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嫁夫 >

第151部分

嫁夫-第151部分

小说: 嫁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仁和宫书房,司马陵静静地站在《苍鹰图》前,昨日对着明雪的淡然从容全然消失,心中只觉揪痛。

自那日从北将军府回来,他的心便再未安定过。

万万没想到明思的这一场病,竟然促成了两人。

看着明思对秋池的巧笑嫣然,看着秋池毫不掩饰的体贴情意,他几乎就忍不住了。

自己该怎么办?

如今国事一团烦乱,改制之事也是阻碍重重,父皇的身体也每况愈下,他只觉身上重担如山,可是连个倾诉的人也找不到!

唯一想倾诉的那个人,却同自己渐行渐远。

呆立半晌,他茫然轻声,“玉兰,你说我是何处做错了?为何会这样?”

玉兰忧伤地看着他,殿下心中的苦闷为难这天下再没有人比她更清楚。

默然片刻,玉兰低声道,“殿下且把心思放到政务上,其他的事,交给玉兰便是。”

如今政务在关键处,无论是改制的事,还是处置那些贪墨大臣勋贵,皆是动一发便牵扯全局。殿下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毕竟不是神祗,一切的一切只能小心从事。

司马陵静立片刻,“上回我召了袁侍郎后,你又私下寻了他。”

语声是肯定,而非问询。

玉兰心中一颤,低声道,“是。”

司马陵没有转身,目光定定地落在那鹰眼之上,少顷,“莫要出格。”

