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跃马西凉 >

第238部分

跃马西凉-第238部分

小说: 跃马西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髂切淄健!
程昱道:“主公,罗征已经大举出兵,徐州乃主公最后的根基,我军退无可退,务必要尽快设法击退高顺,先击破开阳、下邳来犯之敌,否则大势休矣。”
曹操愁容不展道:“诸公有何破敌之策?”
众人皆蹙眉不展,都对眼下的局势有些束手无策。
高顺绝对是块难啃的骨头,不管是谁去啃,都得崩掉几颗牙,还不一定能啃下来。用阴谋诡计,似乎也没有什么效果,貌似高顺军中也有能人。
刘晔道:“不若等入夜出兵劫营如何?”
“不妥!”
曹操断然道:“高顺身经百战,而且军中估计也有用谋之人,岂能没有防备。若劫营不成反为高顺所败,还会平白折损兵马,我军不及罗征兵多,可消耗不起。”
程昱道:“主公,兵法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未必就没有机会。”
曹操蹙眉想了一阵,忽然眼睛一亮,击节道:“此言大善,张合听令。”
“末将在!”
张合怔了下,急起身出列,立于帐下。
曹操道:“可引五千兵马,待入夜后出城骚扰高顺军,务必不得令其松懈。”
“末将遵命!”
张合急一挺胸膛,大声应命。(未完待续。。)


第409章 逐鹿中原(二)

临淄,袁谭官邸。
“主公!”
辛评匆匆进了内堂,向袁谭拱手一揖。
“来来来,仲治坐下说!”
袁谭连忙起身,肃手请辛评入座。
辛评见袁谭对自己甚为礼遇,心下大为受用,就侧身入了席。待袁谭重新坐下,才连忙问道:“不知主公召在下前来可有要事安排?”
袁谭道:“是这样的,日前曹操派人前来求援,俱言罗征欲大举进犯徐州,邀吾共同出兵以退罗征,吾正拿不定主意,遂请仲治前来商议一下。”
“哦?”
辛评道:“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袁谭道:“斥侯已经传回消息,罗征确实已经出兵徐州。”
“这……”
辛评手抚柳须,沉吟道:“罗征凶残如狼,今又占据兖豫二州,若先主强盛时,自不惧罗征那凶徒,然眼下主公只得青州一郡,兵不过两万,在下以为实不宜与罗征交恶。”
袁谭道:“可吾听说,袁尚那家伙派了审配前往关中,欲与罗征结为姻亲。”
辛评道:“此事在下也听说了,但罗征并没有答应嫁女袁尚。”
袁谭沉思半晌,道:“罗征虎狼也,这厮侵略成性,若曹操败亡,估计用不了多久便要图谋河北,正所谓唇寒则齿亡。且况现在吾与曹操又结为盟友,若见死不救,也未免有些说不过去。吾意尽起大军南下尽盟友之责,仲治以为呢?”
“这……”
辛评苦口婆心地道:“主公,罗征招惹不得呀!”
袁谭脸色就有些阴睛不定。本以为辛评会赞成自己出兵,却不想会极力反对。可曹操已经答应他。待击退罗征后便出兵助其攻打袁尚,并且送了一个女儿过来。可见结盟之诚。
相反罗征那厮,虽然也曾派人与自己结盟,但却实在没有多少诚意。
更重要的是罗征势大,曹操若败亡,罗征的下一个目标就必然会是河北。
正因如此,袁谭才不计前嫌,选择与曹操结盟。
袁谭虽然没啥本事,但唇寒齿亡的道理,他还是知道的。
尽管他老子曾败给曹操。但国与国之间,本来就没有永远的仇恨,只有利益。
袁谭起身在堂下来回踱了一阵,犹豫了半天,才下定了决心,道:“吾意已决,明日便起兵南下,仲治不必在劝,可速速收集情报。”
