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电子重生 >

第397部分

电子重生-第397部分

小说: 电子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六百二十一章 成果

    招待所的三楼另一侧有一个相当不小的会议室,二十米长的会议室里,上首的人甚至会有些看不清门口人的模样。当然,一遍情况下,这里的会议也不会有这么大的规模。

    这间宽大的会议室里,此时只有稀稀落落的五六个人。他们或者低头闲聊,或者随意的看着手里的文件,似乎都没有开始会议的意思。

    而首座的上位此时正在空置,显然主持会议的人还没有到。

    就在大家等的有些不耐烦的时候,会议室尾端的大门突然被打开了。一个穿着简单休闲的人,身后跟着一个三百多斤的大胖子走了进来。

    若非知道这招待所的建筑确实没有偷工减料,恐怕在座的这些人都要担心这楼层地面能不能承载的住。

    “看什么啊,我才二百六十斤,很胖吗?我这是壮!”山诺私下里暗哼了一声,心里愤愤的吐槽着。

    只是不知道,他用来量体重的秤,是不是最高测量数值只有二百六十斤呢?

    当然,众人的目光只是在山诺的身体上流连了一瞬间,很快就集中在了前面那人身上。

    “周总……”

    “都坐吧,不要起身了。涂老,您怎么也坐在这里了,快来和我一起坐前面来。”

    周硕挥了挥手,将要起身那人按了回去,然后又拉着涂岸北坐在了上首的主位上。他向每个人都点头致意了一下,接着说道:“不好意思,刚才有点事情耽搁。让大家久等了吧?”

    “哪里,周总事情多。再说我们也没等多久。”

    “这位是赵襄第一机床厂的厂长山诺,咱们今天的会议我请了山厂长来旁听。大家欢迎一下!”

    周硕指着自觉做到了末座的山诺,很是亲切的介绍道。

    啪啪啪——

    稀稀落落的掌声响起,这个会议的与会者显然对山诺不怎么感兴趣,应付的意味很浓,基本没有什么诚意。

    “嘿,我才不跟一群书呆子一般见识。”他一眼就看了出来,这几个来参加会议的,不是泛翰集团各大单位的负责人或者专业的商业人士。

    不用太高深的看人技巧,哪个在商场上混到高层的。会把马屁拍的这么业余啊?还“周总事情多、没等多久”?合着这还是周硕的错嘛,但凡能当上个经理的,就没有话术这么糟糕的。

    隔着老远,山诺就闻到了这些人身上那股实验室的味道。新松公司和他们赵襄第一机床厂,也是很有几个这样的“书呆子”。

    但是别说,真想做点事情,还是离不开这些“书呆子”。

    山诺表面上谦和的站起身来做了圈揖,笑道:“承蒙周总照顾,让我来见识一下。接下来还请大家多多指教了。”

    “好了,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我就不继续浪费了。咱们这次会议也没有多少人,就开门见山吧。涂老。是不是您先说几句?”

    周硕转过头来,看向涂岸北问道。这几年来涂岸北始终担任泛翰研究院的院长,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放在哪个大学、研究所的,组织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当个主任、首席之类的一点问题也没有。主持个年科研经费上亿元的项目。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涂岸北在泛翰研究院,每年过手的经费。起码有上千亿人民币以上。这其中既有基础的研发投入,如纳米光栅、石墨烯材料、单晶硅提纯等项目,也有下一代光刻机系统,下一代芯片生产线全线成套技术,下一代无尘室技术,下一代通信系统技术……

    可以说从每一项基础技术到系统集成,泛翰研究院几乎就是以一己之力撑起了中国电子制造业的整个体系。

    早年有宋老和胡老做内应,有涂岸北充当榜样,有充足的资金和优美的工作环境、优越的工作条件和优厚的个人待遇,泛翰研究院对国内科研院所的挖角力度可是呈现出指数性的增长。

    如今帝邮、科大、帝大、华清之类国内数得上号的大学,电子、通讯行业科研人才最理想的出路,第一是出国,第二就是加入泛翰研究院。

    如今的泛翰研究院,两院院士就有三十多人,长江学者上百,至于博士生、硕士生和打杂的本科生,根本不可计数。

    作为一家研究机构,本科和本科以上文凭占到了99%,这可是大学扩招之前含金量99%的大学生!而泛翰研究院的职工人数,几有万人。

    工程院里电子工程学部人身自由的院士,几乎被涂岸北给挖光了。剩下的不是各大学的顶梁柱,就是部队上的御用专家学者。

    可以说,泛翰研究院如今已经是除了国家以外,中国电子制造业第二强的科研力量。如果说科研水平,咳咳,说不准还能做做第一。

    没办法,这些年国家虽然不穷了,但能分给科研的钱还是不多。而真正能分到项目上的,或许一个院士也就几千万而已。而泛翰研究院这边的院士,每年科研经费哪个要花不光十亿人民币,你出门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这样的投入差距,技术水平当然逐渐的被拉开了。

