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跃马西凉 >

第101部分

跃马西凉-第101部分

小说: 跃马西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臣以荀彧为首,武将则以赵云为首。
两班人站成了两列,分别立于官道左右,翘首张望。
不多时,远方有急促的马蹄声响起,接着有烟尘扬起。
“来了。”
王方忍不住大叫一声,所有人都精神一振。
很快,数百骑兵就奔到了百步之内,开始放缓马速。
罗征身披玄色披风,胯下汗血宝马,虽然依旧威风凛凛,眉宇间却带着疲惫,一马当先的奔到近前,猛的一提马缰,胯下汗血宝马长嘶一声,人立而起,收住了前冲之势。
“参见主公!”
众文武连忙疾步上前,长揖倒地。
罗征缓缓吐出一口热气,于马背上抬了抬手,道:“文若免礼,诸位免礼。”
“谢主公。”
众人再长揖谢过,方才直起身子。
荀彧问道:“主公此番前往中原,路途可曾安好?”
罗征点头道:“一路平安,有劳文若挂心了。”
顿了下,不待荀彧再问,便抢先道:“其他的事情先放放,子龙、李蒙、王方,速回城召集大军待命。文若、成英、吴懿也率从属计吏前往军营,准备安置流民。”
荀彧愕然道:“主公治下何来流民?”
其余众文武也是一脸的不解。金城、武威两郡在荀彧的统筹治理下,自秋上秋粮下地以来。百姓虽然算不上富裕,但至少还没有饿死的,怎么会有流民。
在理政方面,荀彧可以说展现出了极为出众的能力。
这还只是第一个年头,等到了明年秋粮下地,相信百姓的日子会更加好过。
眼下两郡治下平靖,连拦路打劫的盗匪都没有了,还哪来的流民。
罗征把手一挥,沉声道:“速去准备。先不必多问。”
“遵命。”
众人不敢再问,连忙回城,分头去准备。
罗没有进城,直接带着许褚和数百骑兵去了城外的一座坞堡。
半个时辰后,赵云、李蒙、王方刚刚率领万余骑兵赶到,就看到庄子里无数流民正在不断的往外面涌出来,密密麻麻的好像蚂蚁一样,也不知道有多少。
数百神情彪悍的西凉骑兵正在纵马来回飞奔,挥舞着马刀大声吆喝。极力将这些涌出庄子的流民赶到一边站好,场面一时乱的不可开交。
随后赶来的荀彧和一众佐官属吏也惊呆了,搞不明白这庄子里哪来的这么多人。
就好像是凭空冒出来的一样,怎能不让众人吃惊。
有西凉小校纵马飞奔而至。大声喊道:“主公有令,请赵云将军维持秩序,但凡有流民趁乱生事者就地斩杀;荀彧先生负责安置流民。不得有误。”
荀彧、赵云等不敢大意,立刻行动起来。
赵云将万余骑兵分成了十队。每队千人,分别看押涌出来的流民。
荀彧、吴懿则带着将军府一众佐官属吏。在李蒙、王方等将的协助下,将流民们安置到早就建好的村庄房屋里,分门置户,派发口粮,忙的不可开交。
早在罗征离开允吾时,就让荀彧建起足够数万人住的房屋。
荀彧一直心存疑惑,真到今日,方才明白这些房屋是用来干什么的。
唯所惑者,不知主公从哪里弄来这么多的流民。
又是如何将这些流民带回允吾的,真是怪事。
足足一个多时辰后,一万多流民终于全部放了出来。
然而等最后一批人出来后,荀彧却瞬间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
最后出来的一批人足有数千人,全都是从中原各地虏来的士族,拖家带口的,最先出来的几人荀彧熟的不能再熟,竟是旧友钟繇、石韬等人,还有家眷。
而当一名小妇人被西凉兵扶出来之后,荀彧脸色更是变的极为难看。
若非还有数万流民等着安置,荀彧定要冲进去当面问个明白。
虏来的人口全部放出来之后,接下来是搬运粮食和各种物资。
罗征赶回允吾,连将军府都没回,就直接去了城北用于屯粮的仓库。
五千从洛阳带过来的屯田兵被调了过来,冲进了菜园子,爬上码的足有十丈高的粮食垛上,将一袋袋谷米搬了下来,扛起麻烦飞快的冲了出去。
平狄将军府内院。
甘倩捂着隆起的肚皮,正在地上来回走动。
任妍、吴贞则在一旁刺锈,缝掉一些婴儿的小衣服、肚兜之类的东西。
两个女人一边做活计,一边还不时的低声说笑几句。
甘倩玉脸上则荡漾着母性特有的光辉,一脸的幸福加满足。
就在这时,门外有急促的脚步声响起。
有婢女冲了进来,喜不自胜道:“夫人,好消息!”
甘倩停下步子,‘哦’了声道:“什么好消息?”
婢女忙道:“方才陈婆子出府采办菜豆,见街上有军队集结,就打听了一下,原来是将军回来了,荀彧先生、赵云将军他们都去了城外。”
“夫君回来了?”
三个女人同时一喜,任妍和吴贞都忙放下了手中活计。(未完待续。。)


