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电子重生 >

第377部分

电子重生-第377部分

小说: 电子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坐上泛翰研究院院长的位置,他终于可以实现自己一直以来的理想,人逢喜事简直是换发了人生的第二春!

    “都坐吧。”周硕走过来先坐下了,众人这才安心的坐了下来。他左右扫视了一圈,欣慰的笑道:“今天请大家来,是想商量一下集团未来的发展方向。咱们不是开会,就当做是家常闲聊吧。”(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章 人才匮乏

    请按下键盘上的“←”左箭头键位,从头阅读本章赠送的部分。

    “姚师傅和赵厂长这个问题提的好,集团想走上正规发展的道路,就要尽量降低领导的主观意志,而是要发挥制度的力量,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咱们泛翰集团如今实力大增,不必再想之前那样力量集中于一点上,有了和平发展的底气嘛。”

    周硕没有为两人的发难而生气,反而心平气和的赞同了他们的想法。不仅如此,还从集团发展的角度,对事情的性质提高了一个层次。这让之前有些提心吊胆的两人,不由得大大松了一口气。

    “这个我要说一下。”

    周硕转过头,见要发言的竟然是涂岸北,连忙笑道:“涂老有什么高论,尽可说嘛。”

    “咳咳,其实并非是研究院对两家单位的技术不重视,对单晶硅冶炼技术,我们其实一直是有研究的。但问题是这个研究,在产业链上始终无法向更上游发展。就拿单晶硅冶炼来说,不提石英坩埚的技术,要想生产300mm单晶硅锭,需要更高级的多晶硅或者纯硅粉提纯技术。”

    涂岸北摊着手,无奈的说道:“我们找遍了国内,却没有一家单位能够提供这种级别的原材料。实际上我们现在200mm单晶硅锭,原料的一大半仍然要依靠从美国人手里进口。而石英技术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上游掌握在美国康宁的手里,我们想研发下一代技术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错。康宁公司目前还是光刻机镜头原料的主要供应商。我们采用高分子激光技术的0。18微米光刻机制造,也少不了跟这家公司打交道。”

    麻友公是泛翰光学制造的总经理。目前整个世界最先进的光刻机生产技术,就掌握在他的手里。泛翰光学不仅为intel的新生产线提供光刻机设备。同样国家的909工程,也就是以魔都华虹为主体的晶圆厂,也需要泛翰光学来提供核心设备。

    这一世国家在909工程上的投入更大,以八寸晶圆、0。18微米技术为基础,投入两百亿人民币打造的华虹,起码在两三年时间里能够保证世界一流水平。泛翰集团在芯片制造上取得的进步,也是国家敢于如此加大投入力度的根本。

    再加上华晶集团和泛翰集团自身的需求,如今泛翰光学制造公司可是开足了马力,24小时不停的进行生产。就算如此。也仍然有些捉襟见肘。

    由此可知,一旦生产镜头的高纯度原材料供应发生危机,将对泛翰集团造成什么样的危险。

    周硕咂了咂嘴,谁能想到看似强盛的泛翰集团,地基竟然是如此的脆弱呢?如今在突飞猛进之后再回头,果然还是得好好得夯实基础啊。

    “如果我们自行研发这些技术呢?材料科学方面,泛翰研究院有没有基础?”

    周硕对这样的局面倒也有些习惯了,这一路走来,哪个领域是好开拓的呢?国内基础贫乏。国外围追堵截不都是常态。没有的技术,第一个想到的就算自己研发,自行突破。

    然而让他失望的是,涂岸北竟然摇了摇头。苦笑道:“原材料提纯和材料开发,这个要说是电子技术未免就延伸的太长了。我们和国外的差距是成体系的,要是想全部弥补起来。那干脆直接升级共和国的工业体系算啦。就算是康宁公司,它们也不是没有上游产业。我们要不要继续深入?比如说矿石开采和冶炼。微量元素提取配比,这里面涉及到的化学、物理技术多啦。难道都能咱们泛翰研究院一肩担着?”

    “呃,说的也是……”

    周硕脸色有些难看,微微叹了一口气。一直以来的一帆风顺让他有些膨胀,忘了国内的工业基础和十多年后还不是一回事儿。那个时候整个工业投资非常旺盛,就算没有一项技术,但只要有需求,就会有人去投资开发。

    比如单晶硅的原料多晶硅和纯硅粉,国内太阳能产业产能爆发,有这个需求之后很快太阳能级单晶硅炉就实现了国产,相应的原料国内也开始有供应。但电子级单晶硅由于国内芯片技术不过关,需求迟迟涨不上来,于是原材料和原材料的上游就没有动力……

    可这是1997年,整个中国都面临着资金饥渴的问题。就算他手里有这个需求,但一个单晶硅厂和一个石英厂,能挑动一个产业的崛起吗?

