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香港之梦 >

第402部分

香港之梦-第402部分

小说: 香港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子川进入酒店,按照记忆来到一处观景台,果然发现金庸独坐一桌。眼睛时时看向窗外,慢慢品着咖啡。

“査叔叔,真巧!”王子川装作偶然巧遇,在金庸身旁停下脚步。

金庸迅速收敛一下情绪,微笑道:“阿川啊,真巧。”

“可以坐下和先生聊聊吗?”

“不嫌我牢骚,就坐吧。”

“谢谢!”

王子川坐在金庸对面,顺着对方目光望过去,远方几座山峰映入眼帘,不由暗暗嘀咕。香港到处都是山,几座山峰有什么看头,还不如下面泳游池来的漂亮,水里面几位身穿比基尼的佳丽可以欣赏。

金庸问道:“是不是很漂亮?”

王子川讪笑道:“我倒是欣赏不出。”

金庸笑了出来,赞道:“年轻人实在,其实我也看不出几座山头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可是有一个人很喜欢看,久而久之,我也喜欢上了这里。”

王子川表现静静倾听之状。心思却不在这,今天主要目的就是结交金庸,增加好感,争取从对方手上收购《明报》。

金庸感叹道:“都过去几十年了。物是人非事事休。”

“能让查叔叔难以忘怀,她很幸运。”王子川很快明白这个人是谁,金庸的梦中情/人夏梦!

金庸自嘲而笑,他和她的故事。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转移话题道:“听六叔说,阿川你在报业也是大有作为?”

王子川谦虚道:“只是小有成就。”

金庸道:“《苹果日报》一天的销量也有四万份了。在香港各大报纸中,可以排上前五,这是小有成就?我们这些老家伙奋斗一辈子算什么!”

《苹果日报》的运营手段,金庸知之甚详,这份报纸只用了一年时间,就走完《明报》几十年的道路,靠的就是炒作明星绯闻,这种手段,金庸并不欣赏。

王子川觉得金庸语气有些不对劲,把到嘴的话咽了回去,临机应变道:“査叔叔的《明报》才是香港报业的泰山北斗,我一直希望《苹果日报》像《明报》学习,可惜报社徐主编反对,这件事就搁置下来。”

金庸淡淡道:“六叔和我谈过了,他希望你能接手《明报》,不过《明报》是我半辈子的心血,不能草率行事。”

王子川郑重道:“不瞒査叔叔,我对《明报》的确很感兴趣,当然了,我也不希望査叔叔为难。”

金庸问道:“如果我把《明报》交给你,你打算如何管理?”

王子川明白这是金庸对他的考验,畏畏缩缩反而会失分,不如大胆的赌一把,想了片刻,坦然道:“管理模式不变,《明报》还是按照老路子来,我希望金庸先生担任《明报》名誉主席。”

金庸笑骂道:“臭小子,你还真敢接,不怕我生气?”

王子川趁机说道:“其实我很佩服査叔叔,《明报》成立的时候,一穷二白,全靠叔叔一根笔杆子渡过难关,想当初《苹果日报》刚刚成立的时候,三个月亏损了三百多万,差点让小侄失去信心,之后看了査叔叔的创业经历,才坚持下来。”

这是王子川恭维之词,他家大业大,不要说三百万港币,就是三千万、三亿,他也亏的起,不过金庸的创业经历他的确看过,1959年,查良庸出资8万,沈宝出资2万,共同创办《明报》,每日出版一张。创刊初期,沈宝管营业,金庸负责编务,潘粤省作他们的助手。尽管他们不断更改副刊内容,改变新闻路线,金庸更是抱病撰写《神雕侠侣》,但是《明报》还是一步步滑向“声色犬马”之路,销量在千份之间起伏,第一年亏空严重。”《明报》的老员工都记得他当年辛劳的身影,一方面经常要通宵写稿,另一方面又为经济问题苦恼不已,一段时间他要靠典当来维持《明报》。

据《明报》老职员回忆:“查先生那时候真的很惨,下午工作倦了,叫一杯咖啡,也是跟查太太两人喝。”那时,金庸住在尖沙咀,深夜天星小轮已停航,要改乘俗称“哗啦哗啦”的电船仔渡海。

每当他们深夜下班时天星小轮早已停航,只好改乘电船仔渡海,但每次要等齐六个人才能开船,船费比较便宜。如果要即到即开,需要包租费三元。他们夫妇宁愿捱着深夜凉飕飕的风等待,也不愿包船过海。

“《明报》有今天,很不容易,无论是名声还是意义,都不是《苹果日报》能比的。”王子川感叹一声,悄悄观察金庸脸色,暗暗兴奋,对方好像松了口气,难道已经决定了!

金庸笑道:“你能明白最好,《明报》和《苹果日报》定位不同,《明报》销量是八万份,读者大都是精英人士,这和《苹果日报》截然相反。”

“査叔叔说的是,《明报》一贯秉持中正的立场,这是大家公认的权威报业。”王子川平复激动的心情,看这情况,金庸并不打算马上转让报业,难道还有其他候选人?

