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一只吃货的爱情故事 >

第50部分

一只吃货的爱情故事-第50部分

小说: 一只吃货的爱情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不耐烦的人现在正耐着性子趴下来扫屋里的死角,这本身就够奇怪的了。 
  “明天你要不要跟我回姨妈家?” 
  沈嘉文手下不停:“不了,还得回我大伯那边去。” 
  年晓米有点失望:“那我得初三以后才能回来呢。” 
  “你忙你的。” 
  年晓米发了一会儿呆,忽然脑子清明起来:“阿姨其实今天来过了吧。” 
  男人动作一顿:“来过了还用咱俩在这儿忙活?” 
  年晓米把垃圾袋从桶上拿起来系好,忽然看见底部有个空的润滑剂瓶子,他愣了一下,心里透亮起来。 
  沈嘉文买东西一向买好的,润滑剂也不肯将就,买的是进口的男用产品。瓶子上两个男的真是一目了然。 
  原来的家政阿姨是个能干而寡言的人,并不过问雇主的事。但是这个妥帖的阿姨小年前有事回家了,沈嘉文只好从家政公司另外请了一个。而那个阿姨是今天第一次上门。 
  沈嘉文见年晓米看见了,心知瞒不住,不吭声了。 
  年晓米拿过他手里的扫帚:“我来吧。”
  沈嘉文看着他利落而忙碌的身影,眼神复杂难明。 
  最初决心在一起的时候,不是没想过这种事。然而他人的目光是一回事,实质的困扰却是另一回事了。那种赤‘裸裸明晃晃的瞧不起落在自己身上,当真让人火大。他不过是拿出雇主的口气训斥了对方几句,那家政阿姨竟然甩手走了。他又不肯放下‘身段去追人,自然只能自己挨累。 
  怎一个憋闷了得。 
  房子大了就是这点不好。即使有沈嘉文笨手笨脚地帮忙,两个人收拾完屋子也已经天色擦黑了。沈嘉文郁闷地张着手脚倒在沙发上,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 
  年晓米推推他:“去接宝宝!” 
  男人翻了个身,露出个后脑勺给他:“不去,累了。让他自己回来吧。” 
  年晓米叹了口气,刚要起身,男人拉住他:“小何一会儿送他回来。” 
  年晓米只好又坐下来。 
  沈嘉文翻过来把他拖倒,搂住蹭了蹭,打了个哈欠:“晚上我们出去吃吧。老方说滨海那边新开了一家泰国菜,他家咖喱虾不错,正好去尝尝。” 
  年晓米还在想辞职的事,眼神有点空洞。 
  沈嘉文在他腰上摸了一会儿,发现没反应,抬起头来:“你怎么了?” 
  年晓米回过神来:“……没什么啊……我能怎么……” 
  男人又蹭了他一下:“我去洗把脸。” 
  他直接进了书房,锁上门,毫不客气地翻起了年晓米的背包。文件袋里的东西让他眼神暗了暗。男人不动声色地把东西放回原位,略一思索,推门而出。 
  这个春节过得不算如意。年晓米像往常一样回家,家里人看他的眼神始终带着担忧和小心翼翼,让他心里有点难过。他快人快语的二嫂跟大嫂直言不讳,小弟这样哪行,这可是一辈子的事。我有个朋友,他老公是精神科的,要么年后带过去看看…… 
  年晓米眼神黯淡下去,悄悄走开了。 
  他的小侄女和淇淇一般年纪,还是不爱讲话,倒是同他很亲,软软地凑过来,手里攥着一把剥好的松子仁:“小叔,松子给你吃……” 
  年晓米拈起一颗放进嘴里,有点甜,很香。他把小侄女抱起来,帮她重新梳理歪掉的小辫子。 
  米瑞兰在他身边坐下来,放下一碟炸丸子和一杯苹果汁:“刚炸好的,趁热吃。” 
  年晓米笑了一下。 
  母亲摸摸他的头,眼里满是柔软的疼惜:“有什么事别总憋在心里,妈还在呢。” 
  年晓米点点头:“严先生他好么?” 
  米瑞兰笑笑:“都好。老房子年后要拆迁,什么时候你跟我回去一趟,收拾下东西吧。” 
  年晓米说好。 
  米瑞兰看看他:“工作怎么样?你们单位是不是今年效益不大好?” 
  年晓米哑然。 
  米瑞兰似乎是看出什么:“你合同快到期了吧,考不考虑换一份工作?之前老严他儿子还说,他朋友的事务所缺人。没证书也没关系,只要有三门以上通过了就可以过去。我仔细问了下,淡季时很清闲,忙时和你现在差不多。老板很厚道,福利也不错。” 
  年晓米点点头:“那也行。” 
  米瑞兰摸摸他:“人活一辈子,怎么过不是过?千万别委屈了自己。” 
  沈嘉文除了年前去看望了大伯,整个过年都带着宝宝窝在家里。他老爹不肯见他,他也没苦情地非去求见。赵恒志带过去的保姆把老爷子照顾得不错,他多少安下心来。寻思着等他爹退休了,再做打算。 
  吃和睡,是他这两年过年的主要状态。年晓米今年忙,家里没什么好吃的,他就带着宝宝吃速冻饺子。小东西一脸苦大仇深,偷偷给年晓米打电话,声音委屈极了,简直是快要大哭的节奏。吓得年晓米年初二就奔回来,带着从姨妈家卷来的一堆好吃的。 
  于是窝在一处的两个人变成了三个人。 
  宝宝心满意足地吮‘吸冻柿子里的汁水,吃得果肉都跑到腮帮上。 
  沈嘉文戳戳儿子圆圆的脸蛋,小东西躲进年晓米怀里,双手捧着果子,窸窸窣窣地接着啃。 
  沈嘉文在他小脑门上弹了一下,被年晓米瞪了一眼。 
  男人斜躺在沙发上,懒洋洋的:“你去考个驾照吧。考下来了,我给你买台车。” 
  年晓米瞪大眼睛。 
  “我说真的。” 
  “但是…… 
  “就这么定了。地址在便笺本上,你自己看看什么时候有空,跟驾校那边联系一下。” 
  年晓米低下头,抱住宝宝,不说话了。 
  沈嘉文忽然伸手揉了揉他的耳朵:“没事儿。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年晓米猛地回头看他,男人笑了笑,把宝宝吃了一半的冻柿子抢过来,咬了一口。 
  宝宝瘪起嘴。 
  年晓米心里轻松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  

