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通天帝国]当雍正穿成裴东来 >

第15部分

[通天帝国]当雍正穿成裴东来-第15部分

小说: [通天帝国]当雍正穿成裴东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她笑着的把酒了下去……

    裴东来收到贺兰敏月的死讯时,已经是第二天的正午了。但虽然见过几次面,可他与贺兰敏月着实没什么交情,听了消息之后,只是夹了一块荷叶鸡放进了自己的嘴里嚼咬着,对于这个本就该死在此刻的贺兰敏月,没有任何的看法。

    武惟良和武怀运两兄弟被当场格杀,李治却对武媚娘起了疑心。虽然他相信裴东来,相信他并没有把自己和贺兰敏月的事情说出去。

    可贺兰敏月还是死了,就死在自己的面前,虽然这死因没有任何的疑点,就是被武惟良奉上的那杯酒毒死的没错,可这也实在是太巧合了吧?

    那酒明明应该是武媚娘喝的,偏偏最后被她一顺水推舟,就送到了贺兰敏月的手上。虽然不是说贺兰敏月不该死而武媚娘该死,只是李治觉得这一切仿佛是早有预谋的感觉。

    当初,站在李治与贺兰敏月面前的,确实是裴东来没错,可武媚娘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吗?

    在这一瞬间,李治想到了当年小公主死时,曾有谣传说其实是武媚娘亲手把小公主给杀了的。当年小公主死后,武媚娘夜夜被梦魇缠身,真的只是因为伤心过度,而不是因为杀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后的恐惧吗?

    似乎这才是真相,却又不是真相。

    李治把武媚娘平日里的一言一行拿出来仔细比对,却发现了与平日里完全不同的皇后娘娘?到底谁才是真正的蛇蝎?是王皇后,还是武皇后?

    最后,李治选择了去找裴玉冰。

    而裴玉冰却是早已投靠了武媚娘,其结果可想而知。

    虽然有裴玉冰的劝解,但李治对于武媚娘还是有了一丝介蒂,但便是怀疑她,李治却仍深爱着武媚娘。这种感觉很奇妙,就像情感和理智彻底的分开了。

    六年前的那场病后,李治的身子本就坏了,如今忧思过重,使得他再一次的卧病在床。

    这一次,病得很严重。

    李治走后,裴玉冰犹豫了许久,都没决定要不要把此事告诉武媚娘。可是后来转念一想,李治来时因为心焦难受,并未想起要避着什么人,怕是武媚娘早就已经在别人口中得知李治来裴府的事情了。

    既然知道了,那难免就会问自己,而自己跑去与她说,总比等武媚娘来问要占优势的多,还能免了对方的猜疑。

    但裴玉冰是外臣,没有随便进宫的道理,因此就把此事告诉了裴东来,由裴东来进宫告诉武媚娘,而裴东来自无不就之理。

    所以,李治病重时,武媚娘已经知道陛下对她起疑的事情了。

    武媚娘毕竟是个女子,自然觉得自己委屈得很。明明是李治答应了自己,这一世只会有自己一个女人,可一转身就去勾搭别的女子,而且还是自己的姐姐和外甥女,做为一个女人,如何能不气愤!

    武媚娘有心不再去看李治,可她毕竟与李治是夫妻,正所谓‘十年修得同船度,百年修得共枕眠。’这百年修来的缘份,怎么可能说弃就弃呢?更何况武媚娘对李治并非没有爱情。

    如果没有爱情,武媚娘就不会嫉妒那些接近李治的女人;如果没有爱情,武媚娘又何必处心积虑的除掉那些女人。所以,武媚娘最后还是去看了李治。

    “陛下,您觉得怎么样了?”

    “媚娘,你告诉朕,敏儿的死跟你有没有关系?”李治的这种问法很微妙,他不问贺兰敏月的死是不是武媚娘干的,而是问有没有关系,显示了自己实际上并不太敢也不太想知道真相。

    看到昨天还陪着自己回了趟娘家,今天却病重得起不来的丈夫,武媚娘的心情很复杂。尤其他还为了别的女人的死而质问自己,难道那个贺兰敏月就真的那么好?好到为了她的死而如此颓废,好到为了她的死而怀疑我?

    我跟你几十年的感情,就真的那么脆弱吗?

    武媚娘是个坚强的女人,她几乎每一次的哭泣都是带有目的性的,可是这一次她哭了,却没有什么目的想要实现,只是真的想哭。她辛辛苦苦维护的爱情和婚姻,就要在贺兰敏月的死亡中消散了吗?

    “媚娘别哭,是朕对不住你,朕不该怀疑你的。”李治缓缓的说着,声音有些干涩。他的手轻轻的拂过武媚娘的脸,为她拭泪。

    原来,武媚娘刚才一时不察,把自己的心里话给说了出来。

    擦干眼泪,武媚娘看见李治的眼中出现的心虚内疚的情绪,只觉得很讽刺。

    “我不爱你了,陛下。我武媚娘再也不想爱你了。”武媚娘深吸一口气,语气淡淡的说道:“爱你真的是太累了。”

    说完,武媚娘站起身,毫不在意李治的挽留,离开了李治的寝宫。

    从此以后,在武媚娘的生命里,将再也不会有李治这个人的存在!

