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跃马西凉 >

第114部分

跃马西凉-第114部分

小说: 跃马西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征侧身肃手道:“请老大人登车入城!”
蔡邕点点头,又和荀彧、贾诩等熟人寒喧几句,这才回身上了马车。
在场的一干谋臣,除了成英,余者贾诩、荀彧、吴懿等几全都认识蔡邕。
单从这点来看,也可见这老头人脉之广。
马车缓缓拉动,在一干人等的簇拥下,从东门进了允吾。
罗征叫过荀彧,吩咐道:“文若,老先生就先交给你了,你看着安排就是。”
荀彧欣然道:“在下遵命。”
罗征拍着额头道:“文若办事,本将军自然放心。不过老先生年龄大了,连董卓都敢指着鼻子骂,要是碰到看不过眼的事情,多半也不会顾忌什么,文若想想办法,最好给老先生找点事情做,别没事整天闲吃萝卜蛋操心,跑来找本将军的麻烦!”
荀彧面有难色,道:“这个,容在下想想!”
贾诩则目露奸诈,道:“素闻蔡老先生有志重修汉史,将军何不投其所好,命人搜集有关典籍,让其续订汉史,如此也算是一桩功劳。或者再命人兴建一座孔孟书院,让老先生闲暇之余传道授业,教人学问,或可赢得天下寒门士子之心。”
罗征面露喜色,击节道:“好计,就依文和之言。”
荀彧也抚须道:“此计甚好,在下回头就命人择一座宅子,兴建书院,以供老先生重修汉史、传道授业之用。不过老先生择徒甚严,且极少授业,这孔孟书院就算建成,也只怕会冷冷清清,主公想要以此赢得天下寒门士子之心,怕是不可能了。”
罗征想了想,断然道:“要做就做好,老先生没心思教徒弟,文若可以多弄点典籍放到书院里嘛!只要是愿意到书院来求学的,都可以免费借阅,而且文若、文和有空的话也可以去书院偶尔讲几堂课。只要过了启蒙阶段,那些有志向心学问,求取功名的读书人也可以自学,正所谓老师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甚至书院还可以给那些学习刻苦,成绩比较优异的寒门读书人发放生活补贴,让他们能够安心读书做学问。”
荀彧目露异色,拱手道:“在下遵命。”
贾诩则正了正神色,肃然道:“将军厚恩,必为天下寒门弟子所铭记。”
罗征摆了摆手,却是越说越溜,思路也越来越清晰,“嗯,还有,凉州人才匮乏,本将军治下两郡各县小吏良莠不齐,甚至有些小吏连字都认不全,凉州人口太少,政务也不是太复杂,到是还能基本维持官府运转。但若日后治下领地圹大,那些士族门阀的读书人又不肯为本将军效力,这个书院正好可以用来为本将军培养人才,让那些有志求取功名的寒门读书人研习治国理政之道,以后可出仕任吏,以解决本将军治下人才匮乏的局面。甚至若有真才实学,就算一县之长,一郡之守,亦可担之。”
“这……”
荀彧迟疑道:“若如此,主公之怕再难容于天下士族!”
罗征冷然道:“文若以为,就算本将军不大肆起用寒门士子,那些士族门阀就会接纳本将军吗?就会不再视本将军为仇寇,为本将军效力吗?”
荀彧无言以对,只好叹了口气。
罗征又道:“况且有句古话叫作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士族子弟不一定就全是人才,寒门子弟也未必就全是庸才。天下士族门阀标榜自己的学问和道德,抱着所谓的祖宗礼制不放,不过是想打压寒门子弟罢了,这种彻头彻尾的伪君子做法本将军早就深恶痛绝,文若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荀彧默然,道理谁都明白,但能不能接受就是另一回事了。
罗征冷冷道:“用十个庸才,还不如抓住一个人才。寒门子弟也有真正的大才,贾诩不就是寒门出身,还有文若曾向本将军举荐的郭嘉、戏平不也同样是寒门弟子,所以不管出身如何,只要是真正的人才,只要有一技之才,本将军就要用,而且还会重要。如果连人尽其才都做不到,本将军还怎么治理内政,兵进关东,匡扶汉室。”
荀彧拱手道:“主公所言在理,在下受教了。”
贾诩更是深深一揖,心悦诚服地道:“将军明英。”
其余赵云、李蒙、王方等出身贫苦之人更是听的热血激荡,心绪难平。
人尽其才,说起来容易,然而做起来却是何其难。
在这个士族垄断学问和仕途的年汉,寒门之人想要求取功名,实在太难了。
就算是大汉的天子,也不可能做到人尽其才。
罗征能说出这番话来,怎能不教麾下这些出身贫苦之人心绪难平。
就在这时,前方的街道上,一驰快马飞驰而来。
“报——”
传讯兵策马奔到近前,也不下马,于马背上拱手疾声道:“主公,马腾出兵了。”
“马腾出兵了?”
罗征眼神一凝,勒住战马沉声问道:“马腾何时出兵的?”
传讯兵大声道:“三天前出兵的。”
罗征顿时精神一振,大手一挥,疾呼道:“走,速速召集诸将议事。”(未完待续。。)