辛评见劝不住。只得叹了口气,起身答应后出了内堂。
开阳,罗征大帐。
夜已经深了,火把烧的正旺。
三十余员校尉以上的统兵将领正襟危坐。一个个面有愧色。
罗征面带怒容,烦躁的在帐下负手来回踱步,犀利的目光时扫过帐下众将。被他目光扫到的将领就急忙移开目光,不敢和他对视。心里更是忐忑不安。
这些年随着势力日盛,罗征的威严也是与日俱增。
一旦罗征发火。军中将校没有一个不心惊胆战的。
罗征踱了一阵,才顿住脚步,指着一众将校骂道:“数万大军攻不下只有八千兵马的一个开阳城,你们自己说说,孤王还要你们何用,一群吃货!”
众将皆羞愧无地,个个脸涨的黑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却不敢吭声,一个个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的,都快把脑袋塞到裤裆里去了。
贾诩和成英坐在主位下首,两个老狐狸半闭着眼睛,似乎快要睡着了。
“滚!”
罗征随手将酒樽砸在杨秋脑门上,“都给孤王滚出去。”
众将不敢废话,连忙起身,尿滚尿流的出了王帐。
罗征这才怒火稍霁,看向闭目养神的贾诩,沉声道:“文和,甘宁水军到了哪里?”
贾诩答道:“甘宁将军的两万五千水军已到高唐附近,随时都可奉命北上。”
罗征走到屏风前,盯着军事地形图看了半天,才点了点头,又问,“袁谭会否出兵?”
贾诩抚须沉吟了半晌,始摇头道:“这个实在不好说!”
罗征凝思半晌,方道:“罢了,先行攻破开阳再说!”
就在这时,忽有小校疾步奔了进来,疾声拱手道:“主公,袁谭出兵了。”
“哦,此话当真?”
罗征顿时眼神一凝,贾诩和成英也扭头望了过去。
小校奋然道:“千真万确,袁谭率领两万大军已到安丘,最多十日便可到开阳!”
“喔,好,很好!”
罗征连连点头,随即狞笑道:“袁谭这蠢货,还真敢来趟洪水,真是不知死活!”
贾诩道:“主公,袁谭兵少,此番尽起两万大军南下,临淄必然兵力空虚,如此良机断然不能错过,是时候让甘宁将军的水军北上了。”
“嗯!”
罗征道:“传令甘宁,速率水军北上,从高唐夹击青州。”
“遵命。”
值令官连忙应命,迅速跑了出去。
罗征又看向贾诩,道:“文和,这里就交给你了。”
贾诩道:“在下遵命!”
罗征道:“曹阿瞒坐困徐州,回天乏力,此番出兵,就按照文和之见,围城灭援,先行击破曹阿瞒请来的各路援军,最后再集中兵力收拾曹阿瞒,文和切不可放跑夏侯惇。”
贾诩拱手道:“主公放心,在下理会得!”
罗征这才点了点头,把手一挥,疾呼道:“速召阎行前来。”
“遵命。”
早有亲兵急忙领命,迅速奔出帐外。
不多时,阎行匆匆而来,大步进了帐中,拱手道:“参见主公!”
罗征道:“速速召集各部骑兵,随孤王北上迎敌。”
阎行面露诧异,却不敢多问,忙拱手大声道:“末将领命!”
寿春,吴军大营。
鲁肃匆匆进了中军大帐,向孙策拱手一揖,“见过主公。”
孙策摆了摆手,道:“子敬免礼!”
鲁肃道:“不知主公召在下前来,有何要事吩咐?”
孙策揉了揉眉心,道:“子敬坐下再说!”
鲁肃又拱了拱手,才转身入座。
孙策一边思索,一边道:“此番罗征亲至中原,必然要一举击破曹操而下徐州。正所谓唇寒则齿亡,孤王断不能坐视曹操败亡,否则若是让罗征彻底平定中原,袁家三兄弟如何是罗征的对手,不出数年,北方必然尽为罗征所有,则孤王就只能偏安江东一隅了。”(未完待续。。)


