机会来了,当个皇帝没什么不好。傻子才会在这时候跟皇帝闹翻呢!
……
……
收敛心思回到别院,赶紧让随行官员准备,明日一早就去接慕晚晴离开。
随行官员虽然对突然的计划感觉吃惊,但他们也都归心似箭,急急忙忙地的收拾,一整天都忙个不停,总算在天黑前准备好了。
第二天清晨,天还蒙蒙亮,为了不让大华的文人有察觉,李权的队伍借着晨光就到了慕晚晴的府门口。
昨日已提前通知过慕晚晴,所以也都做好了准备。
该有的规矩还是得有,公主府门口满是喜庆地戴红车架,上面有一些陪嫁的丫鬟以及一些嫁妆,虽比不上李权的聘礼,但也算是价值连城。
李权的目光停留在队伍中间的最华丽的马车上,车厢帘子虽然盖着,但能感觉到里面是自己的晚晴。此刻的心情无法形容地激动,真相直接冲上去抱着玉人儿好好亲一口。可惜现在还不到时候,这次联姻是按照通俗规矩来的,没有送入洞房是看不得新娘子的。这就意味着,李权这一路都不能看到慕晚晴样子。
公主府还有一批人在准备,慕晚晴的人也忙得很,陆陆续续地出来,一些人要走一些人要留,慌里慌张的场面有些混乱。
忽然间,一个稚嫩的哭泣声传来。
“我不走!我不走!呜呜……娘!娘亲在哪儿?”
这个声音实在是太熟悉了,李权循声望去。只见李嗣死死地抱着家门前的柱子任凭身后丫鬟姐姐怎么拉扯也不放,反而对着丫鬟一阵猛踹。
丫鬟紧张得要命,脸都涨红了。因为别人都以为驸马爷不知道公主有孩子,而公主又质疑要带着孩子一起走,跟她说了带着孩子万一被发现会造成什么影响,公主却一点儿不听,甚至一点儿都不担心。不明所以的下人们可紧张死了,只知道在临走的时候不能将李嗣的身份暴露。
李嗣这么大声嚷嚷,大庆的官员肯定会发现,要是待会儿问起身份来漏了馅儿……
丫鬟想都不敢想了,心头求神告佛希望这小祖宗闹出来的动静小点儿。可还没来得及反应呢,身后就有人拍了拍丫鬟的肩膀:
“你下去,让我来。”
丫鬟回头,看对方那穿着……
“驸驸驸马爷!”
丫鬟差点儿被吓得背过气去,俏脸刷的白了,头晕目眩之际又听那哭闹着的小祖宗竟然安静了,显得很惊讶地喊道:“先生!你怎么来了?”
听李嗣这口气,李权就知道慕晚晴什么都没给孩子说,也不知她心中出于什么考虑,回头看了看慕晚晴所在的车架。
正巧,慕晚晴掀开了帘子,两人目光对视,都是淡淡一笑。
李权看到了慕晚晴,今日的慕晚晴格外漂亮,满带红妆的样子李权从未见过,看着那火红的嘴唇感觉心都快跳出来似的。
慕晚晴没有跟李权说话,倒是跟李嗣招了招手:“嗣儿,过来,到车厢里来。”
李嗣看到母亲的穿着后的也是一愣,好奇地看看李权,最后还是走了过去。
不远处,慕晚晴掀起车帘一角,不知跟儿子说了些什么,只见李嗣回头看了看李权,然后就上了慕晚晴地车架。
如此景象让小丫鬟着实吃惊,心说这是怎么了?公主怎么一点儿不避讳?而这驸马爷怎么也一点儿反应都没有?
没等丫鬟想明白,长长的喜庆队伍就已经出发了。
长长的队伍在太阳迈过山头之前就出了京城,来此不过短短的几天,但李权又在这座古都留下了自己的印记,至于付玉的死会造成什么影响,从离开的一刻起就跟李权没了关系。
总的说来,此行非常顺利。以往的惊险经历已经离李权越来越远了,感觉峰回路转,希望生活能一直这么平静下去。
分别多时的娇|妻终于又回到了身边,李权感觉神清气爽,看着沿途的风景不知不觉就入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