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香港之梦 >

第606部分

香港之梦-第606部分

小说: 香港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美国、欧洲外,世界唯一能干涉苏联的只有华夏政府。不同于欧美国家战略失误、目光短浅,而没有继承苏联的大部分遗产,大陆政府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时候都自身难保,面对闹哄哄的国内情况,应接不暇,哪里有能力、有精力从苏联手里抢东西、抢遗产?执政党一直对苏联敬畏有加,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忙于治理自己的国家,以至于连好处都基本上没有捞着,比欧美国家还惨。

媒体还傻乎乎地吹嘘某个企业家用方便面、羽绒服等日用品换到苏联的几架飞机,大肆吹嘘了一顿,殊不知苏联当时的金库是敞开的,只要你敢进去就能扛一大块黄金回来。

在后世,稍微了解时事的人都知道大陆在忙什么,身处时局之中,王子川更清楚,大陆忙于应付欧美国家对华夏发起的“和平演变”,二是忙于四处灭火,安抚那些躁动的青年学生,三是争论姓资姓社的问题,四是辩论要不要继续进行改革开放的问题,面对苏联的解体,领导们一是惊讶,二是心有戚戚,三是隔岸观火……全没有想到庞大的苏联垮台后,还有好多东西可以去拿,可以去抢,去再点一把火让他们分解得彻底。

苏联解体,对大陆间接的好处是可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从混乱的原苏联国家中获得各种技术和人才资源。当然也有坏处,最直接的就是欧美将华夏在苏联解体后抛弃,指定了武器禁运条约,限制向中国出口高技术装备。

到这时,王子川发现,抢劫苏联很简单,他面前并没有障碍,虽然美国政府、欧洲联盟一定程度关注苏联,甚至已经暗中进行渗透,制定掏空苏联计划,但相对的,苏联对他们警惕最大,例如阿塞拜疆,王子川代表的势力早已经与当地头目接触,达成合作开采石油协议,而欧美代表被高高的供起来,当地领导人很担心西方人也将他们领土搞的四分五裂。

“现在还缺一个代表!”

“这个人必须信得过,而且有能力,最好是生面孔,如果美国、欧洲国家怀疑,就将这个人推出去,就像半岛酒店集团,暗中控制。”

王子川喃喃自语,他现在很矛盾,这个机遇不同错过,可是他却不能离开香港,因为长城集团上市,很多事物都要他亲自处理,每天接见的豪门名流就将他的时间占得满满,分身乏术。

“难道真要雇佣一个职业经理人,可是这样太冒险,万一这人造反怎么办……等等!也许他适合!”

这个人就是王子川义子陈塘,出国留学归来,如今早已经不是六年前的穷小子,整个人变了一个样子,利索干练而又野心勃勃,王子川正愁怎么安顿他,毕竟当时被只是被周海楣奉承,一时兴起收了个儿子女儿,从那以后,女儿陈燕倒是见过几次,义子陈塘一次都没见过,现在突然冒出二十来岁的干儿子,心里总觉的怪怪的。

第一千一十五章义子、义女

清早,王子川将义子陈塘、义女陈燕召到石澳别墅,除去情感上的别扭,王子川对这个义子还是挺满意的,特别是个人能力方面,待人处事很有一套。

陈塘进入别墅后,一眼就看见王子川大马金刀坐在沙发正位,身边还有一位大美人赵蕥芝,此时她怀里抱着一位粉雕玉琢的小女孩。

“爸爸!”

“干爹。”

陈燕羞涩跟着叫了一声,不知为什么,她对着王子川总是交不出‘爸爸’两个字,也许是年龄的关系,毕竟她十八岁,而她这位名义上的干爹只有三十二岁。

“你们来了,随便坐!”

“是!”

“谢谢干爹!”

王子川笑道:“怎么样?出国这么久,回香港住的还习惯吧?”

陈塘急忙回道:“是,谢谢爸爸为我们安排住处,比国外条件好多了!”

陈燕紧张坐在哥哥身边,没有吱声,大眼睛好奇偷偷打量着赵蕥芝,这位大明星她很早就认识了,小时候看电视非常喜欢赵蕥芝出演的角色,如今看到偶像怀里抱着一位小女儿,心思顿时转动起来,难道她就是干妈?

王子川好像知道干女儿在想什么,搂着赵蕥芝香肩介绍道:“这是我老婆,也是你们干妈,灵犀,快叫哥哥,姐姐。”

小灵犀大眼睛看了看陈燕,又看了看陈塘,再看了眼爸爸王子川,最后怯怯躲在赵蕥芝怀里,小腿乱蹬,很怕生。

“乖,他们是哥哥、姐姐,就像囡囡阿姨一样!”赵蕥芝对陈塘、陈燕笑了笑,将灵犀放在地上。低声提醒道:“还不叫哥哥、姐姐!”

