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黄巾张狂 >

第99部分

黄巾张狂-第99部分

小说: 黄巾张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皇帝的神秘威压,在普通士民之中,还是相当的有效的。就比如说典韦,那可是杀人不眨眼,曾经做过朝廷通缉犯的人。但是谈到当今天子的时候,居然也一声不吭,一副不敢开口的表情。
    所以,最终评论了刘宏谥号的,也只有周仓一个人。
    “灵帝灵帝,你快早点成灵!”
    打完了这一顿岔,张狂又继续说道:
    “如今的汉室,表面上依然强力威严,其实根基已朽。内有士族觊觎权柄,外有羌胡肆虐雍凉,纵然有精兵强将,可以镇压一时,终究会有后力不济之时。
    当灵帝一死,他的二子皆年幼无知,必然又是一代傀儡帝皇。若是天下局势平静,灵帝的幼子当一个太平皇帝也还凑合。可是,处于动荡之中的天下,却会让汉室朝廷,发生无穷的变数!
    如今的大将军何进,出身卑微。虽然此人以妹妹何皇后为出仕之道,又治事清白,在士林间薄有赞誉。
    然而,面对解除党锢之祸后,势力大涨的士人,和操纵朝堂权柄多年,积威仍在的阉人。智力不过中人之资的何进,可有仅仅凭借外戚的身份,压制住两大势力的能力吗?”
    “自然没有!一个靠女人爬上来的大将军,能有这种本事?打死某也不信!”
    “不错!子韧(典韦)说的有理。”
    “听说,何进在出仕以前,不过是一个贩卖猪羊的商贾。要说他赚钱有方,某家相信。可要是让他去治理天下,嘿嘿……”
    乐进出身汉军北军,在帝都雒阳厮混过一段时间,对何进的底细,了解的比其他人都透彻。他这么一揭何进的老底,立刻让其他人对何进的感观,自动降低了一级。
    “原来是个屠夫出身……”
    “哈哈……”
    等诸将取笑了一回何进的出身,张狂再次开口:
    “一介商贾,想要让那些朝廷重臣信服,那是绝无可能。到了那个时候,各方势力为了争夺朝廷的权柄,必然会拼个你死我活。天下的动乱,必将不可避免!”
    说到这里,张狂激昂的情绪,突然间有些低落起来。原本号称“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一代霸主,转眼间,就变成了诸侯割据,豪强争霸的局面。而在内战中丧失了无数精华英才的大汉子民,历史记载中,即将迎来第一次中原的沦丧!
    ——五胡乱华吗?
    ——既然我来了,就一定要改变这个命运!
    这一刻,张狂对自己未来的目标,做出了一点小小的修正。他不但要“天下布武”,还要“威加四夷”!
    “天下的动乱,便是我天平军的机会!”
    “太行山东临冀州钱粮重地,西接并州精骑产地,北靠幽州,南下便是天下心腹的司隶河内、河东。此所谓天下用武之地。
    等时机一到,我天平军可以先西征并州,培育精锐骑士。然后东进冀州,收罗钱粮。以并、冀二州为基业,再北上平定幽州,以解除后患。
    三州在握,便可修养数年,以待河南诸侯拼杀个两败俱伤。等我军兵精粮足,到时候尽发三州精兵,分三路南下,便可渡过黄河,席卷天下。到时候霸业一成,我太平道的大愿,就可以真正实现了!”
    说到这里,张狂用炯炯有神的目光扫视一遍,极有鼓动性的说道:
    “那时候,在坐的各位,若是功劳还达不到一个列侯1,可就没脸见人了!”
    张狂的这一通话,激起了诸将的一阵哄笑。
    不管未来是否真的这样演化,他给大家展示的这种战略前景,无疑是相当有诱惑力的。再结合张狂身上背负的“仙人点化”光环,这个本质上其实与“画饼充饥”相似的前景,居然发挥出相当大的作用。
    至少,在座的本来有意脱离天平军,去凉州寻求重新加入汉军机会的某些人,已经将念头暂时打消了。
    军议结束以后,天平军就在这处临时占据的坞堡中修整起来。为了以后能够立足于太行山区,张狂积极的派出大批小股部队,去周围探察地理,收集物资。
    由于手中钱财充足,天平军的出手颇为大方,很快就让附近的豪强大族,放下来对天平军的恐惧,与天平军活跃的来往起来。
    在这种貌似平静的情形下,张狂度过了十月。但是到了十一月中旬,天平军成功的与原来活跃在太行山一代的黑山黄巾军联络上之后,正要联合黑山黄巾军首领张牛角,共图大业的时候,又有新的消息,从冀州传递过来。
    “十一月初四地将败死于曲阳!”