 24第24章

    在李治病重期间,武媚娘的作风越发强硬了起来。

    以前的她还会顾忌着与李治的感情,轻易不敢有什么大动作。可武媚娘是个敢爱敢恨,异常决绝的女子,当她把李治从自己的生命中彻底剔除,再也不似以前那般看重之后,她开始了为自己的登基做起了准备。

    首先是光明正大的开始垂帘听政。

    武媚娘用的理由异常的理直气壮——陛下病重,自然该由皇后执政。

    原本就依附于武媚娘的大臣们自然没什么意见,但一直反对她大臣们,如长孙无忌,自然领着一帮臣子在朝堂上提议:“既然有皇太子在,何必让一个女人担此重任呢!”的话。

    可李弘却辜负了支持他的大臣们的期望,竟直言难当大任,愿以母亲马首是瞻。

    而长孙无忌一直以为裴玉冰虽然与自己不合,可到底是李姓子孙,流着李家的血脉,到底不会让李唐天下就这么被一个外姓女人所把持的。

    可事实证明,他错了!

    最先向武媚娘臣服的,支持她垂帘听政的,竟然就是裴玉冰!

    李治足足病了一年,朝堂上的纷争就持续一年。直到有一天早朝,李治身披龙袍,坐在龙椅上等着众臣子的到来。他虽然看起来很精神,但那苍白的病容让所有人的心,不由得咯噔了一下,都明白这不过是回光反照罢了——陛下,已命不久矣!

    长孙无忌对于这个侄子可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堂堂男儿,竟然被一个女子所制。可此情此景,他也不好再责怪对方什么了,倒是……

    长孙无忌看了一眼坐在龙椅旁边的,同样用金子所铸,上头雕刻着凤凰图案的椅子上的武媚娘,见她一脸铁青,眼带愤恨震惊的模样,几乎可以肯定,她对李治出现在这里的情形,事先并不知晓。

    不过,这正好!只要陛下在这里开了口,武媚娘就只能乖乖的下台了。

    长孙无忌已经无法容忍这个女人了。自陛下病重之后,武媚娘便开始正式的垂帘听政,而且发布下去的第一道旨意,竟然是要铸一座她的塑像。如此劳民伤财之举,甚至还严重的损毁了皇家名声的事情都能做得出来,说她是妲己转世也丝毫不为过!

    可一切都出乎了众人的意料。

    长孙无忌还没来得及请求李治改立太子,并细数武媚娘的种种罪行时,李治便率先开口了。

    “朕决定了。”李治说话时虽然干巴巴的,却异常的坚定。这种不带一丝犹豫的口气,给长孙无忌带来了一种事情脱离了掌控的惊慌感。“朕死后,皇位由太子李弘继承。”

    长孙无忌长长的松了口气,他领着百官一起下跪,额头紧紧的抵在地上,口中直呼:“陛下英明!”

    “陛下,请谨言慎行!”武媚娘铁青着脸低吼道。

    “媚娘,你不高兴吗?”李治明知故问道。“可是朝野上下,对皇后参政都心怀不满,朕是在替你卸下这个委屈和包袱。”

    武媚娘愤恨道:“我参政,他们觉得有损他们的体面了?我便是要损损他们的体面!”

    “可是朕意已下,一言九鼎,你没办法更改的。”李治笑着说道:“朕从来都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更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朕虽爱你,却不能用这大唐江山换回你的心。你能原谅我吗?媚娘?”

    李治原本保养得宜的容貌,因为生病而越发苍白憔悴,也越发的衰老。虽然说着令武媚娘咬牙切齿的话,可是脸上的笑容却真诚而深情,为他的脸添上了一抹光彩。

    “陛下……”武媚娘看着李治,有点想笑,又有点想哭:“为什么要这么问我,你明知道,我永远也不会原谅你的。”

    武媚娘感觉得到,面前这个男人是爱着她的,这种感情是如此的美好,做为一个女人,哪有可能不被感动的。可是她早已被伤透了心,这个口口声声说着爱自己的男人,十几年前与自己的姐姐偷情,几天前与自己的外甥女调情,如何还能令武媚娘信服。

