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与梅同疏 >

第67部分

与梅同疏-第67部分

小说: 与梅同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天色已经大亮,阳光从杨熙身后的树林中投射下来,他的脸在光影流转之中,显得忽明忽暗。见他微垂了眼睑,思忖片刻,忽然抬头对着何庆春等人一笑,道:“小王当初被迫在凤于关起兵,并非存了觊觎皇位之心,只是气不过朝中的宵小之辈在皇兄耳边说小王的不是,导致小王难以做人。便是走到今日,念及这手足之情,皇兄……小王也断断不会伤害的。皇兄之所以逃走,还是因为信不过小王的为人,唉,为何信不过小王呢?何总管,你只要言明皇兄的下落,小王就敢向天下人承诺,决不伤害皇兄,如何?”

    何庆春抖抖索索不能成语,良久方道:“赵王殿下便是不伤害陛下,老奴也不知道他究竟去了何处。”

    杨熙道:“是吗?你果然不知道?”一边说一边缓步走近他,何庆春随着他一步步逼近,脸色惨白步伐蹒跚地后退。这前后俱是敌兵,虎视眈眈,他一个老太监,能退到哪里去?眼见得没了退路,待退到一个侍卫身边,忽然拔出那侍卫的腰刀,在众人的惊呼中,反手横刀自刎。

    鲜血慢慢洇出来,何庆春蜷缩在地下,他手上未若练武之人有力,这一刀割得不彻底,一时不得死,只是张着嘴吐血泡,一边大口的喘气,瞧来比死了还要难受,却挣扎着道:“老奴活着不知道,死了,就更不知道了!”

    杨熙皱眉看着他,叹道:“老人家,你何苦?你伺候过父皇,小王并没有逼你死的心思。”

    何庆春闻言,低声道:“老奴不是为了殿下相逼,老奴是想……陛下在位这么多年,逢这等变故,到如此地步,终不能连一个愿意为他死的人都没有,传出去恁不好听了些。老奴……老奴……就全了这茬子事体……”断断续续终至无声无息。

    难得围观诸人静寂无声,杨熙看着何庆春的尸体,一声慨叹,道:“厚葬了吧。”眼光转到他身边的杨照身上,杨照还穿着那件龙袍,脸色灰败,神情呆滞,猛然悔悟到杨熙在看他,便抬头呵呵一笑,道:“四弟,二哥我想去沙漠上射雕,想了许多年了。结果却一直窝在东海边摸鱼,总也摸不到,真没意思!我喜欢天上飞的,不喜欢海里游的。这可怎么办?”

    杨熙道:“二哥如此雅好,小弟也曾听闻过。二哥有志者事竟成,小弟自当成全二哥。听说西北杨凌那边的雕儿不错,二哥有兴趣吗?”

    杨照道:“杨凌?好啊,哈哈哈,好地方!那我这就去了!”他手舞足蹈间,身子往前一栽,额头重重地磕在地下,恰对着杨熙的方向。杨熙趋前一步,将他扶了起来,瞄一眼他身边的荣正甫,温声道:“二哥病没好呢,且不急于这一时,先回京师去,等小弟找下好一点的大夫,给二哥好好看个诊,待调养一阵子,再去不迟。”

    杨照随着他的搀扶起身,也不再多说,踉踉跄跄逃命般地去了。荣正甫怕他有失,连忙撵了上去。

    杨晔在杨熙身后袖手旁观这半晌,此时方问道:“我能说话么?”

    杨熙道:“能,再不说话,也许就把我家小狼给憋坏了。”

    杨晔冷笑道:“他在装疯卖傻!”

    杨熙报以微笑,吩咐北辰擎派遣一队兵士跟上杨照,处理此事。然后道:“传令下去,尽快查找皇兄的下落。若是找到了,任何人不得蓄意伤害,赶快请到本王这里!”

