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跃马西凉 >

第158部分

跃马西凉-第158部分

小说: 跃马西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利也没能逃掉,被高顺斩于阵前,万余大军大半被俘虏,不到三千人逃散。
张济闻讯大惊,一边死守大营不出,一边谴八百里加急向李傕求救,又让侄子张绣亲自前往河东晓以厉害,请占据河东的杨奉出兵相助,以全唇齿。
杨奉也觉得和侵略成性的罗征作邻居不安全,况且罗征已有凉州十郡。要是在攻下关中的话,河东不过一郡之地。到了那时自己拿什么抵挡罗征那凶人。
左右思量下,当即谴部将徐晃引军八千前往助阵。
高顺挥军强攻张济大营十余日。竟不得破,欲掉头先行击破徐晃的八千大军时,不料大雪骤降,一夜之间大地就变成了白茫茫的一片,车马难行。
过得几日,天气也不见放晴。
士兵们虽然加了冬衣,但依旧有受伤的士兵在深夜被冻死。
高顺无奈,只得暂时撤到郑县休整。
长安,一场大雪掩盖住了刺鼻的血腥味。
罗征站在城头举目远眺。喟然道:“这大雪来的可真不是时候啊!”
贾诩道:“虽然暂缓了我军东进的步伐,但对张济来,今年冬天可不是那么好过。弘农不过十余万百姓,根本就养不住张济的两万大军,每年冬天都有士兵逃亡,等到这个冬天过去,估计张济的万把兵马也剩不下多少了。”
罗征点点头,问道:“那个杨奉是怎么回事,也敢来触本将军的霉头?”
贾诩道:“杨奉占据河东。自然不想看到主公顺利平定关中。”
罗征哂道:“不过数千兵马,也敢妄图割据一方。不过河东乃关的北方门户,北上可直抵晋阳,向东可经阳阿入上党。向西亦可攻略西河、上郡等地,将凉州连成一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不可不取。等赶走张济,还要一鼓作下攻下河东才行。”
贾诩对关中地理早就烂熟于胸。不知道看了多少遍地图,闻言答道:“若取河东何需等到赶走张济。杨奉欲割据而拒主公。出兵助张济以阻高顺将军大军,安邑必然空虚。来年开春主公只需谴一支精骑北上夏阳渡过河水,从小道翻越龙门山,便可直袭安邑。”
罗征心中一动,道:“龙门山有小路本将军也知道,但骑兵能过去吗?”
贾诩道:“在下已经让公英谴细作打探过了,不带辎重的话骑兵当可翻越龙门山。”
罗征击节道:“好极,若有一支精骑突然从侧后杀到安邑城下,看杨奉那厮届时会是什么样的表情。只要能迫降杨奉,徐晃的八千大军则必成本将军囊中之物。”
贾诩奸笑道:“若能迫降杨奉,破张济大军亦将不费吹灰之力!”
罗征也瞬间想到了一条毒计,和贾诩对望一眼,两个奸人同时阴笑起来。
“主公!”
就在这时,成英疾步登上了城头,脸色有些凝重。
罗征问道:“公英行色匆匆,可是发生什么事了?”
成英凝声道:“麋子芳从汉中送来急报,益州刘焉病死了。”
“什么,刘焉死了?”
罗征吃了一惊,随即反应过来。
成英答道:“正是,麋子芳收上去了一趟西川,现在刚到汉中,从汉中探得消息后让人将消息送了过来。据说接替益州牧之位的乃刘焉三子刘璋。”
罗征道:“刘焉死了,张鲁该高兴了啊!”
贾诩道:“张鲁虽然只想占着汉中当个草头王,并无对外扩张的野心,不过要是益州大乱的话,那可就不好说了。只是我军的重心不在西川,不知刘焉死后西川是否会乱。”
成英道:“西川内乱的可能性不大,刘焉入川后大肆起用随其入川的一批士人,已经将西川本土土族彻底镇压了下去,去年西川本土士族更被刘焉血腥清洗,现在赵韪、庞羲等大权在握,皆拥护刘璋继领益州,暂时怕是乱不起来。”
罗征问道:“刘璋此人如何?”