    看到这个消息,张狂的第一感觉,是不太相信。
    张宝是何许人也?一手掌控着整个冀州黄巾军的机密情报,还负责管理十数万黄巾军的辎重补给。
    也许张宝在领军打仗,正面对敌的才能上有所不足。但是,他若是一心想要逃走,除非是被千军万马包围得严严实实,要不然,汉军可没那么容易留下张宝。
    虽然,后世的历史记载中,的确有张宝战死的消息。可是,作为在张宝手下接受过五年修炼指导的张狂,直觉的认为,精通“五行遁法”的张宝,绝对没有这么容易就战死了。
    除非,张宝自己不想活了。
    感慨一番,张狂的目光,继续落在记载消息的竹简上,然后,下一刻,他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
    “汉军尽屠我军二十余万妇孺死伤无算!”
    根据后世的记载,张狂知道黄巾军战败之后,死者极多,还被皇甫嵩堆成了所谓的“京观”。不过,一直以来,张狂以为皇甫嵩所屠杀的,是那些曾经拿起武器,与汉军激战的黄巾军。
    但是,眼前的竹简,却展示给了张狂,一个血淋淋的现实!
    妇孺,毫无战斗能力的黄巾军妇孺,居然也被屠杀无数!
    这一刻,前世的记忆和后世的灵魂,一齐发出了深深的愤怒。这些怒火相互共鸣着,越发的沉痛,让张狂的口中,咬牙切齿的吐出了一句话:
    “皇甫嵩!我必杀你!”
    声音不大,却让远在百步之外的典韦,莫名的感到一阵心悸。而栖息在周围的飞鸟,也如同受到惊吓一般,“呼啦啦”的飞起一大片。
    然后,张狂意识到自己的失态,马上恢复到正常的神色。他再看了一遍竹简上的消息,看得是那样的认真,仿佛想要将竹简上的每一个字,都深深的刻到自己的头脑中去。
    ——皇甫嵩!
    ——我必杀你!
    ps:1列侯:爵位名。秦、汉以二十等爵赏有功者,其最高级叫彻侯。后因避汉武帝讳,改为通侯。后又改列侯。金印紫绶,有封邑,得食租税。
    第二卷终。
    其实,已经不想再说些什么了。
    本书已经扑街。
    但是,我会继续写下去。完本一本一百五十万字的作品,对我来说,可是一种难得的训练。虽然在经济上属于倒贴,不过,这个爱好既然已经被挖掘出来,在我的文思干涸之前,想来是不会停笔的。
    后面五十万字的草稿,由于破绽太多,还需要进一步的修订。这样一来,我倒是发现了没签约的好处。明天休息一天,再开始更新第三卷,速度依然是一天一更。相信大家对我这样的手残党,也不会有太高的希望?
    第三卷的卷名,叫做:肉胡虏。相信皇汉们应当会喜欢。
    再次感谢几位默默支持我的书友:林不诩、神秘人、外客、黑暗¥路过、爱刀心碎、izq
    、那么阿布罗狄、palin、先秦诸子浪子、爱晴小痴等。
    后天再见!



第1节 黄巾据太行【上】
    春天的气息,悄悄的在屋外蔓延。这完全得益于昨晚的一夜小雨。从深沉睡眠中醒来的张狂,习惯性的向身边抱了一把,却抱了一个空,这才发现,妻子小雨,早已经起床了。
    一转眼,已经是三年多过去了。
    平时张狂起床都是极早的。不过,昨天夜里,由于干渴已久的大地,终于迎来了一场及时的细雨,让心中喜悦的张狂酒兴大发,与几个亲信手下,从申时【下午三时正至下午五时正】喝到三更【子时,前半夜十一时至一时】时分。
    汉朝时,由于技术原因,酿造的酒水度数很低,大约类似于后世的啤酒。所以,大家喝起酒来,那都是论“斗”论“石”来喝的。
    在这一方面,张狂很是有些丢了穿越者的面子。他不过是喝了五斗酒,就醉倒了。要知道,就连程昱这一介儒士,也能喝下八斗酒水。更别说典韦那个酒坛子,没有一石以上的酒水,根本连脸色都看不出有变化的。
    当然,这也和典韦那小子脸色天生的黑,有些关系。
    还好,由于度数低,即使喝醉了,张狂也只是觉得头有些沉重,倒没有什么别的后遗症。就在张狂起床,在房间内伸展了一下躯体的当儿,房门开了,妻子小雨端着热水毛巾进来,预备给张狂梳洗。
    虽然已经是一个孩子的母亲,赵雨的身材依然苗条如初。只是,盘起的发髻和贤淑的神情,让人一眼就能意识到,这位女子已经嫁做人妇。
    由于张狂要以身作则,在手下面前建立一种同甘共苦的形象。故此,家中除了一名无依无靠的老妪,和一名年幼的婢女之外,并无其他仆役。所以,服侍张狂梳洗的责任,是由赵雨亲自担任的。
    看着赵雨熟悉的容颜,张狂总是不由自主的想起穿越前的妻子。不过,经历了这三、四年的适应,张狂已经将自己,当做一个正常的汉朝人了。
    今年,已经是中平五年了啊!
