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跃马西凉 >

第41部分

跃马西凉-第41部分

小说: 跃马西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武将,则大都提议在陈仓屯驻重兵,以防马腾、韩遂入寇三辅。
甚至吕布更是主动请婴,欲率三万大军扫平马腾、韩遂,彻底平定凉州。
董卓听了一阵,眉头越蹙越紧。
彻底平定凉州,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哪有那么容易。
西凉苦寒之地,自先秦以来民风便极其彪悍,而居住在凉州的羌人更是对死亡有着巨大的承受力,马腾和韩遂手下大军多是以羌人为主,加起来兵力更是达到了八万之众,战斗力之强不在董卓地西凉军之下,又岂是轻易能讨灭的。
中平年间凉州叛军入寇三辅时,董卓随太尉张温迎击西凉叛军时就吃过败仗。
别说三万大军,就算董卓亲提十万大军,也不敢说一定能扫灭凉州乱军。
况且现在刚刚打退关东联军,洛阳百废待兴,大军久战已疲,急需休整,根本就拿不出来粮秣供大这出征,哪里还有余力去讨伐凉州。
吕布自然也知道这些情况,但被董卓拴在身边,实在也不是办法。
一来急于立功,二来也想趁此机会摆脱董卓,才急急地主动请婴。
岂料董卓还没说话,就招来了满朝文武和西凉众将地反对,牛辅、董越等西凉重将更是冷嘲热讽,直把个吕布气的肝火大盛,差点就当场翻脸。
罗征坐在下首,静观大殿上吵的跟菜市场一样,不置一言。
司徒王允道:“丞相,唯今之计,可派一能说会道之干吏出使西凉,一者为马腾、韩遂进爵,二者再许以重利安抚,使其坐领西凉,可免长安三辅再起兵灾。”
董卓看了看李儒,问道:“文优以为如何?”
李儒刚要点头,忽地脑中灵光一闪,顿时心生一计,道:“主公,凉州人口在大汉十三州本来就是最少的,这些年来又一直战乱不断。故此,儒以为马腾和韩遂罢兵言合,主要还是粮草短缺,进犯长安三辅地可能性不大。”
董卓点头道:“文优所言极是,所言极是啊!”
众大臣和西凉众将也点头,李儒的这番分析,的确是一针见血。
李儒又道:“既然马腾和韩遂根本就无力进犯三辅,主公也就没必要担心了。不过凉州的问题终究都要解决,主公何不趁此机会重建护羌校尉府,再谴能征善战之大将,统一军总督西凉羌胡之事,可牵制马腾和韩遂,如此可得数年喘息之机。”
董卓闻言眼神就是一亮,“文优此言甚合吾意,诸位以为如何?”
朝中众臣和西凉众将见他都点头了,哪还有什么意见,自然是纷纷附议。
董卓又问,“不知谁可担此重任?”
李儒连忙给牛辅打眼色,牛辅却一脸纳闷,不解其意。


