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电子重生 >

第418部分

电子重生-第418部分

小说: 电子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泛翰集团的投资当然不能跟这个比,这一万亿的配套资金也不可能有一比四的规模。

    有的地方,甚至连一比一的标准都达不到。可即使如此,这也是一笔非常可观的资本了。

    能够拿出这笔钱来,就已经淘汰了国内大半的省份。剩下的也只有沿江、沿海省份,愿意,而且有能力争取这些项目。

    周硕没有直接出门主持这个计划,一则避免把关系闹僵,他说的话肯定就是最后决定,万一考虑不周呢?总要给人一个抗辩的机会。

    二则是他也不可能有这个精力,去一项项的谈,去挨个人见面,去计算谁和谁是什么关系。

    他的工作就是划出大方向来,确定这一万亿究竟都要投放到什么领域——当然,在这方面也要和有关部门沟通。

    比如说受到这一万亿的利好消息,工信部也准备搭个顺风车,投资500亿人民币扩建华虹晶圆厂。

    那么魔都这一块,泛翰集团最好就不要再进行晶圆厂的投资建设了。避免两家争抢资源。

    同样,江城现在手里有一批从新加坡招收的晶圆厂运营人才。有这个基础,在泛翰集团投资的意向上就是加分。

    再有究竟是选择山城还是锦官城?山城1997年升了直辖市。国家对其支持力度有多大?这都是需要确定的内容。

    这些消息放在外面,足以让某些房地产企业疯狂。因为是涉及到国家大政规划的确定,每一条消息说不定都牵扯到百亿级别的财富涨落。

    但是对国家来说,却乐得无偿的提供给泛翰集团,只要去他们不要流传出去而已。

    这就是一万亿的魅力,国家虽然未必有钱给你做配套,但是政策上稍微倾斜一点,市场上就是十倍百倍的赚回来了。

    再有泛翰集团手里也不全是好项目,晶圆厂当然人人爱要。但人力密集型的组装厂,有些发达地区就要挑挑拣拣了。

    有这些事情在,周硕要是亲身下去做这些工作,那就真的永无天日了。

    也不光是政府招商引资的需要,一万亿投资计划并非绝密,一些企业也仿佛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般,涌了过来。

    尤其是之前决定合作、加入产业联盟的企业,既然要抗衡国外的电子产业,那需要的资本肯定是多多益善。

    长城集团的硬盘生产线要想达到美国人的水平。需要投资多少?有的技术要自我研发,科研经费又需要多少?

    但凡是电子产业想出点成果,这资金就像无底洞,永远也不会够用。

    10%、20%。甚至是49%的股份拿出来,只要泛翰集团愿意投资,这些企业也是愿意付出代价的!千万不要小瞧了中国商人的眼光和气魄。只要有机会,他们是不吝于一次豪赌的。

    “电子产业的沙皇”。国内几家大型计算机企业的大佬们背后这么念叨着,却转身又得去和庞舟展开拉锯战。

    然而每时每刻。他们仿佛都感觉有一道目光,高高在上的俯视着他们。这个人不用问,就是周硕。

    只要一想到那以“billion”为单位计算的财富,这些人就彻底忘掉了矜持。没人认为这是周硕全部的财富,也许是大部分,或者绝大部分。但不可否认,泛翰集团手里肯定还有一笔机动资金。

    所以哪怕是已经划完地盘的领域,也不是没有人想要再多争取一点。

    就在这小小的紫竹院招待所里,也许一个慌慌路过的老头,说不定就是某地手下数万人的大企业老板,或者是省部级重要位置的高官。

    除了要争夺这一万亿的投资项目,甚至好多权钱交易也在黑暗的角落之中进行着。

    然而随着一个消息传来,几乎所有人都停下脚步,抬头看向了三楼的总统套房。

    “诸位,你们玩过一个叫做抢红包的游戏吗?”

    周硕手上端着一杯黄色的鲜榨橙汁,此时已经再也没有什么人敢指责他不喝酒是不给面子了。

    因为如果有那种不开眼的人,恐怕唯一的原因是真的不想要自己的面子了。

    在座的十多个中老年人,有的气势如渊、有的慈眉善目、有的润物无声,却绝没有一个人是普普通通的。

    “怎么,都没玩过?没关系,我来讲讲这个游戏规则。”周硕轻轻笑了一下,说道:“规则很简单,箱子里有一定数量的红包,红包里也许有钱,也许没钱。所有人只有一次机会,拿到了红包之后就不能再拿。但有一种例外,那就是再放进去一个有钱的红包,这样就能再抽一次。”

    “怎么样,大家有没有兴趣玩一玩?”

