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网游竞技电子书 > 唐僧志 >

第2部分

唐僧志-第2部分

小说: 唐僧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还能写出什么样的花儿来。

唐森不理会别人的脸色如何,只是看着窗外枯黄的因秋天到来而逐渐枯黄的小草,继续提笔写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两句诗一写出,那私塾先生顿觉浑身一振,这后面两句诗虽然并不比前两句出彩多少,但却照应了前面“一岁一枯荣”这一句,第三句说“枯”,第四句说“荣”,是“枯荣”二字意思的发挥。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写完这四句,唐森立刻为诗取了一个简单的题目《草》,然后写上自己的名字:江流。江流虽然是他的乳名,但唐森觉得,以后以此为号、为笔名,也不是不可以。写完这些,唐森这才搁笔,虽然知道后面还有四句诗,但那四句一句完全不适合现在的情况了,所以根本不用写。

《草》,是自己盗版的第一首诗,不过这也不仅仅是盗版,还饱含了自己的内心感情和真实想法,以后,自己也得向这些草一样顽强了!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好诗,好诗啊!”私塾先生拿起这张写着小诗的草纸,忍不住读了一遍又一遍,这么小的孩子,能够写出如此好诗,的确是惊人啊。

于是私塾先生连忙对唐森的养父母道:“令公子天赋极佳,才思过人,实在是天下少有的天才啊,堪称神童啊!不过如此天才,如若不将其好生教导、培养,恐其最终才思枯竭,堕入平庸,老夫愿收其为学生,每日教其书法、传其道理、授其学识,虽然老夫学识有限,传授他的东西也有限,也总比他每日在家荒废的好,你们不会反对吧?”

私塾先生是村子里最有名望的人了,他能如此评价唐森,唐森的养父母当然很高兴了,当下便同意道:“他能被老先生您看得起,是他的福气,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反对呢?那就劳烦老先生了。”说着,唐森的养父连忙叫唐森道:“江流,还不快拜谢先生!”

唐森心中想了想,却是摇了摇头,如果就这么轻松地答应了老先生的话,那岂不是太顺利了?不行,绝对不可以这么顺利的,一定要炒作!深知炒作的力量的唐森非常明白这个道理,如果自己就这么老老实实地跟着老先生去了私塾念书,那别人最多以为自己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而已,但你如果自己拒绝这老头儿呢?不管别人说自己狂妄、无知还是年少气盛,总之,自己拒绝私塾老先生的事情肯定会很让人震惊的,也一定会造成不小的轰动,然后一传十、十传百,这件事情就可以通过人们的嘴,很快传遍整个陈家村,传到隔壁村,传到更远的地方。这样一来,自己岂不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声望了?

想到这里,唐森摇了摇头,道:“学生暂时不想进入学堂学习,学生还想享受一番自由,所以,抱歉!”

“哦?”私塾先生有些疑惑,道:“没想到还有不想入学堂的孩子,真是……可悲啊!你若如此,天份用尽时可不要后悔啊!”

唐森淡淡一笑,道:“多谢先生教诲。”

私塾先生没想到唐森小小孩童,竟然有如此心态,心中又是一奇,心中不想放弃这个天才儿童,于是又引诱道:“你若成为我的学生,待你学业小成之时,我便推荐你进入江州州学,以后科举考试,可是有不少的方便啊。”

唐森依旧是淡淡一笑,道:“多谢先生厚爱,学生暂无科考之意,只想享受一番童年的自由罢了。所以,实在是抱歉啊。”

“哎……”私塾先生见唐森如此不给面子,不由得一阵气恼,当下一摔袖子,转身离开了。

【卷一】:大唐小僧 【003】、慕名而来【求收藏、票票】

虽然唐森拒绝私塾先生的事情让唐森的养父母很是有些尴尬,但唐森的养父母并没有责怪他,唐森从小便早熟,不仅半岁时就会说话,而且还很有主见和主意,还经常说些让他养父母都觉得很有道理的话。当然,唐森的早熟不仅仅表现在这些地方,还有的表现是他养父母所不知道的,比如他还经常爬到隔壁王寡妇家的院墙上看人家洗澡。

反正不管怎么说,唐森的养父母也觉得唐森这孩子的确是天赋异禀、见识卓绝,他这么做自然有他这么做的道理。所以便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从此以后,便给唐森买了许多笔墨纸砚,以供其使用。

不出唐森所料,“天才神童陈江流年仅五岁便写出了一首好诗”这件事情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子,但“天才神童陈江流拒绝成为私塾陈老夫子的学生”这事情却传遍了周围的几个村子,一时成为十里八乡的村民们茶余饭后聊天的话题。

有的赞叹唐森的天赋,有的鄙视唐森的狂妄,有的批评唐森不管如何,也不能目无尊长,还有的纯粹就是凑热闹、瞎传播,有了广大民众的口口宣传,唐森一下子便成了十里八乡的名人。

不管别人如何赞叹还是诋毁,反正唐森是出名了,看着自己突然多出来的五十点声望,让唐森感觉十分的兴奋。不过兴奋归兴奋,但事后唐森就在想,如此轰动十里八乡的事情,居然才给区区五十点声望,那要想达到一千点声望,该做什么呢?

