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恐怖悬拟电子书 > 蛊鼠 >

第17部分

蛊鼠-第17部分

小说: 蛊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被大花蛇卷住,身上越来越紧,终于一动也不能动。我望着桃花,想张嘴说什么。可花蛇缠得太紧了。肺里的空气被压迫出来,让我只能张张嘴。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了。
  紧接着眼前一黑。
  我以为是要晕了。可满鼻子的腥臭让我突然明白过来。我的脑袋被蛇吞到嘴里了。
  一个柔软的东西在我鼻孔、耳朵里乱钻。我猜到,这是蛇的舌头。
  有几次,它甚至想钻到我的嘴里。可我紧咬牙关,死活不开口。要是让它进了我的嘴,我岂不是和它接吻了?我的初吻还要留给桃花呢。
  我心里五味杂陈。这是明目张胆的谋杀啊。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这老怪物真是胆大心黑……只可惜,我到死也不知道哪里得罪了人家。
  我突然想起老麻头那不怀好意又深不可测的笑:千眼井的女婿是那么好当的吗?
  正当我窒息到极点。脑袋发晕,意识模糊的时候。脑袋突然一凉,我试着呼吸,久违的清新空气重新传来。
  我被蛇扔到地上,随即被跑过来的桃花扶起来。我伸手抹了一把脸,把蛇嘴里的粘液抹掉,然后睁开眼。
  八婶。桃花妈,甚至刚认识不久的徐娘,都一脸关切得望着我。
  阿花已经重新把老婆婆托起来。
  老婆婆向我说:“孩子,婆婆先给你说个对不起。只是事关重大,不得不对你检查一番。”
  我气急败坏,又不敢发作:“检查什么?”
  老婆婆说:“检查你是不是中了蛊鼠之毒。”
  我听了这话,隐隐觉得有些不安,问她:“什么是蛊鼠之毒?检查的结果怎么样?我到底中毒没?”
  可老婆婆并不回答我的话,反而问我:“听你八婶说,你和桃花走得挺近?”
  我说:“是啊。我喜欢她,她喜欢我。”
  老婆婆面露笑容:“年轻人,直抒胸臆,毫无顾忌。好!老婆婆我就成全了你怎么样?”
  我听了这话,一下愣在那里。巨大的狂喜涌来,我反而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喜悦。
  可我没高兴多久。就听见桃花妈说:“不行啊。大力身上有鼠气。只能遮掩不能除尽。根本没办法养蛇。他要是娶了桃花,我家的蛇就没办法再养了。”
  老婆婆说:“那倒没关系。如果我能除去他身上的鼠气。你是不是就不反对了?”
  桃花妈说:“大力这孩子挺机灵的。如果能除去鼠气,我当然愿意让桃花嫁给他。”
  老婆婆叹了口气说:“看见他们俩。我就想起你姐姐来。当年的悲剧,可是不能再重演了。”
  我马上反应过来,这是在说八婶。我回头向八婶望去。却见她低着头。沉默不语,好像满腹心事。
  老婆婆又对我说:“小伙子,你没有中毒。否则的话,刚才你的头就留在蛇肚子里了。”
  这话听得我倒吸一口冷气,我问老婆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蛊鼠之毒是什么?为什么怀疑我中毒了?”
  老婆婆又说:“你和这件事总也有点关系。等你以后娶了桃花,咱们更是一家人了。索性现在就跟你说了吧。”然后她又对八婶、桃花妈、桃花、徐娘等人说:“你们也听听。”
  她是这里的长辈,而且有一条杀人不眨眼的蛇。她让听听,谁敢不听?何况,每个人都很好奇,所谓的蛊鼠之毒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老婆婆脑袋转动不灵活,但是不影响她脸上做出各种生动的表情。
  老婆婆深情地望着远方,缓缓说:“你们可知道,千眼井的祖师爷,是什么人物?”
  我连忙接话,以助她的谈性:“不知道。祖师爷是什么人物?”
  老婆婆笑了一声:“不但你不知道。就连她们这几个正统千眼井的人都不大清楚。千眼井历代祭拜祖师爷画像,可真正能明了她老人家事迹的,嘿嘿,还真没有几个。”