金庸沉吟片刻,吐露心声道:“我希望把《明报》办成最好的中文报纸,多年来《明报》一直在与胡现的《星岛日报》和马家兄弟的《东方日报》争夺香港读者市场,胡现继承了一大笔遗产,而我从上海来到香港的时候是个穷小子。”

王子川不以为然道:“胡先生在香港受到尊敬,但是査叔叔更被崇拜。”

金庸愣了片刻,接着摇头,这句话别人说可以,他是万万不能应承的,文人相轻,传出去,不免会受到一些人的发难。

王子川道:“您任董事长期间,《明报》成为香港最有影响的报纸,甚至有人把它比喻成香港的《泰晤士报》,对中国时局的预测和分析,是其它报纸不能比拟的。”

金庸玩味道:“你倒是准备充分。”

王子川笑道:“査叔叔,收购《明报》只是第一步,我打算投资五亿港币扩展《明报》,成立周边刊物,充分挖掘《明报》的潜力。”

金庸道:“我也有这种想法,一直受困于资金问题无法行动。”

原来如此!金庸是雄心未了,那他物色接班人的目的是融资!

王子川试探道:“如果査叔叔不介意,我先收购《明报》70%的股份,每年出资一千万邀请査叔叔担任《明报》总裁。”

金庸惊讶道:“你不插手《明报》管理?”

王子川保证道:“只要査叔叔留在《明报》,我绝不插手《明报》业务。”

金庸缓缓点头,明言道:“阿川,你真有心入股《明报》,我很高兴,不过合约上面必须注明你刚才说过的话。”

“当然!”

王子川偷偷笑了会,原来大名鼎鼎的金庸也缺钱,不过这也不稀奇,金庸白手起家,《明报》只是一份报纸,政治意义很大,经济嘛……一年赚的钱还不如他拍一部电影赚的多。

短短半个小时,王子川就明白金庸所想,文人谈生意,终究是外行,一点也藏不住心思,金庸无非是想把《明报》注册成为公司,然后推行上市,上市成功之后,便功成身退。

“査叔叔,过几日我会派人到《明报》和您详谈。”

金庸叮嘱道:“签约的时候,你要亲自过来,顺便认识一下明报管理层。”

王子川欣然答应,他投资五亿港币,估计《明报》上市,最少也要三年时间,这段时间够他收买人心的了。

ps:写书还有瓶颈……最近速度很慢,请书友见谅

第六百八十一章对手在壮大

商谈完《明报》的事情,金庸好似放下一件心事,打量了眼王子川,用玩笑的语气道:“其实有不少富商向我表露过要收购《明报》的想法,都被我回绝了。”

也许觉得此话有些唐突,不待王子川说话,金庸站起身,歉意道:“时候不早了,我还约了朋友吃中饭。”

“査叔叔,我送你!”王子川也不介意金庸的失礼,最重要的是《明报》归属,香港排名前十的报业杂志,他占了两份,下一步就是收购《东方日报》。

“不用了,我还没老到需要人扶的地步。”金庸拍着王子川肩膀,悠闲的漫步离开。

王子川结完账单,就朝洗手间方向而去,刚才和金庸谈判,不知不觉喝了好几杯咖啡,肚子鼓鼓的,连午饭都都没心思。

从厕所出来,抬头看了几眼,王子川发现一个熟人,对方同时也发现了他,迅速转身。

“咦,这不是林先生吗!”

真是见鬼,怎么偏偏在这里碰面,难道他听到了什么风声?林健岳暗骂一声,实在搞不清楚王子川的来意,尴尬转身,强笑道:“真巧啊,王先生。”

王子川四处看了看,问道:“只有你一个人?”

林健岳眼神躲闪,敷衍道:“和女朋友一起来的。”

王子川眨了眨眼睛,这个林健岳明明结了婚呀,心里有鬼,玩味道:“女朋友?”

林健岳重复道:“对!就是女朋友。”

“小心嫂子吃醋!”

“这个……哈哈,还要王先生保密。”林健岳一边说一边回头,没一会就不见了人影。

“信你才怪!”王子川嘟囔一声,林健岳表现的太反常,如果真是来这里泡马子,一定会朝他炫耀,这是纨绔子弟的通病。

出了酒店。王子川在路边站了一会,李国强立即把车开过来。

“回公司吧。”

“是,王总您在这里约了人?”李国强启动车子,从倒后镜观看王子川反应。

王子川轻轻一笑,道:“这是生意上的事情,你对这些也感兴趣?”

李国强急忙否认道:“刚刚我看见潘先生了,您到酒店半小时,他才过来,而他刚到酒店没多久,王总又出来。瞧着不像是约好的。”

王子川淡淡道:“你真的看见潘迪声了?”

