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综影视 皇宫那个染缸作者:雾十(完结+番外) >

第29部分

综影视 皇宫那个染缸作者:雾十(完结+番外)-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恩。”天祚也回了玄烨一个大大的灿烂笑脸。

    那年的新年最是简单不过,毕竟是先皇去世后的第一个新年,过热闹了还不被天下人唾弃死,即便这位先皇其实根本就没有去世……

    不过康熙倒是很庆幸,因为他得以在登基之后的第一个新年,还是过了一个真真正正的“家宴”,舒心又普通。除夕夜的晚宴上,只有康熙、天祚、福全和常宁兄弟四人,一身素衣的四兄弟刚好凑了一桌麻将,饭局还没有开始,天祚就已经嚷嚷着饭后要打麻将作为娱乐了,否则实在是对不起他们这个队形。(……)

    这次的菜色也没有弄的多么夸张,一个热气腾腾的铜火锅,一张四方桌,搞定了一切。

    遣散了宫人提前去休息,兄弟四人围坐与火锅旁不分长幼尊卑的抢着锅里的羊肉,嘻嘻哈哈热闹异常。

    他们在之前就约定,在这个日子,谁也不许提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好比“去世”的皇阿玛,好比“外出历练”的乌娜希,也好比死了的宫女美景。没有日渐侵入生活的政治斗争,没有层出不穷的课业烦恼,没有亲王、郡王甚至皇上,只有四个兄弟一起守岁过新年。

    提及未来的梦想时,大家各说各的,常宁却冷不丁的表示:“长大之后要去南方找乌娜希姐姐。”

    ……冷场三分钟。

    天祚哈哈一笑,掩饰去了那份其实消抹不掉的尴尬:“说好了不提这些的啊,小常宁怎么可以这么狡猾,唔,就罚你喝酒好了!”

    “未成年人不许喝酒。”二哥福全开口把话题带偏,想要把乌娜希的事情就这样揭过去。

    “说到喝,天祚,你到时辰该喝药了吧?”康熙尼桑点点头,算是把乌娜希那茬揭了过去。这里面大概最介意的乌娜希的就是他了,而偏巧掌握了所有人生死大权的也是他,所以福全和天祚才会这么找急忙慌的帮口无遮拦的常宁转移话题。那一刻康熙才明白,说什么不分尊卑都是虚的,从他继任大统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注定了再也回不到过去。

    天祚闻此立刻就哭丧着脸表示:“喝药什么的最讨厌了,小心我不喜欢哥哥了哟~”

    康熙短暂的一怔露出了真诚的笑容,心想,真好,即便所有人都变了,只要天祚还一如既往,他就可以不在乎任何事物的继续前行。于是,康熙故意板起脸表示:“就算你讨厌我,也要把药喝了,这是你自找的。”

    那日登基大典之后,天祚果然还是病了,高烧不退,最近几天刚刚有了些起色,不那么烧了,只是额头还是比别人烫上一些,能够熬夜守岁,都是他求了康熙很久之后才特批的。

    喝了药,大家又抢了一会儿吃的,直至所有人的肚子都吃了个溜圆。

    酒足饭饱,小火还温着汤料,以备想吃了还可以吃到。兄弟四人转战炕几,开始从事于那项中国传统的国粹运动——打麻将,这个时候还叫打马吊。

    几圈下来,天祚的体力就有些扛不住了。小脸因为低烧红扑扑的,倒是比寻常看上去更加有气色些,昏昏欲睡的歪靠着康熙,暖烘烘的身上还带着奶香气,令康熙觉得再舒服不过。常宁和福全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很有眼色的悄然离开,看着怀里的天祚,康熙想,果然到最后,也就只有天祚才会永远的陪着自己。

    那一年守岁的记忆就在羊肉火锅和天祚温热的身体中永远的刻录在了康熙的大脑里,每每回想起来,也就唯有那个时候最是天真无邪,幸福安详。

    康熙继位后的第一道圣旨就是给他家的亲戚们升职——尊世祖山陵为孝陵;加太祖、太宗尊谥;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尊皇后为仁宪皇太后,尊他的生母佟佳氏为慈和皇太后,顺治剩下的妃子也都晋了皇考皇太妃;恩封自己的二哥为多罗裕郡王,五弟为多罗恭郡王,四弟和硕荣亲王恩封铁帽子王,世袭罔替。

    之后康熙又令先帝的妃子全部搬去了位于西六宫的慈宁宫居住,留自己的兄弟居东六宫。

    裕郡王(福全)赐住景仁宫,荣亲王(天祚)赐住承乾宫,恭郡王(常宁)赐住延禧宫。当然,在这三位住进去之后这种象征着皇上妃子的宫名,也就改成了象征兄弟感情的友于、孔怀以及姜肱。