“哥哥好,姐姐好!”小灵犀拽着爸爸裤腿,很紧张的叫了一声。

陈塘受宠若惊道:“灵犀真乖!”

陈燕却朝着灵犀做了个鬼脸,笑道:“灵犀,到姐姐这边来。”

小灵犀犹豫一下,在妈妈赵蕥芝目光鼓励下,慢慢走到陈燕身边,很快放松下来,陪着新姐姐玩闹起来。

陈塘羡慕看着妹妹,很快收回目光。敏感的他意识到今天会有事情发生,他回港已经三月,义父只召见了他两次,第一次是寒蝉,第二次是介绍他进入半岛酒店工作。

赵蕥芝起身拉着陈燕玉手,娇笑道:“燕儿,我们上楼聊吧,这里留给他们父子两。”

“嗯!”

陈燕羞怯看向王子川,酝酿半天什么话也没说出来。只有讷讷跟在赵蕥芝后面离开。

王子川暗笑,小时候的陈燕给他的印象是叽叽喳喳,问这问那,总是打搅他和周海楣的好事。现在却变得内敛文静。

“咳咳!陈塘啊,听说你在欧洲时,去过苏联?”

王子川直入正题,他已经没有时间再拖下去了。否则也不会让义子出门顶缸,虽然顶缸好处很大,甚至成为世界富豪。但其中也有风险。

“是的,89年去过一次,待了两个月,后来回欧洲,我又系统学习俄语,现在可以用俄语简单交流。”陈塘正襟危坐,他现在并不清楚义父意思,因此没有多说,心中快速回忆了一下在苏联所见所闻,以备应答。

王子川笑道:“这就好,我有件事要交给你做!”

“爸爸,你放心,无论什么事,我一定尽力而为!”

“嗯,其实这件事不应该让你出面的,不过我身边一时找不出合适的人选,你去苏联之后,我会派人协助你。”

“是!”

王子川笑道:“你就不问问是什么任务?”

陈塘道:“爸爸,你会对我说的。”

“哈哈,咱们……父子也不用绕圈子了。”

王子川将苏联情况详细介绍一遍,然后静静等待,看得出来,陈塘想的很认真,眉头一扬一扬,手指打在膝盖上,很有节奏。

“具体情况就是这样,你的任务就是谈生意,无论是买东西还是卖东西,只要拿到订单,立即通知我!”

陈塘点了点头,犹豫一下,小心问道:“爸爸,苏联真的会解体吗?”

王子川眉头一皱,他特别不悦别人问他为什么,有些事情无法解释,也不能解释,以前还会费尽心思找理由敷衍一下,现在地位高了,其他人就应该识趣一点,别追根究底。

“这个不是你该问的问题!”

“是!”陈塘十分紧张,急忙表态道:“我一定会完成任务的!”

王子川慢条斯理道:“任务不止这些,交易只是表象,我这里有份清单,等你离开的时候我会交给你,你要记住一点,这上面的任务一定要完成!”

陈塘脸色一白,他意识到清单上会有什么名堂了,苏联解体,什么最值钱?除了威慑性武器、科技,还有什么比这些更重要?

王子川安慰道:“当然了,我这里也有一份名单,全是苏联高官,有的已经被我们收买,有的性格立场不坚定,待价而沽,还有的是不到黄河不死心,这些人弱点都已经被标示下来,你见机行事,遇到意外,还是安全第一!”

“是!”

陈塘咬牙道:“爸爸,您有运输渠道吗,我怕货物积攒在仓库会被有心人注意到。”

王子川笑道:“这个放心,我可以明确告诉你,在苏联,我有三条渠道,一条是内蒙,你把货运到边界线,那里有蒙古军方接应,第二条是西伯利亚,我们收买了一个少将,他会想办法将货运到不冻港,那里有我们船只接应,第三条是欧洲,这个渠道只能运输民用、奢侈物品,英法势力很大,闹大了,我担心引起国际关注。”

陈塘松了口气,听到这里他就放心了,义父已经制定好计划,他的任务只是交易,这个他有信心,苏联什么情况,他知道一二,手里有足够美金,他有八成把握在上流社会纵横捭阖。

“对了,我已经答应几位苏联高官为什么办理美国、香港等地护照,他们问起来时,你要有心里准备。”王子川见陈塘点头,很是满意,笑道:“今天你和小燕留在这里吃饭,我们好好聊聊!”

