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功高权重 >

第732部分

功高权重-第732部分

小说: 功高权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祁鹏多在例行的谴责和严重关注的套话后,加了一句:“中国保留将视事态的发展而采取相应行动的权力”。
    这句话说完,不顾兴奋的记者提问,祁鹏多就离开了现场。
    但这句话却如推断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牌,当它通过无线电波传遍世界后,世界一下变得混乱而疯狂,电视台、电台、报纸、杂志等纷纷报道和解读祁鹏多的话语,猜测中国政府的心态和今后的行动……
    而金融市场一下掀起了一场令人膛目结舌的风暴,前两天维持的那些脆弱平衡一下被打破:股市成交量成十倍放大,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一路狂跌,东京、伦敦、香港的股市更是一路走低。无数的金融机构、企业纷纷破产,昔日挥金如土现在一贫如洗的投机者纷纷从世界各地的摩天大楼一跃而下……
    但逆市而走的则是与军火有关的少数几支股票;笑逐颜开的是iic公司投资部的经纪人、投资经理们;偷偷暗笑的则是郭拙诚、玛德莱娜公主……
    中国国防部的这句话事先已经与郭拙诚通了气。郭拙诚相应也安排了玛德莱娜公主就此进行投资。仅仅在期货市场沽空几大股市指数就让iic公司赚得盆满钵满。
    (感谢漠孤烟、kel的打赏,感谢由z甲、诛戮破杀的月票,感谢各位的支持)