第182章 玉米出问题了

北风怒号,天空中阴沉没的,夜幕很快降临。
罗征迷迷糊糊睁开眼睛,等到彻底清醒过来,才猛的翻身坐了起来,喝道:“来人。”
有亲兵应声而入,立于帐下道:“主公有何吩咐?”
罗征掀开被子下塌,问道:“本将军睡了多久了?”
亲兵答道:“禀主公,已经八个时辰了。”
“八个时辰?”
罗征蹙眉道:“竟然这么久,叫文若来见我。”
“遵命。”
亲兵答应一声,立刻奔了出去。
罗征伸了个懒腰,这才穿鞋子下塌。
昨天搬完菜园子里的所有粮食和各种物资后,整整三天两夜没睡觉,罗征还来不及回到将军府,一头就栽倒在了军营的营房里,当时就睡了过去。
不想一觉竟睡了八个时辰,自从来到汉末,还从来没有一觉睡过这么长时间。
不多时,门外响起了匆匆脚步声。
荀彧推门而入,拱手道:“见过主公。”
罗征打了个哈欠,摆摆手道:“文若免礼,来,坐下说!”
早有亲兵摆了软榻进来,置于罗征下首。
荀彧一掀袍子,跪坐了上去,不等罗征问话,就连连叹息道:“主公怎能将钟繇、石韬等强行虏来金城,甚至将郭嘉老母也虏来金城,唉!”
罗征从容道:“钟繇、石韬等不识抬举,不肯前来凉州,本将军别无他法。只能将这些顽固之辈强行虏来金城,再设法令其归心。为本将军所用。”
荀彧不以为然道:“此等强盗行径只会令人心生反感,如何能令人归心。”
罗征奸笑道:“文若虽有辅政之才。却不识人心。需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追逐名利乃是人之本性也。别看这些士大夫整天把大义挂在嘴上,但追根究底,这些士大夫既然出来做官,还不是为了名利二字。只要不是那种一根筋的死脑筋,本将军有的是办法让这些人乖乖就范,心甘情愿的给本将军卖命,文若就不必放在心上了罢!”
荀彧无奈道:“可是。主公如何能将郭嘉老母也虏来金城?”
罗征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本将军到颍川时,郭嘉已经去河北投袁绍了,只留下一老母在家。本将军干脆就将其老母接来金城,再以书信召之。”
荀彧抚额道:“主公错矣,区区技俩,又岂能要挟的了郭奉孝!”
罗征眼神一凝,道:“文若此话何异?”
荀彧道:“若郭嘉不来金城,主公又当如何?”
“这……”
罗征一时哑然。颇有些无言以对。
荀彧连连叹道:“郭嘉此人极善洞察人心,又岂会轻易被人要挟,必然能料到就算其不来凉州,主公也断不会恶其老母。如此一来。反而只会坏事。”
“这个……”
罗征拍了拍额头,尴尬地道:“确是本将军有欠考虑了,文若可有妙策补救?”
荀彧摇头道:“别无他法。只能待日后再说了。”
罗征‘嗯’了声,又问起了安置流民和清点物资之事。
荀彧振作精神。道:“主公此番前往中原,收获之大委实令人吃惊。不但带回来四万余青壮汉子,钱粮及各种物资更是足以缓解我军入不敷出的困窘局面。其中五十余万石粮秣除却偿还羌胡部落外,余粮足够四万大军吃上两年。就算再除掉赈济百姓、安置流民和诸备存粮所需,也足够四万大军吃上一年,暂时我军再不会有粮草之危!”
罗征问道:“那四万多流民安置的如何了?”
荀彧道:“主公早有吩咐,在下已命人建好了足够多的房屋,粮草也足够,安置流民并不麻烦。只是这些流民无所事事,若闲的久了,难免滋生事端,在下请赵云、李蒙诸位将军将这些流民编入了屯田大营,暂时以军法管制,让这些流民去修桥铺路,或者组织流民疏通河道,以劳动换取所需口粮。待这些流民心思稳定下来,再作下一步安排。”
罗征连连点头道:“文若安排的甚妥,如此本将军就放心了。”
荀彧又道:“至于主公带回来的三十余万斤精铁,除了能够满足装备数万大军所需的武器铠甲,还能拨出一部分铸成一些农具,以提高主公治下百姓的劳动生产效率。”
罗征把手一挥,道:“这个就由文若去安排便是。”
荀彧应了声是,又道:“还有巨量的银粮、布帛、盐等物资,若利用得当,足以让主公治下所有百姓在一年内丰衣足食,家有余财,如此一来,便可提前完成我军数年休养生息的计划。最多秋后,待仓廪充盈时,主公便能够对外用兵了。”
罗征击节道:“好,这些事就由文若多多费心了。”
荀彧欣然应命,随即脸色转为凝重,肃然拱手道:“除此之外,眼下还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彧不知如何解决,尚需主公亲自决断。”
罗征也正了正脸色,道:“文若请说!”
荀彧道:“主公离开金城后,彧曾命人试种金米,结果却发现,秋上收的金玉根本就无法生芽。彧曾尝试了多种办法,也毫无成效。”
罗征怔了下,脸色转为凝重,道:“文若详细说说。”