玉兰一怔,轻轻颔首,“奴婢省的。”

~~~~~~~~~~~~~~~~~~~~~~~~~~~~~~~~~~~我是分割线~~~~~~~~~~~~~~~~~~~~~~~~~~~~~~~~~~~~~~~~~~~如此般又过了几日,建熙帝三十九岁寿诞便到了。

虽非大寿,但因正好西胡今年的岁贡也在此时进京,由西胡刚升了亲王的睿亲王亲自护送,当然也是顺便为建熙帝贺寿的意思。

故而,建熙帝虽本无大办之意,但西胡特意派了西胡皇帝一母同胞的亲弟,又是西胡最年轻的亲王来贺寿,这寿诞自然还是得操持得热烈些。

这日寿诞,午宴宴请了群臣和迎了西胡使节,晚宴便请了大京各家勋爵并重臣们携眷参加。

明思素来不喜这种场合,加之每回进宫似乎总是有些不好的事情,所以秋池同她说的时候,她便不是很热衷。

秋池却想带明思出席。

如今两人情意渐深,他是初识情滋味,正当情浓时,自然巴不得时时都在一处。加之,而今对明思了解愈多,他便愈发引以为傲。

他心想,明思不愿出席这种场合,多半是以前阴影所致,怕人对她的容貌非议。可眼下明思是他的妻子,自己断不会让人再辱及她,定能护她周全。

再者,明思身为北将军府夫人,以后这样的场合也是避免不了的。

于是,他便温言相劝,“你莫怕,有我在,无人敢说三道四。”

明思哪里是怕这个,闻言只是一笑。

蓝彩也同秋池想到一处,遂开口相劝,“我看小姐还是得去,此番是皇上大寿,不比平日。太后皇后都是在的,若是小姐不去,反倒是会让人生出些说法,到是不美。”

明思暗暗叹口气,颔首应下。

一旁帽儿笑道,“刚巧昨日那雪狐毛的大氅送到了,小姐今日穿去不知有多少夫人小姐羡慕小姐呢!”

明思看了秋池一眼,眼底笑意温润。

秋池只一笑不语。

是夜,蓝彩和帽儿不顾明思的反对,两个丫鬟将明思好生装扮了一番。

秋池进来一见,便是怔住。

明思向来在装饰上随意,可即便简洁,也自有一番韵味和高洁在。

而今日,明思穿了一身淡樱草色的束腰长裙。

交衽的领口绣着简洁的粉紫色云纹,露出秀美的脖颈,宽大的水袖上也有粉紫的茶花朵朵。

裙裾上绣着大朵大朵紫色的山茶花,腰上配着紫色的烟罗轻纱腰带,将柳腰束得极其窈窕,然后轻纱从侧面飘逸垂下。

头上梳着双环望月髻,除了头顶髻上插着一只通体碧绿润透的翡翠玉梳篦,便只有数颗蓝绿相间的宝钿均匀的镶嵌在乌发双环之上。

粉红小巧的耳垂下也只一对垂丝碧玉耳坠,似和头上的翡翠玉梳篦是一套。

秋池一进房,明思闻声而转,壁上和身后桌上的烛火顿时在她身上镶上一道光晕。

耳下的翡翠耳坠盈盈透亮,随着明思的动作,又轻轻颤动摇曳。

秋池只觉心中似有羽毛极柔又极调皮的抚过,看着明思一时呆住。

愣了片刻,见蓝彩和帽儿都在忍笑,顿时有些脸红,走上前去不自在地微微一笑,“好了么?”

明思颔首。

蓝彩从一旁案上取过那件雪狐皮大氅,秋池伸手接过,笑了笑,“我来。”

蓝彩递过大氅,含笑退开。

待秋池替明思系好大氅,蓝彩开口道,“今日就让帽儿陪小姐去吧。”

外眷入宫可带一个侍女。

皇宫她是见识过了,帽儿还未开过眼界。

如今非同往日,有秋池在想必不会有什么岔子,帽儿应该可以应付得。

明思看了一眼眼巴巴的帽儿,心里也明白蓝彩的意思,遂一笑,“好吧。”

宫宴定在戌时初,秋池和明思掐着时间出门,马车一路缓行,抵达宫门时,正好差两刻到戌时。

宫人见马车上的标记便知是北将军府,赶紧迎上来,将两人迎到了夜宴所在的明华殿。

他们算来得晚的。

步入明华殿,殿内已经是济济满堂。

除了建熙帝和太后皇后以及太子太子妃的位置空着,其余的案几前几乎都坐上了人。

此时皇帝虽未到,但殿内也是一片安静,偶尔几声低语窃窃,也是语声极轻。

明思在入殿前的第一眼就看见了右首第一位的荣烈。

实在没法不注意到——数百人当中,就他一人是独坐。