成英道:“性暗弱而温,不足以成大事。”
贾诩道:“在下也略有耳闻,赵韪、庞羲等辈皆专权,刘璋若是强势一点,只怕难以得到这些人的拥护。刘璋懦弱,赵韪、庞羲等辈才好专权掌令。”
罗征喟然道:“主弱则臣强,此千古不易之理也!”
贾诩、成英等皆闭上了嘴巴,这种话题他们身为臣子不好接腔。
罗征随即又问,“我军有没有取西川的可能?”
贾诩道:“欲取西川,必先下汉中。汉中张鲁拥兵数万。又极得民心,且汉中四面环山易守难攻。急切恐难图,主公还是不要想了。我军的战略重心在中原。等平定关中,积蓄足够的钱粮兵马后,就要积极出函谷东进。只要扫平中原和荆扬等地,最后谴上将率一偏师入川定鼎天下即可,现在把目光放在西川,只会打乱我军的战略计划。”
罗征想想也是,遂从善如流,不再开此议。
这个时候的确不是取西川的时候,一旦兵力被拖住。必然无法顾及中原局势。
西川可不比凉州,西川士族门阀势力根深蒂固,而且川人极为排外。
就算能举兵打下,也得重兵驻守,镇压西川士族和各种动乱,至于想要让西川彻底稳定下来,那就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了,哪还能顾得上逐鹿中原。
濮阳,曹操官邸。
眼看一年又完了。曹操召集一众心腹文武商议军政要略。
军议快要结束的时候,程昱起身出去了一趟,很快就又回来了。
“主公!”
程昱回到席列后,便向曹操拱手道:“刚刚细节从关中传回消息。李傕派去关中的一万五千大军已经全军抚摩了,李傕侄子李利也被罗征部将高顺阵斩!”
曹操眼神就是一凝,沉声道:“罗征可曾攻下弘农?”
程昱道:“主公放心。河东太守杨奉派部将徐晃领军八千南下华阴,而且关中下了一场大雪。高顺已经率军退回郑县了,张济应该还能撑一段时间。”
曹操不无忧虑道:“罗征那厮在凉州休养生息了两年。眼下兵精粮足,此番出兵定然是不下关中誓不罢休,吾实在对张济等辈没有什么信心呐!”
郭嘉、程昱、陈宫等人无不点头,都很不看好张济和杨奉等。
曹操沉声道:“罗征有金米之利,只需凉州一季大收,便可无粮草之忧。只要那厮能彻底平定关中,不出两三年,便会大举东进,留给我军的时间不多了。”
郭嘉深以为然道:“主公所言极是,金米之利,实重如社稷也!”
众也全都点头,社稷是什么,社稷就是让百姓吃饱肚子,再无饥荒。
金米重若社稷,的确没有半点夸大的成份。
对于所有诸侯来说,粮食绝对是一切的根基和基础。有了粮食,什么都会有,这不是一句戏言,而是一切的施政和统治基础,百姓吃饱肚子,就不会再逃反流亡。
有了足够的粮食,就能换来其他的所有物资。
特别是在这个普遍缺乏的战乱年代,粮食绝对是最核心的战略物资。
程昱道:“还好罗征那厮自绝于天下士族,打下的地盘无人治理,不得不派谴军队镇守各地,拖延了其对外扩张的步伐。不然最多两年,这厮就能打到洛阳了。”
郭嘉道:“所以说,留给主公的时间不多了,我军必须要在罗征出函谷东门之前彻底将袁术赶到淮南,然后联合天下诸侯给罗征以迎头痛击,令其十年之内无力东进,主公才有机会一统中原、河北,进而定鼎天下。”
程昱深以为然道:“不错,这厮若彻底平定关中,必成天下诸侯之患,想必袁绍、刘表等人也不愿意看到这厮在关中坐大,主公正可利用之!”