    正所谓居移气养移体,如今的涂岸北早不是当年在梦幻集团斗争失败,惶惶然不可终日的样子了。他面色红润,一点也看不出老态,仿佛换发了人生的第三春。一举手一投足,儒雅大气,确实让人心折。

    “我来介绍一下吧,这几人都是咱们泛翰研究院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张毅刚,数码相机项目的负责人,已经完成了我们第一支数码相机的系统集成,攻克了数码相机信噪比的问题,将我们的数码相机技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了不起!数码相机的研发成功,可以有力的支持光刻机产业,真是太好了!”

    坐在左边第一位的张毅刚推了推眼镜,对周硕的称赞毫无表情,只是平淡的说道:“我们目前使用的是多次曝光取平均值的方法来降低信噪比,但这种方法有很大的缺陷,在应用中比较受限制。我认为最好的办法,还是通过硬件手段,尽量减少电容阵列中的暗电流……”

    张毅刚洋洋洒洒的说了十多分钟,如果是其他的企业开会,恐怕早就被老板给打断甚至是轰出去了。

    但是周硕不仅没有对他不合时宜的陈述生气,反而听的非常津津有味。末了更是满脸笑容的鼓起掌来,支持道:“既然已经有了正确的方向,那就继续投入好了。当然,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拍出更好的照片,还要拿出更小的体积来。”

    “更小的体积吗?项目组里已经有了一些思路,很快就能有成果出来了。”

    “涂老,咱们接着来?”周硕兴致勃勃的等着涂岸北继续给他介绍。

    “这是陈卓然,别看她是个女同志,但是在射频技术上非常有水平。周总你上次布置下来的六臂螺旋天线,就是她具体实现的。”

    “哦?已经实现了?”周硕惊喜的问道。

    所谓六臂螺旋天线,这是原来历史上,在2008年由弗吉尼亚大学的一位教授制成功的天线。这种天线实现了几乎最优化的uwb性能,能比传统天线增强十几倍的灵敏度。在低成本的应用中,这种设计可以被蚀刻在天线罩的内部,或由曲线或曲管构建。它一经面世,就立刻占领了所有手机。

    “周总提供的这个六臂螺旋天线性能真实让人不敢置信,我们经过严密的计算和实验,最终找出了它的最优参数。只要取得了这个参数,接下来不同的天线设计只要经过计算改进,都能达到这种性能!”

    陈卓然虽然是个女人,人情世故上反倒是比张毅刚要好多了。再说这六臂螺旋天线也确实让人赞叹,她称赞起周硕来,倒是没有心理负担。

    “这是……”

    “不用说,我知道他。”周硕摆手阻止了涂岸北的介绍,惊喜的笑道:“这位就是北美研究院的负责人,邓中翰吧?我这可是闻名已久啊!”

    “呵,我对周总才是真的闻名已久。”

    邓中翰过往的历史上被叫做最年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不过比周硕大了三岁而已。两个同龄人相视而笑,倒也都在心里为对方的成就感叹。

    “我们北美研究院一直在做数字图像芯片的设计,在得到国内在音频解码方面的支持后,也已经完成了一款影音解码芯片的研发。”

    邓中翰看得出来周硕很欣赏自己,他心里也颇为骄傲。毕竟他在伯克利和ibm的成绩有目共睹,自认如果回国创业,未必会比泛翰集团差多少。

    嗯,或者说未必就比梦海微电子设计中心差多少吧——他悄悄的把比较的标准下调了一点。

    邓中翰并没有因为周硕的重视,就刻意的拖延时间。简单的将他手上的项目做了介绍之后,就把话语权还给了涂岸北。

    涂岸北将剩下的几个人也一一介绍了一遍,会议在这时似乎才逐渐进入了主题。(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二章 模块化

    涂岸北将自己手下这些人依次介绍了一遍,对于泛翰研究院来说,能拿的出手的项目和成果自然很多,但为何只有这几个人出现在会议室里?