    李治自嘲的笑出了声,眼角划过一道泪痕,轻轻的说道:“朕对不住你,媚娘。”然后,缓缓的闭上了眼睛,似乎是因为太累,而睡着了一般。

    大唐高宗皇帝,于他四十岁这一年,于御座之前,做了他身为帝皇所该做的决定,却带着他被自己毁掉的,一辈子的爱情,悔恨离世……

    ★☆★☆★☆★☆★☆偶是分割线★☆★☆★☆★☆★☆

    长孙无忌知道,直到李治死前,都在维护着武媚娘。

    李弘虽然是名正言顺的皇嫡长子,最该为继承者之人,可是在武媚娘垂帘听政之时,李弘的态度也摆得很明显——他是支持着武媚娘的。

    虽然很不可思议,但确实是如此,而长孙无忌不相信李治会不知道此事。可李治即使知道,竟然还是决定不改太子,由李弘继位,其中之意,不得不让人深思。

    最重要的是,李治有一份遗旨,上头意思却是说李弘但凡有不可决断之事时,可问计于武后,更是让人所震惊。

    被逼无奈之下,长孙无忌辞了官,就在大唐高宗皇帝那极其肃穆哀荣的葬礼之后。而他的弟子狄仁杰则在黯然退出官场的长孙无忌的叮嘱下,臣服在了武媚娘的皇权之下。

    不过,狄仁杰的手上因有先帝李世民原赐予长孙无忌,后来长孙无忌又得了李治同意后,转赐于他手上的亢龙锏,让武媚娘对他忌讳非常,时常怀疑对方是不是临走时安插在自己身边的钉子,所以纵使他有才学能力,武媚娘也轻易不敢动用,只能随意的将他大理丞的位子,升为了侍御史,一个不上不下的位子。

    索性狄仁杰自己知自己事,而且又是个知情识趣的,虽然长孙无忌临走前确实叮嘱了一下话,可是这无疑是自寻死路之举,狄仁杰自是不会敢的。他自信自己有大才,但有人告诉过他,他的才应该是用在百姓之上,而不该因为皇权变政,就给埋没了下去。

    长此以往,武媚娘终于还是用了他,过了三年,便让狄仁杰出任宁州刺史。其时宁州为各民族杂居之地,狄仁杰要注意妥善处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关系,这活计可不简单。偏偏他抚和戎夏,内外相安,人得安心,使得郡人为他勒碑颂德。

    狄仁杰在宁州呆了五年,五年后御史郭翰巡察陇右,在宁州一路听尽了赞颂狄仁杰之语,使其返朝后上表举荐,因此,狄仁杰又升为工部侍郎,充江南巡抚使。

    此时李弘登基已经八年,在为帝的八年里,他时时一副醉心于情爱之事的模样,把朝政都交给了武则天处理,自己却不顾朝中众人反对,只在武媚娘的支持下,立了他心爱的男子为后。此番种种,其实也不过是给武媚娘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也让朝中大臣们看清楚现实。

    李弘是个多愁善感的人,本就不适合做皇帝,李治虽然立他为帝,武媚娘也没说什么就让他继了位,不过是因为之前与武媚娘的约定罢了。

    如今八年过去了,后宫没有妃妾,没有子嗣的皇帝,是该退位让贤的时候了。李弘在朝堂上先是暗示了一番,然后才光明正大的下了圣旨,示意自己无才无贤,不过因占于嫡长之位,才舔着脸成了皇帝。如今朝政上毫无建树,自该把皇位让于最有能力最为贤能之人。

    只是这人不是他的弟弟李贤李显李旦,而是母后武媚娘。

    虽然朝中臣子们早有准备,但仍不能不说是有些不能接受的,尤其是李唐宗室和元老重臣们更是难忍女子篡夺大位。可这又如何呢,事情已经成了定局,谁都没法子更改,因此只能暗中集结,意图颠覆。

    如今的洛阳城,表面一副平静祥和的模样,实际上却是暗潮汹涌,情势一触即发……

    当年李治病重,武媚娘开始下令为自己铸像。如今九年过去了,通天浮屠即将竣工,而在通天浮屠正式竣工的那一天,就是武媚娘登基之时。

    为了这一天,武媚娘已经等待的太久、太久了……

 25第25章

    世人皆知浮屠落成之日,便是女皇登基之时,通天浮屠高六十六丈,以武媚娘之模样为模版建筑,因为要浇铸,所以内部温度之高,常人无法忍受。

    已经是从三品大理寺卿的薛勇,领着大理寺一行人来到了通天浮屠调查一桩案件,案中的死者名叫贾颐,是督建通天浮屠之人,官至工部侍郎。

    薛勇用毛巾擦了擦身上,因为浮屠内的热气而流出的汗水,问着浮屠内的一位监工:“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薛大人,这我也不太清楚啊。”那名监工擦了擦不知道是热出来的,还是因为害怕而流出来的汗,战战兢兢的说:“今日贾大人原是奉着天后的旨意,带着大秦国使者节阿巴斯将军为这通天浮屠,以瞻仰天后神威。可也不知为何,在顶上浮屠的眼睛处,看那外头的景象时,突然就着了火了,我们也是被吓坏了呀。”

    “薛大人,尸体已经全都烧为了灰烬,一点皮肉都没留下。”一名大理寺官员上前禀报。

    薛勇皱着眉头看向了仵作:“那从尸体上查出什么疑点没有啊?”

    既然贾颐的尸体已经烧为了灰烬,仵作自然也只能从这些灰烬中着手了。仵作用一堆器皿从灰烬中挑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