    众人折返滁州,将城中的乱军安抚归拢一番,吴王杨烈原来早被林继瑶给接走,躲了起来,此时出来和吴王妃相见,庆幸之余,不免做出一副羞愧样子来。王妃贤惠,也不和他计较,只是提出夫妻二人要上金陵再一次拜见表兄,只将杨烈吓得魂飞魄散。

    是晚杨熙在滁州摆下庆功宴,宴请帐下一干将士,众人饮酒划拳,欢聚一堂,唯有杨晔闷闷不乐。杨熙早就看了出来,将他掬到自己身边,对他的魂不守舍只做不见,哄着他一杯杯喝酒。杨晔低声埋怨道:“杨焘他跑了,哥你就不急?”

    杨熙笑道:“你不是已经私下里命令破洛军出去搜寻了么?还说找不到人就不许回来。你已经急成这样了,我还急什么?”

    杨晔见他对自己的举动竟然洞若观火,垮下脸,正待借机跟他撒个泼,北辰擎悄悄凑了过来:“殿下,那边消息已经传来,皇帝似乎往扬州方向去了。”

    杨熙闻言伸手轻叩桌面,微微沉吟,低声吩咐道:“若是能去扬州也可,吩咐人密切注意他们的动向,让兵马从远处呈网状缓缓靠近缩紧,千万别惊动了。若是受了惊吓,隐匿入江湖之中不再出来,那才真叫后患无穷。”

    君文喆的水军遍布长江沿岸,凌疏带着杨焘,易容改装,白天不敢出来,到得晚间,方试探着看哪处可行,便往哪处去。落到如此地步,身边的翼轸卫也都在滁州一战中,或战死,或离散,那一日张皇逃出来的,只剩了他和杨焘两人。

    凌疏天生的警醒,已经觉察到各路追捕过来的人从四面慢慢逼近,他不敢多耽搁,便陪着杨焘到了长江沿岸,想找到机会过江去。无奈此地江面上遍布君文喆的水军,来回传递消息极快。凌疏试了几次,险些被发觉,只得暂且作罢。

    这一晚,他陪着杨焘暂居于一条不大的渔船上。杨焘在船舱里,凌疏便坐在船头。听得杨焘一直默不作声,凌疏难得主动开言,此时不得不问道:“接下来陛下作何打算?”

    良久后,方听得杨焘一声长叹:“朕……落到如此地步,不知该当如何。远梅,你说呢?”

    凌疏道:“臣旧话重提,陛下若肯放弃这争斗,臣愿随着陛下远走天涯,或漠北,或岭南,永不再回来。”

    而后忽然间,他听得船舱里“啪”一声脆响,原来杨焘忍不住,将唯一那个用来喝水的瓷碗又给摔了,听得他狠狠地道:“为什么?为什么你一而再,再而三地让朕放弃这一切!明明他才是反贼!他杨熙才是反贼!”

    凌疏道:“我是为陛下着想。事已自此,成则为王败则为寇,不管谁是反贼谁是皇帝,均都是千秋史话上一笔而已,街坊间一番笑谈而已。世人只知道趋炎附势,谁会去追究这孰是孰非?”

    这话有些残酷,生生戳痛了杨焘的肺管子。他在船舱里站了起来,由于太过激愤,带得小船跟着晃了几晃,杨焘便吓得不敢再动。凌疏不动声色地压住船舷,听得杨焘道:“朕便是不信这个邪!走!去扬州!那扬州太守他昔年受过朕的大赦之恩,不信他也会忤逆与我!吴王不是说了么,扬州的城墙高,守城总归容易些。”

    凌疏不语,在心中一声长叹。片刻后道:“那么臣,陪着陛下去扬州。”


第 89 章

   纵是到了扬州,也不过多赔得一城兵士,多赚得一场硝烟而已。

    扬州城因着杨焘的到来,被赶上来的大军整整围困了三个月。城中太守虽然对杨焘忠心,但扬州地处鱼米富饶之乡,多年未曾遭及战乱,被大军骤然围了城池,存粮不多,又都被军队给征了去。百姓富足惯了,吃不得这般苦,恐慌之下,引发了几次暴乱。