第203章 诸侯起兵

初平三年,二月初。
正在罗征调集兵马、粮草,安排出征时,洛阳发生了一件震惊天下的大事。
二月初一,汉献帝筑封禅台,祭告苍天,颁下诏书,效仿尧舜之礼,禅让皇位于丞相董卓,有臣子当场哭昏在地,更有几名大臣拔剑自刎。
然而更多的大汉臣子,却都选择了顺应这个时代的潮流。
仪式即成,董卓正式登基称帝,改国号大凉,改元兴武,定都洛阳。
与此同时,以西都长安为陪都,开府制节,仪同三司。
董卓登基后,大肆封赏文武百官,以军师李儒为司徒,总领百官,以麾下大将,女婿牛畏为大将军,其兄董抉为骠骑将军,其弟董旻为卫将军。
加封心腹大将段煨为车骑将军,徐荣为征东将军,李傕为征南将军。
大将郭汜为征西将军,樊稠为征北将军,张济为镇西将军。
其余西凉众将皆加官进爵,一时西凉军团声势如鸿。
为了安抚靠拢的朝中大臣,董卓也没望了投靠的杨彪、种弗、王允等人。
王允为大司空,杨彪为太尉,种弗为太师等等。
只是,明显人都看得出来。
这些官职虽然看似风光,位列三公,但却全都有名无实。
汉朝官制权构本就多有职权重叠,许多官职都是只领傣禄,不干实事的虚衔。
特别是杨彪的太尉,有了大将军,太尉就是个摆设。
消息传开。顿时天下沸腾。
东西两汉近四百年的江山,就这么轰然倒塌了。
虽然天下诸侯早就已经对汉室失去了信心。但当这一刻到来是,还是有许多人一时之间无法接受。特别是那些心向汉室的士族中人,更是群情激奋。
原本正在磨刀霍霍,准备对外扩张的各地诸侯全都偃旗息鼓,停了下来。
这个时候,如果谁还敢甘冒天下之大不韪,攻州掠县,绝对会遭到天下人唾弃。
就连最不将大汉朝廷放在眼里的袁术,也暂时罢兵,观望局势发展。
刚刚稳定幽州局势。正准备举兵南下,攻打冀州的孙公瓒也暂时按兵不动。
二月初十。
兖州牧刘岱率先发表了一篇讨贼檄文,欲起三万兖州大军出兵勤王。
随后,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焉、扬州牧刘繇、平原相刘备也同样响应出兵。
董卓公然篡汉,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分属宗室的汉室宗亲。
就连初平元年没有参加讨董之战的荆州牧刘表和益州牧刘焉,这个时候也不得不暂时放下所有的心思,在第一时间响应刘岱起兵勤王。
身为刘氏子孙,如果在这个时候还无动于衷,必定会被载入史册。
而且可以预见的是。绝对不会是什么好名声。
幽州,公孙瓒官邸。
“主公,快撤军吧!”
谋士关靖向公孙瓒大声道:“董卓公然篡汉,实属大逆不道。用不了多久,天下诸侯必然起兵勤王,主公就算不起兵勤王。也绝对不能在这个时候攻打冀州,否则必会遭到天下人唾弃。届时还有何人肯为主公效力,请主公明鉴。”
“这……”
公孙瓒脸色阴晴不定。极为不甘。
数万大军已经集结到了范阳,岂是说退就能退的。
