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疯狂的手术刀 >

第50部分

疯狂的手术刀-第50部分

小说: 疯狂的手术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说,谢克觉得应该是有人这么指点喻琤琮的。
    是谁呢?
    师兄吗?
    不会。师兄没必要背着自己如此做。李时光的习惯是把条理给谢克分析清楚,然后让谢克自己去搞定。
    谢克略带茫然的视线转向喻琤琮,然后目光渐渐聚焦。那种一直被人在背后盯着的感觉,又来了。
    谢克环视了一下四面八方。医院里人来人往不少,但大都匆匆而行。
    天气正好,深绿色的树叶子偶尔随风轻摇,在地面上画出斑驳。
    谢克回头,背后的住院楼林立在那里,白色的墙面上,擦得丝毫不染灰尘的玻璃窗,被太阳晒得反光,以至于看不到里面有没有人。
    谢克转过头来,等着喻琤琮的回答。
    喻琤琮摊了摊手,表示无所谓地道:“是你们科主任蔡天桥打电话给我的啊。我还以为是你的意思呢。没想到你竟然连知都不知道。看起来似乎是这个蔡主任比以前的黄主任还要看中你嘛!”
    竟然是蔡天桥!
    谢克觉得谜团被解开了一点。
    如果是蔡天桥的话,一切就都能说通了。
    能够敏感地发现这种头皮夹的好处和前景。能够知晓谢克目前最缺最需要的东西是什么。能够说得动亚穹集团为他去通关系办考试的事情。
    可是,蔡天桥这么做的目的何在?
    他不是不希望自己留下的吗?
    谢克朝旁边走了走,让出车道,目送喻琤琮的轿车向医院外面驶去。
    蔡天桥、亚穹集团,原本以为不会再和自己有交集的人和事,竟然峰回路转地又再次搭上了关系。
    谢克再次回头看向身后的外科住院楼。
    这一次他无视强烈的阳光,直视十六层。
    谢克觉得,那里有人正在观察着自己。