声望虽难得,但想想自己还有十数年的时间,唐森心中也不由得有了一些底气。用一句话来说,那就是咱还年轻,年轻就是咱的本钱。

经此一事之后,唐森虽然已经名动几村了,但影响力仍然有限,而且人们谈过几天之后,这个话题便没有新鲜劲儿了,所以唐森也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唐森觉得,唐朝文人的圈子也和现代的娱乐圈差不多,要是一段时间没有新作品问世的话,那就很可能被人遗忘的,更何况唐森这样的新人。如果他没有新的诗歌问世,那么他只会被人看成是昙花一现、江郎才尽。为了避免自己的热度下降,唐森很是自然地放出了第二首诗《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此诗不管从文笔还是立意上都属上乘,所以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评价和广泛传唱。由于陈家村离江州城并不远,所以唐森盗版的这首诗也很快传到了江州城内。

江州城内的人自然不会像村里人的心理淳朴,所以在听到唐森的这首诗之后,不同的人所表现出的姿态也是不尽相同的。所有的人听见此诗便觉眼前一亮,但在听闻这首诗的作者竟然只是一个五岁多的孩子时,有的人不屑,有的人赞叹,有的人笑而不语。

不过大千世界,总有一些人的眼光是不错的,又或许只是因为他们是行动派,所以行动得次数多了,便总能撞上几次好运。这不,一个姓李的江州商人特地从江州跑到了陈家村找唐森求诗,这家伙一身绫罗绸缎,手上戴着一枚绿玉扳指,显得很富贵很有钱的样子。

唐森本不想给他写的,但转念一想,养父养母把自己养大,实在是不容易,自己何不给养父养母赚点钱,让他们生活得好一点呢?

想到这里,唐森便笑着道:“本人的诗,一百两一首,请问李员外要几首啊?”

“哦?”那李员外惊了一惊,道:“这么贵?”

唐森淡淡地笑道:“如果你买了我的诗收藏着,假以时日,你一定会觉得很值得的。”

李员外见唐森那不符合他这个年龄段的人所应有的笑容,不觉又是啧啧称奇,不过还是仔细地想了一番,才道:“那好吧,本人便买你十首诗。”

唐森心中一动,心说莫非自己卖得便宜了?这家伙一口气就要十首,那就是一千两银子啊!

虽然唐森不知道这一千两银子到底是多少,但从购买力来看,唐太宗年间,一斗米才卖五文钱,而一两银子折一贯钱,也就是一千文钱,那这么说来,一两银子可以买两百斗米左右,十斗为一石,二百斗即为二十石。唐代的一石约为五十九公斤,以唐森穿越前的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那一千两银子,就相当于四百多万人民币了!这么一算,唐森心中就有些骇然了,没想到自己盗版了十首诗,就能卖个几百万。

当然,这其中当然还包括李员外对唐森将来的额外投资了。在李员外看来,唐森以后的名望,肯定会很高的。唐代的一线诗人们的诗可是千金难求啊,若是唐森以后能够享誉天下,那么他今天的投资不仅不亏,而且会大赚特赚。

唐森仔细地想了想,却摇了摇头道:“不,我每天最多只写三首诗,所以今天,我只能给你写三首诗了,若是还想要,那便需以十倍的价钱购买了。”虽然咱哥们儿从小到大背了不少名诗,但也不能一股脑儿地全写出来吧,那岂不是太廉价了?人是铁,范儿是钢,一天不装憋得慌。咱哥们儿现在大小也算是一名人儿了,也得装一装范儿。

李员外又是一阵意外,这个小家伙给他的感觉实在是有些怪异,不过李员外还是点头答应了,道:“三首便三首,请作诗吧。”李员外当然不会蠢到现在就花十倍的高价请唐森写出十首诗来。“不过,你可不要拿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来胡凑啊!”

“那是当然,”唐森嘿嘿一笑,道:“员外,不知你对诗有什么要求没?如果你有命题,我便按照你的命题来写,如果你没有命题,那我便自由发挥了!”

