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黄巾张狂 >

第154部分

黄巾张狂-第154部分

小说: 黄巾张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大汉四百年声威摆在那里。能够成为“千人破”的人物,通常第一志愿,便是加入大汉军营,凭借手中的刀剑,为自己家族,拼一个“封妻荫子”。
    如果不能从军,他们通常也会选择投奔到世家大族的门下,以供驱使,换取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
    这样的人才,若是想要做贼,也必定是个名动一方的大豪贼,岂会轻易屈居人下?!(未完待续。。)
    ps:  ps:1三君:党人将窦武、刘淑、陈蕃三人并称为“三君”,作为党人的精神领袖。《后汉书。党锢传序》:“ 窦武、刘淑、陈蕃为‘三君’。君者,言一世之所宗也。”
    2曹操愚弄他叔父,指的是《曹瞒传》所云:
    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于嵩。太祖患之,后逢叔父于路,乃阳败面喎口;叔父怪而问其故,太祖曰:“卒中恶风。”叔父以告嵩。嵩惊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
    嵩问曰:“叔父言汝中风,已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终不复信,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



第18节 争权论朝堂【四】
    曹操讲得兴起,也不管袁绍是不是真的相信,一张嘴犹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
    “于夫罗那人,大兄也是见过的。这位也是熟读过兵书,以智力闻名于匈奴一族的豪杰。他带着手下精锐突骑千人,一路奔袭,潜回匈奴,想要一举击破张狂部。结果,大兄你猜如何?”
    “孟德快说。你想要让本初着急,只怕比你自己着急,还要困难些。”
    何顒在一旁笑着说道。袁本初的养气功夫,可谓是名闻京城。
    前些年袁绍迎娶刘氏宗女为继室时,宦官故意在袁绍的必经之路上设计了一场意外,将袁绍堵在路中间,足足有半个时辰。本来,宦官们这是要看袁绍的笑话的。结果,袁绍在整个过程里,一直都是从容自若,毫无焦躁失礼之处。
    经过这么一件事情,“天下楷模袁本初”的光环里,又多出一条“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个人评价。
    曹操听见何顒这样一说,也知道在这两位面前,还真是卖弄不出来,也不以为意,说道:
    “那个于夫罗,乘着张狂犒赏三军,毫无戒备的时候,以精锐突骑,奇袭张狂的军营,可谓是占尽了天时。张狂军全军聚集在一片平地上,极为有利于马儿奔跑,又让于夫罗占去了地利。这样的局面下,就算是当朝的皇甫将军,怕是也要无能为力了。”
    “可是,张狂那厮,居然在这样的局面下,死战不退。不但是死战不退,那厮还以自身作为诱饵,狙击于夫罗!”
    “此人胆气。当真非凡!”
    听到曹操这番介绍,袁绍第一次表示了感慨。
    “有这等壮士,当浮一大白!”
    何顒也不禁动容,斟上一杯酒,大口饮下。
    曹操见两人终于有所反应,越加的兴奋。干脆从草席上跳起来,手舞足蹈的比划着:
    “且说那张狂,生的身高九尺,腰围也是九尺,浑身的肥肉,怕不有七、八百斤……”
    曹操的这番话,当然不可能是张辽的原话。作为一个艺术家,曹操在头脑中,自动对张辽的描述。进行了一番夸张。
    而张辽本人,毕竟也没有亲眼见到,那一战的实情,也是转述自吕布的简单介绍。被曹操这么一夸张,袁绍越发确定,太行贼中所谓的“万人敌”,全是吹嘘。
    接下来的时间,进入了吹牛打屁的垃圾时间。三人以曹操的表演为乐。一直喝了一石酒,才因为时间太晚。散去了聚会。
    张狂虽然只是在大汉的西北边陲,混出了一点儿名堂,还完全不具备影响中央政权的能力。但是,他的名字,已经被朝中的有心人,记在了心里。
    这样的人。绝对不止曹操、袁绍几个。比如说,如今在雒阳城内,除了天子刘宏以外,最有权势的人,也在偶然中。记起了张狂的名字。
    这个当今雒阳最有权势的人,不是大将军何进,而是西园军上军校尉,蹇硕。
    蹇硕虽然是个宦官,却长得极为健壮,身高八尺八寸,堪称是虎背熊腰。若不是下巴上少了一抹胡须,那简直比男人还要更显得像一个男人。
    而且,以武艺来论,蹇硕是公认的内廷第一高手。当初接管西园军之时,为了慑服军心,蹇硕曾经以一人一剑,连挑在军中声明卓著的高顺、成廉、朱灵三将,打得整个西园军无人敢于上场应战。