第67章 抚镇西羌

“蠢货。”
李儒暗骂了一声,又向李傕打眼色。
李傕琢磨了一下,才会过意来,当时就是一喜,连忙出列道:“主公,中郎将罗征能征善战,率军征讨关东时多有战功,可担此重任。”
牛辅这才恍然大悟,连忙附合道:“末将赞同此议。”
攀附牛、李二人的西凉武将也会过意来,纷纷附议赞同。
接着是朝中大臣,这些早就成了精地老狐狸哪敢不出其中的猫腻,也纷纷附议。不管是不是真的认可罗征的能力,只要能看到西凉军内斗,总是一件让他们愉快的事情。
最后是郭汜、樊稠、张济等人,也表示赞同。
去西凉是个苦差事,让罗征去,总比让自己去的好。
郭汜、樊稠、张济等人虽与罗征无怨,但一来不想得罪牛辅、李傕等人,二来也怕这苦差事落到自己头上,只能死道友不死贫道,跟着落井下石了。
唯有吕布脸色十分难看,觉得被人抢了立功的机会。
在吕布看来,去凉州虽然是个苦差事,但同时也是立功的机会。
马腾、韩遂虽然势大,但依吕布的性子,还的确不将马腾、韩遂之辈放在眼里。
罗征面无表情,看向李儒、李傕、牛辅地眼神却冷地可怕。
董卓怔了下,随即也明白过来了,看向一众大臣和西凉从将地眼神就有些异样。
牛辅、李傕等趁机排挤罗征,要把罗征发配凉州,是个人都能看得出来。
毕竟现在西凉不太平,有马腾、韩遂两个大军阀割据一方,这个时候去凉州,绝对吃力不讨好,搞不好还会被马腾和韩遂给弄死在西凉。
举荐罗征去凉州,用意不言而寓。
但李儒的提议也没错,现在的确是西进凉州最好的机会。
要是能在凉州站稳脚跟,对董卓日后平定凉州,是有莫大好处的。
董卓看向罗征,问道:“升平意下如何?”
罗征立刻就知道董卓已经认可了此议,自己再推脱或是找借口,除了让董卓不快外没有任何意义,只好起身道:“主公但有所命,末将无有不从。”
“升平大将之才,确是前往西凉的最佳人选。”
董卓面露欣然,对罗征的能力,他还是极为认可的。
在接替胡轸统兵后,能把中原杀个天翻地覆,生生逼的关东诸侯退兵,之后更是在关东诸侯的围追堵截之下,绕了个大圈子顺利回师洛阳,算得上是战功彪柄。
此番前往凉州,非智勇兼备,能征善战之大将不能胜任。
既然众将共举,董卓也就顺水推舟。
让罗征受点委屈,总比让一干心腹大将离心的好。
罗征问道:“不知主公让末将带多少兵马前往?”
董卓问李儒,“我军还能调动多少兵马?”
李儒答道:“眼下大军正在休整,且三军缺粮,还要防备关东叛军卷土重来,最多只能拨出八千大军,军粮万石,再多就无能为力了。”
董卓就看向罗征,“升平以为如何?”
罗征心头杀机沸腾,脸上却不动声色,恭恭敬敬地道:“末将无异议。”
董卓这才面露笑容,欣然道:“八千大军虽然少了点,但眼下马腾和韩遂也正在急着休整养兵,估计没有多少粮草用兵,到也问题不大。以升平之能,到了凉州后必然能够尽快稳住局势。待吾日后彻底平定凉州,升平当领头功。”
罗征慨然道:“多谢主公,末将必不辱命。”
前往凉州地人选就此定下,所有人都轻松了下来。