☆、第二十五章 何谓蛊鼠(上)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老太太都有这个毛病。讲故事的时候非要吊足了别人的胃口才进正题。
  千眼井的老婆婆足不出户几十年,居然对这一套也颇为精通。见我们几人听得抓耳挠腮,好奇无比。这才缓缓讲述千眼井祖师爷的经历。
  据老婆婆讲,原来,千眼井的祖师爷是个女道士。道号就是武陵。祖师爷学成下山那年,正值明末崇祯年间,天下大乱。
  那时候,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在陕西造反,自称义军。协裹了几百万人,向北京城攻过来。
  而东北的满人也随时准备着入关,夺了汉人天下。
  偏偏朝廷无能,人人忙着抓权捞钱,根本无法力挽狂澜。
  祖师爷下山游遍了名山大川。各地的风景根本没看了多少。路边全是讨饭的叫花子,个个瘦的皮包骨头。个别的,走着走着就倒在地上,断了气。
  有那么一天,祖师爷走到一处地方。这里穷的叮当响。转了几个村子,都是半粒米也买不着。
  想从野外摘点野果子吃。可走过去一看,连树皮都被饥民吃光了。
  没办法,祖师爷只好空着肚子继续往前走。盼望着早点碰见个比较大的镇子,好买点吃的。
  可走了没几步,就闻见一缕肉香飘过来。
  饥饿的人对食物的气味尤其敏感。祖师爷使出轻身功夫,一会的工夫就走到煮肉的那户人家跟前。
  这家破的连屋顶都没有,里面几个胡子拉碴的男人正围着一个锅煮肉。
  祖师爷走进去,高声唱了遍道号:“无量天尊。在下是游方的道士。走到这里无处买米,几位能卖给我点肉吗?”
  那几人见祖师爷进来,都是满脸警惕。后来听说她要卖肉,更是脸色不善。看那架势,似乎想把祖师爷轰走了事。只是一个马脸汉字,似乎是这些人的头头,伸手止住了他们。和颜悦色得对祖师爷说:“当然,请坐。只要不嫌我们几个人肮脏就行。”
  祖师爷于是坐下,和那几个人一块守着那口锅。彼时肉还没熟。每个人都左手握右手,强自克制,口水流的老长。
  这过程中除了马脸汉子客气得寒暄了几句,说了些世道艰难,生活不易的话外,别人全是冷冰冰的,不搭理人。
  祖师爷心中明白。现在粮食比金子还贵重。普通百姓能吃到一块红薯已经算是丰盛,哪里还敢奢望煮肉呢。这些村民不知道从哪弄来这么一点肉,他们自己都不见得够,而现在又有个人来分肉。他们不高兴,也是在情理之中。
  过了一会,肉熟了。马脸的汉子给祖师爷盛了一碗。祖师爷道了声谢,接过来吃了。这肉非猪非牛非羊,吃起来倒也可口。
  祖师爷问马脸汉子:“这是什么肉?”
  马脸汉子说:“几个兄弟在林子里捉住一只野兽,也不知道是什么,就煮来吃了。”
  祖师爷点点头。几口就把那碗肉吃了。
  那些汉子们却舍不得一口吃下,往往要咬上一小口,然后细细品尝一番才肯咽下。
  这顿饭足足吃了一个多钟头。祖师爷给了银子,倒也不急着走。就在那间破屋子里坐着歇脚。
  过了一会,屋子里鼾声四起,原来,有几人吃饱喝足,已经睡着了。睡眠这东西最能传染,过了一会,祖师爷觉得眼皮越发沉重,也靠墙睡了。
  祖师爷自幼习武。耳朵灵敏的很。过了一会,觉得屋子里有异响,立刻醒过来,支着耳朵,不动声色得听起来。
  只听见一个声音,好像是那马脸汉子的,那声音说:“你们别这么大声,把这娘们惊醒了可不好。”
  有一个人恨恨得说:“你为什么让她吃咱们的肉。这时候,就算有银子,能买到几斤粮食。”
  马脸汉子冷笑了一声说:“我问问你们。这几天吃肉,吃得怎么样?”
  有人说:“吃得很不错。”又有人说:“只是有些提心吊胆。”
  马脸汉子哼了一声,说:“你们这些没出息的,这些饿死的叫花子个个饿的皮包骨头。亏你们还吃得津津有味。要我说,这个娘们要肉有肉,要油有油。不如把她吃了。”
  有人犹豫道:“吃死人已经是犯罪了。现在咱们吃了这娘们。这就得杀人偿命啊。我看她身上带着不少钱,像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万一查出来,咱们几个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马脸汉子说:“吃了这娘们,咱们就去投闯王的义军。混个千总把总的当当。”
  一个人说:“千总把总是随便当的?咱们文不能武不能,人家凭啥封咱们的官。”
  只听马脸汉子说:“我已经发现了一处大富贵。这些金银财宝换不来吃的,咱们兄弟也挖不出来。可是对于闯王的百万大军有用啊。你我兄弟立了这个大功,后半辈子就等着享受荣华富贵吧。”
  接下来,几个人开始商议怎么着吃人,是清蒸还是红烧。
  祖师爷听得怒火中烧,想起来刚才吃的是人肉,又觉得分外恶心。
  于是大喝一声,或拳或掌,瞬间把这几个人打倒在地。
  祖师爷拔出剑来,本来要结果了他们。可看见他们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不禁动了恻隐之心。
  这时候天下大乱,饥民遍野,他们也是为生活所迫啊。想到这里,祖师爷手里的剑也垂下去了。
  正要转身离去,突然后面那马脸汉子冲过来,一把拔出她的宝剑,然后向她的后心刺过来。
  祖师爷长叹一声:“我已经放过你的性命,你怎么就这么不知悔改呢。”说话间伸手搭在剑尖上,一拉一送。剑刃就把马脸汉子的脖子割掉了半截。
  其余的汉子一声大喊,纷纷逃走了。祖师爷也不追赶。想起马脸汉子说的富贵来,于是翻检他的随身衣物。
  这汉子身上的衣服料子不错,看来也曾是富贵人家的子弟。只可惜这衣服现在也成了破布条。祖师爷看了一遍,什么也没发现。只是这汉子胸口上的纹身很奇特,是条九头蛇。可奇怪的是,这九个头互相争斗,正撕咬得好不激烈。
  祖师爷隐隐约约觉得这纹身蹊跷,伸手拿剑把那块皮割了下来。
  之后的几个月,祖师爷固然对这块人皮看不出来什么。对这个天下也渐渐失望。正想找个去处,归隐山林。却听说闯王军中提出一个口号:“吃他娘,穿他娘,闯王来了不纳粮。”
  百姓们欢欣鼓舞,无不期盼着义军早日攻过来。
  祖师爷思量了一番,想着与其置身事外,不如出一把力,帮助闯王夺了天下,也好救一救天下苍生。
  于是投入闯王帐下。闯王见其武艺高强,于是让他做了侍卫队长。
  有一日,祖师爷随着闯王军行至河南境内。不料遭到官兵围堵,只能逃向山中。祖师爷越看越觉得这座山很熟悉,一条条路都觉得好像走过一遍一样。
  可是祖师爷很肯定,早年游历去的都是名山大川,绝对没有来过这种荒无人烟的深山里。稍一思索,祖师爷恍然大悟,拿出马脸汉子那张人皮来,一加印证,果然,九头蛇中隐隐藏着一座山的影子,而这座山就在眼前。
  祖师爷想起马脸汉子说的大富贵来。觉得没准真有这么回事。不过这时候前路未卜,后有追兵,也顾不上什么寻宝了。
  义军左冲右突,终于突破了官军包围。之后连打了几场胜仗,势如破竹得攻向北京城去了。
  到了北京之后。几百万大军驻扎下来,问题也渐渐凸显。由于闯王曾承诺过不纳粮。结果军费日渐拮据,以致军纪飞驰,闹出来不少乱子。
  祖师爷自告奋勇,带了一队人去找当年藏在山中的金银财宝。
  一行人走到河南。沿着当年的老路,找到那座山。
  只是人皮上的纹身很隐晦。这些人一边参详一边试探着走,走走停停,一直找了几个月。
  终于,他们来到图中所示的藏宝地点。
  这是一处峡谷,到处都是动物的枯骨。这些人走进去,按照地图所示,沿着枯骨铺成的道路往前走。
  起初很顺利,和地图上所画的无不契合。但是越走,这些人就越觉得不对劲。怎么这峡谷里既没有花草,也没有鸟兽,连只虫子也没有。而且一路上骨头越来越多,走到最后,几乎是从骨头林子里穿过去的。而且,这些骨头也从最开始的兽骨变成了人骨。数量之多,令人咂舌。
  当晚,大伙聚到一块商议了一番。有的人觉得:“既然到了这里,不找到宝藏实在不能甘心,况且,闯王的大军还等着呢。”也有的人觉得:“这处峡谷不同寻常,而大家对地图的理解也不够充分。不如先返回去,做好准备了再来。否则,即使找到宝藏,恐怕也没有命拿回去。”
  祖师爷犹疑不定,当晚在帐篷里,来回踱步,不能睡着。偏偏就在这一晚,出事了。
  祖师爷终其一生也没说清楚是什么东西袭击了他们。可能是妖,也可能是鬼。那些东西金光闪闪,看摸样是老鼠的样子,大得像大象,小的像跳蚤。
  总之,人群像割麦子似的纷纷倒地。祖师爷仗着武艺高强,捉住了一只小鼠,还没等他研究明白,那小鼠就咬破皮肉,钻进他身体里。