    “我们要把材料方面做起来,目前的需求水平还得再提高一个级别。到时候不论是我们自己投入自己研发,还是吸引社会投资问题都不大。但这个增长的产能,要怎么消化掉?”

    周硕的问题让众人面面相觑,这可不是别的,而是从产业链源头进行产能扩大。就好像一道激光一样,从发射点稍微挪动一个角度,放到激光的落点可能就挪动了千百倍的距离。

    单晶硅硅圆片的尺寸,几乎就是每十年才完成一次升级。它每升级一次,芯片制程说不定就已经升级了四五次。要知道圆面积是圆周率乘以半径的平方,200mm晶圆升级到300mm晶圆,可用面积就升高了一倍多!这一点变化,就把芯片产能扩张了一倍,成本降低了一倍,想想看这就是上游技术升级导致的产能爆发。

    目前泛翰集团的整个体系都是建立在最终产品产量上的,突然提高了供应,用不掉怎么办?这些半成品流动到市场上,会对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涉及到产业升级,就连一个国家那么大的容错率都要战战兢兢,何况是泛翰集团了。

    在座的都是泛翰集团的高层,听到周硕的问话,众人也不由得冥思苦想起来。

    “我们扩建或者新建晶圆厂,提高华晶的代工业务比重怎么样?”

    说话的是刘刚,他负责泛翰电子厂的运作,其实对华晶的地理位置早就有些微词。毕竟无。锡地处南方,位置实在是太远了。单晶硅厂生产的单晶硅锭要千里迢迢运送到无。锡,然后生产成晶圆,再千里迢迢的运回到绣城来,这不是“作”吗?

    “是条路子。”周硕微微点头,同意道:“泛翰集团目前重心在帝都和渤海省,无。锡未免有些鞭长莫及。但咱们国家目前ic设计能力没有跟上来,贸然扩大代工业务比重,就怕会冲击了909工程华虹的效益……”

    周硕话未说尽,但大家都明白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华虹那是电子工业部的亲儿子,要抢人家饭碗,谁不得掂量一下?

    “这样吧,我们还是要深挖潜能,自我消化。”周硕叹了口气,暂时来说世界上晶圆厂还是自产自销的多,但未来的趋势确实是代工。最关键的,还是要把国内的ic设计能力拉动起来。有了优秀的ic设计,才会有代工市场的大发展。

    “但是现在国内ic设计人才实在太缺乏了!”涂岸北拍了拍大腿,愁眉不展道:“梦海微电子成立的时候,就已经在国内刮了一层地皮。现在华虹也要做ic设计,又要刮一层地皮,国内能做ic设计的人才一共就那么多,想立刻就扩大规模恐怕不现实。”

    “梦海微电子目前手上有哪些任务?”

    梦海微电子算是在泛翰研究院里的特殊存在了,一则泛翰研究院帝都研究所就是以其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二则泛翰集团手里虽然有绝对控股股份,但毕竟还有一部分股份在国家手里,是以独立性颇高。周硕对其内部的控制,还要通过涂岸北来实现。

    “otn系统芯片,下一代交换机和路由器芯片,下一代mp3解码芯片,wifi基带芯片,wifi解码芯片,space架构芯片算是进入尾声了,但是pda和电子词典的soc芯片才刚刚开始……”

    涂岸北抱怨道:“梦海微电子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人手不足!就算在社会上大力招聘人才,但过来的也大多数都是些年轻人,有个几年底层工作经验就顶天了。但国内最缺乏的,却是ic设计的领军人物。”

    “顶层圈子一共就那么大,一双手脚就能数的出来。咱们梦海微电子能够独立做项目的有十三个工程师,这已经是国内数一数二的了!再想添加新的工作,都没有人能接手!”

    涂岸北对梦海微电子也算是倾尽了心血,对正在投入的项目如数家珍。不仅有泛翰集团的项目,而且还有不少社会上委托的芯片开发任务。十三个项目组,每一个负责人忙的都是脚打后脑勺,真真是没有更多的余力了。

    他们每一个人的任务都不简单,每一个任务都不比其他任务次要。周硕脑海里就算有再多的好想法,可也架不住人手一共就只有那么些。就算是让他自己赤膊上阵,那也不过就是杯水车薪。

    怎么办?