  ☆、第77章 术前

考试进行得异常顺利。
    笔试完成度自不必说,面试的时候谢克交掉申请资料,几个专家小组的成员随便问了他一些问题,就表示通过了。题目太简单,谢克甚至有种被放水的错觉。
    当场拿到注册资格之后,那几位面试他的专家还话里话外的跟他套近乎,甚至打算邀他一起去吃饭。
    谢克毫不犹豫地推掉了。
    这些人并非看中他的年轻有为,也不是跟他真的有什么话好讲,其实就是想旁敲侧击他跟景浩然的关系罢了。
    谢克暗自摇头。
    其实他跟景局长是真的没关系,这次的后门完全是个交易。喻琤琮为了新生意用来向他示好的礼物罢了。
    这几位教授在天海市也算有点名气,当然不是像徐万斤那样的大拿,但是对谢克这样的小医生来说依然是高不可攀的人物。只不过他们专业方向不同,所以谢克也求不到他们什么。
    这几位正是因为这样想的,所以见谢克不愿赴约也就没再强求了,只当他是不会交际的性格。若是让他们知道,谢克不是对他们的专业不感兴趣,而是根本就看不上他们的品格的话,估计要气得头后冒烟。
    谢克之所以不愿意和他们打交道的原因,其实是因为看出了这些人在医学道路上已经走到了尽头。
    其他人还好说,但是这其中有一个神经内科的教授,在看了他递交上去的资料之后,刚才竟然一句都没有问起相关的内容!谢克为了答辩,可是做了非常充足的准备的。
    真是有一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无奈。
    那份资料里面有几篇谢克最近写的文章,其中有一篇是关于定位癫痫病灶的,还有一篇是关于血脑屏障的。
    癫痫那篇是他偶尔从几年前的一本杂志上看到的,那篇文章发表的时候谢克还没有上医学院呢,所以他是最近查资料的时候偶然翻到的。比起内容,更震撼他的是作者名字。
    李时光!
    谢克那一瞬间想的是,会不会是同名?
    可是他又想到师兄以前的确是跟他一样学神经外科的。于是他翻到后面,发现了徐万斤的名字。这才确定这个李时光就是师兄无疑。
    那篇文章他翻来覆去读了好几遍,越看越想击掌赞叹。可惜研究进行到一半,就断了。
    谢克拿着那本杂志去质问李时光,为什么不继续?
    李时光看到他手里的旧书,无奈地捏捏鼻梁,“其实这个想法没有你想的那么好。我之所以放弃这边的研究,也是因为感觉到了无法突破的瓶颈,也许一开始我前进方向就是错误的。当然,我也不能否认,我是有了其他更感兴趣的课题。”
    谢克皱皱鼻子,“怎么会?我觉得这个方向很好啊,明明很有前景的……”
    李时光笑着把他拉进自己怀里,让他坐在自己的长腿上,然后把头靠在谢克肩上。
    “你想想,这几年我这里虽然没有继续这个研究,可是阶段性的成果发表了这么久,不但国内就连国外的各种实验室也没能得到更多进展,是为什么?难道你以为那些专家教授有多清高,会因为不是自己的idea就那么干巴巴地等着么?我不做,难道他们就不会继续做?”
    谢克亲了亲他的额头:“可是他们不如你啊,而且这本来就是你提出来的论点。”
    李时光把头埋在他的肩窝里闷笑,“其实我早就发现了,这个路子不太对。至少以现在的科技水平,是无法继续的。”
    医学的发展向来是和科技紧密相关。
    就拿病理学的发展来说。18世纪的中叶,欧洲一个叫莫尔甘的临床医生出版了医学史上的不朽著作——《论疾病的原因和位置》,描述了病理状态下的器官变化,器官病理学就此诞生。从此人们开始了“寻找病灶”之旅。百年后,又一个叫魏尔肖的病理学家,在显微镜的帮助下首创细胞病理学。如果仅仅用肉眼,或者放大镜,是观察不到细胞的。只有科技水平发展起来,发明了显微镜之后,人们的认知才能从器官病理学延伸到细胞病理学。
    如果卡住李时光的不是他的思路,而是软件和硬件上暂时无法支持的话,那么的确,短期内是不可能有很大进展的。
    如此一来,谢克都想要为那些被李时光画的饼套住的研究员们默哀了……
    不过因为是李时光的成果,所以谢克还是认真地看完了这个系列的论文,然后自己也写了一点类似综述的感想。
    这个研究自从李时光搁置以来,虽然别的一些别的实验室拣去当成宝自己做起来,但是一直没有出什么有用的结果,所以很多人都准备放弃了。就在这时,谢克发表的这篇文章出现在国内各大杂志上。因为里面有点比较新鲜而且看上去颇为有理的想法,所以再次引起了那些人的关注……和热情。
    谢克一点也不知道自己无意识的举动跟他的师兄一样,再次坑了别人一把。
    另一篇文章是关于血脑屏障的。
    血脑屏障就是血液和脑脊液之间的屏障,实际上是一种内皮细胞。除了氧气、二氧化碳和血糖以外,几乎很少有物质能够通过这个屏障。人脑的营养由血液输送,而血液里总是会带些不干净的东西,诸如细菌、病毒等等。人脑是人体最重要最首要需要保护的地方,所以便有了最坚硬的颅骨和最难以通过的血脑屏障。
    但是,这些内皮细胞形成的多层膜紧紧包裹住大脑中所有的血管,在用它专门的运输机制来阻挡有害物质进入的同时,也阻挡了那些用于治疗疾病的药物。
    这些疾病里包括的,主要就是癫痫、帕金森、老年痴呆症等神经内科疾病。
    经过合成的药物分子一般都比较大,无法通过血脑屏障,所以即使能够从药理学上对症,却无法应用在这些神经疾症上。
    癫痫有时候能通过开刀切除病灶而改善发病率,但先不说开刀切除脑部组织所带来的致残效果和危害,实际上大部分时候癫痫的病灶根本就难以确定——看李时光研究到一半不得不放弃就知道这有多难。
    如果,能够解决血脑屏障的问题,使得它能够“有智慧地”放过那些医生们需要输送进脑并作用于脑细胞的物质的话,在神经内外科上,人类必将跨出一大步。
    上面这两个论题,都是当今世界上最热的神经科学问题,任何一个与此有关的医生——更何况是同时作为教授的那些学者——都不可能随意地扫一眼就搁置不提。
    谢克的这两篇文章都是已经发表过的。如果那位神经内科教授曾经读过,就该知道它们的价值,就不可能问都不问。如果他没有看过,在见了那样的标题之后,又怎能无动于衷?
    当然谢克这两篇文章不是用来解决问题,而是提出问题的。
    他自己对那篇关于血脑屏障的文章非常有信心,认为很有继续研究下去的价值。徐教授对李时光的癫痫病灶定位很有兴趣,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课题。当然李时光坑谁都不会坑徐教授,早就跟他说明了困难之处,但是徐教授仍不死心。
    谢克一开始也对这个课题不感冒,所以才离开徐教授自己出来闯荡。他是知道这课题原来的提出者是李时光之后,才有兴趣的。
    不过真正令他投入精力的还是血脑屏障。他已经决定用这个作为自己研究生的课题了。
    所以他在知道了主考人名单里有这位神经内科教授之后,特地带上了这篇文章前来,原本还期待能有一场激动人心的谈话或者辩论,碰撞出灿烂的思想火花。
    结果,人家只扫了一眼,就关心起他和景局长的关系来了。
    谢克感到非常失望。
    他回到医院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跟钟梁全敲定了手术时间。
    钟梁全没想到谢克真能拿到主治医师的资格证明,看到之后他笑花了一张老脸,拍着谢克的手,满满的与有荣焉。
    只有张宗一似乎不怎么高兴。
    张宗一就是谢克初到市一医院那天碰到的住院总,现在已经是主治医师了。
    他本来以为钟梁全的手术请不动蔡天桥,会请副主任边顺源来做。张宗一是边顺源的得意门生,他自然就能跟着上这个手术了。脊柱手术是神经外科和骨外科都能做的,但是毕竟还是去骨外的患者多。张宗一自从做医生以来,还没怎么碰到过此类手术呢,脊柱融合术更是第一次,而且还是颈椎!
    万万没想到,这样的手术,患者竟然愿意交给一个比自己还年轻的医生。而且这个人还是靠走后门提前当上主治医师的——头皮夹的事谢克没多宣传,所以除了有心人外,并没有多少知道最近出现的这种好用的夹子是谢克发明的。那自然也就不会知道谢克这种后门不是那么好走的。
    忿忿不平的肯定不是张宗一一个人,但是他偏偏就是那个表现得最明显的。主要还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奋斗了那么多年,还当了一年住院总。住院总的工作真的是很累的。现在这个看上去悠哉悠哉的年轻人,什么都没干,居然和他一样,都是主治医师了。
    王磊被人超过了没感觉,还整天大大咧咧的。可是他张宗一,却很难接受这样被人从后面迎头赶上。
    谢克不但一跃而为主治医师,竟然还要主刀这么一台连张宗一都自认无法hold住的手术,就更加令人难以接受了。这么一来就难免酸话连连。
    谢克听了有种回到骨一,身边是劳右军在唧唧歪歪的感觉。
    可是那又怎样,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以后他和张宗一的差距还会越拉越远的。
    不过为了缓和同事之间的关系,谢克跟王磊商量,想让王磊做二助,邀请张宗一做一助。
    王磊咧了咧嘴,“哥们太懂了,没事。我也是没经验,只能看着学学……不过张宗一好像也没什么经验,你不用找个老的压场吗?朱明资历不错,而且他的职称也马上要升副主任了,不如找他吧,也熟悉。”
    谢克:“我主刀啊,总不能再让朱老师给我打下手吧。放心,这个手术我心里有数的。”
    王磊想了想:“好吧,反正你就是个怪胎。而且做手术这个东西其实真正用得到的技术就那几样,我相信你。”
    跟王磊说好之后,谢克去找张宗一。他原本以外张这个人还是比较好交往的,只要给个台阶大家能相处得不错,谁料张宗一竟然拒绝了他,而且还相当不客气。
    其实谢克摸到了张宗一的痒处,知道他想上这台手术,这是没错。错就错在,没有料到对方的自尊心那么强,竟然不肯屈居谢克之后做助手。
    朱明是比较老的前辈了,又马上在职称上有机会晋升,如果贸然去找朱明做助手,遇上脾气不好的的确有可能吃挂落。可是张宗一也是才刚刚升上主治没多久的新人,谢克跟他在资历上来讲是平起平坐的,所以没想到对方竟然这样都不能接受。
    谢克也只有摊手了。不做就不做,又不是非要求他。
    令他想不到的是,朱明听说这事后竟然主动来找他,说他愿意上手术。既给谢克当助手,也给他撩阵。
    谢克自然求之不得。