明华殿虽大,但席位还是有限。

有家眷的臣子自然是同家眷共一案,而没有带家眷的臣子,都是两位安排在一起。

西胡亲王地位特殊,自然不能安排人同他共案。

偏偏他一身黑红相间的长袍,褐色长发又是披散在脑后,只用一根红色丝带从额前束过。

刀削般的轮廓衬着浅浅麦色的皮肤,神情又是慵懒无比,同殿中众人的恭敬大为不同,想让人不注意都难。

看到荣烈在场,虽有心里准备,但明思心里紧了紧。

可见荣烈只远远地抬眼淡淡一扫,便收回了视线把玩自己手中的玉杯,明思又松了口气。

他不可能认得出自己。

明思安慰自己道。

殿中众人将好奇地目光朝两人看来,触及到明思时,不少女眷眼里都现出疑惑的神情。

这纳兰六小姐容貌如此怪异,秋将军竟然甘愿为了她不纳伺妾?

明思向来是不会将注意力放在自己不在意的人身上,故而殿中女眷那混合了数种情绪的探究,她也并未注意。

断定荣烈不可能认出自己后,她便心中松懈下来,在引路小太监的指引下,跟着秋池行到了左侧一个案几上落座。

这个位置离建熙帝的御座大约隔了三四个案几,相对而言,算是极尊宠的了。

第两百三十二章各自心思

(一更)

明思落座后,便静静地端坐,秋池将案几上盛了葡萄的金蝶朝她面前挪了挪,语声低柔,“这是南面的贡品,用些吧。”

明思朝他微微一笑,拈了一颗送入口中,的确是甘甜无比。

同他们相邻案几的右侧一个中年贵妇看着他们二人一笑,“秋将军待夫人可真好。”

明思一怔,抬首看去,认出这贵妇乃是兵部关尚书的夫人,遂含笑轻轻颔了颔首,“关夫人。”又朝她身畔的关尚书颔首,“关大人。”

四府军地位虽超然,但同兵部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明思自然是知道。

关尚书笑了笑,朝秋池和明思点了点头示意友好。

关夫人看了一眼明思身后立柱前抱着雪狐皮大氅的帽儿,眼里带了几分羡慕,“秋夫人好生福气——这雪狐皮极是难得,竟然能凑成一件大氅,少不得五张皮子吧?”

明思颔首一笑,并无多言。

可那关夫人却是个爱说话的,又自觉秋池同关尚书关系比一般人亲近,于是又笑道,“不知秋夫人从何处得了这雪狐皮,我家里那丫头下月出门,我正想替她做一件好大氅。若不够大氅的,能有个三两张做个斗篷也使得。”

明思心中无奈,只好低声道,“这是将军在白头岭猎的,刚好五张皮子。”

关夫人愕然地张了张嘴,最后只得叹息笑道,“秋夫人真真是好福气!”

心里却是惊异,原来听闻秋将军言不纳妾,她心里却是不信的,而今见二人这般情状,心底立时便信了一大半。

大京中豪门贵妇比比皆是,受宠的也不少。

但男子宠妻妾,无非是舍得花银子,无论何种珍惜之物不外是请人搜罗,可真要自己动手的,她却从未听过。

何况那白头岭是真正的深山老林,雪狐狡诈难寻,能猎到五头雪狐,这其中艰险可想而知。

这份心思可胜过那些用银子买来的物什不知多少倍,若无十层真心,又岂能做到?

虽然二人声量不高,但前后听见她们这番对答的女眷也不在少数,此刻都将又羡又嫉的目光投向明思。

明思只笑了笑,恍若未觉。

这时,殿前礼官高声宣道,“陛下驾到——太后娘娘驾到,皇后娘娘驾到,太子殿下驾到,太子妃驾到。”

随着声音,一身团龙金袍的建熙帝并着盛装的太后皇后从内殿行出,三人身后则是同样一身明黄团龙袍的太子司马陵和大红宫装的明汐二人。

一番见礼落座后,建熙帝兴致显然不如以往,笑说几句后便宣布开宴。

随着乐声,一群着轻纱罗袖的舞娘娉娉婷婷的进到殿内开始曼舞。

侍女们也行云流水的将各色佳肴美酒奉了上来。

一曲舞罢,建熙帝笑了笑,未多言语,倒是太后道了句赏。

宫人捧了盛了金锭的托盘出来,领头的舞娘上前跪拜谢赏后,带着一干舞娘退下。

大约是看建熙帝兴致缺缺,上官皇后朝司马陵稍稍示意。

司马陵收到皇后的眼神后,微微颔首表示领会。