“我这眼光一向很准,留意一遍的人就能记住,潘先生也见了几次,绝对没有看错。”

李国强松了口气,只要和王子川有关系的人,每个人他都能记住,特别是有敌意的人,心中庆幸道:看王总的反应,这个消息应该蛮重要的。

“潘迪声应该是找林健岳的。”王子川联想起林健岳的反应。心里有了答案,看来是林健岳收购亚洲电视台失败,又开始打电影行业的主意。

李国强缓缓降低车速,请示道:“王总。要不要回去?”

“不必了,回去也没用!”

王子川对李国强示意继续开车,开始闭目养神,林健岳和潘迪声搞到一起。他并不感到意外,香港电影行业繁荣昌盛,林健岳想要进来分一杯羹。只有和腾飞娱乐作对一条路。

香港电影行业被腾飞娱乐左右,除了嘉禾影业、德宝公司还有一搏之力,其他公司哪敢捋他的胡须,嘉禾称霸影坛十数年,林健岳凑上去,王子川都能想象的出邹汶怀拿着雪茄蔑视林健岳的那种眼神。

林氏家族崛起的很快,名下数百亿资产,林白兴有两个儿子,长子林建明,次子林健岳,林白兴一直不喜欢林建明,虽然林建明为鳄鱼恤及丽丰的副主席,又是丽展及丰德丽的非执行董事,但他在这些上市公司均没有股权,其母赖元芳在丽新系六家上市公司,也没有获股,林建明名下只有约450万股丽新国际,市值仅约180多万元。

林白兴不喜长子,却偏爱幼子,林健岳刚从国外毕业回来,就被林白兴任命为丽新集团副主席,虽然林健岳三天两头不见人影,林白兴还是不改初衷。

林健岳并不缺钱,就算他把天翻过来,林白兴也会为他擦屁股。

“你是不是泄露了风声?”

“你什么意思?”

潘迪声面有恼怒之色,不明白林健岳为什么兴师问罪,难道上了趟洗手间,就心性大变?太不把他放在眼里,今天他才是主场,决定谈判成败。

林健岳苦恼道:“我刚刚碰见王子川,真是邪门,每次打他的主意,都是提心吊胆。”

潘迪声面色急变,心中发憷,失声道:“他怎么知道我们在这里见面?”

林健岳责怪道:“还不是你那边泄露了消息。”

潘迪声摇头否认:“绝不可能,我这边只有黄白鸣知道,他怎么会……”

林健岳嘲笑道:“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真的是黄白鸣?潘迪声感到头疼,黄白鸣是他的左右手,德宝公司所以制片计划都是黄白鸣监管,如果对方真的背叛他,后果不堪设想。

林健岳想继续责怪几句,又怕触怒潘迪声,好不容易达成的共识又一拍两散,最终不打算追究,提醒道:“下次小心一点,演艺圈的人都擅长演戏。”

潘迪声强压下心中恐惧,安慰道:“这一定是意外,出卖我?黄白鸣能得到什么好处!如果他要投奔王子川,新艺城倒闭的时候,就会加入腾飞娱乐。”

“你说的也有道理,我们还是谈谈正事吧。”林健岳想起王子川的反应,开始意识到是自己多心,为了顾及颜面,并没有把当时情况说出来。

潘迪声很快调整好姿态,用居高临下的语气道:“林先生,你想要投资影片,我可以答应。”

林健岳强调道:“和你合作,不是单独投资影片,而是入股德宝公司。”

潘迪声想也不想就回绝道:“入股绝对不行。再说了,德宝公司还没有上市。”

林健岳皱眉道:“潘先生,我很有诚意的,这次我说服爸爸给我三亿资金,你不答应,我可以独资成立一家电影公司,到时候,咱们会成为对手。”

三亿港币,好大的手笔!潘迪声惊讶连连,当初他投入影业。用了一亿港币就吸引圈内人才偷开,这个林健岳还真像是大干一场的模样。

林健岳继续说道:“潘先生,香港那么多电影公司,我只找你合作,因为咱们两知根知底,父辈也是好友,合作起来更方便,我用一亿港币收购德宝公司50%的股份。”

潘迪声试探道:“当初我收购的德宝就花掉六千多万,这两年我又投资了一个亿扩充院线一亿港币。我只能给你20%的股份。”

“20%?不行!太少了!”林健岳立即拒绝,这大大低于他心目中的底线。

潘迪声心中了然,忽悠道:“德宝公司不同于一般的电影公司,你知道香港电影靠什么赚钱?”

林健岳想也不想道:“当然是影片质量了。好看的影片票房就高,票房高就赚钱,不好看的影片就亏欠,三岁儿童都知道。”

潘迪声摇头道:“你只知其一。好看的电影不一定赚钱,德宝公司成立那么久,拍了十几部影片。每一部口碑都不错,可是前几部影片只能赚个百十来万,《皇家战士》一部影片就赚了三千多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