第410章 逐鹿中原(三)

鲁肃拱了拱手,道:“主公高见!”
孙策起身在帐下踱了几步,始顿住脚步,沉声道:“安风津不下,孤王就无法毫无顾及的率军渡淮水北上。子敬可有良策助孤击破安风津?”
鲁肃沉吟半晌,道:“张辽带兵多年,深通行伍,乃当世少有的良将,除非我军有压倒性的优势,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击破安风津,不然欲夺安风津很难。”
孙策蹙眉道:“罗征兵多将广,安风津更有两万大军。江东地贫民少,前年一战三万大军更是几乎折损殆尽,这两年孤苦心经营,总共也不过得五万步兵,三万水军,还要分守各处关隘,此番出兵最多也只能调集三万五千兵马,兵力上实在没什么优势。”
鲁肃抚须考虑了半天,才道:“欲破张辽,唯有将其诱出安风津,方能寻机破敌。”
孙策道:“子敬可有良策?”
鲁肃道:“肃到是有个想法,不知能不能成。”
孙策肃手道:“子敬但说无妨!”
鲁肃道:“主公何不命百姓穿上我军衣甲,再命军士驱赶百姓渡河,以为疑兵。如今以来张辽多半会出兵袭击寿春,以迫我军退回淮南。届时主公可率主力大军牵制张辽,设法寻机破敌,同时再命水军逆淮水北上,或可袭破安风津。”
孙策沉声道:“若只是让百姓乔装军卒,张辽未必就会上当。”
鲁肃道:“主公考虑的极是,张辽肯定不会轻易出兵。正所谓不见兔子不撒鹰。所以北上的不能全是百姓,至少要有一万大军。渡过淮河后可先击破几座城池,如此一来由不得张辽不信。据细作回报。驻扎在灵壁的两万五千乾军也已经北上下邳,我军攻破几座城池后可摆出一副进攻灵壁的架势,张辽必然会出兵袭我军侧后,否则他敢坐视灵壁失守。”
孙策精神一振,略一思忖,便断然道:“善,就依子敬之计。”
安风津,张辽大营。
“将军,细作从寿春传回急报。”
有小校急步冲进中军大帐。向张辽大声禀报。
“寿春?”
张辽沉声道:“讲!”
小校道:“孙策亲率三万大军,欲渡淮水北上。”
张辽眉头一皱,道:“可曾探清楚,孙策果真欲率军北上?”
小校道:“应该不会看错。”
张辽沉吟了下,挥手让小校退下。
细作看到的只是表象,如何通过这些表象,分析出敌军的军事行动,从而制定相应的对策就取决于主将,想要刺探到敌军的真实意图。细作还做不到。
就算有细作能混进敌军大营,也不可能将消息传出来。
不然在军还没动呢,敌军就知道了你想干什么,那仗还怎么打。也不用打了。
战争时期,士兵是不能离开军营的,更不能和无关之人有任何接触。
“诸位怎么看?”
张辽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就问帐下的一众将校。
众将校齐声道:“我等皆唯将军马首是瞻。”
张辽点了点头,道:“传令各部。紧守各寨,无将令不得妄动。”
“遵命!”
众将齐声应命。没人有异议。
寿春,孙策官邸。
“主公!”
鲁肃疾步进了内堂,向孙策拱手施礼。
“子敬免礼!”
孙策急肃手道:“安风津有何动静?”
鲁肃答道:“毫无动静,张辽并未出兵。”
孙策不免有些失望,但还是精神不错地道:“这也是意料中的事情,张辽要是这么容易就上当,孤早就将安风津夺回来了,岂会等到现在。”
鲁肃答道:“明日大军便可渡过淮水,最多三日,便可有消息传回。”
孙策‘嗯’了声,道:“孤也是时候去安风津走一趟了。”
鲁肃道:“需得尽快肃清乾军探子,为水军逆淮水西进做好准备。”
“子敬所言极是!”
孙策把手一挥,道:“走,去军营。”
安风津,张辽大营。
“将军,大事不好了!”
张辽正在召集众将商议军事,忽有小校满面惊慌地冲了进来。
“何事惊慌?”
张辽沉声喝住小校,沉声问道。
小校疾声道:“孙策亲率三万大军渡淮水北上,已攻破向县、龙亢等县。”
“什么?”
张辽猛的吃了一惊,霍地长身而起,凝声道:“孙策果真率军渡淮水北上了?”
小校急点头道:“千真万确!”
“不可能!”
张辽下意识地摇头道:“安风津距离寿春不到两百里,急行军只需一日夜便可到,孙策怎么可能会这么安心的率军渡淮水北上,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可是……”
小校吃声道:“孙策真的北上了呀,向县和龙亢已经被攻破了。”
张辽皱眉不语,在帐下来回踱起了步。
一众将校交头接耳了一阵,也渐渐停下了议论,目光重新落在张辽身上,眼珠子随着张辽的走动来回移动,就等着张辽做决定。
张辽踱了一阵,才停下来问众将道:“诸位有何看法?”
众将你眼望我眼了一会,才有一个偏将道:“向县和龙亢既已失守,末将以为吴东应该已经渡过了淮水,我军若不牵制吴东,只怕主公会降罪。”
张辽顿时眉头大皱,这不是个能担重任的料。
身为统兵将领,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怕担罪责,这样的人能顶什么用。
“你们呢,都有什么看法?”
张辽眉头很快舒展开来,又问其余将领。
众将七嘴八舌,都觉得吴军可能已经渡过了淮水,赞成出兵攻打寿春,逼吴军退兵。
张辽听了众将的建议,不置可否,挥手道:“传令各营不得妄动,再探!”
“遵命!”
众将见张辽有了决断,只得拱手应命。
寿春以西五十里的马丘聚,孙策大营。
“子敬,张辽可曾出兵?”
孙策放下竹卷,问坐在下首的鲁肃。
鲁肃答道:“尚无动静,未曾出兵。”
孙策刹时眉头一皱,道:“这个张辽还真是沉得住气啊!”
鲁肃道:“张辽确实是员良将,如今看来,唯有让程普老将军引军北上灵壁了。”
孙策道:“罢了,传令德谋,即刻引军北上。”
“遵命!”
鲁肃拱手应命,立刻起身离开。(未完待续。。)


第411章 逐鹿中原(四)

安风津,张辽大营。
“将军,大事不好了!”
斥侯小校疾步奔进中军大帐,向张辽拱手大声道。
“又怎么了?”
张辽心下不悦,沉声问道。
斥侯小校答道:“吴军杀奔灵壁去了。”
“什么?”
张辽闻言刹时勃然作色,厉声道:“此话当真?”
斥侯小校疾声道:“千真万确啊将军,这样地大事小人哪敢谎报军情。”
张辽脸色阴晴不定,起身在帐下来回踱起了步。
本来他是准备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因为压根就不相信孙策会毫无顾及的率领大军渡过淮水北上,所以才一直没有出兵,想要看看吴东想玩些什么花样。
攻下两县不算什么,还影响不了中原大局。
只要吴军不敢大举北上,那就说明肯定有问题。
可眼下吴军北上杀奔灵壁而去,却让他有些坐不住了。
“将军,灵壁不能有失啊!”
帐下诸将听到吴军北上杀奔灵壁,立刻纷纷开了口。
虽然没明白,但那意思却已经很明显了,就是赞成出兵袭击寿春。
“别急,让某想想!”
张辽挥了挥手,皱着眉头苦思。
他始终都觉得吴军不可能全力北上,换了是他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