    坐在末尾的山诺虽然只是旁听,但仍然止不住的思考着。是这些项目最重要?显然不可能,泛翰集团的立业之本是电子制造业,要说最重要,无疑是光刻机、cvd、离子注入这些核心技术最重要。要说是收益最高?那显然应该是网络设备方面最受关注,泛翰集团去年从欧洲卷走了上百亿美元,70%的收益要归功于网络设备。

    要说是前景最好,降低slc的nand闪存成本也是不错的方向,或者oled和sed方向也很好,京东方对下一代显示技术可是望眼欲穿。

    但是现在看看这几个人负责的都是什么项目?山诺脑洞再怎么大,也没有办法把他们的项目捏合到一起去。

    看看他们有做数码相机项目的,有六臂螺旋天线项目,有影音解码芯片技术,有做gprs导航的,有做嵌入式系统的……

    这些乱七八糟的人聚在一起,这是想做什么?要说今天的会议,涂岸北是胡乱找了几个人来凑数,山诺那是第一个不信。

    人假假也是个工程院院士,在中国学术界也能算是超级大牛了,会做没有意义的事情吗?科学家不是领导干部,时间却只会比领导干部们更加金贵。即使是院士级别的大牛,在等车、烧水这样的碎片时间里,也经常会捧着点资料看上两眼的。

    在科学的领域里是最残酷的。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什么血统或者出身,只要一天不学习。那就会在这个领域里面落后。

    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的科学技术一直在进行指数性的增长。等待他们去学习的知识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每一天都在增加。科学家们的精力,几乎永远都是不够用的。

    “关于今天这个会,我是有一点想法的,不过在此之前我想给在座的各位说个事情……”

    周硕讲美国人决定用政治手段,将泛翰集团网络设备拒之国外的事情说了一遍,在座的科学家们无不是怒目圆瞪、义愤填膺。

    不义愤不行啊,他们之所以能拿出超过目前中国平均水平很高的科研成果,因为的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他们手里有钱!

    这个钱是哪来的。在座诸位心里都有数。泛翰集团每年的科研投入大致在销售额的20%左右。从1998年到2001年,泛翰研究院获得的投入从25亿美元一路增长到了120亿美元,这里面基本就是开拓欧洲网络通信设备市场的功劳。

    那么说扔掉美国市场,我们就干脆抱着欧洲和中国市场过日子好了——抱歉,这样恐怕不行。

    和泛翰研究院获得的科研经费翻番增长一致的,是泛翰研究院的人员增长。在1998年的时候,泛翰研究院的总人数大概在一万两千多人。

    而到了2001年的时候,泛翰研究院只帝都研究所这边的科研人员,就达到了八千多人。泛翰研究院的总人数。实际超过三万人。

    在泛翰研究院的内部计划里,到2006年,泛翰研究院的科研人员总人数要达到7万人。

    这个数字,是绝不会因为失去美国市场而停下来的。这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旦泛翰集团失去了这个扩张速度,恐怕就无法保持目前在电子制造业领域里,在电子消费产业领域里的领导地位。

    这也就是为什么公司战略一旦确立。就不可能停下来的原因。因为你停下来了,别人还在前进。谁也不可能停下来等你。最后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作为一个电子工业水平落后的国家里。能够领先世界电子制造技术的企业,这就是一场走钢丝的表演。若不全力以赴,下面就是悬崖万丈。

    在座的科学家们未必能理解的这么深远,但他们起码知道一个问题,那就是丢失美国市场,自家手里的科研经费很有可能就要缩水。

    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最不能忍受的,最有义愤填膺理由的。

    科学家们同仇敌忾起来也是很可怕的,一个个瞪着眼睛看向周硕,仿佛就是他不让泛翰集团网络设备进入美国的一般。

    周硕却似无所觉,淡淡的说道:“为了应对这个情况,我们决定在中国发起一个舆论攻势,让中国人认清美国人在电子行业里的霸权行径。而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开展一轮商业攻势,准备将目前的手机市场彻底打乱,争取将外资手机公司的份额压缩到最低水平……”

    “周总,可是目前手机市场上,销量第一的诺基亚是芬兰的企业吧?销量第二的摩托罗拉才是美国产品……”

    “那就当诺基亚倒霉好了。”

    周硕没有计较这人打断自己发言的问题,简单的回了一句之后接着说道:“这一轮商业攻势除了我们泛翰集团要推出自己的手机品牌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项目,那就是推出我们的手机基频平台,形成低价手机平台解决方案。我们手里有gsm技术专利,这几年对arm的cpu架构也有所研究,如果能够将基带芯片和处理器芯片结合,相信能够极大的简化手机设计的技术含量……”

    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