☆、第二十六章 何谓蛊鼠(中)

  我听见老婆婆讲到一直小老鼠钻进祖师爷体内。不由得心中一动,插口道:“是不是钻进去就不见了?”
  老婆婆奇怪得看了我一眼,说:“不是啊。那些老鼠在体内横冲直撞,把人的身体钻的到处都是窟窿,然后从脑袋顶上破孔而出。凡是被它钻进体内的人,无不当场毙命。”
  原来,当时祖师爷看到别人横死的惨状。当机立断,采取了壮士断腕的法子。眼看老鼠爬进手掌,长剑一挥,把自己左手砍了下来。然后顾不得包扎,掉头就跑。
  这一跑就是几十里。直到力竭倒地。
  本来以祖师爷的武功底子,断一只右手根本不算什么。关键是当时她根本来不及包扎,又使出平生之力,最大限度得跑了几十里。以至于一病不起,在个小山村里养了几个月的伤,才回到北京。
  闯王这时候已经做了大顺皇帝。见祖师爷回来,很是高兴,不仅没有责罚,反而大加封赏。并把新成立的一支娘子军交给她统领。
  本来这件事就过去了。可过了几天,祖师爷总觉得背后又痛又痒,难受的白天吃不下饭,晚上睡不着觉。
  命人看了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