李儒面色淡然,毫无异色。
牛辅、李傕等人则是一脸兴灾乐祸,马腾和韩遂可不是好惹地,此番将这无毛小儿弄到凉州去,就算不被马腾和韩遂弄死,估计也得脱层皮。
纵然回到洛阳,也可给他定个作战不利地罪名。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回头到是要找个机会暗中提醒一下马腾和韩遂,免得被这无毛小儿各个击破,再次立下大功,可就越发不好收拾了。
至于郭汜、张济、樊稠和朝中大臣,则是面露同情。
唯有吕布一脸晦气,看向罗征地眼神十分不善。
又商议了一些建立护羌校尉府的细节,朝议很快就结束了。
交头接耳中,文武百官鱼贯步出大殿。
罗征跟在后面,看向李儒、李傕、牛辅等人的目光中有骇人的杀机掠过。看向郭汜等人的眼神也有些冷,这些人落井下石,今日起也成了敌人。
就不知董卓还有多少日子好活,这些人又还能风光多久。
不过,貂蝉已经被自己收入房中,就不知王允还能不能成功谋杀董卓。
若是董卓活的太久,对自己可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罗征之所以没有将王允卖掉,就是要留着王允,让他谋害掉董卓地老命。
回到府中,甘倩和任妍正就着油灯刺锈,亲的跟姐妹似的。
“夫君回来了。”
看到罗征进门,二女连忙起身迎了过来。
任妍服侍罗征脱下朝服收好,甘倩则张罗着准备沐浴地热水。
“不用忙活了!”
罗征摆摆手,径自走到秀榻坐下,让两女坐在身边,左右看了一阵,才心有不甘地叹了口气,道:“过几天就要离开洛阳了,你们收拾一下,把能带的都带上。”
任妍目露讶色,却没敢多问。
甘倩问道:“夫君可是要出仕地方?”
罗征‘嗯’了声,道:“去凉州。”
“凉州?”
两女同时娇呼一声,芳容变色。
甘倩担忧地道:“听说凉乱一直兵荒马乱地,马腾和韩遂正在打仗,朝廷派了好几个刺史还没到凉州就被杀了,夫君是不是在朝中得罪了什么人,怎么会被弄去凉州?”
任妍也是一脸担忧,显然对凉州地乱局很不乐观。
罗征皱眉道:“这些事情,你们女人就不要过问了。”
“妾身遵命。”
甘倩叹了口气,就不再问。
次日早朝,董卓上奏天子,一者为马腾、韩遂进爵,二者下旨重建护羌校尉府,加封罗征为护羌中郎将,领军八千西出凉州,抚镇西羌,镇守边陲。
罗征回到府中,立刻召集一众心腹商议。
李蒙、王方等听到要去西凉,一个个全都变了色。
王方性子急,更是破口大骂,将西凉众将和朝中大臣地祖宗全都问候了一遍。
唯有许褚和赵云面不改色,有种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地从容。
李蒙铁青着脸,恨恨地道:“马腾有五万大军,韩遂也有三万大军,丞相却只给将军八千大军,一万石军粮,这不是把我们往火坑里推吗?”
罗征不悦道:“少发牢骚了,现在商量一下该怎么办!”
李蒙叹了口气,再不说话。