    这一日清晨,因着征粮的事情,兵士和百姓又起了冲突,暴乱大了,城中几处又被趁机捣乱的人放起了火,太守弹压不住,外面攻城又急,眼见得内忧外困,扬州太守便亲自上城墙上督战,却不留神被北辰擎一箭射死在了城头。

    这次杨熙吸取了滁州的教训,为了防止杨焘再次走脱,分一半兵马围城,水泄不通,余下的一半借机加紧攻城。同时颁布下命令:“能将皇兄请回来者,赏银一万两。若是有蓄意伤害皇兄者,重罚!”

    眼见得守城兵士溃败,眼见得火箭纷纷射进来,燃着了城楼,眼见得城中百姓奔走逃命,眼见得敌兵如潮水涌入。凌疏本在外面查看守城的状况,此时不得不一路冲过惊慌失措的人群,和滚滚的浓烟,赶回了杨焘暂居的太守府邸。

    北边半天弥漫的都是烟雾,夹杂着隐隐的火光,一阵阵往这边蔓延过来。杨焘已经看到了张皇奔走的下人,也听到了外面不寻常的动静,见到闯进来的凌疏, 顿时一阵心惊肉跳,颤声问道:“那边怎么了?”

    凌疏道:“太守已经被射死在城头,扬州北门被攻破,混乱中城楼和一座庙被烧了。陛下,你随我逃走吧,只要能过得长江,再往南走,进入南琼国的地界,赵王便不敢追得这么急,陛下就有机会召集旧部,卷土重来。”

    杨焘默然无语,片刻后喃喃道:“旧部?我还有什么旧部?如今四面楚歌,走投无路,纵使有旧部,难道要给我陪葬?”他侧头看看凌疏,凌疏站得远远地,并不往杨焘身边去,只是沉声道:“如今太守府邸定当被严查,非久留之处,请陛下即刻随着我离开这里。”

    两人听得外面汹涌的声势,便是乔装易容,恐也是不及。凌疏慌忙扯过一个下人,逼着他脱了外衣给杨焘穿上,想来只要不是那么招眼就行。

    尚未出得门来,便有一群兵士砍死几个家丁护院之流,闯进太守府邸来。凌疏不及多言,左手扯了杨焘,右手长剑一振,杀奔出去,不管不顾砍开一条血路,越墙而出,只听得后面混乱的声音:“在这里了,在这里了!快追!快去禀报赵王殿下!”

    他带着杨焘狼狈逃窜,慌乱中身上受了几处轻伤,血迹斑斑,却也顾不得管了。但满城俱是敌人,竟不知道往哪里去才好。这次带人搜捕的据说便是淮南侯,他已经下令让百姓都回家去,再出来乱跑,定斩不饶。尔后杨晔亲自带着兵士,一点点一处处搜查得很仔细,看来这次是铁了心要将杨焘捉住了。

    这君臣两人躲躲闪闪,只往荒僻处走,只盼着天快些黑下来,但此时还不到午时,这光阴竟然如此难捱。街上百姓听从了命令,渐渐都躲到家里去了,越发显得二人无处藏身。

    凌疏听得追兵的脚步声从四面八方渐渐迫近,正焦急间,眼见得前面不远处竟然有一个破城隍庙,慌忙带着杨焘过去,先撑得一时片刻也好。

    他慌乱之下,却不知自己二人的一举一动,早被不远处的两个杨晔手下侍卫悄悄看在眼里。那两人揎拳掳袖,欣喜若狂:“快去禀报侯爷,有一万两银子的赏银,届时对半分了!”两人打个商量,一个留下继续监视,一个慌忙展开轻功报讯去了。

    这庙中香火想来荒废已久,平日大概就是几个流浪汉栖居,今日却空无一人。两人进了供奉城隍的神殿中,凌疏扯了一个破蒲团过来,道:“陛下,且坐下歇息一会儿。”