  ☆、第78章 开端

这一场手术的麻醉师,依然由冯大强来担当。这次倒不是谢克特意去请他,而是他听说之后自己主动接的活。
    麻醉科的医师们也是觉得挺奇怪,冯大强的专业技术当然不用说,是顶顶一流的。然而人却懒得不行,除非是有挑战性的大手术,或者是蔡天桥主刀的手术,一般他都不怎么放在眼里。
    谢克这次做的脊柱融合术,患者本人各项体征又很适应,按理说不必他亲自出场。
    可是他却对着本来准备上手术的麻醉师言语谆谆:“脊柱手术的操作一般都比较复杂,用时又长,创伤又大,出血又多,对麻醉师的要求可高!我看还是我上吧。”
    他说的倒也有理,手术中麻醉师除了有时候需要协助外科医生抢救以外,还要监测诱发电位,采取血液保护措施来减少术中出血。比如控制性降压、术中自体血回收、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等等。除此以外,在神经外科手术中,麻醉师还要同时保证对脑和脊髓的供氧,避免发生或加重脊髓损伤。这就得在手术过程中进行脊髓功能监测或者唤醒试验,来判断脊髓功能是否受损。
    当然,任何手术中都要注意的,和输血有关的并发症更是不用多说。
    可是,是谁一天到晚在同事们面前把谢小克吹得天上有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