第1223章 有条件合作
    祁鹏多的这句话之所以产生如此巨大的后果,是因为中国以前没有说过这种或类似这种狠话。
    这句话的解读内容实在太多,但很多人却认为中国说出这句话完全是为了展示中国将走强势之路,很可能随着战争的进行,中国会出兵格林纳达帮助那个岛国反对美国。
    也有一些人分析马岛战争期间中国的表现,认为这是中国向古巴、格林纳达公开出售武器的借口,将会严重威胁美军的安全。
    有人甚至断言美国航母舰队将遭受沉重打击……
    似乎为了应证这些时事分析人士的言论,美国、苏联都派出了特使紧急赶往中国。
    就在世界大国为格林纳达的事情紧急斡旋时,在美国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环球影片公司、20世纪福斯电影公司被迫与新的枫叶影片发行公司就《海燕号沉没》签订了新的合作协议。
    显然美国政府同样受到了某方面的指导,为了表现与中国的亲近才这么做的。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被IIC收购的枫叶影片发行公司与环球影片公司、20世纪福斯电影公司达成如下有条件的合作:
    如果《海燕号沉没》在枫叶影片发行公司取得了观众的良好反应,两家公司将支持《海燕号沉没》的放映,具体要求就是:如果枫叶影片发行公司属下的三百家影院的上座率在两周内如果超过百分之五十,他们两家公司将各自立即拿出不少于三百家影院用来放映《海燕号沉没》,其分成比例根据每周的平均上座率来确定:
    当一周平均上座率低于百分之五十时,分成比例为3:7。当一周平均上座率为五十到百分之七十时,分成比例为4:6。
    当一周平均上座率超过百分之七十时,分成比例为5:5。当一周平均上座率超过百分之八十五时。其分成比例为6:4。
    而且还约定,当一周平均上座率超过百分之八十五时,两家公司再各自立即提供不少于一千家影院放映《海燕号沉没》,其中至少有一半的影院在大中城市里。
    两家公司由此产生的违约和经济损失将由他们两家公司自己承担。
    两家公司的代表受政府要求而来的时候,他们很担心枫叶影片发行公司乘机要挟他们签订太苛刻的无理协议,心里对政府如此行为很是反感,但得到协议签字后,才发现枫叶影片发行公司还是厚道的,主动提出以达到条件来逐步提高分成。逐步提供更多的影院。
    在他们两个代表看来,中国人投资的《海燕号沉没》其上座率能达到百分之二十就不错了,想达到百分之五十的上座率根本不可能,就是一般的美国大片想在开始的两周内达到这个上座率的也不多。
    外国优秀影片在美国放映的常规上座率最多也就是百分之二十左右。宣传多的、质量好又比较符合美国观众口味的外国影片,其上座率也就百分之三十左右。最高也难超过百分之四十,更何况同时放映的影院可没有这么多,那些取得百分之三十上座率的外国电影最多也就是几十家影院同时放映。三百家,你们以为不要观众去填吗?呵呵。
    对于枫叶影片发行公司自己提出的条件,两家代表心里暗笑。但为了防止意外,他们还提出枫叶影片发行公司不能向外免费发放电影票,不能组织在美国的华人华侨前来观看。
    当然。如果到时候《海燕号沉没》的上座率真的超过百分之五十,他们也不会反感让出三百家来放映这部电影,毕竟还是有钱赚的,其利润也比一般的电影高。其3:7的分成也符合他们的心理预期。
    至于5:5和6:4的比例。那更是根本不用考虑,只是写得好看,显得自己公司大度而已。如果不是律师那一关过不去,他们还想写上“如果一周平均上座率超过百分之九十九时。其分成比例为10:0”,那样就更好看了。你们不是很自信吗?那你们提高上座率啊。等上座率百分之百了,我们就把所有收入都交给你们,呵呵。
    看来看去,他们两个代表都认为这个协议都不亏,算得上是一个公平而合理的协议。他们不知道的是,幸亏他们的头脑没有发热,没有写上那条“如果一周平均上座率超过百分之九十九时,其分成比例为10:0”的话,否则的话自己非气得吐血不可。
    两个代表拿着双方签了字的协议,高高兴兴地回去了,之后他们将它们束之高阁。两方管理层都认为自己的公司与《海燕号沉没》再也没有关系了,政府方面也没有理由再找他们的麻烦逼他们与枫叶影片发行公司联系了。
    唯一让环球影片公司的那位代表有点郁闷的是,他刚向公司CEo建议收购枫叶影片发行公司,结果发现IIC公司已经捷足先登,短短的时间内竟然将它给买走了。那家公司虽然负债累累,但他们那三百家影院可是优质资源啊。
    这家新的枫叶影片发行公司身后有IIC公司撑腰,其影响力肯定会大增,很可能会成为环球影片公司的竞争对手,因为谁都知道IIC公司不差钱,他们有的就是钱。
    ……
    很快,佩德罗负责的电影招待会如期召开。
    来宾之多大大出乎佩德罗的预料,甚至连中国大使馆的人也想不到有这么多人出席这次招待会,其数量还超过那些美国大片的首映式。
    不但大使馆和佩德罗邀请的导演、娱乐记者出现了,还出现了好几位著名的影评家,还有好多没有收到邀请的很多国家的文化参赞,其中还包括苏联的、东德的。
    本来中国大使馆这里还安排了一些在美国的华人华侨凑数的,以让招待会看起来热闹些,可现在那些位置都被蜂拥而至的记者们占据了,那些应邀而来的华人华侨只好被安排到另外的地方休息、喝茶。
    佩德罗发表了一番热情洋溢的欢迎辞之后,又带领男女主角演员和其他几个主要配角感谢各位来宾。之后,会议的组织者就开始放映《海燕号沉没》。
    在电影刚开始放映的时候,会场里有一些低低的说话声,借助银幕反射过来的光线,佩德罗能看到不少人脸上露出的不屑。特别是那些接受上司命令而来的影评家、娱乐记者更是满脸的不耐烦,在他们看来这部电影纯粹是利用了这次格林纳达的政治危机,利用了美国迫切希望中国支持、至少不捣乱的心理,以至于他们都得过来捧场。
    即使是自我吹捧自由的西方国家,干什么都离不开政治,很多时候做什么都一样出于政治的需要。
    但是,随着电影的放映,随着情节进入高…潮,会场里的声音逐渐变小最后变得寂静无声,只剩下演员的声音、只剩下放映机的机器声。
    等到放映了半个小时后,有人开始发出惊呼:“我的上帝,这电影真的不是美国人拍的吗?”
    也有人惊呼道:“这不就是美国大片吗?”
    不过,这些声音很快就消失了,所有的人都沉浸在影片营造的气氛中,随着男女主人公的喜怒哀乐而喜怒哀乐。
    当银幕上出现“END”而且电影的音乐响起,天花板上的灯光亮起时,观众们还静静地坐着,人群里不时传出压抑的抽泣声。
    当演员和大使馆的工作人员还在怀疑这电影是不是失败了的时候,佩德罗心里却充满了狂喜,因为他知道这部电影成功了,至少打动了这里的观众。
    这里的观众可不是普通的观众,而是最挑剔的观众。
    “啪!啪!啪!”突然,某个角落响起了单调的掌声。
    不到一秒,整个放映厅里响起了“哗哗哗……”的掌声,观众们全都起立。
    当佩德罗率领男女主角、主要配角们向主席台走去时,掌声更如潮水般地涌来,无数人脸上都流下了激动而悲戚的泪水,他们还沉浸在男女主人公那伟大的爱情中……
    第二天,《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影评文章,题目是《不可思议的它、他和他们》。这篇文章不长,说他作为观众有幸提前看到了由中国投资的、西班牙著名导演拍摄的《海燕号沉没》这部电影,他被电影的内容和中国、西班牙的能出这么精彩的电影惊呆了,直到现在还没有让自己的情绪恢复正常,他无法说什么,只能说这绝对是一部好电影,是一部也许能超过《第一滴血》的伟大电影。
    不知道是因为巧合,还是因为有人在幕后组织,或者因为影评家、记者嫉妒,反正美国的相关媒体虽然报道了《海燕号沉没》的消息,都一边倒地说这部电影好,不可思议的好,但没有媒体对电影本事的内容、情节、技巧进行详细地分析、肯定或批驳,都是泛泛而谈或一笔带过。
    反倒是美国之外的国家对这部电影进行了真正的影评,最热烈的是西班牙和西班牙友好的欧洲国家,长篇评论不但出现在娱乐报刊杂志上,也出现在电台、电视台上。(未完待续)