    “周总的意思是说……”

    在位的众人苦苦思索周硕这番话的意思,没谁有心情追究他打什么哑谜,玩暗喻这种没事儿闲的。

    “这红包是指一万亿的投资项目?”

    “不对,我看应该是投资分红吧?红包吗,都有红。”

    “对,这么理解我看差不多。红包里也许有钱、也许没钱,这是说投资的项目可能赚钱、也可能会亏钱。”

    啪啪啪啪——

    周硕拍着手,哈哈笑道:“好了,不猜谜语了,我来解释一下吧。”

    “电子产业很多是有明显周期性的,而且往往研发投入大、研究时间长。比如说液晶面板行业,就有**和低潮。**时期赚钱,低潮时期扩张,这是业内通用的做法。但低潮的时候不是谁都能扩张的,能扩张的液晶面板厂家就能活,在**期就能大笔赚钱。”

    “我的想法是,利用这次的一万亿投资机会,成立一个基金会。不仅运作泛翰集团这一万亿资金,更重要的是形成自我造血能力。”

    “也就是要吸纳投资对象的资金,提高投资项目抵抗风险和自我更新的能力。”

    一个四十多岁、大腹便便的中年人犹豫着,说道:“周总的意思是说,让我们也拿出资金来投资这个一万亿计划?”

    “不是强制性的。”周硕摆了摆手,摇头道:“一万亿是个湖,它能蓄水,河里枯萎的时候它就供水。但河里涨水的时候,它也要吸水。”

    “但一次性就把湖里的水放干了,以后这河里是要断流的。简单地说,就是拿分红换项目。一万亿基金会手里会有很多新项目,大家可以向基金会注资,然后申请这些新项目。”

    有人不等周硕说完,便迫不及待的举手问道:“我能问一下,都有什么项目吗?还有我们注入的这笔资金,算什么性质?投资,还是交易?”

    周硕点点头,干脆的说道:“当然算投资,可以每年根据万亿基金的年终利润,按照出资比例分红。至于说有什么新项目,这个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份文件。”

    周硕从文件柜里拿出一份厚厚的文件,放在茶几上说道:“这是泛翰集团内部的绝密文件,只有一份,委屈大家传看一下吧。”

    这份文件上的东西放在十几年后并不新奇,石墨烯,大容量镍锌电池、燃料电池,大容量固态硬盘,智能家居,4g通信网络,硅光处理器、oled和sed显示技术,人工智能,甚至是量子计算机……

    可以说凡是电子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里面就有相应的项目开发计划。

    “我们投资万亿基金,然后从万亿基金领项目出来做……”

    众人看过了项目目录,忍不住开始低头交谈起来。对周硕的这个做法,可是有些拿不准。

    “请问周总,只要是我们向万亿基金注入资金,就能申请项目来做吗?”一个刚看过目录的人,有些忐忑,也有些跃跃欲试的问道。

    “当然,呵呵,是不是徐总是不是看上哪个项目了?”

    “那我就直言不讳了,手机摄像全套技术,我需要注资多少?”

    周硕抬头想了一下,似乎很艰难的才从海量信息里回忆起这个不起眼的数据来,这才说道:“嗯,八千万人民币,可以从泛翰研究院获得手机摄像系统的专利授权,授权费用可以给徐总打个八折吧。”

    “周总,我也想问一下,汽车的车载电脑技术呢?”

    “两千万。”

    “led灯生产技术?”

    “六千万。”

    ……

    突然间,这客厅里就像点燃了一挂鞭炮似的,此起彼伏的响起了众人的提问声。

    直到一个声音响起,人们这才突然安静了下来。

    “请问周总,晶圆厂的全套运营技术,你们准备收多少钱?”(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五章 泯恩仇

    晶圆厂,这是泛翰集团的锅里肉。说是禁脔还算不上,毕竟华虹晶圆厂也在准备扩建。但那是国企,是国家建设的晶圆厂。

    到私企这一块,甚至是其他级别不够的国企,想建晶圆厂再有钱也没用。因为过年这行业的人才,不是在泛翰集团,就在中国电子集团手里。

    而晶圆厂也一直是泛翰集团盈利能力最高的项目,每年上百亿美元的收入,怎么可能容忍别人插手?

    所以下意识的,没有人去问周硕晶圆厂的技术是否能卖。只要设身处地的想一下,众人心里就自己有答案了。不卖,打死他们也不会卖的。

    然而,如果他们能够猜得到周硕的答案,那他们不是早就成为第二个周硕了?

    周硕笑了一下,毫不迟疑的说道:“五亿,五亿人民币就提供全套的晶圆厂运营、管理技术。包教包会,本期不会,下期免费。”

    客厅里众人目瞪口呆,回答了,周硕竟然真的回答了!五亿投资而已,稍微多了点,但是和晶圆厂的收益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何况这五个亿又不是花出去了,而是投资到万亿基金里面。

    规模大到了这种程度的基金,赚钱不容易,但同样想亏钱也是太难!