    自此也开始了帝国皇室新的后宫制度,妃子女眷多居西六宫,皇子兄弟居东六宫的新格局。东西两区之间,泾渭分明,为了避讳,鲜少再有往来。

    后,康熙生母慈和皇太后佟佳氏在慈宁宫仙逝。奉移世祖梓宫往孝陵,奉安地宫,葬世祖皇帝于孝陵,孝康皇后、端敬皇后、孝献皇后与之合葬。改造福陵、昭陵地宫成,奉安太祖、太宗宝宫。

    台湾郑成功去世的消息悄然传来。

    1663年正式改年号康熙。

    作者有话要说:不能够多更,就唯有多写来补充了,希望亲们能够满意^^

    以及,微博上说,现在这是个奇怪的世界,小学生过情人节,中学生过光棍节,剩下的人尼玛又都回去过儿童节找年轻幼稚了!所以……MINA桑~六一儿童节快乐,乃去吃儿童套餐了咩?0 0

    PS:让我们一起来期待周末~周末意味着什么,相比乃们都懂得=V=

    感谢“baby2suk”亲的地雷,欢迎乃成为某圈养的第75个小萌物,捂脸~

    感谢“killingkiss”亲的地雷~

    感谢基友“苍岚栩“的地雷~

    话说,乃们三个的这个阵型,刚好依次就是某的第75号小萌物,第74号小萌物和第73号小萌物。

40、    第三十九章康熙智擒鳌拜三步走计划,初始。

    康熙二年(公元1664年),顾命大臣鳌拜奏内大臣飞扬古教子无方,其子御前侍卫倭赫擅骑御马,求严惩不贷,以禁效尤。倭赫求助于一等伯董鄂氏费扬古,一等伯连夜入宫,年幼的铁帽子王和硕荣亲王与安亲王岳乐联名上书,弹劾鳌拜圈地致使大批的百姓流离失所,怨身载道,民不聊生。帝均押后再议,至此不提。鳌拜心生怨隙。

    其实上面那么一大堆大事简单来说就是,鳌拜准备除了一直视为眼中钉的飞扬古、倭赫父子,结果天祚联合安亲王反将了鳌拜一局,康熙各打五十大板,谁也没有细究,自此,鳌拜和天祚结怨。

    同年九月,先帝遗愿“皇家学校”的计划正式开始实施。

    皇家学校的校址放弃了渐渐改为皇家狩猎场的南苑蒙馆,改建在了北京城的郊区,名为昌平州,实则属于顺天府尹(北京市市长)管辖范围内应该叫昌平县的地方。

    这是天祚强烈要求亲自选的址,顺治傻爸自然是无条件的批准,并且还把整个昌平州的土地划归了天祚所有,仍然隶属于顺天府尹的管辖范围,只不过稍有改变,如果昌平州有事,顺天府必须第一时间进行无条件援助,但不得干涉昌平州内一切正常事务。其实也就是说,这里有困难了你必须帮助,没困难的时候就不是你该管的了。

    ↑顺治傻爸的心,早就偏的没边没沿了。

    无论是当年,还是很多很多年以后,谁也没有搞懂天祚这位爷到底是出于什么心思,才会选择把学校建在这么一个偏僻的郊区。当然,这样的安排是调动了北京城郊的经济,早一步开始推动了全国城市化的覆盖率,为建立大北京市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难不成会有人真的觉得当时年仅六岁的荣亲王(天祚),已经可以高瞻远瞩到了这种地步吗?

    后世专门研究康熙朝历史的很多专家学家差不多对于这点分成了三派,一派认为这其实是顺治帝打着天祚的旗号,为自家儿子谋划了一块山清水秀不属于京城又不脱离京城的栖身之所;一派则认为这是出于孝庄授意,变相的把不受孝庄喜爱的荣亲王排挤出京城贵族圈;少数派则天真的猜测,也许这只是出于一个还没有出过紫禁城的孩子,对天高任鸟飞的美好想象……网上则还有着一小群人力排众议的表示,这位荣亲王尼玛肯定是穿的,毫不怀疑!

    事实真相呢?真理还真是掌握在少数网民里的。天祚确实是穿的,他也确实是因为日后清华、北大、民大这种全国最高等学府都扎堆在昌平县,才会强烈要求学校驻扎在那里的。皮埃斯,昌平县在很多很多年后,会改变叫北京市海淀区。

    ——十年来做题必然会看见海淀、黄冈看到吐的孩子乃伤不起啊伤不起!

    说实话,昌平县确实是一个好领地,有著名的香山、未名湖等旖旎的自然风光,日后还会有大批的皇家林园建立于此,好比颐和园、圆明园,在这里建个庄子,那日子简直是美了。天祚发誓,在他有生之年他一定会撺掇他家兄贵把该配置上的皇家林园都配置上的!