    杨焘脸色灰败,伸手整整自己身上那件下人的衣服,抬眼看看他,见他身上俱是鲜血和灰尘,一脸疲惫之色,便微微叹了口气,指着不远处的一个蒲团道:“瞧你累的,你去坐那边,也歇歇去。”

    凌疏微微一怔,侧头看看他,想来他一旦脱却险境,却又记起天煞孤星这档子事儿来,因此错身离得他远远地。他见杨焘唇角干裂,隐隐沁出了血丝,便道:“我不累,我去给陛下弄些水来。”

    杨焘道:“那你快去快回,朕的确有些口干了。”

    凌疏出得殿来,没走出几步,却隐隐听得远处兵士叫嚣搜捕之声,北侧半边天依旧浓烟滚滚。他思忖片刻,着实放心不下,只得又折返来,站在殿门口处道:“陛下,外面太乱了,我放心不下。陛下且忍耐些,等得天色暗下来,我一定设法带着陛下出扬州城。我们会有生机的。”

    杨焘惨笑道:“生机?别提这个了……不过朕便是死,有你跟着,也不算孤家寡人。”

    他支撑着慢慢站起身来,站得笔直,这一瞬间,在这神殿中,仿佛又恢复了一个帝王至尊无上的威严:“凌疏……远梅……”他的声音忽然变得很温柔,一步步走近了凌疏:“你屡次三番劝朕放弃这一切,朕却不肯听你之言,终至落入今日这等境地。你的心中,可有怨恨之意?”

    凌疏看着他,摇摇头,道:“没有。”

    杨焘道:“为什么呢?朕这般刚愎自用,拖累你到如今。”

    凌疏道:“为着陛下是君,我是臣子,又何来怨怼之心。”

    杨焘叹道:“果然你我二人只有君臣的缘分么?可是患难见人心,只有你一个人始终跟着我,他们都叛变了!连荆怀玉,朕平日里是如何对待他的,他竟然也去投靠了赵王。只有你,那任鹳和荆怀玉师徒二人异口同声,都说你是天煞孤星的命,是沾惹不得的,连朕这九五至尊也沾惹不得。可是却始终只有你这天煞孤星牢牢地跟着朕,这命格之说,究竟可信不可信呢?”

    凌疏脸色慢慢转得苍白,低声道:“微臣不懂命格一说,只是尽量少靠近别人罢了,省得落人口实。”

    杨焘走到他身前,看着他微微一笑,温声道:“是吗?朕如今也有些不太信。你我落魄至此,也别讲究什么君臣之别了,过来坐下吧。”言罢要去拉他,凌疏微微退让一下,却也着实疲惫不堪,便跟着他再次走到神殿里面,正欲去他身边不远处坐下,杨焘却突然伸手扯他一把,竟将他扯坐在自己身边。

    凌疏从七岁跟着杨焘,两人君臣十余年,杨焘从来不曾使这般大力气拉扯他,待凌疏十二岁去了大理寺,更是鲜少有接触。他这般一扯,凌疏就是一阵慌乱,忙趔趄了身躯离他远些。

    杨焘看在眼里,笑道:“你躲什么呢?你才是天煞孤星,按理该是朕跟从前一样,躲着你才对。朕现下倒是不躲你了,你却如避蛇蝎一般,那是为什么?”

    于是凌疏忍着不躲,杨焘侧头,凝神看着他:“荆怀玉还说,只有你能打破杀破狼的格局,他说赵王这三个人聚首一处,便是扰乱天下大祸事。只有你能打破,只有你……可是你没有打破,看来他们的确在胡说,他们在骗朕,竟然骗了朕这么多年。他们如今都去投靠了赵王,这是一场阴谋,大大的阴谋,害得朕……”

    他的眼光在凌疏的脸上徘徊不去,越来越亮,也越来越诡异,凌疏觉出不对,却又不知如何应对此种状况,只得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