    如果每年能够保证2、3%的收益——相当于存银行差不多,那每年就是两三百亿的利润啊!

    何况这万亿基金投资的还是电子产业,公认的暴利行业。每年赚少于10%,那都是砸周硕这块金字招牌。

    “怎么。大家对晶圆厂也有兴趣?”周硕眯眯眼的笑着问道。

    “有……有啊!”

    惊呆的众人顿时活跃了起来,纷纷说道。

    “五亿太多了点。周总你看三亿怎么样?剩下两亿我以后每年追加一亿!”

    “我这边五亿倒是没问题,就是没有人才在手啊!”

    有的人脑袋要灵活不少。心想既然这晶圆厂都能建,那封装厂、测试厂呢?

    硅片生产成集成电路芯片之后可不是直接就能用的,晶圆厂的工作叫做“前道工序”,而封装厂和测试厂则是“后道工序”。

    前道工序的技术含量高、投资高,但后道工序就相比好了很多。当即就有人问道。

    “周总,如果我们想做封装厂或者测试厂呢?泛翰集团能不能提供支持?”

    ……

    “大家静一下,先静一下!”

    周硕压了压手臂,说道:“大家不用着急,这个承诺是永久有效的。只要是在国内建设晶圆厂。我们随时都能提供技术支持。至于说人才问题也不用担心,华晶晶圆厂可以提供一带一实习——不过当然是要收费的。”

    “至于封装厂和测试厂,技术含量太低!我们泛翰集团的打算,是把这一块外包出去,当然更欢迎大家在这一块进行投入。至于说技术,还是那句话,包教包会,不会免费!”

    晶圆厂如今可是一本万利的买卖,虽然初期投入大。但是产生利润的速度简直比印钞机还快。有产品的可以生产专用ic,没有ic设计技术的也不用担心,就是做代工也一样能赚钱。

    晶圆厂这个项目一抛出来,众人再也没有疑虑。纷纷慷慨解囊,同意投资万亿基金。

    就算暂时建不起晶圆厂的也不担心,这一次国内恐怕将会上马众多的晶圆厂项目。但晶圆厂投资这么大。除了泛翰集团以外,其他家建了这个就要捉襟见肘吧?所以后道工序的封装厂和测试厂。也一样有得赚。

    万亿基金的运转由庞舟负责具体工作,好在他还有国内的六耳基金做基础。应付起这些投资计划来,不说驾轻就熟,起码也能做到运转无碍。

    时间从四月进入五月,然后从五月又到了六月。万亿投资计划经过激烈的搏杀和复杂的幕后交易,总算是完成了计划的制定,有条不紊的执行了下去。

    这笔资金当然相当大一部分还是投资在了渤海省,双木省和黑河省也获得了不少的项目。这其中双木省的态度最为积极,在通渤市建设的一期光伏产业基地,就投资了一百个亿,号称是“百亿光伏”。

    泛翰集团在这个基地投入了三十亿,剩下七十亿都是双木省出的配套资金。除此以外,泛翰研究院还拿出了新一代的太阳能电池技术,提高了光电转换率,使这个光伏基地未来的产品基本达到了国际标准水平。

    至于黑河省他们的思路倒是很别致,竟然打算凭借对俄贸易的优势,做起生活类电子产品来。

    像是led灯、元器件、录音笔、对讲机、影碟机、电视机、游戏机、收音机、音响这一类,他们就非常情有独钟。基本上来说,他们的精力是主要向着单片机和嵌入式去了,倒也应该算是摸对了俄罗斯人的胃口。

    南直隶的华晶淘汰了一批“老旧的”设备,全面换装了130nm工艺的生产线,产能更是扩张到了之前的三倍。

    江城和山城也各承担了一个新晶圆厂的建设,一期规模还不会太大,算是试水之作。

    而泛翰集团这批投资里最大的一颗宝石,则意外的镶嵌在了渤海省的计划外单列市大港。

    大港前市长、现任市委书记冯开贵不得不说,这人确实是很有、很有工作能力。

    在认清局势之后,冯开贵彻底的扔掉了和周硕因为软件园导致的那点仇怨,几次三番亲自登门拜访,寻到了一线生机。

    “周总,恕我直言,将90nm的下一代晶圆厂建设在奉天,绝不是一个好主意。”

    冯开贵一脸严肃的站在周硕面前,侃侃而谈道:“看看国际上的晶圆厂都建在哪吧,槟城、居林、圣何塞,已经确定的国内晶圆厂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