    根据前世在电脑上,玩《三国志》系列游戏,所得到的知识,黄巾大起义是在公元184年。那一年,按照汉朝公布的纪元,为中平元年。以此推测,中平五年,却是公元188年。
    188年,离189年“董卓进京”剧本,可是还差一年而已了啊!
    也许是张狂这只蝴蝶,扇动的翅膀太小。也许是历史的惯性,让车轮继续滚滚前行。总而言之,蛰伏在太行山上的张狂所部,并没有给汉室朝廷带来太大的影响。
    凉州按时的发生了叛乱,董卓按时的被朝廷重新启用,一路积功,现在按时的成为了“斄乡侯”。所以,张狂所期待的“汉帝驾崩,董卓进京”剧本,看起来也是能够如期上演的。
    不过,如果以为张狂蛰伏在太行山一带的三、四年吏,什么事情都没有干,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细细数过来,张狂在几年里所作的事情,还是有一番说道的。
    第一件大事,是天平军改名。
    随着黄巾军主力的一一溃灭,“黄巾”这个词,一时间成为了落水狗的代名词。在大势的压迫下,如果哪支义军还顶着“黄巾军”的头衔,就会变成众矢之的。无论是郡国兵,还是豪强私兵,对围剿一支小股的黄巾军,都有着极大的兴趣。
    事实上,若不是西凉及时的发生了大规模的羌人叛乱事件,皇甫嵩手下那一帮如狼似虎的汉军主力,一定也会很有兴趣的加入到,对“黄巾余孽”的剿杀行动中去。
    这样的形势下,即使是像周仓、谢逊那些太平道的死忠份子,也没法子坚持在使用“黄巾军”的名号了。至于“天平军”,由于分属黄巾大军,也显得有些惹眼。
    于是,为了更好的韬光养晦,以待天时,在军中谋主程昱的提议下,众人一致赞成,将军队的称号,暂时改成“太行军”,以避免刺激汉室。
    同时,为了收拢军心,维持军队因为黄巾起义惨败而导致的凝聚力大减,张狂不得不改变黄巾军不发军饷的传统,宣布麾下的正规军士卒,可以得到类似于汉军的军饷和待遇。
    借助着每年花费出去的五、六千万钱的军饷发放,改组后的太行军,军心终于得到了彻底的稳定。
    既然呆在张狂手下,生活能够得到基本保障,大家想要出山去赌一赌运气的念头,自然也就被打消了不少。
    第二件大事,是统一太行山一带的义军势力。
    在黄巾军主力覆灭之后,侥幸逃脱的黄巾军余众,本来已经四处奔逃,无心亦无力再与汉室朝廷的大军对抗了。
    然而,汉之名将皇甫嵩,却悍然将俘获的数万黄巾军士卒尽数斩杀,并封土建立“京观”1,以威慑天下!
    更加令人发指的是,皇甫嵩麾下的汉军,不但对曾经敌对过的黄巾军士卒如此残忍,就连这些黄巾军的家属,也不肯放过。被堆积在大道边上的大大小小的京观里,至少有一大半的尸首,属于那些根本无力反抗的妇孺老弱。
    一时间,原本在冀州数得上号的那几座繁华城市,活生生的变成了冥市鬼墟!
    这种残酷的暴行,自然激起了当地民众的强烈不满。原本已经趋于平静的冀州大地,迅速发生了又一波起义浪潮。但凡皇甫嵩麾下汉军到达过的地方,往往前脚刚走,后脚就发生了强烈的民变!
    用中平二年接替冀州牧皇甫嵩上任的冀州刺史王芬,向汉室朝廷发出的“上疏”来描述,是这样写道的:
    “自黄巾贼后,复有太行、黑山、黄龙、白波、左校、于氐根、青牛角、张白骑、刘石、左髭、丈八、平汉、大计、司隶、掾哉、浮云、飞燕、白雀、杨凤、于毒、五鹿、李大目、白绕、畦固、苦哂之徒,并起山谷间,不可胜数。
    凡起兵者,各有所因,却以槐里侯【皇甫嵩的爵位】之酷烈为首。大者二三万,小者六七千。”
    王芬此人,是清流党人中,名列“八厨”的名士。由于“党锢之祸”,不得不流亡藏匿,前后长达十九年。
    虽然此人的“上疏”里,难免用习惯的文学手法,修饰夸张一二。不过,如果事出无因,以王芬对名誉的爱惜,绝对不会去故意捏造。
    不过,皇甫嵩作为镇压黄巾军起义的最大功臣,又向来以忠诚耿直闻名于朝野。汉室自然不会为了那些本来就该死的“蛾贼余孽”,去惩罚这位当时正在与西凉叛乱的羌人作战的国家栋梁。
    要知道,冀州的豪强和士人,为了感念皇甫嵩平定黄巾军的功绩,可是特地在民间散布出“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的肉麻歌颂。
    那些义军,核心成员便是参与过黄巾军起义的外围幸存人员,与太平道一脉,当然有些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