进兵冀州是早就定下的计划,冒然取消的话,会严重打击士气。
可是,正如关靖所说。
这个时候若还继续进兵冀州,绝对会被天下人的口水淹死。
“兄长,军师说的没错。”
公孙瓒从弟公孙范也道:“今董卓公然篡汉,我军理应起兵勤王,方能占据大义,否则必然为天下人所不耻,智者所不为也。请兄下下令退兵吧!”
其余一众文武也纷纷附议,都不赞成继续攻打冀州。
公孙瓒喟然道:“好吧,就依士起所言。”
邺城,袁绍官邸。
袁绍环视将下一众文武,朗声道:“今董卓公然篡汉,诸位有何高见?”
别驾田丰第一个开声道:“主公,董卓逆贼大逆不道,非但祸乱京师,此番更是公然篡汉自立,人人得而诛之。在下以为主公应当暂时放下与公孙瓒的成见,联合天下诸侯起兵讨伐逆贼,共扶汉室,以安天下人心,如此则功在社稷。”
“不错,理当如此!”
幕僚沮授第一个表示赞同。
其余郭图、许攸、审配、逢纪、辛评、辛毗等谋士及鞠义、张郃、潘凤、高干等武将也全都连成附议,国事当先,私怨只能暂且放在一边。
这个时候,没有人会反对田丰的提议。
袁绍心有不愿,但看到手下文臣武将全都一致赞同,也不敢表露出来,免得让手下文武离心,只好点头道:“元皓所言甚是,速谴人出使幽州,与公孙瓒商议此事。”
“在下遵命。”
田丰欣然领命,转身去了。
谯县,袁术官邸。
金尚看了看一脸晦气,十分不悦的袁术,小心地道:“主公,董卓公然篡汉,天下诸侯必然要起兵勤王,共诛逆贼,匡扶汉室,主公是否也要起兵勤王?”
袁术扫兴地道:“董卓篡汉就篡汉,与本将军何干?”
“这……”
金尚迟疑了下,提醒道:“董卓篡汉自立,实属大逆不道,为天下人所不容。主公若不起兵勤王,恐遭天下人非议,于主公名声不利。”
袁术一脸不爽地道:“董卓老贼真不是个玩意,早不篡汉,忱不篡汉,偏偏选在这个时候篡汉。害的本将军攻略扬州计划搁停,真是扫兴之极。”
金尚问道:“那主公。还出不出兵勤王了?”
袁术皱着眉头想了半天,才道:“让桥蕤带八千兵马去助阵吧!”
金尚这才松了口气。拱手恭维道:“主公英明。”
北海,孔融官邸。
“逆贼,董卓,汝不得好死!”
孔融泣血疾呼,“速速召集兵马,随本军出兵勤王。”
下丞,陶谦官邸。
吴郡,孙坚官邸。
“志才,吾是否要出兵勤王?”
孙坚揉了揉眉心。问下首的戏平。
戏平淡然道:“董卓逆贼公然篡汉,天下诸侯必然要起兵勤王,主公身为汉臣,自然也是责无旁贷。不过吴郡初定,主公麾下兵不过三千,将不过十员,而且此去洛阳中间还要经过诸多诸侯领地,关山路远,大军实难远行。”
孙坚惑然道:“志才的意思是……”
戏平微笑道:“起兵勤王乃大义所在。主公何不趁机招纳贤士,募集兵勇,待募得兵勇数千,再进京勤王不迟。届时江东豪杰必然闻讯争相来投。”
孙坚这才恍然。击节道:“好计,就依志才之言。”
旬月之内,天下诸侯纷纷起兵勤王。