“是,爸爸!”陈塘心中十分感动,一切都是值得的。

第一千一十六章三天政变

部署行动后,王子川开始了三点一线的生活,毕竟长城地产上市是件大事,而且过程手续繁杂,因为要全权掌控地产公司的关系,他这个老板每天批阅的文件都有一人多高,从里到外彻底熟悉了解长城集团,除了上市公司,还有更大的事情等着他。

1991年6月21日,长城地产公司正式上市,市值飙升,这一天同时也是腾飞娱乐独霸香港电影的日子,因为腾飞娱乐与嘉禾正式达成共识,嘉禾削减制片数量,作为交换条件,腾飞娱乐与嘉禾共享发行渠道,腾飞娱乐吃肉,嘉禾喝汤,公告一出,就标志着嘉禾彻底成为腾飞娱乐附庸,香港电影圈变成腾飞娱乐一家独大,压制所有电影公司。

双喜临门,王子川在太平山别墅举行庆功派对,香港十大富豪来了八位,港府司级高官就来了三位,加上保安司副司长兼警务处处长许其安、寻找机会的名模、女星,端的是热闹无比。

宴会翌日,王子川成为名人,各大报刊争相预约采访,除了这些,香港豪门家族也发出邀请函,意思很明显,他们希望入股长城集团,其中李嘉成家族、李肇基家族、郭氏家族、许氏家族最为明显,都愿意以股换股,不过这些请求或是邀请都被王子川推掉,与其他上市公司总裁相比,王子川的言行举止相当低调,除了偶尔被记者偷拍登上报刊,其他时间仿佛消失了一般。

这段时间,王子川一直与罗兰士家族保持联系,并且遥控指挥义子陈塘行动。

1991年7月15日,长城集团市值持续走高,上流社会开始出现对王子川不利传闻,那些豪门干将一边高价吸取市面上流通的股份,一方面谩骂王子川吃独食情况。希望王子川发行长城集团股份更多一些。

1991年8月1日,腾飞娱乐麾下东方院线与嘉禾院线联盟,阻击寰亚集团,台湾片商见风使舵,纷纷杜绝与寰亚合作,林健岳实力大损,谋求解决危机方法,一度将麾下院线分成改为四六分成,院线分四成,制片方分六成。

1991年8月19日清晨。克里姆林宫钟楼上的大钟刚敲完六响,苏联中央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同时报告塔斯社头条新闻:戈尔巴乔夫因健康原因不可能履行苏联总统职责。根据苏联宪法,副总统亚纳耶夫代行总统职务,苏联国家的全部权力交给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

这一爆炸性新闻,不仅使苏联人感到十分吃惊,同时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西方各大国领导人纷纷中断休假和外出访问旅行,召集高级助手研究事态的发展,他们一致认定。戈尔巴乔夫凶多吉少,因为参加政变的全是政界、军界实权人物,就算叶利钦可以坚持,苏联也会陷入动乱年代。甚至发生内战。

一群强硬的保守派‘软禁’了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试图夺取对苏联的控制,历来政变者发生政变之后,首要目的就是控制元首。然后在控制舆论,苏联政变也不例外,政变者相继控制了电视台、电台、报纸等媒体机构。然而悲剧的是这帮人都是老一辈革命家,不够新潮,他们不知道除了电视台、电台、报刊等媒体之外还有互联网一说。

由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开放,对政治进程带来强大推动力,这样的判断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几乎已成世界共识,而如果根据苏联政变,互联网其实早在1990年代就已“登上”政治舞台。这个舞台就是举世震惊的苏联“8。19”政变。

政变发生之后,保守派处于上风,叶利钦岌岌可危,戈尔巴乔夫被软禁,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激进派一度走进了生死存亡关头,在这最为紧要的时刻,叶利钦并没有逃避,一边据守国会大厦,一边需找向外联系渠道,他迫切需要将真相告知全世界,功夫不负有心人或者是老天无眼,终于有人将互联网渠道报告给了叶利钦。

作为狡猾政治家,叶利钦对互联网将信将疑,心里根本不相信互联网可以将信息透露出去,下属振振有词的态度让他意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叶利钦写了一份《告苏联人民书》,接着借助互联网而昭告全世界,在此过程中,尚处于幼年阶段的国际互联网发挥了通风报信的作用。

当叶利钦及其同僚想方设法向外传播《告俄罗斯公民书》时,他拟定了许多法案,实行了不少计划,其中的一份副本几经辗转,来到了这个电脑中心,当电脑中心的员工看到文件的内容时,所有人都兴奋异常——他们已从电视中得知了莫斯科的大致情况,

许多人都相信,他们有义务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份《告俄罗斯公民书》,了解政变的真相。于是,文件很快被他们输入了“use”系统。在接下来的几小时里,许多西方科学家都通过这个网络得知了这份文件,继而,文件被送到了许多传统媒体的编辑部,继而全世界都知道了。

接着事态急转直下,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一个由政界、军界强有力人物参加和支持的政变,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有三天时间,政变就宣告失败。

这三天时间,是王子川最为紧张的时刻,因为全世界目光都聚集在莫斯科,苏联高层人物急着站队,或者遭遇清洗,或者岌岌可危,总之他们不会管事,中层官员除了投机,或者抱着静观其变的态度看热闹外,其余都是惶惶不可终日,底层人物更不用说,他们不关心政变,只关心自己肚子,就这样,奇迹发生了,偌大的苏联在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