    正是有着武技足够高超的资本,蹇硕才能够被天子刘宏选中,派出来统帅西园军上万精卒。要知道,在“十常侍”当中,可是有一位担任“车骑将军”的赵忠存在。如果单凭资历,赵忠比起只是“小黄门”的蹇硕,显然拥有绝对优势。
    但是,这位被天子寄以厚望,居然被加上了“元帅”头衔,以压制大将军何进的宦官高手,如今却有着坐在火上烤的感觉,一点儿也没有当初,出任上军校尉时的那种意气风发了。
    不管蹇硕的个人武力有多么强悍,可是,在军营中,宦官就是宦官,就是一群“没卵子”的家伙!
    皇帝如果派个“没卵子”的家伙,到军营里来当当“监军”,大家伙自然都习以为常,一点儿意见都不会有。这等事情,自春秋时期便有了源头,在宦官权重一时的大汉,更是司空见惯,毫不出奇。
    但是,若是让一个“没卵子”的家伙,担任了一军的统帅,三军的将士们多半就会很是不服了。主将“没卵子”,那大家岂不是都成了“没卵子”的手下?
    身为男人,而且是阳气最重的赳赳武夫,如今走出西园军营,若是被人问一句:“你在哪位将军手下?”就难免会被羞惭得无地自容。这样的待遇,士卒们对蹇硕作为统帅,士气可想而知。
    如果蹇硕拥有那些古之名将的治兵能力,日子久了,他部下的将士,说不得还会慢慢接受自己的上司。可是,不要忘记,蹇硕的大权,是谁给的?
    宫廷里的宦官众多,相互之间,也是存在着激烈的竞争的。别的不说,蹇硕原来是“十常侍”一伙的后辈,现在居然依靠天子的宠幸,一跃而成为宫廷里的第一人。
    这种一步登天的变化,若说“十常侍”之流,对此毫无猜忌,这话怕是连“十常侍”自己,都不好意思说出口来。
    如果想要保持天子对他的宠幸不衰减,蹇硕就必须经常在天子面前出现,侍奉在天子左右。有着这样的拖累,试问蹇硕就算武略出众,又哪里有足够的时间,去收拢军心?
    更何况,蹇硕的武技固然超人一等,在兵法谋略上却是平平无奇,还完全没有统领大军的经验……
    因此,蹇硕现在迫切的希望,手下有这样一个人,能够替自己深入西园军中,收拢军心。当他看到太行校尉张狂,居然凭借那些数量不过几千的“蛾贼”,从叛乱的匈奴人手中,夺回了大汉当初慷慨赐下的那些土地,心中对这个张角的侄子,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若是此人能为我所用,必定能收拢军心,压制袁家的那个小子!
    只是,蹇硕也知道,想要招诱张狂,并不是一件现实的事情。别人不知道,难道作为当年收捕马义元的直接执行者,蹇硕还会不知道,张角发动黄巾起义的真实目的吗?
    无论是马义元所言,还是太平道叛徒唐周所言,都直接证明了,张角策划黄巾军大起义的直接目的,并不是改朝换代,而是“清君侧”!
    那么,谁是“君侧”之人呢?
    毫无疑问,当然是以十常侍为代表的宦官一脉了。
    根据“五德始终”理论,大汉以“火德”自居,若是想要灭亡大汉,应当以“水德”为旗号。
    但是,张角打出的旗号,却是“土德”。而且他也没有自居天子,只是自号将军。按照“五行相生”中的原理,“火”是可以生“土”的。这些证据,都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
    ——张角只是想通过“兵谏”的方式,夺取朝堂的权柄,进而通过一系列的朝堂变革,再次让开始衰弱的大汉,重新恢复活力,成就一次名载青史的“大汉中兴”!
    对天子来说,谁想要夺取朝堂的权柄,谁就是他最大的敌人。不过,在得知张角其实并无意推翻汉室之后,天子心里,明显的舒坦多了。
    这一点,张狂的待遇,其实就可以作为明证。要是当今天子对张角一族心怀厌恶,又怎么可能轻轻松松的,就让张狂招安成功呢?
    拥有这样的“黑历史”,蹇硕自然知道,想要让出身黄巾一脉的人,真心实意的帮助自己,就类似于“水中捞月”。想到这些,他的心中只剩下叹气了。
    蹇硕虽然不是智者一流的人物,对于自己的定位,却是明白的。当今天子最为信任的宦官,依然是“十常侍”一伙。自己虽然也很得天子的宠信,却也绝没有到达,可以登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步。
    天子之所以将原本只是一个“小黄门”的蹇硕,一举推上西园军上军校尉、兵马元帅的宝座,其中的原因,何进知道,十常侍们也知道。就连蹇硕自己,在骤登高位的狂喜之后,依然还是明白过来了。
    蹇硕上位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
    ——蹇硕与何进两个人之间,可谓是完全不对付!(未完待续。。)
    ps:  ps:对笔者的杜撰历史,各位看官可瞧出了什么破绽?
    若有,请在本书起点书评区不吝指正。