曹操点了点头,道:“这个暂且不说,当务之急是尽快将袁术赶到淮南去。”
郭嘉道:“主公需防袁术与陶谦联合,出兵袭我军侧后。”
曹操凛然道:“奉孝所言甚是,此事不能不防。陶谦虽然老朽,但徐州士族亦多有袁氏门生故吏,未必便不会被袁术说动,还要仲德跑一趟徐州,游说徐州士族!”
程昱拱手道:“在下遵命。”
弘农,张济官邸。
“叔父,形势有些不太妙啊!”
张绣向张济道:“这两年来我军粮草一直捉襟见肘,今年秋粮又欠收,现在士兵们每天开两餐,每餐只能吃到半碗粥,士气低迷不说,情绪也很不稳定啊!”
“唉!”
张济长长地叹了口气,眉头都快拧到了一起,喟然道:“这有什么办法,弘农不过十万余万百姓,实不足以供养麾下大军呐!可惜金米无法耕种,否则的话,我军又何以会有粮草之危。对了,锦荣去河东借粮如何了,杨奉可肯借本将军军粮?”
张绣‘嘿’了声,道:“叔父别提了,杨奉那厮也是诸多借口推拖。”
张济讶道:“杨奉怎么说?”
张绣道:“杨奉那厮说他也军中无粮,还想跟叔父借些军粮呢!”
张济蹙眉道:“以锦荣看,杨奉军中可否缺粮?”
张绣想了想,道:“杨奉应该没有骗小侄,据小侄观察,杨奉确实没多少粮草,河东不过数万百姓,比弘农百姓还少,要养活杨奉的兵马的确非是易事!”
张济叹了口气,愁的茶饭不思。
自董卓被杀,立国不到半年的凉国灭亡以来,他就没睡过一个好觉,不但要防备周边军阀举兵犯境,还要喂饱麾下大军的肚子,头发都愁白了不少。
可又有什么办法,粮食不是山里的树,没了就能确回来,得靠百姓去种。(未完待续。。)


第268章 法正

天气渐渐回暖,积雪也开始融化。
荀彧忙的脚不沾地,一个冬天都没安生过。长安初定,三辅地区局势糜烂,如何治理是个大问题,大半的县没有县令长,不得不暂时施行军管。
可问题是,施行军管的话实在难以理顺政务。
荀彧天天忙着拜访关中士族,但却收效甚微。
那些关中士族对罗征的意见不小,宁愿闲赋在家也不愿致仕。
贾诩这老狐狸眼看这么下去不是办法,一通威逼利诱,老的油盐不浸,就将那些小的渴望建功立业的拉拢了一批,再籍此为台阶,去敲打那些老的。
这不,还真给他发现了个人才。
法衍之子法正,才思极为敏捷,颇有些谋略。
贾诩一考较之下,便大为欣赏,立刻将之推荐给了罗征。
罗征对法正多少有些印象,又是贾诩推荐,当即延为随军谋士,作贾诩副手。
关中士族一看,这下不得了。
一个新丁,没资历没后台,竟能得此重用,直入中枢,这还了得。
有了榜样,关中士族就开始慢慢转了风向。
追求名利乃人之本性,士族也是人,又何能例外。
关中士族之所以对罗征印象不好,那是因为罗征曾大肆杀戮士族,出于自我保护的一种心理才无声对抗,并非真就视功名如粪土。
既然有机会做官,而且还能做大官,又有谁会继续无所世事下去。
特别是那些自恃有才。却一直怀才不遇的,就更是耐不住了。
即将开春。荀彧既要组织春耕,还要选拔官吏。尽快理顺政务,诸事繁忧,因而一直忙的连封家信都没时间写,更没时间回陇县省亲。
三辅地区刚刚打下,还没有彻底稳定下来。
罗征的家小都还在陇县,一个冬天没见了,荀彧自然也见不到老婆儿子。
二月,春风吹绿了原野。沉寂了一个冬天,中原、关中大地再次沸腾了起来。
积雪刚刚融化。高顺就引军出郑县,兵锋直逼华阴。
张济闻讯,急率大军至华阴拒敌,又谴使向李傕和杨奉求助。
李傕去岁折了万把兵马,把张济也恨上了,再加上去岁秋粮欠收,刚刚开春正是最缺钱粮的时候,都没钱抚恤阵亡的士兵,哪还有力气出兵。
杨奉到是派了徐晃继续领军八千。出苪乡来援。
长安,罗征官邸。
成英快步进了偏厅,向罗征拱手道:“主公!”
