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功高权重 >

第840部分

功高权重-第840部分

小说: 功高权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的第一部分是侦察卫星,负责侦察与跟踪,一开始的侦察卫星只能拍拍照片,后来就能像电视直播那样发送实时视频,再后来是把某种特殊雷达装到卫星上,不论复杂气象条件、夜间、还是简单的伪装网都能穿透,有些还能看到地底下的目标,再再后来它就能实时搜索分辨并跟踪目标,比方说坦克、军舰、飞行中的导弹战机等等,一旦被它扫到,它就盯着不放了。
    它的第二部分叫做数据链卫星,负责交换所有战场传感器数据,这包括了卫星、大型相控阵雷达、舰载机载相控阵雷达、及其他传感器,天基数据链与宙斯盾及预警机最大的不同就是覆盖全国甚至全球,而不仅仅是一个舰队或一个机群。
    那么这个覆盖全球的数据链有什么用呢?它会交换数据给天基制导系统。天基制导系统就是整个系统的第三个部分,美军用的是‘gps’全球定位系统,也就跟我们中国的就是‘北斗’全球定位系统差不多,也是用于定位、导弹制导和精密授时。
    (老井古柳在此祝各位书友元旦快乐!鞠躬感谢这一年多来各位书友对老井的厚爱,祝各位在新的一年事事顺利、收入多多、家人幸福平安。)(未完待续。