李员外却笑着道:“既然如此,那我便出一个题目吧。”毕竟能够与一首好诗扯上关系,也是商人们的荣耀,当然,前提是这首诗必须好,必须有名气。想了想,李员外便指着窗外的院子边栽种的ju花丛,道:“不如,就以ju花为题如何?”

唐森想也不想,点头道:“有何不可?”说着唐森便提笔在手,略微沉吟,便在李员外的随从早已经铺好的上好宣纸上书写了起来。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一首七言绝句,唐森一气呵成。

李员外连忙拿过这篇新诗,细细品读,随之微微笑着道:“本诗看似平淡,实则保罗万象,引经据典,非常自然,一句‘此花开尽更无花’更是大气。公子大才,在下佩服,佩服!”李员外虽然不会写诗,但也是会品诗的,这首诗里所包涵的内容,他当然看得懂了。只是他更加奇怪了,这个小家伙这么小,竟然懂得这么多的典故。

唐森笑了笑,淡淡道:“李员外可还有别的命题么?”

李员外嘿嘿一笑,道:“不急,不急。这已经到了晌午,此时腹中空空,却也无心谈诗歌这等高雅艺术了,一切高雅也得建立在温饱之上才行,你说是不是?”随即对一直站在旁边的唐森的养父母陈氏夫妇道:“在下自带了一些下人,虽然比不上专门的厨师,但至少不难吃,不知陈老弟能否将厨房借给我的下人使用一下?”

【卷一】:大唐小僧 【004】、三首名诗

陈氏夫妇不仅没有拒绝李员外的提议,而且还和李员外的随从一起到厨房帮忙,而李员外却在正屋里和唐森闲聊着。

不多时,一桌七八个菜已经端上了餐桌,皆是农家传统的菜肴,分量十足,每道菜里都透着农家朴实淳厚的亲切感。陈氏夫妇不想上主桌吃饭的,怕影响了唐森与李员外之间的谈话。唐森也理解,如果让陈氏夫妇跟他们坐一张桌子吃饭的话,估计会很难受的,所以便也不强求他们,于是陈氏夫妇便去招待李员外的几个随从去了。

唐森与李员外边聊天边吃饭边喝茶,等到茶足饭饱之时,已然到了下午,李员外便提议道:“陈公子,不如我们一起去外面散散步如何?”唐森的养父姓陈,李员外便理所当然地认为唐森姓陈了。

唐森也不解释,点头跟着李员外出门散步去了,两个人一大一小,差别甚大,实在是有些怪异,但这并不影响唐森继续装范儿,也不影响李员外的继续提问。

刚才吃饭的时候下了一些小雨,不过现在已经停了,地上也只是有些湿润罢了,并不影响人的行走。两人如此这般边走边聊,呼吸着雨后带着点泥土清新的空气,畅然无比。

走走停停歇歇聊聊,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村外的小河边,此时已然到了傍晚时分,天空中已经挂上了一轮明月,一群村里的妇女们刚好洗完衣服回家,不过也还有人正撑着小渔船,在河里游弋着。

听着小河中哗哗的流水声,看着如此美妙的景色,李员外不由得道:“陈公子,我突然间有了第二个题目,不知道公子可不可以作诗一首?”

唐森呵呵一笑,道:“但说无妨。”

李员外道:“我见这里景色如画,却又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想来陈公子才思敏捷,出口成章,更能用语言将这如画的风景描述一番,不如就以现在的景色为题作诗一首,如何?”

唐森心说这还不简单?于是想了想,便点头道:“那我便试着作诗一首吧。”

“诗的名字就叫《山居秋暝》吧: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李员外重复了一遍,心中惊为天人,心说如此年纪的小孩子,竟然有这般心境,当真是太奇怪了。不过李员外更关心他的诗,当下连忙拖着唐森回到了唐森的住处,写下了这首诗来。

直到唐森亲自将这首诗写下来,李员外如获至宝般地捧在手中,这才满意地笑了,夸奖唐森道:“陈公子才思敏捷,比三国时曹子建还要厉害三分啊。想当初曹子建七步成诗,陈公子却是想也不想,仿佛早已经在脑海里准备好了似的,信手拈来,出口成章,让在下钦佩不已啊。”

听见李员外的夸赞,唐森心中不由得有些汗颜,他说得没错,这些诗句早已经在自己的脑海里准备好了,只等他提问,便可信手拈来呢!哎,如今被人说中了,唐森也觉得有些脸红,不过好在唐森念的诗全是初唐之后的诗人所作,所以并不会有人说他是盗版。

想到这里,唐森干咳了两声,恢复那淡淡的神情,道:“大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是世界万物发展的规律。”

“大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好句子,好句子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