  ☆、21

  辞职之后,年晓米过了一段很轻松也很充实的日子。他报了几个考试,打算利用短暂的时间好好复习,争取换工作的时候能多一点筹码。美中不足是驾校的培训有点难熬,他科目二总也不过,惹得教练叹息连连。
  年晓米思来想去,最后决定放弃。他觉得自己大概天生不是个开车的料,就算硬着头皮考下来了,将来也是马路杀手。沈嘉文恨铁不成钢,很是好好“教训”了他一番。春天来了,年晓米的日子痛并快乐着。
  清明时男人带他回了一趟老家。七个多小时的车程,夜里出发,终于赶在清晨到了目的地。
  山间空气很好,即使一夜颠簸,嗅到那些湿润微凉的青草香,还是让人精神为之一轻。
  墓地在半山的一处空地上,周围草木很齐整,看得出是有人常来照顾的。这里风景很好,极目远眺,能看见极远处的海平线。
  年晓米抱着打瞌睡的宝宝站在后头,看男人把一瓶烧酒浇在石碑上,在墓前放了一束新采的野花。
  他招呼年晓米走过去,拉他一起跪下来,在奶奶坟前磕了三个头。
  山林寂静,唯有鸟鸣啁啾。
  跟着沈嘉文兜兜转转地走,才晓得这附近是个古镇。说是古镇,不过是连着县城一角的一条长街。别的那些年早就拆得干净,只剩下这么一条街,两边是寻常人家的房屋,找不出拆的由头,故而留了下来。
  如今是个做买卖的地方,大清早的正赶上早市,两侧不少早点的摊铺。
  沈嘉文找了一家坐下来,点了小米粥,馒头,干豆腐和蘸酱菜。摊主端上来,盘子里是早上新采的婆婆丁和水萝卜,还有嫩生生的小水葱。
  年晓米这辈子第一次见到这么薄的干豆腐,纸一样的一张,半透明的,裹着热腾腾的鸡蛋酱和青菜,一咬一口豆子的鲜香。
  男人胃口很好,几次招呼店家添粥。
  最后一次过来添菜的是个老太太。她打量了沈嘉文一会儿,不确定地开口:“你是……你是不是沈家的小孙子?”
  沈嘉文抬头,愣了一下:“许婆婆?”
  老太太惊喜道:“真是你!长这么大了。”
  沈嘉文笑:“是,儿子都有了。”
  老太太端详了宝宝一会儿,夸赞道:“跟你小时候生得一般俊呢。”又看年晓米:“这是?”
  “我弟弟。”
  “哦,没见过你,他爸那边的吧?小伙子生得真好,瞧这白净的……”
  两个人闲闲地话些旧事,最后老太太抹了把眼睛:“你奶奶本应该是个有福气的。可惜了。不过瞧你过得这样好,她也该安心了。”
  离开的时候老太太死活不肯收钱,还是沈嘉文偷偷留下的。
  快走到头时,沈嘉文抱着打瞌睡的宝宝,带他拐进一条小巷,指着两扇黑色的大门:“那原来是我家。”
  白墙黑瓦,紧闭的大门有些破旧,唯有两个铜门环上的虎头微微发亮。
  “可惜现在不是了。”
  巷子空寂无人,嘈杂声都远了。年晓米拉起他的手,轻轻晃了晃。
  男人微微一笑。
  两个人转出巷子来,沈嘉文在早市上买了五五数的新鲜水果,带着年晓米开车离开。
  出镇不远是个香火很旺的寺院。
  沈嘉文不知道去办什么事了。
  年晓米在大殿门口站了一会儿,也进去郑重地许愿,跪拜。
  宝宝瞪眼看着佛像,歪歪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年晓米磕了头捐了钱,起身回头,看见沈嘉文倚在店门边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他脸一红,装作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抱起宝宝。
  男人凑到他耳边:“那么虔诚做什么。施主要参欢喜禅么?”
  年晓米吓一跳:“这是寺院!”
  沈嘉文不以为然地耸耸肩,看了眼大殿上威严的佛像,笑了笑。
  一旁一个红光满面的中年僧人凑上来,要给年晓米看手相。沈嘉文看了他一眼,那人似乎跟他吓了一跳,却仍然不屈不挠地装腔作势:“阿弥陀佛。”