不但公孙瓒和袁绍也暂时罢兵言合。共同出兵勤王,就连袁术也不得不暂时放下了进攻庐江的打算。派大将桥蕤领兵八千,出鲁阳攻打阳人。
曹操、陈留太守张邈、济北相鲍信等各地诸侯也纷纷起兵。
一时间天下战云密布。再次烽烟四起。
兖州牧刘岱起兵三万,荆州牧刘表起兵三万五千,扬州牧刘繇起兵八千,冀州牧袁绍起兵两万五千,幽州刺史公公瓒起兵一万五千,十三路诸侯共计起兵近二十万,从关东各地浩浩荡荡杀奔拱卫京畿洛阳的数口关口而去,声势浩大。
董卓早有准备,当即调派兵马,扼守各处关隘。
车骑将军段煨领军三万前出关中,镇守长安。
征东将军徐荣领军两万,镇定大谷关,拒南阳、豫州之兵。
征南将军李傕领军八万,镇定虎牢关,拒中原、河北之兵。
镇西将军张济领军两万,镇守武关,以拒荆扬之兵。
征西将军郭沁、征北将军樊稠各统两万兵马,驻于京师洛阳。
为了应付天下诸侯的勤王之师,这次董卓几乎调集了麾下所有的军队,就连招募不久还未上过战场的数万新兵,也全都调派到了各处关隘。
只要能击退各路勤王之师,这天下就算了坐稳了。
董卓雄心万丈,一干文武大臣们也是精神振奋,欲立万世之功。
乌氏,并州军大营。
吕布脸色阴晴不定,烦躁的在帐下踱来踱去。
魏续小心翼翼的问道:“主公,董卓公然篡汉,实属大逆不道,天下诸侯必然会起兵进京勤王,我军要不要也出兵勤王,以免招致天下士族口诛笔伐?”
吕布冷然道:“马腾匹夫正在猛攻城池,叫本将军如何起兵勤王?”
“这……”
魏续一时无言,接不上来。
张辽道:“主公,大义当先,些许私怨算得了什么。末将以为可以尝试与马腾相商看能不能暂时罢兵言合,共同出兵勤王,诛除国贼,复兴汉室。”
吕布蹙眉道:“就算马腾愿意,他麾下的羌兵怕是不会愿意吧?”
张辽奋然道:“只要有一线机会,就值得尝试一下。否则若再与马腾硬拼下去,必然会是两败俱伤的局面,只会让罗征坐收了渔翁之利。”
臧霸、侯成、曹性、郝萌等将也纷纷点头附议,这仗打的实在太窝火了。
要是能与马腾罢兵言和,自然是皆大欢喜。
“这,好吧!”
吕布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点头同意了。(未完待续。。)



第204章 罗征出兵

乌氏,马腾大营,中军帅帐。
马腾看完吕布谴人用箭矢射来的书信,半晌不语。
庞德问道:“主公,吕布那厮说什么?”
吕布欲与本将军罢兵言和,共同起兵讨伐董卓,进京勤王。
“这……”
有部将道:“吕布不是董卓义子吗,怎会起兵讨伐董卓?”
庞德冷然道:“吕布这是不想与我军硬拼,想要退兵了。”
马腾似有意动之色,只是却有顾忌。
说实话,马腾也不想和吕布火拼,这纯粹是被赶鸭子上架,被强逼的。
可是,这都已经出兵了,这个时候和吕布罢兵言和,麾下的数万羌兵岂能愿意。
果不其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