罗征‘嗯’了声,“可有消息?”
成英答道:“细作已经传回消息。杨奉谴部将徐晃引军八千南下华阴,于苪乡一带和张济迎击高顺将军的两万大军,安邑守军应在两千左右。”
“喔!很好。”
罗征轻轻点头。眉头却又蹙了起来。
贾诩这老狐狸察言观色,立刻就知道罗征所虑为何。立刻进言道:“主公,此番谴偏师奔袭安邑乃临时计划。纵然不成,我军亦可按部就班攻略关中,主公就不必亲往了罢!”
罗征道:“本将军若不亲往,何人可堪此任?”
贾诩抚须道:“主公麾下不乏能征善战之将,只需谴一将领军即可。”
成英也连连点头道:“军师所言极是,在下完全赞同。”
罗征立刻就明白了,贾诩这厮是在委婉的告诫自己,要多给手下的统兵将领们历练和表现的机会,不能事事都自己亲历亲为,否则还要统兵将领干什么。
奇袭安邑只是计划外的战略,纵然不成,也不会影响和略关中的整体战略。
既然如此,还不如把机会给手下的带兵将领。
将军是打出来的,只有在一场场战争中才能得到长足的进步。
随着自己治下地盘的不断扩大,面临的对手和各种局面也会更加复杂,自己也不可能分身多处,手下的统兵将领能否应对各种复杂的战事,能力就显的犹为重要。
因此,让手下带兵的武将尽快磨砺成长,也就成了当务之急。
罗征问道:“然则何人可统兵前往?”
贾诩道:“在下以为非张辽将军不可胜任。”
“张辽?”
罗征琢磨了下,就断然道:“善,就依文和之见,速召张召前来。”
“遵命!”
早有亲兵答应一声,立刻拔腿跑了出去。
华阴北门,张济在亲兵簇拥下登上城头,观察远方的战事。
徐晃大军到来之后,并没有驻进华阴城,而是在华阴以北数里外立下营寨,与华阴遥相互应,互为犄角之势,死死挡住了高顺大军的东进之路。
若高顺攻徐晃,则张济引军袭其侧后。
高顺若攻张济,徐晃必会引军前来救援。
数里之外,战鼓惊天,杀声沸腾,站在华阴城头,虽然看不大真切,但也能大约看到高顺大军正在攻猛徐晃大营,而且不像是佯攻。
“叔父!”
张绣急道:“徐晃只有八千步卒,恐挡不住高顺的累日猛攻!”
张济蹙眉道:“再等等,千万不可轻敌,以免中计。锦荣难道忘了李利之败吗?”
“这……”
张绣一惊,刹时目露凛然。
去岁李利被高顺设计诱出大营,一战击破,不但万余兵马几乎全军覆没,李利更是被高顺阵斩当场,如此血淋淋的教训,哪能忘了。
不过,高顺引军猛攻徐晃大营,局势实在有些不妙。
本来徐晃兵马就少,想要扛住高顺的猛攻估计很难。
更重要的是,徐晃是来帮忙的,如今张济大军躲在华阴城里。徐晃大军不但要独自面对高顺大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