    但天祚不知道的是……这里可比南苑离京城还要远,远得多。=V=

    皇家学校所在的园子是在前朝一个王爷的庄园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其实还没有完全竣工,只是前面的地方能用了,后面现在还在缓慢修建中,但已经初具规模。

    天祚定的名,康熙题的字,常宁和福全亲自上去挂的匾额。

    ——只能说,这玩意在日后可就值老钱了。BY:厚颜无耻的天祚。

    清北。

    这就是天祚最后决定出来的奇怪名字,清华和北大的结合,为了满足一下天祚个人的YY。他可以“自豪”的表示,爷这辈子也算是踏进著名学府的大门了,哇哈哈。其实叫北清也可以的。清华和北大,谁压谁,都无所谓的很。╮(╯_╰)╭

    学校里面的各个殿也被天祚提前硬性规定了名字,并且强烈要求把不许改名作为一条爱新觉罗的家规载入史册。

    主殿叫常春藤(康熙表示,寓意不错),剩下的分别依次叫哈佛、麻省、耶鲁、斯坦福、剑桥、牛津……只要是天祚能够想到的世界知名学府就都被照搬了上去(对此,康熙兄贵只是微微一笑,十分违心的说了一句,很有个性)。

    天祚觉得如果以后有了校舍,还可以叫四季、米高梅、凯悦(著名国际酒店)神马的。

    当然了,在天祚还没有把他天雷滚滚的想象力付诸行动的时候,被还有那么一丝丝理智的康熙拦了下来,他表示,祚儿想了这么多名字已经很消耗元神了,剩下的就让哥哥代劳吧!

    于是……日后全球著名的清北皇家综合学校,就有了一个不中不洋杂糅兼并的奇怪大学部校区,令人频频称奇,瞠目结舌,暗叹古人的想象力果然是强大而又凶残的。这个时候,唯有少数人在网上回帖高呼,荣亲王是穿的,确定一定以及肯定是穿的!

    皇家学院初步分为三个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

    用的是三字经开头的“人之初”为排名,每个班都是以四位皇子为核心建立的。福全所在的人班,天祚和常宁所在的初班还算好,康熙所在的之班差点因为入班名额而让朝中重臣们当街大打出手。所以,只能说,要进之班的人,不是后台硬到不可意思,就是他个人的手段强悍到非人类。

    当然,这些史上身价最高的学生们,也被特意规定了要穿统一的服饰。名义上说是为了彰显学院内不会出现以势压人的现象,但实则是……源自于天祚对上学时期那傻的跟布袋一样的校服的怨念。

    当然,皇家学校的校服自然要比布袋精致太多,“一向很自恋,从未被超越”的小王爷杨康全程参与了花色样式的设计。

    ……

    提起杨康,就不得不说起他最近改了的新名字,为了避讳康熙的年号,完颜康变成了完颜念。念之一字自然是他家那个一向柔弱的像是白莲花一样的额娘决定的。至于念谁,那个就是大家在心里腹诽的事情了。(为了避免大家被搞混,如不涉及到语言剧情,均还是用杨康指代。)

    而最令人觉得惊讶的是,杨康的那个妻奴老爹竟然无条件同意了!

    于是,完颜康就真的变成完颜念了,读起来十分之绕口,杨康为此郁闷了好长一段时间,但他又不好跑到隔壁班里对康熙说,你怎么就好死不死的定了个年号叫康熙呢?你为什么就不能叫X熙呢?你说,你让叫康的我怎么活?!

    ……

    咳,最后校服定稿的时候,分为了春夏秋冬四季款式,每款又有三种不同的样式可供选择替换,从长袍马褂到筒靴挂饰一应俱全,甚至还搭配了狐裘外袍(这个是康熙强烈要求的,为天祚的身体着想),要求不可谓不繁琐,不可谓不变态。

    小王爷轻佻细眉,冷哼:“嗯哼?谁敢说本世子的设计变态?麻烦出来单挑过。”

    于是……所有的声音都闭嘴了。

    但又由于封建社会必然存在的阶级性,在服饰上还是稍微有些不用,用以区分不同身份,即腰带的不同颜色。

    天祚等皇太极一脉自皇太极传下来的规矩就是系黄带子,又根据身份的不同,黄的颜色也会稍有不同,好比康熙是明黄,天祚是康熙特批的与太子同级的杏黄,福全和常宁则是皇子等级的金黄,剩下的黄色则要稍逊与金黄。学校里大多数人也都是黄带子,还有些是皇太极兄弟一脉的觉罗,是红带子,普通大臣家的孩子系的就是不同深浅的蓝带子。

    套用《大碗》里的话就是,在学校里,你要不是黄带子,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学校的课程也做了改革,由康熙和顺治共同完成,中间还参考过妹霸乌娜希的意见,反正就是比天祚能够想象到的还要麻烦。

    所谓教育改革,就是越改越逼得学生想要革命!

    早上还是寅正(凌晨四点)开始上早自习,晚上酉时(晚上七点到九点)放学,每节课三刻钟(四十五分钟),休息一盏茶的时间(十分钟),上午十节文化课,一直到未时休息半个时辰吃饭,未正(下午两点)开始继续上六节骑射课,酉时初刻差不多结束,完成任务的可以先放学回家,完不成的继续上晚自习直至完成回家。

    ——苦逼都不足以形容这样变态的上课量。

    而除了以班级为单位的必修课外,学校最大的改变特色就是源自于乌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