    客厅里突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低头沉思,愁眉苦脸。

    恍惚间,一个名字突然如同闪电般划过周硕的脑海,让他忍不住大喊了起来:“有了,就是他!”(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一章 邓中翰

    请按下键盘上的“←”左箭头键位,从头阅读本章赠送的部分。

    周硕虽然只是三言两语的介绍了一下邓中翰的成就,就让在座众人都打起了精神。

    就像庞舟说的,如果单是伯克利的一个博士,虽然也很了不起,但如今的泛翰集团并非就用不起了。但能够修满一个博士两个硕士,而且还是物理学和经济学的硕士,这个可就太不容易了。

    同时这个邓中翰还加入了ibm担任高级研究员,ibm那是什么公司?快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历史比计算机本身都长远。号称蓝色巨人,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毛病,但在计算机领域里,就是没人能撼动的霸主。

    能够获得ibm的发明创造奖,并且负责超大规模cmos集成电路设计工作,说明他在ibm里面起码是同一届员工里拔尖的存在。

    这种人,不是ibm的未来高层,就是硅谷未来的成功企业家。可以说正是意气风发、前途似锦的时候,泛翰集团凭什么让人来给自己打工?

    “ibm的人?这倒是有些难办。不过问题不大,可以让六耳投资基金的经理,先和他接触一下。不能收入麾下,那就投资给他嘛。”

    说话的还是庞舟,这方面的事情,也就是他最有发言权了。这几年在硅谷和华尔街的摸爬滚打,起码见识上绝对是出类拔萃了。

    “像他这种人才,谁也知道是不能硬来的。但只要他接受了六耳基金的投资,有的是成熟的办法控制他。何况他既然有经济学的硕士学位。只拿来做普通的技术人员用,也未免有些浪费了。嗯。我看不如这样——”

    庞舟说着,拿眼睛看向周硕。先确认了他是否有其他的想法。

    周硕对他的态度很满意,笑道:“呵呵,庞舟这几年确实本事有长进,有什么建议尽管说,我这边还没有成型的想法。”

    “那我就说了,不过可能操作范围有些超出了六耳基金的领域,大家也可以就这个建议发表自己的见解。”

    庞舟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我的意见是这样,从这个邓中翰的经历来看。这人算是一个全才。如果单纯只当做一个芯片设计人才,那就浪费了。而目前国内的技术人才又面临不足,我看是否可以考虑在美国设立一个泛翰研究院的分院?”

    庞舟的这个提议,让周硕和在座众人的眼睛顿时一亮!这也算是一个思维死角了,之前大家考虑问题的基础,都被限定在了国内,国际视野难免有些缺乏。经过他这么一点,突然就感觉确实有点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意思。

    “我是这么想的,干脆投资一个北美研究院。由邓中翰来经营。项目负责人在美国聘任,但是手下人则由我们从国内派出去。这样既解决了人才不足的问题,还能用美国人的经验来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一举两得,而且还不用担心这个邓中翰脱离我们的掌握。”

    “好。好哇,好主意!”

    不等周硕点头,最先说话的竟然是涂岸北。他拍着大腿猛点头道:“庞总这个计划。真是让我茅塞顿开,解决了梦海微电子的大问题啊!就算这个邓中翰不同意。我觉得也有必要挑选其他人组建这个北美研究院。这个研究院运行个五六年,我们梦海微电子就能跨上两个台阶。在国内稳稳的做ic设计行业的第一把交椅!”

    周硕点了点头,深表同意道:“庞舟这个想法不错,大家有什么补充的没有?一直以来,咱们都是把美国当做出口方向,当做是客户。忽略了我们的基础还不牢固,取得的一点成就,也只是通过取巧的办法。这个北美研究院不仅要开发技术,还应该是培养我们先进科技人才的摇篮。”

    受到周硕的肯定和赞扬,庞舟这个外面咳嗽一声,半个硅谷都要感冒的家伙,竟然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有些羞涩又有些骄傲的说道:“我这就是愚人千虑偶有一得,沾了这些年一直在美国的光而已。再说这个方法也不是我想出来的,师父不是也和telfort公司合作成立了一个在荷兰的研发中心吗?”

    周硕笑笑,摆摆手没有认庞舟给自己脸上贴的金。与telfort公司合作的研发中心,主要是为移动网络开发网络服务的,技术含量不高,目的也不是提高泛翰集团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庞舟说的北美研究院不是一回事儿。

    其实想一想,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这种通过设立研发中心汲取国外高科技人才的方法,也是很普遍的事情。不仅是跨国公司到中国来建立研发机构,中国企业也有很多到世界其他国家建立研发中心的。

    可以说,这是中国企业发展起来之后,想要走出国门的必经之路。而泛翰集团,不过是先走一步而已。

    “这个主意好,不过也不能只是方便梦海微电子吧?涂老,您可不光是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