第1395章 悲哀的日本未来
    郭拙诚面对众位高级军官、专家和大佬们继续说道:“天基制导系统先接收从数据链传来的侦察跟踪数据,然后再制导武器攻击,对一支军队来说,全球不论哪一个传感器(包括卫星、陆基相控阵雷达、舰载机载相控阵雷达、及无人机等其他传感器)发现锁定一个敌舰或者一个敌机,天基制导系统就能为射程内任意一个导弹、制导炮弹、或制导火箭弹提供制导,从而实现全球打击。
    说到这里,也许各位已经明白了将来的战争是什么样子,可以说在将来小的国家连参与战争的资格都没有。同时,各位也能想象到,一旦日本进入美军控制的军事体系,进口美国的先进武器,那么美军就控制着日军所有海空的‘侦察、跟踪、指挥、引导、数据链、火力分配’,这是何等的悲哀,也就是说日军实际上已成为一支伪军部队,如果中国与日本开战,就是与美军军事体系开战。
    作为武器出口国,有什么好处呢?好处自然是显而易见的:如果美国不发指令,日军根本没法开火——生产厂商和数据链都是美国的。如果美军想要中日开战,他们可以非常准确地控制作战时长与强度,其中的关键是,所有武器装备都要日本购买,美军只是给与自己的作战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只要中日战争爆发,就是死日本的人、花日本的钱、壮大美**工的同时制约了中国,而中国经济因为战争而停滞、进出口崩溃、大量消耗国力的同时不能对美国有任何伤害。
    当然,我说的也许有些极端。这种战争模式暂时还不可能出现。但我得说这是迟早的事情。只不过还有一段时间而已。如果我们的军事理论、军事体系和军事装备达到这个水平,这也是我们必然要走的模式。
    如果我们的武器出口给伊拉克、伊朗、阿根廷等等国家,我们也能将我们的武力在无形中大肆扩张,我们也一样可以躲在后面操纵。这就是将来出口现代武器的潜在好处。我可以说,随着科技的进步,接受武器的一方将成为无法进行战争的国家,要么成为不设防的国家,要么就是躲在大国卵翼下的国家。”
    这时坐在下面前排的一位中央大佬插话问道:“郭主任。你刚才说的我不是很明白,主要是将来的战争模式与我们过去的战争模式相差太大。过去我们只要有了枪有了子弹就可以打仗,不管这枪是日本鬼子手里夺老的,还是从伪军手里夺来的。就是从美国佬手中夺来的,我们也可以拿起来打他们,这些枪里面可没有什么计算机,也没有芯片控制。
    我想问的是,如果将来的武器都有这种玩意,都联成了一个整体,也就是你说的一个系统内。每一枚导弹、每一架飞机、每一艘军舰、每一颗军事卫星,这些玩意都受总指挥部的计算机控制。几乎没有多少**、可以自作主张的武器,对于这一点我不怀疑。
    但是,日本人,以及印度人就没有想过有朝一日他们因为使用美国的武器而成为美国的伪军吗?他们难道就真的甘心做美国的打手吗?
    真要成了美国的炮灰,人家美国可不会感谢他们,跟现在完全不一样,因为他们已经成了庞大系统中的一环,成了其中的一个零件,他们就是想反抗、想反对都不行。
    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武器接受国就越来越被约束,将越来越没有自己的主张,甚至都不能有一点反对意见,因为他们手里的武器根本就不听他们的,即使将这个系统的联络断开也不行。
    也就是说如果日本或者印度或者其他国家,如果不自行研制自己的武器系统外,他们就真正的被阉割了。”
    郭拙诚点了点头,说道:“是的,可以说时间越往后推,将来小国就越没有发生战争的资本,最多是一些游击队拿着ak47、机枪或者没有联网的肩扛似导弹进行一些骚扰动作,想进行大强度、规模巨大的战争,是不可能了。到时候,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只能选择站边,只能选择有大型战争系统的国家靠过去。
    日本人如果想**,如果想自立于美国之外,他们就必须从现在开始进行以下几个领域的努力。首先,他们需要自主研制、生产、发射数十颗卫星的能力,并自主完成所有系统软件。比方说天基系统中的侦察卫星、数据链卫星、制导卫星等等都得自己研发生产,要进行‘军事体系’的整体设计和软硬件生产,卫星的硬件生产和设计图纸都不能在人家手里,真打起来被他出卖就只是价钱问题,那还不如不花这个钱;
    军事卫星只是‘军事体系’的一部分,用别国的设计是不能实现整体目标的,要把自己的整体设计和盘托出,那就是泄露了自己的最高机密,没人会那么笨;再是发射,如果自主研制、生产了数十个卫星,却没有火箭或火箭数量不足,真到战时还是捏在别人手里。
    军事卫星和发射它们的火箭还要有一定数量的储备,以便在战时可以及时补网。
    接下去是软件,它包括了整个军事体系所有软件,这些东西当然不能去其他厂商买或外包,一定得根据设计需要自己研发自己做,数据链也要很独特、有创造性,不能被对方轻易理解运行模式或解密。这需要强大的通讯、数学、逻辑原创团队,用于加密通讯、数据交换、侦察测量、跟踪引导……,等等。
    第二,必须逐步具备能够威慑他国核武器的核武器库,或者必须有摧毁数十或数百他**事卫星与弹道导弹的能力。反导和反卫能力是将来军事能力的重点发展方向,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有远程预警卫星、数据链卫星、制导卫星、陆基大型相控阵雷达、弹道计算机、拦截火箭、动能拦截弹等等。
    没有这个能力,将来一旦发生战争,人家大国一旦感觉常规战争代价太大,完全可能用核弹打,给小国十颗核弹,给大国百颗核弹,战争游戏就意味着结束了。
    说到反导、反卫,其中有一个不可缺少的东西就是远程预警能力。我们最常想到的就是远程预警卫星。它可以在对方弹道导弹发射的瞬间就捕获并跟踪,然后传递实时数据回家,家里的接收站只要接收到十多秒钟的持续数据,就能在一秒钟之内计算出弹道,并把弹道数据直接传递给反导设备,如果落点是本国国内,反导导弹就立即升空拦截。
    另外的远处预警装备就是大型相控阵雷达,相控阵雷达分成有源无源两种,两者没有本质区别,只是跟踪数量与精度不同。它们不但能为反卫反导提供搜索制导服务,也能为军舰战机等武器提供服务。比如中美舰队在西太平洋海战,我们的舰载相控阵雷达在战争中被美军击毁,但只要数据链还在,沿海的陆基大型相控阵雷达就能在工作距离内为我军舰队提供火力制导,一样可以反击敌人。
    有了远程预警,接下来就必须有拦截火箭,拦截火箭一般都是中程弹道导弹改进型,装上动能拦截弹后足够打击高度上千公里的飞行器,飞行高度一百公里到一千公里的侦察卫星全都在打击距离之内,
    除了这个,还有就是动能拦截弹,这东西就是一个小型航天器,装备有数据链、主动探测头、控制计算机、小型发动机、燃料罐等设备,当远程预警卫星发回对方导弹数据、地面计算出弹道,拦截火箭就点火升空,把动能拦截弹送到预定轨道,动能拦截弹身上有很多对称的小喷口,根据地面引导和主动探测头发送的弹道数据来调整自己的飞行轨道与姿态,往对方的弹道前进,直到最后撞击。
    日本要摆脱美国的控制,第三方面要做的就是他们必须建立完整的自主工业体系。往小了说,建设‘军事体系’,坦克飞机军舰导弹什么的总不能跟外国买吧,不论少了哪一块,战时就是一个短板,被人抓着短处打横竖是个死;往大了说,生产武器的配件、元器件、原材料都得自己造,否则真打起来说少了几个配件,飞机军舰玩不转了那也是完蛋,总之不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装备是不可能长期作战的。
    只有有了完整的自主工业体系,才能通过自己的指挥管制系统掌控军队,比方说印度,他们大部分装备不是从美国购买的就是从美国购买的,这样的话,他们总有一天会被吸进美**事体系,进而成为美军的火力延伸,那么印度如果想保持‘**自主’,就必须追求军购的多样化,不从美国一家购买军火,而是在全世界采购,二是自己试着开发数据链技术去整合现有装备。”
    (祝各位元旦快乐、新年吉祥!感谢漠孤烟、stevenkel的打赏,感谢钝刀一号、由z甲、guaigou、我三人行、)刀尖上的散人的月票,感谢各位的订阅支持)(未完待续。。)