第1224章 偷去美国
    有欧洲的着名影评家称这部由西班牙导演制导的、IIC公司投资的影片是一部经典大片,不但情节曲折、爱情惊心动魄,就是画面、气势也与美国大片不遑多让。同时断言,这部《海燕号沉没》一定会在来年的奥斯卡大放异彩。
    苏联等华约国家如郭拙诚所预期的一样保持缄默,因为里面的主人公是美国人,里面前来拯救落水女主人公的人是美国海军,他们可不希望美人在银幕上显示正面形象,他们也就不会引进这部影片了,而他们又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得罪中国,干脆来一个不闻不问。
    ……
    虽然影评并没有在美国掀起多大的波澜,但在电影界内部还是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有不少影片发行商找佩德罗或者枫叶影片发行公司提出购买版权的事情,但都因为佩德罗、枫叶影片发行公司要价“太高”而没有成功。
    只不过这个要价太高是那些影片发行商自己认为,是他们拿一般的美国大片来衡量这部电影的价值造成的。在他们看来,能够将《海燕号沉没》与美国土的大片平等看待就已经冒了很大风险了,你们的影片再好、再接近美国大片,但终究不是美国大片,怎么能要价这么高呢?
    但是没有多久,随着《海燕号沉没》的公映,他们就后悔了。以前以为的天价并不过分,如果当时接受那个报价才是最聪明的,同样可以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世上可没有后悔药可吃,他们只能在心里暗骂着自己,同时眼红地看着《海燕号沉没》的票房一路飙升。
    12月22日星期四,《海燕号沉没》在枫叶影片发行公司麾下的三百二十家影院同时放映。其中二十家影院是IIC公司收购下枫叶影片发行公司后再买下的。地点也是大中城市。现在还有不少影院处于亏状态,不少影院拥有者有出售的意向。不过,IIC公司还不想大肆收购,因为从现在开始到明年一月都是电影的黄金时期,这些影院的报价都太高,只有等到黄金期过了购买这些影院才合算。
    在开映之前的几天,这些影院都张贴了大量的海报、预告片,在地铁站、车站、码头等地方也张贴了不少广告,加上媒体上的广告。可以说有很多美国人知道了这么一回事。
    没有人想到的是,这一天郭拙诚和玛德莱娜公主双双出现在洛杉矶。
    之所以没有人知道,是因为郭拙诚持英国护照,以香港人的身份入境的,不但他的名字改了一个陌生的名字。人也化了妆,化妆成一个中年男子,与护照上的相片一模一样。
    而玛德莱娜公主则以瑞士人的身份来美国的。
    两人在宾馆里缠绵了半天,等天色晚了这才在玛德莱娜公主保镖的暗中护卫下来到附近的一家电影院。这家电影院是属于枫叶影片发行公司的,装饰最好的影院之一。
    “你好,给我来两张《海燕号沉没》的电影票。”带着小鸟依人的玛德莱娜公主,郭拙诚用纯正的英语对里面的黑人售票员说道。
    趁对方找零钱的机会。他问道:“嘿,朋友,这部电影看的人多吗?怎么外面没有几个人排队?”
    玛德莱娜公主也想知道这部影片的情况,眼睛朝四周看着。感到这里有点冷清。她担心郭拙诚不高兴,用了揽紧郭拙诚的胳膊,身体更贴近了郭拙诚些,说道:“亲爱的。没什么的。”
    那个黑人售票员将两张电影票连同零钱交给郭拙诚,一边说道:“我的朋友。这电影绝对不错的。不过,你知道,这里是美国,不是中国,也不是欧洲,年轻人还得先学习一下地理知识,得在地图上寻找中国在哪里,想知道中国人也和我们美国人一样男女谈恋爱吗?要知道在我们这些美国人心里,中国人是不谈爱的,长着长辫子的他们只知道劳动,只知道到处找吃的。”
    说到这里,他朝玛德莱娜公主看了一眼,然后对郭拙诚说道:“你有这么年轻漂亮的女朋友,无论坐哪里、无论干什么,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