第19节 复仇起草莽【一】
    天子信任的十常侍,与何进之间,关系一直很暧昧。
    何进当年的发家,包括何皇后入宫与立后,都与十常侍的大力相助有关。即使双方后来因为朝堂上的利益争端,断绝了同盟关系,却也没有闹到相互敌视的地步。当天子想要打压大将军的时候,自然不能用与何进保持着藕断丝连的十常侍。
    至于蹇硕此人,却与何进,甚至是何皇后,都不可能和平共处。这其中的原因,说起来当真有些远,却是起自于十年之前,被现任天子废黜的前皇后宋氏!
    宋皇后是天子刘宏的第一任皇后。不过,这位在天子继位时被强加给刘宏的皇后,并不受天子刘宏的宠爱。
    于是,在一桩宋氏家族的冤案株连下,外加上以当时还是贵人的何皇后为首的妃嫔们,不断的诬告诋毁宋皇后,这位宋皇后,最终被天子无辜废黜,打入冷宫。然后这位薄命的红颜为此日日忧伤,以致不久后便病逝了。
    宋皇后性子平和,在后宫多年,处事向来公平。受过她恩惠的宦官和宫女,数目的确不少。以至于在宋皇后含冤屈死后,居然有不少宦官,包括几个常侍在内,在得到天子的默许以后,主动出钱,合力收敛了宋皇后与她的家族。
    蹇硕当时,便是宋皇后一方的亲信宦官。在宋皇后死后,蹇硕作为前任皇后的死党,又屡次遭到何皇后的打压。若非蹇硕武技高超,还能得到天子的信用,只怕到现在这个时间,骨头都腐朽了,那还有可能拥有如今的地位?
    所以。无论于公还是于私,蹇硕都必定,也必须与何氏一族敌对到底。天子正是看中了蹇硕的这一点,才一举提拔蹇硕为“元帅”,为的就是借助蹇硕的行为,打压大将军。掌握京师的兵权。
    当然,天子深谋远虑,一举一动都有深意。作为天子的身边人,蹇硕得以近距离揣摩天子的心思,才能渐渐明白天子将自己提拔到高位的根本原因。
    打压何进,一方面是为了保持朝堂平衡,避免朝堂中某一方势力一家独大。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下一任天子的继位铺路!
    天子刘宏虽然妃嫔众多,也意图“天下布种”。无奈体质有限,难以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如今的皇宫当中,依然存活的大汉皇子,只有两位。一位是史候、皇子辩【刘辩】,另一位则是董侯、皇子协【刘协】,
    刘辩是何皇后所生。在刘辩出生之前,灵帝刘宏的皇子们都已夭折,所以皇子辩出生后没有养在皇宫中。而养在道人史子眇的家里,不敢叫他的刘辩本名。称他为“史侯”。因为史道人有道术,何氏想凭借他的道术保护皇子辩。
    刘协是王美人所生,生母生育后,被何皇后毒杀。刘协这时尚未足月,灵帝刘宏怕将刘协留在后宫再遭到暗害,于是将他抱到永乐宫。请董太后抚养。自此,刘协就依董氏为外家,人称“董侯”。
    由于种种原因,在现任天子心中,下一任天子。被内定为董侯协,而不是何皇后所生的史候辩。但是,想要让董侯协顺利的登上皇帝宝座,首先就必须拔除大将军何进!
    对于拔除何进的任务,蹇硕是有信心的。说到底,何进出生卑微,完全是依靠天子的支持,势力才得以发展壮大的。现在,天子改变了支持的对象,何进以后,只会一日弱于一日。
    只是,所谓“夜长梦多”。何进一日在位,蹇硕的任务就一日不算结束。而且,在天子身上,还有着一些隐患,那就是天子体弱多病的身子骨。
    种种这些责任,架在蹇硕的肩上,让蹇硕感觉到沉重的负担。也正是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下,蹇硕才会产生,引黄巾余孽张狂为己用的奇怪念头。
    对于这个想法,蹇硕只做了一件事:
    写信。
    除了一封表示招揽之意的信件,蹇硕对张狂的势力,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举动。即使是这封信,蹇硕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发出去的。成了,当然好。不成,也在预料之中。
    当然,为了隐秘起见,蹇硕的信件,并没有直接发往并州,而是通过可靠的手下,先送到了离司隶较近的太行山。在并州,蹇硕并无根基。但是在司隶境内,蹇硕还是新收罗了一批官吏,作为爪牙。
    于是,这封信的传递者,必须冒着十二月的寒风,踏着一层薄薄的积雪,走上了前往太行山的崎岖小道。
    太行山虽然算是张狂的大本营,目前却极为空虚。张狂的嫡系部队中,除了留守的卤县县长臧霸,其他人都迁移到原来的南匈奴故地,开荒种地去了。
    就连太行军总留守,卤县县长臧霸,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