  “多少钱?”
  和尚眉开眼笑:“三十。”
  沈嘉文甩出五十块:“说点好的,这些就不用找了。”
  封建迷信这个事儿,信就有,不信就没有。那和尚东拉西扯,左一句少时艰难,又一句多病多难,听得年晓米脸都绿了。
  沈嘉文拉着宝宝闲闲地靠在门柱上,轻轻咳嗽了一声。
  那胖和尚赶紧话头一转:“……不过施主命里有贵人……咦,和姻缘线是连着的……啊施主姻缘线不错,一生只会结一次婚,家庭和顺美满……”
  沈嘉文把年晓米的手从胖和尚手心里抢过来:“好了,我们该回去了。”
  那和尚正说得口沫横飞,这下有点不高兴:“这位施主,您虽然面相富贵,但是要时时防范小人……”
  沈嘉文敷衍着道谢,拉着年晓米和宝宝走掉了。
  年晓米还抻着头往后瞅:“听他怎么说……”
  “每次来都是同一套说辞,耳朵出茧子了。”
  “你这么不喜欢,为什么还要来。”
  “奶奶以前供了盏灯,我隔几年过来交一次钱。以前庙里有个老师傅看相还挺准的,但是前些年圆寂了。”
  “那他给你看过么?说什么?”
  “说我少时艰难,往后倒是一生富贵。但多犯小人,命里有起落。其实细琢磨这话都是模棱两可的,谁一辈子还不得碰上几个坏人?有点不如意也是难免的。”
  “那姻缘呢?”
  沈嘉文笑笑,简短地说:“那个倒是挺准的。”
  年晓米再问,男人就不吭声了。
  宝宝前一晚没有睡好,早上山间露水又重,到了下午时整个人蔫蔫的,脸上有点不正常的红。沈嘉文事情没有办完,只好把小东西安置在一个招待所里,留下年晓米照看,一个人去办事。
  年晓米向老板要了点生姜和红糖,切丝泡水给宝宝喝。小东西皱着眉头嫌弃辣,喝完了却很快睡着,不一会儿额头上一层薄汗,年晓米探手摸摸他,凉凉的,已经没事了。
  沈嘉文回来时是傍晚,整人人脸色发红,嘴唇有些干裂。
  他也发烧了。
  原打算当晚驱车回去的,现下看来是走不成了。
  县城的招待所是民居改的,没有床,房间里是土炕,硬邦邦的,有股陈年的味道,谈不上好闻,却也不算招人厌恶。老板娘在外头烧水,靠灶台的那一边就热起来了。
  沈嘉文身上冷,靠在墙边,很难受的样子。
  男人很少生病,一病就来势汹汹。
  年晓米依法冲了姜糖水给他,沈嘉文却不喝,说熬一宿就好了。年晓米拧不过他,只能换了杯温开水。沈嘉文喝过了开水,在年晓米身边躺下来。
  宝宝在另一边睡得正香。
  他探手摸摸男人的额头,很热,但不算太烫:“真的不要紧么?我去买点感冒药吧。”
  “没事。每次回来都会病一场。明早就好了。”
  招待所里没什么吃食,只有高粱米水饭和虾油小咸菜。水饭是冷食,咸菜能齁死人。年晓米尝了一口,整个人喝了一杯水才觉得舌头好受了点。
  他不敢给沈嘉文和宝宝吃这样的东西。老板娘看他的模样,有点无奈:“垓上有卖面片汤的,你去瞅瞅?”
  街上卖吃食的店铺不少,但看上去都不怎么干净。年晓米走出好远才找到一家看上去好一些的,点了两碗面片汤和一份海带丝。
  颤悠悠地端回来时面片已经坨了。
  宝宝饿了,倒是不怎么挑剔,吃过了倒头接着睡。沈嘉文则一脸恹恹,吃了两口就放下筷子。一个人精神脆弱时最能暴露本性,他任性病发作,任凭年晓米怎么哄劝也不肯再吃一口,把头埋进不大干净的被子里,拿后背对人。
  年晓米在床边呆坐了一会儿,忽然起身跑出去。
  沈嘉文在床上迷迷糊糊躺了很久不见人回来,心里不由得担忧起来,他正匆匆穿衣服时,看见年晓米端着一碗东西回来了。
  是水果羹。
  年晓米舀起一块苹果递到他嘴边,脸上是满满的担忧:“吃一点吧。”
  清淡甜软的东西总算不像又坨又咸的面片那么让人难以下咽了。男人接过碗,一声不吭地吃了个干净。
  年晓米终于露出了安心的表情。
  沈嘉文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