第1396章 精心计划(新年求月票)
    郭拙诚继续说道:“可是他们的科研与工业力量实在太薄弱,最后只是简单地把前苏联飞机侦察回来的数据发回指挥部,再由指挥部发送给美国的飞机,这跟‘军事体系’的‘侦察、锁定、火力分配、制导、打击’要求差得太远;如果他们再买法国的预警机,买瑞典的相控阵雷达,以此来挣扎一下,可问题不但不能解决,反而导致武器、数据链的接口越来越多,软件编程越来越复杂,哀求的主任越来越多,最后的结果肯定是不了了之。
    一个完整的自主工业体系对一个国家来说有多么重要,无论怎么形容都不为过。很庆幸的是,我们中国已经在解放初期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已经建立了,虽然有很多不足,但只要改进、发展、提高,我们的工业体系能够支撑我们的国防要求。
    别的国家,特别是那些小国,他们没有大量经验丰富的产业技工、没有完整的科研生产系统、没有大而全的工业体系,再怎么努力也难以建立,将来都免不了被吞并。
    再回到我刚才说的未来战争模式,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们的战争将实现盲打、盲发射。什么意思?那就是将来我们的飞机、我们的军舰、我们的潜艇、我们的机动发射装置,他们只需要按照命令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将导弹、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即可。其他的时间他们就是用来撤退、用来隐藏、用来保护自己,而导弹或者运载火箭的制导完全交给了数据链,这系统会命令导弹、运载火箭如何飞、如何攻击、如何爆炸。
    而另外将要大力发展的就是无人机、无人坦克、无人军舰、无人潜艇。或者可以说是机器人控制的、操纵的武器装备。将来的很多战场将可能不再牺牲官兵,而是一堆钢铁在战斗,一堆芯片在拼杀。
    这所有的一切的一切,都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工业体系、高度发达的科研能力、高达发达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说,只要日本、印度和其他国家。甚至包括我们中国、美国,如果错过了这个发展时期,他们包括我们就可能会落后,很可能永远落后,直到淘汰。
    在这里,我暂时抛开一下我们正在考虑的,是不是将先进武器出口的问题,而是提一个建议,建议我们加快对大型和超大型计算机的研制、加大运载火箭研制的资金投入、加大电磁干扰条件下的有效通信研制。利用现在难得的和平时期,投入巨额资金来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解决人才队伍培养问题。”
    郭拙诚的演讲与其说是关于武器出口的问题,还不如说是关于未来战争的问题,关于中国如何应对未来战争的知识普及讲座,他的话给未来战争勾勒了一个大致的形状,让与会的高级军官、中央大佬有了一个模糊而有清晰的印象。
    说模糊。是因为这些高级军官和大佬们很难凭脑子就能想到今后的战争模式。更难想象将来科技的快速发展,在他们想来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就已经够尖端、够科幻化了,可郭拙诚讲的什么数据链、天链什么的概念,就更神乎其神了。
    说清晰是因为郭拙诚是基于自己国家的武器装备,基于能够实现的基础上说开的,让他们心里都有一种激动的感觉,都认为自己国家只要努力的话,也许就能达到,或许用不了几十年,只有十几年、十年就能达到一定的规模。不说能实现所有功能,至少能实现一部分主要功能。
    至于郭拙诚最后所说的和平时期,大家则不以为然:如果现在印巴战争正在进行的时候还是和平时期,那么战争时期是一个什么样子,难道真有战争会强加到中国人身上吗?
    当郭拙诚等人为国家大事思考的时候,031号潜艇的指挥官们正在印度洋的海底下为如何坑印度的航母舰队而绞尽脑汁。
    江海涛、马延蜀一遍又一遍推演他们的计划,他们一人代表一方进行反驳、采取对策、打击对方,进行了好几次之后,他们都想马上投入实践。只不过潜艇的速度实在太慢,而赤道离印度本土的距离又太远,不是短时间就能达到的,更不是很快就能找到印度的航母舰队,还需要寻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