第68章 欲擒故纵

初平元年十月。
罗征率领大军出洛阳,经函谷关西进关中。
正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这里不是关东,不能再以战养战,四处劫掠。
洛阳百废待兴,粮草极缺,要调集一万石军粮,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罗征足足等了近一个月,一万石军粮才调集齐备,召集民夫又花了七八天时间,才率军离开洛阳。八千大军护着五千民夫,赶着上千辆大车,浩浩荡荡地往关中开进。
三千骑兵,五千步卒,这就是董卓给罗征的所有军队。
三千骑兵是追随罗征征伐关东的旧部,至于五千步卒,则是原北军将士。
这是一支真正的百战精锐,曾有赫赫威名,威震天下。
洛阳北军,历来是大汉最精锐的中央官军,有着辉煌的过去。不论是在镇压外族,还是快速平定黄巾起义,北军都立下了赫赫战功,是大汉朝廷最为犀利的武器。
遗憾的是,大汉朝廷的昏聩,生生葬送了这支铁血之师。
及至董卓进京,北军又沦为了董卓手中的爪牙。
在迎击关东诸侯联军时,北军被派上去打头阵。连番恶战下来,两万最为锐精的北军将士伤亡惨重,到现在已经只剩下了五千步卒。
董卓将五千北军调拨给罗征,可不是安了什么好心。
西凉军团的组成十分复杂,董卓起家时的凉州军并不多,控制洛阳后,先后收编了洛阳地朝廷大军和吕布的并州军,其中以朝廷地中央官军最为庞大。
不但有两万铁锐北军,更有西园的八万新军。
如此臣强主弱之势,可以说是西凉军团最大的隐患。
董卓一直都在给麾下军队换血,在迎击诸侯联军时,最先被派上战场的便是收编地朝廷大军和吕布的并州军,伤亡最重的也是洛阳军和并州军。
三大军系之间地矛盾,可以说是由来已久。
如果不是徐荣等洛阳军系地将领对董卓尚算忠心,怕是早已遭到无情地清洗。
尽管如此,庞大地洛阳军依旧被拆的东一块,西一块。
眼下又将五千北军调拨给罗征,正是在进一步削弱洛阳军系,只是手段比较温和。
因为要押运粮草,大军行进速度极其缓慢。
大军日行六十里,足足走了半个多月,才到陈仓。
累日行军,三军将士和征召地民夫、拉车地牲口都已经疲惫不堪。
罗征当即下令大军在陈仓扎营,待休整三日再行起程。
中军大宫。
荀彧正在夜读,帐帘掀处,罗征弯腰走了进来。
许褚探着脑袋往里面瞅了一眼,就提着刀守在了帐篷外面。
“见过将军!”
荀彧起身拱了拱手,就站到一边。
被捋到军中快半年了,荀彧已经认命了。
眼下又要前往凉州,这辈子再回中原的机会怕是十分渺茫。
罗征坐到软榻上,喝了杯茶,沉吟了半天,才目光灼灼地盯着荀彧,道:“董卓,国之奸贼也!之前本将军助纣为虐,实乃不得已而为之。今即离洛阳,本将军身为汉臣,只当以振兴汉室,匡扶社稷为己任,不知先生可否助我,平靖天下纷乱?”
荀彧沉默不语,暗忖这厮终于露出了真面目。
罗征盯着荀彧看了半晌,忽然叹道:“文若大才,本将军素来敬之。本欲请先生助我平靖贼匪,光复汉室,只是手段稍欠磊落,以致文若难以释怀。也罢,强扭的瓜不甜,既然文若不欲助我,本将军这便派人送文若一家回颍川!”
说罢长身而起,大步离开了帐篷。
不多时,上百名骑兵护着一车马车,离开军营向来路返回。
马车里,荀彧夫人陈氏一直心弦紧绷。
直到马车行出数里,这才稍微放下了心,长长松了口气。
陈氏露出一丝笑容,道:“终于能回颍川了!”
荀彧却叹了口气,道:“娘子高兴的太早了。”
陈氏讶然道:“夫君此话何意?”
荀彧苦笑道:“罗征有枭雄之志,对于这样地人来说,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若有能力而不能为其所用,必然杀之以除后患,又怎么可能让为夫安然离去!”
“这……”
陈氏顿时脸色大变,颤声道:“夫君不是在危言耸听吧?”
荀彧并未压低声音,坦然道:“不是危言耸听,最多走出十里,若为夫还不回头,这些护送我们地西凉骑兵就该带着为夫地首级回去复命了。”
“这……”
陈氏吓的面无人色,不知如何是好。
马车外面。
几名西凉军校也听到了荀彧地话,顿时脸脸相觑。
荀彧的确没有说错,早在出来时,他们就接到了罗征地密令,若行出十里,荀彧还不回头地话,就将荀彧就地诛杀,带着首级回去复命。
只是,荀彧这家伙是怎么知道的?
军校们你眼望我眼,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停车!”
就在这时,马车里地荀彧终于发话了。
赶车地西凉兵连忙收住马车,看向旁边的一名西凉小校。
那小校催马上前,大声问道:“不知先生有何吩咐?”
荀彧没有露头,则是淡淡地道:“回去吧!”
小校心下嘀咕,也不多问,连忙下令折道回去。
陈仓,中军大营。
罗征刚刚巡视完军营回来,就有亲兵来报,“将军,荀彧先生又回来了!”
“回来了?”
罗征嘴角边露出一丝笑容,“那就好,本将军这便去问侯。”
荀彧刚刚被带进一座帐篷,罗征就进来了。
“先生为何去而复返?”
罗征故作不解地问道:“可是道路不靖,有贼匪作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