明思将一切收入眼底,看两人这般神色往来,心里也猜到几分,应该是司马陵准备了什么让建熙帝开心的节目。

这时,明汐突然站了起来,满面笑意的朝建熙帝施了一礼,“今日陛下大寿,儿媳也无甚佳礼相送,就让儿媳为陛下弹奏一曲《清心长乐曲》,恭贺陛下千秋吧。”

明汐一番话落,只见殿内私语声顿起,众人面上皆是惊奇讶然之色。

明思垂了垂眸,余光朝对面纳兰侯府的席位望去,只见老太君面色沉稳,老侯爷和三老爷神情也倒是寻常,老夫人和三夫人却矜持中稍有得色。

关夫人也压低了嗓音却压不住惊讶之色的对明思道,“太子妃竟然寻到了这《清心长乐曲》的曲谱?”

言下显然有问询之意。

可明思哪里能知道明汐的事情,不过按她的估计,明汐能得这曲谱多半同老太君有关。

也难怪殿中人讶然,相传这《清心长乐曲》流传于世已有数千年,传说是道门仙曲,有清心宁神化解心郁知晓。

史料曾记载前朝的一桩轶事。

前朝有位太后病重,多方寻医问药不得,最后前朝皇帝寻到了一个乐师,只为太后弹奏了三次同一支曲子,太后便渐渐病愈。而这曲子便是《清心长乐曲》。

乾天师也曾说过,司马皇室男子一族的心疾,若能得此曲谱,或有奇效。

可惜这曲谱随着前朝的覆灭,也在动乱中不知所踪。

今日明汐竟然说有此曲,如何能不叫人欣喜。

建熙帝面上一怔,太后和皇后却是抑不住喜色,太后望着明汐,语声稍有急切,“汐儿,你说的可是《清心长乐曲》?”

非但太后和皇后惊喜,司马陵也有些愣住。

明汐微微一笑,“回皇祖母,正是此曲。”

“好,好,好,”太后止不住喜色的点头,“若真是此曲,那今日这份寿礼哀家可得好好赏你!”

早有识得眼色的宫人将瑶琴设在殿中,明汐款款步下,在瑶琴前坐定。

只见她先羞涩的朝司马陵看了一眼,司马陵同她目光一触便垂了眸,面上看不出情绪如何,看了司马陵一眼后,明汐便开始素手拨弦。

大殿之上顿时一片寂静无声。

明思也甚是好奇,当下竖耳凝神听去。

只见一声又一声的悠扬琴声先重而缓的响起,古朴而宁静,殿内顿生晨钟暮鼓之感。

在这琴声中,让人浮躁的心似乎瞬间便安顺了起来。

这一段琴声过后,节奏又忽地变化。

低沉中带了些欢快轻盈,让人不自觉看到了云蒸霞蔚,似有瑶池仙府近在眼前,鼻端甚至闻到了说不明道不清的奇花异草的香味。

人恍若置身在一座奇美无比的仙山之上,云雾缠绕间,只觉身心说不出的舒畅,而那前方,还有更美的景致,顺着乐声的指引,不自觉的一步步前行,脚步似踏在云端,说不出的舒适轻盈。

真不愧为道门仙曲!

明汐的琴艺中很明显少了一丝空灵之意,但这般奏来,竟然也有此效果。

明思不禁深深赞叹。

再看殿中诸人也多是如痴痴醉的神情。

建熙帝一直带了些倦意的面容此刻也完全舒展开来。

就在这时,琴声忽地渐缓,然后低下,最后无声。

明思顿时一怔!

只见明汐面带笑意收住双手,显然是曲声已完。

明思前世在音乐上下的功夫不少,也接受过不少名家指点,所以她此刻敢断定,这首《清心长乐曲》应该不是完整的。

一首曲子完整和不完整是有差异的,尤其是好的曲子,是有自己的灵魂的。

她方才听的这首曲子,虽有心旷神怡的之感,但显然还未能窥见曲中灵魂。

“此曲可是不全?”最先开口的是太子司马陵,他平静地看着明汐,“太子妃可是未能得全本?”

明汐垂首羞涩,“明汐的确只得了一半曲谱,还望陛下莫要嫌弃。”

建熙帝“呵呵”一笑,显然心情好多了,“无妨,这半曲已如仙乐,朕听着甚是心慰。太子妃孝心可嘉——赏!”

明汐快步从瑶琴前步出,跪拜在地,“儿媳不要赏,能为陛下分忧乃是儿媳本分,岂能求赏?儿媳只愿陛下年年月月龙体康健,春秋永在,这便是大汉的福气,也是儿媳的福气!”

语声娇柔动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