荀彧道:“农桑乃国之大事,万民生计,半点大意不得。如百姓春种,都要对粮食种子进行精挑细选,以确保出芽率。而且有些作物只能种一茬,无法作种。之前所种金米种子皆为主公提供,秋上收上来的金米能否作种,在下也没把握,只好命人试种。谁想试了好几种法子,竟根本无法出芽。若金米无法种植,主公东步的计划必然要受影响。”
罗征沉声道:“会否是天气太冷所致?”
荀彧摇头道:“在下命人于室内下种,连所用之土,也是从最为肥沃的上等田地里取回来的,更生火加温,甚至连地下也挖了火窑,也无法令金米发芽。”
罗征眉头刹时蹙紧,这可就有些麻烦了。
如果玉米不能大规模种植,仅靠金城、武威二郡十来万百姓,如何能养得住麾下数万军队。毕竟小麦和谷粟产量太低,一个五口之家最多种个二十亩地就已经是极限了,十来万百姓又能种多少地,就算勉强不让军队饿死,也没有钱粮大举对外用兵。
内政是军事的基础,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果米玉不能大规模种植,连锁反应之下绝对会造成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罗征虽然从中原抢了不少钱粮物资,但那只是一时之计,而非长久大计。
荀彧问道:“金米乃主公发现,不知主公可知其种植习性?”
罗征蹙眉想了一阵,忽然想到今年种的玉米全都产自菜园子里。如果有问题,那也肯定和菜园子有关,不然怎么可能玉米种子会不发芽。
菜园子的神奇自不用说,就算与外面有些差异也并不奇怪。
罗征皱着眉头苦思,竟究是哪里出了问题。
最有可能出问题的,自然是生长环境。
不过菜园子就那么大,肯定是种不了多少的。
还有可能出问题的,就是菜园子里肥沃无比的土壤。
罗征转了几个念头,起身道:“文若稍待,本将军去去就来。”
说罢转入后堂,打开虚门之门进了菜园子。
不大会功夫,就取了一大盆菜园子的黑土出来。
“用这些土试种一下看看!”
罗征道:“如果还不行,本将军再试试别的办法。”
荀彧看了看黑的发青的一脸盆土,点了点头,也不多问,叫进军士搬了进去。
罗征又叫来赵云、李蒙、王方等将,细问了击破羌兵的经过。
赵云等事无俱细,将如何计议、设伏、安排兵力,以及阵斩烧当部大豪帅滇零,最终击破羌兵的经过讲了一遍,个个神情振奋。
罗征听的目露欣悦,重重拍了下赵云的肩头,赞道:“子龙有勇有谋,能于危难之间担当重任,本将军实感欣慰。还有李蒙、王方等也不错,没给本将军丢脸。”
李蒙、王方二将难掩振奋,连忙拱手谦让。
荀彧忽然想起一事,道:“主公,还有一件喜事,在下差点忘了说了。”
罗征‘哦’了声,道:“何事?”
荀彧道:“大夫人已经有喜了。”
“甘倩有了?”
罗征怔了下,一时百味杂陈,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心情之复杂难明,简直如同打翻了五味瓶。
前世连婚都没结,家都没成,不想到了这汉末乱世,不但顽强的活了下来,而且还成了一方诸侯,如今更是即将为人父,实在不知道那种心情如何描述。
兴奋有之,感动有之,更多的则是如释重负。
为人君者无子嗣,实乃取祸之道也!
甘倩跟了自己一年多,肚皮却始终没有半点动静。
任妍、真保跟自己的时间也不短了,按说早应该有了。
可直到自己离开允吾,前往中原时,也没有什么动静。
罗征虽然从来不提这事,但心里却有隐忧,更知道几个女人也在暗自着急,不过这种事着急也没用,只能多花些功夫,浪费些体力辛勤耕耘了。
不想刚刚回到金城,就听到了甘倩的喜讯。(未完待续。。)


第183章 家和万事兴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
赵云、许褚、李蒙、王方等将纳头便拜,齐声高呼。
荀彧面带微笑,也拜了下去。
罗征这才回过神来,恨不得立马赶回将军府。
待一一扶起众人时,又有亲兵来报,振振有辞道:“主公,二夫人的贴身丫鬟已经在军营外面转了好几趟了,小人恐大夫人有恙,故特来禀报。”
众人脸上立刻露出了莫名的笑意,却不敢笑出声来。
荀彧抚须道:“主公离家数月,战死数千里,为治下百民生计操劳,想必身心俱已困乏之极了,不如先回府歇息,一应诸事,自有在下与诸位将军操劳。”
赵云等将连忙拱手道:“荀彧先生所言极是,请主公回府。”
罗征欣然大笑,当即别过众人,带着亲兵回将军府去了。
将军府内院。
甘倩稳坐内堂,尚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